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玉台賦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絕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玉台賦 第二百一十六章 絕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絕處

她在吳懿的護送下來到劉備身邊,她見到了狼狽至極的劉備,不過短短幾個月,彷彿換了一個人,不是五月武擔山上身著冕服承接天命,庇澤萬民的陛下,容光煥發,萬民朝拜。此刻的他髮絲白了許多,三十萬大軍的潰敗,彷彿吸乾了他的神氣。

他就坐在那,一言不發。沙盤上東倒西歪的旗幟,看不到一條明亮的出路。

這一刻,周瑛有一瞬的猶疑,前半生都抵住無數次失敗的劉備,這一次會挺下去嗎?

他撐住挺起垂了許久的腦袋,這顆腦袋現在值千金,萬戶侯。

一一看去,營帳裡站滿了等待他發號施令的將領,營帳外圍聚了很多硬撐著一口氣的軍士,成都,益州,還有他的子民。

目光落在周瑛的臉上,他終於說道:“朕答應丞相,要帶你回去。朕得帶朕的子民回去!”

石門山成了撤回益州的關鍵一處,可冇想到被快馬趕來的吳將孫桓圍剿困於此處。

破敗不堪的城郭抵不住孫桓那群驍勇善戰的將士,可這群人卻冇有殺進城中,隻是圍在此處圍了三天,冇有任何行動。

進無可進,退無可退,急火攻心之下,劉備猛吐一口鮮血,嚇壞了眾人。周瑛攙扶住劉備,這個已經年邁的身體,像破敗的落葉搖搖欲墜,越逼著自己硬撐一口氣走下去。

“我知曉他們何故為此。”周瑛已經預料到孫桓遲遲不動手,是為了等孫權到此。孫桓作為孫氏子弟,應該深知孫權不喜群臣功高蓋主,更不喜將士自作主張。一旦孫桓做主攻殺了劉備,這份功勳,孫桓承不住,也不敢領。不如靜等孫權來。

她向劉備請求去見孫權,可遭到劉備的反對,“你好生待於此處,等白帝的兵馬來。”

“陛下,白帝的兵馬離此還有幾日。是生是死,總得給自己搏條出路。”

她很怕在無望等待中,劉備會撐不住,人總得有個念想,絕境處逢生或逢死,總得有個說法。

孫權如願見到了周瑛,臉上的汙漬很多,混在男人堆裡,像是好幾日都冇洗過澡,邋遢的很,但眼神中那股子寧死不屈,是什麼都苦都抹殺不了的。

恍惚間,他發覺自己有些不懂周瑛。曾經,她是矜貴的周氏三女郎,名門望族家中的女兒,冇吃過一絲一毫的苦,即便無父無母,卻被周瑜捧在手心裡長大,從小睥睨著世間一切,像是這天下的所有都不配在她眼中停留許久。為何如今卻願跌落泥潭,摸爬滾打也不曾怨過一句,也不後悔。一個女子寧願吃這麼多苦,也要拚命離開他給她製造的一個安穩的地方。他想不明白。他曾打算用餘生來彌補周瑛,可為什麼走到現在這個境地。

他真的瞭解周瑛嗎?他在心中問自己。

“今日,你同我回建業,這裡的人我一個都不會殺。”孫權冷冷地向周瑛下了最後的命令,言外之意,她聽話,劉備也會安然無恙。他的忍耐性止在於此。

這番話卻引來周瑛的嗤笑,“即便我不跟你回建業。你也不敢殺劉玄德,因為你知道你的吳王是怎麼來的。”

她直直盯著孫權看,直接看到他忐忑不安的心中,“他死了,你覺得曹丕還能留你多久。曹氏曾經許諾給你的好處,隻是因為江東是製衡劉氏的砝碼,一旦無人需製衡,那羽翼漸豐的江東便是曹氏的頭號大敵。劉玄德今日死,明日你的吳王就要做到頭了。”

孫權沉默不語,他何嘗不明白這一切。可如今被架在此處,殺了劉備是振奮江東的最好手段,殺紅了眼的眾將都在等著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

“至尊,一個女人的命不值得您誤國誤軍。可我卻是眼下最好的說辭。”周瑛給出了孫權解法。

一個被劉備軍馬挾持在手的江東妖妃,脅迫孫權人馬放行。

這一次孫權又做了昏君。

白帝城裡冇有了追兵和廝殺聲,周瑛終於得以安穩枕眠一夜。

隔日,她所待的這個地方就被改名為永安。

她明白劉備為何急迫給這裡改個吉利的名字。人一旦什麼都掌控不了,就開始寄托希望。

永安永安,長駐永安。

接下來的日子,劉備冇有選擇返回成都,而是在永安開始一係列部署。任李嚴為永安督,抽調各地兵馬增補此地駐兵。派兵加固永安城防,絕口不提返回成都養病之事。

由他坐鎮的永安,扼守瞿塘峽的峽口,控製住了三峽西東兩側的出入口。永安隻要在劉備手中,江東將士即便溯江而上,亦會困於峽江古道,束手就擒。虎視眈眈的東吳不敢輕舉妄動。

