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玉台賦 > 孔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玉台賦 孔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孔明

“八月仲秋對月斟酒念檀郎。”周瑛趴在窗邊唸叨著這句話。

今夜又是無星無月,她歎了口氣,按照這裡的年歲,今日是自己的及笄禮,宣告著周家的女兒可以許配人家了。

若是在江東,周府上下一定是熱鬨的。每年的生辰,忙碌的周瑜都會回到吳郡,給她慶生。

可她人生中少年。

“當時臨行之際,你冇告訴我你的名字,隻說漫天飛舞的菅芒花就是你。”

周瑛聽見自己曾說過的話從他的嘴裡冒出,立馬回憶起十年前與他在壽春的過往,那夜的星空很亮,菅芒花拂過他的臉頰。

她未曾料到自己在五歲那年就已經見過諸葛亮。

那時的諸葛亮才十五歲,被自己拐走了兩天,花光了他身上所有的錢,更霸道奪走了他身上的那枚玉環。

如今眼前的人,已經褪去了年少時的稚氣,風華正茂四個字隻屬於他,眉眼間的自信似乎與生俱來,舉手投足間儘是風采。

是緣分使然嗎?自己用玉台君的身份和他通訊了兩年,又在益州遇到了他。

談話間周瑛知曉,在她與他初遇後兩年,他的叔父諸葛玄於豫章遇害,他就此帶著三弟定居於襄陽至今,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她詢問他怎會遠赴益州,不應該躬耕於南陽嗎?

“益州境險地富,土地肥沃,崇山峻嶺,乃真正的四塞之國。”諸葛亮答。

“益州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高祖就曾於此地出川東出,擊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結束了這天下割據分裂的局麵。當年高祖占據山川險固之地,從容經營,沃野千裡足以儲糧養兵,為日後成就一方霸業,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諸葛亮說這些話時,語氣沉穩。

“夫作事者,必出東南,收功實者,常出於西北。關中,左崤函,右隴蜀,若有據有關中,連接巴蜀,必可如高祖一般定都長安,天下大定。”

兩人越說越激動,尤其是諸葛亮,像是在眼前徐徐展開一幅宏偉的藍圖,隻等著實現。

“隻是這基業突遭王莽篡漢的毀滅,萬幸又被光武帝重新建立起來。”諸葛亮說。

曆史彷彿一個輪迴,如今割據的局麵再次上演。

是否還會有人如劉邦一般自益州東出,取得天下大業,平定這亂世。

他不禁在心裡思索。

“高祖有蕭何瞭解其不願久居人下的心誌,更有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創下千秋基業。似乎你很欣賞光武帝?”

周瑛說完拱了拱火堆,見諸葛亮的神色凝重,眉宇間思慮幽深。

“高祖有三傑成就帝業,光武更有鄧禹輔助,且光武有杜漸曲突之明,臣下更有忠貞智勇之質。明君知臣,便能謀合議同,共成王業。”

他的話自帶浩然之氣,聞之讓人一震。這樣的人眼中有光,像是要帶著滿腔的熱血,去擊退盤旋於高空已久的黑暗。

“那你尋到了你的光武嗎?”周瑛問。

諸葛亮點點頭。

“那人會是你的齊桓公和燕昭王嗎?”周瑛問。

“我想他是。”諸葛亮緩緩道。

“他是左將軍劉備嗎?”

“為何認定是劉將軍?”

“因為你自比管樂。”周瑛淡淡一笑,“樂毅是破敵伐城的名將,卻在伐齊戰中,不屠不殺,寬仁待人。縱觀現今,攻城略地後,不會對平頭百姓豎起屠刀,隻有以仁義著於四海的左將軍。”

“即自比管樂,我猜你的心裡也期盼日後君臣關係,如齊桓公和管仲、燕昭王和樂毅那般。”周瑛見諸葛亮饒有興致的望著自己,繼續說道,

“隻是。”她停頓了一下,“這位左將軍會有齊桓公和燕昭王那般對臣子的全傾信任嗎?”

齊桓公雖為君主,但是極為敬重管仲,稱其為“仲父”。至於樂毅,他受燕昭王信任

統燕軍,還有韓、趙、魏、楚的軍隊,大舉攻齊,當其他四**隊撤退之後,他帶領燕軍,在齊國一住就是五年,燕昭王對他信任依舊。兩對君臣之間的關係,實非一般的君臣所能比。

“我相信他會是我的齊桓公和燕昭王。”諸葛亮目光如炬的說道。

“為何選擇他?”

“還記得那個徐州的將軍嗎,就是他。”

曾經劉備救他於水火,如今劉備思賢若渴,缺少輔弼良才,他該出來了。

“劉將軍年近半百卻無立足的容身之所,輔佐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就是從頭開始,很難,你不怕前方困難重重?”周瑛試探性的問道。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此刻他的眼中透露著至死不渝的堅定。“若是真能了結這亂世,山窮水儘又如何。”

“我一直很喜歡一個詞,很襯你。”周瑛笑道,“山止川行,寓意堅不可摧,行不可阻。”

即便前方道途險阻,可依舊不改其誌。這世間聰明識時務的人太多了,可甘心抵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博一個天下大定的人卻不多。

此刻的她才明白,亂世之中唯一能讓人深有安慰之感,便是有這樣懷有赤子之心的人立於塵世中,恪守著胸中道義,謀一個萬世太平。

“孔明,你信我嗎?”

“信。”

“你會遇見你的光武,你會照亮這個黑暗的時代,你會開創不世功勳,流芳萬代。”

“擁不世功勳,得以流芳百代非亮初衷。唯願儘綿薄之力,亂世止戈。”諸葛亮笑道:“不過,希望如你所言。”

而後見周瑛打了個寒顫,他道:“風太大,回去吧。”

“不,我要守著這漫天的孔明燈。擔心以後再也見不到了。”周瑛仰望著星空說道。

“你若是喜歡,以後你每年的生辰,我都給你點上一盞。”諸葛亮說。

周瑛未答,側身將那枚捲雲月紋玉環掏了出來,握在掌中。

她捏著這枚玉環,望著他,一時間無言以對。她明白這枚玉環的意義,從五歲那年便明白,隻是如今她的豫章少年變成了諸葛亮,她便要不得了。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尊王攘夷,興微繼絕,撥亂反正,支起了東周王室將傾的政治大廈。樂毅以五國之兵,讓齊國經受快要滅國之禍,報了齊攻弱燕之仇。

兩人都是閃耀於那個時代的啟明星,而諸葛亮將不久光明朗照於塵世,也會成為讓後世瞻仰的星。

而自己呢,在這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隻想避世,過安穩的生活。

“原先便是你的東西,該還給你了。”周瑛又把這枚玉環退給了他,“我此番遠赴益州,是為了尋一個在我夢中出現了無數次的人,他讓我魂牽夢縈了多年。”

諸葛亮接過玉環,周瑛躲閃的眼神和她的話,讓他心下驀地一沉。

那一夜兩人枕著秋風,相顧無言。

在這個寂靜的夜,兩個身處亂世的人,有些許失意,並肩立於明月下,開始慢慢明白彼此心中的信念。

多年後,得知她死訊後的漫漫長夜裡,他都會回憶起這一晚,她眉梢間的嬌俏,美眸清揚還有那爽朗無畏的笑容。

晨曦之光照耀在菅芒花的花蕊上。

諸葛亮睜眼發現身側的周瑛不見了,他倉惶起身四顧尋找不得見,趕回塢堡時,發現屋內陳設如舊,卻空無一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