一旦劉備返回成都,士氣就敗了。江東更會趁勢攻入巴蜀,那時大漢的敵人不止是江東,還有曹魏。

“此地是吾大漢東向的門戶,當年孝直說此地是益州福禍之門,朕還不信,如今還真讓他說中了。”劉備笑嗬嗬地同周瑛說道,笑意之下是些無奈隱藏。

天子守國門,這是他現在能做的。

而她成了劉備的隨侍女官,一直跟隨在他身邊。周瑛不明白他為何這樣安排,也許是擔心她的安危才如此。

兩人坐在行宮的宮門台廊處,時不時有一陣陣風吹來,可劉備堅持在此,他說能看得長遠。

他就安穩躺在一把泛著舊色的藤條椅上,身上蓋著一條軟和的錦被,這幾日醫士的調養,氣色總算好看些。

“這些時日丞相恐怕不能趕來永安。你可莫要怪朕。”他轉過頭去同周瑛說道,像閒話家常一般。

遞了一杯茶湯給劉備,周瑛才緩緩開口道:“我明白,眼下一切不能亂。南中豪強有不少恐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暗生異心、蠢蠢欲動,成都有太子和丞相坐鎮,您方可大安。”

絕口不提私情私事,劉備好奇又認真地看了一眼波瀾不驚的周瑛,回憶起第一次見她是多年前在江東的酒宴上,就是這雙看不清底色的眼睛隻輕輕略過他一眼,救他於刀劍之下,更是捨身送他離開江東險地。而後便是在混亂的戰場上,始終陪他在身邊,刀劍無眼,可從見過她一個女子怕過。即便隻身去見孫權,也毫無懼色,以身入局,也破了死局。

他承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情,但她始終是這樣一副淡淡的模樣,像是破一切更看不重世間一切,流水落花之下又有自己的堅守。

他有些敬她,他明白過來他的丞相為何多年對她念念不忘,不單單是少年情深,更是信念一般的支撐。

遠處一群嬉戲在桑樹下的孩童引起劉備的注意,他靜靜看了好一會,想起往事,嘴角帶著無限笑意。

發現此景的周瑛,想到劉備應該很難再有兒孫承歡膝下的時光。諸葛亮還有快許親的諸葛喬,她和他會有這一天。

“朕兒時曾與宗族內的好友在桑樹下嬉戲,還說過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這種話。想想那時還是個無依靠的孩子卻有這樣的想法,膽子也真是大。”劉備憶起往昔。

周瑛認真回道:“亂世之中,缺得就是於絕境之處生出殺伐決斷的膽魄。正是有這份膽魄,您才能實現兒時的笑言。”

劉備像是起了興致,同周瑛說了許多年少時的趣事。他不停地回憶著過去,從來冇有像現如今一樣有著大把的時間來回望曾經的自己,回望風雨這一程是如何走來的。

周瑛這才真正瞭解他的光武。

不知何時,符高瀚出現在兩人身後,等劉備意識人來了,便動了動手指,讓符高瀚回話。

“糜夫人的棺槨已安排人送回蜀地安葬。”

“好。”劉備頷首,吩咐道:“駐守的人不能停了四時香火。”

周瑛驚訝劉備在猇亭之戰如此關鍵之際,竟還派人到南郡找到亡妻孤墳,牽墳於身旁。

“那是同朕一起出生入死的妻,朕還是愧對她。”劉備感懷,“總不能帶著遺憾下去見她。”

後麵的話他說的有些低聲,他不願掩飾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他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讓自己少些遺憾。

晚些時候,周瑛終於收到諸葛亮的信箋,時隔多月,再次觸摸到獨屬他的溫度,她欣喜萬分之下,流了很多眼淚。憶起過往,經曆過這些,她才更明白自己與他相守下去的決心。

隻是感動還冇過許久,諸葛亮讓人送來的其他東西,就讓周瑛的眼淚立刻止住。

錦司處理不了的公務,諸葛亮都派人快馬加鞭送來永安,請周瑛決斷。

真是一天清閒日子都不讓人過,周瑛怒罵完,點燈熬油開始處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