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賦 第七十七章 重逢
-
重逢
星河夜幕中,從柴桑開往襄陽的覆船行駛於江麵上。
船艙中魯肅舉起油燈,映照看向輿圖,目視所及長江沿線各個要點。
曹操大軍南下荊州的訊息,讓孫權親率大軍駐守於荊州東麵柴桑,密切關注曹軍的動向。
孫權明白,此時危急之際,並不是趁亂取荊州的好時機。
若真的攻入荊州,必定會和曹軍相遇,於荊州地界大戰一場,此時的吳軍還不足以有這樣的戰鬥力。
可放棄這麼好的時機,眼睜睜看著曹操將要把荊州收入囊中,江東的屏障成為曹操的勢力範圍,這讓孫權坐立難安。
周瑜臨去鄱陽湖訓練水軍前,告知孫權,抗擊曹軍纔是上佳選擇,可光靠吳軍一己之力根本不足以對抗,唯有聯合。
利用荊州劉表麾下存在的抗曹力量,與之聯合,共拒曹軍。
魯肅向孫權提出此方案時,正巧傳來劉表薨逝的訊息,魯肅覺得時機已到。自請去荊州以弔喪為名,聯合荊州內部勢力。
尤其是天下聞名的梟雄劉備,若是能說服劉備與劉琮、劉琦兩兄弟,與東吳結為盟好,齊心協力,同心抗曹,大事可定。
魯肅深覺此行關係著江東帝業,也許建安五年,當初周瑜挽留他之時,所言的“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的先哲秘論,不久真要一語成讖。
荊州註定要陷入風雲激盪之中。
“參軍,這藥都熱了三遍了。”
魯肅回過神來,看到侍從一臉焦急的站在那,身後的小廝端著一碗治胃疾的湯藥。
他自新歲落了胃疾的病症,便經常要服難以下嚥的湯藥。
本想再拖一拖,可餘光瞥見端藥的小廝有些異樣,遂譴走侍從,獨留了小廝。
“藥,給我。”他不緊不慢的背手踱步於輿圖前。
看見小廝埋頭走近,將藥遞給他,全程未曾擡頭言一句,恨不得將頭整個藏在衣襟處。
他看了眼手中的藥,又含笑瞥了小廝,剛飲一口就立刻故意作勢打翻手中的藥。
那小廝眼疾手快,雖撒了些出來,但還是一把穩穩接住,臉上露出些許得意之色。
一切儘觀在眼中的魯肅,撚了鬍鬚,笑道:“不錯,身手還算敏捷,以為你一直待於適園,把我教的都忘了乾淨。”
裝成小廝模樣的周瑛,被魯肅無情拆穿後麵露怯色。
“說,跟著你師父我,又藏著什麼小心思。”
“師父,您先給藥喝了。”周瑛把碗推至他的麵前。
“不說?”魯肅一臉不在意那碗已經冇了熱氣的藥。
“芷兒就是憂心您不肯按時服藥,病情加重,把身子熬壞,才求我跟著您,督促您乖乖喝藥!”
周瑛又耐著性子,把藥端的離魯肅更近了。
她受了孫芷的委托,才放著在吳郡安穩的日子不過,跟上魯肅遠行的船,根本不知道此行所去何處。
魯肅一聽是孫芷的意思,又看見周瑛為難的神色,接過她手中的藥,爽快的飲儘。
“師父,咱們這是去哪啊?”周瑛問。
魯肅剛想答,就聽見外麵嘈雜的動靜,他和周瑛走到船艙外,看見遠處岸邊都是奔逃的百姓。
師徒二人上岸後,看到山林田野裡都是蜂擁奔竄的百姓,路邊到處都是散落於地的行李,為了搶道而踉蹌摔倒的人比比皆是。
他們也顧不得身上摔出的傷口正流著鮮血,連滾帶爬的掙紮起身後,繼續逃竄。
周瑛看到眼前一片混亂的情形,心裡不由緊張起來。
“曹軍殺過來了,劉琮已經獻城投降了!”
魯肅從一個逃難的流民口中,得知這個讓他震驚無比的訊息。
他日夜兼程,想趕在曹操前麵見到劉琮,勸說劉氏兄弟與劉備一同抗曹,可還是來遲了。
心中驀地一沉,隨後立即派人打聽劉備的去向。
周瑛這才發現,自己跟隨魯肅來到荊州的南郡,魯肅臉上沉思的神色,讓她不由得緊張起來。
不一會,旁邊的士卒就向魯肅回稟,劉備已經離開襄陽南下,魯肅聽聞立刻整軍出發。
“師父,我們這是去哪?”周瑛問。
“北上。”
“尋誰?”
“劉備。”
魯肅北上迎堵劉備的一路,都在思索劉備南下的目的地,他不明白劉備為何南下,但他清楚能聯合抗曹的勢力,就隻有劉備了。
如果劉備南下渡過長江,那東吳的盟軍就不複存在,抗曹就隻剩一紙空談,江東六郡隻剩下俯首稱臣的命運。
周瑛跟隨魯肅,在當陽長阪看見風塵仆仆的劉備大軍,被曹軍在江陵擊敗後,狼狽不堪。
她一眼就看到人群中那個欣然挺拔的灑落豐姿,亦如在益州初見之時。
學冠雲煙,瓊姿皎皎,神凝秋水,永遠沉著的神情,令人心安。
風沙揚天之際,羽扇上多了幾抹灰粒,他輕手揮去時,擡頭看見了她。
隻遠遠相望一眼後,他便把全部的心思放在魯肅前來的目的上。
待覆船從夏口返回柴桑時,船艙又多了一個人,身負使命的諸葛亮。
魯肅主張聯劉抗曹,與諸葛亮不謀而合。而這一舉動實屬逾矩,當初孫權隻讓他來到荊州觀望局勢,以觀後圖。
現如今他帶來了諸葛亮,並建議劉備入駐樊口。曹操如今已經控製了襄陽,兵鋒直指江南四郡。
若日後孫劉聯軍,同心抗曹,夏口雖是沿江據點,但與江東距離甚遠。
唯有讓劉備屯兵樊口,纔可保障夏口與江東的聯絡不會被南下的曹軍而切斷。這樣,也可讓東吳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抗曹軍力。
魯肅與諸葛亮站在輿圖前,一直商量著抗曹事宜。
他雖與諸葛謹為至交,從前聽聞過諸葛亮,但此行一路,才真正認識瞭解諸葛氏的二公子,對如此年輕,才思敏捷,極富卓越見識的諸葛亮,欣賞不已。畢竟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之下,能深刻認識到聯合抗曹的人不多。
全神貫注的兩人,全然冇看到端著湯藥的周瑛,已站在一旁許久。
“師父,今日的湯藥,您一口冇喝,快些飲了吧。”周瑛趁著他們攀談的間隙,總算把湯藥放在魯肅的手中。
魯肅無可奈何的笑了一下,知道逃不了,於是硬著頭皮喝下。
“師父都這把年紀了,還怕苦!”周瑛看到魯肅喝完藥眉頭擰在一處,逗得她不覺意笑了出來。
“冇你怕苦,想當初把你從益州帶回來,一身的傷,那些藥硬灌進你嘴裡,你病重犯糊塗,都不忘嚷嚷要吃蜜餞。”
魯肅無意中調侃一語,讓屋內剩下兩人都麵色凝重,尤其是周瑛手快收了湯碗,立刻退了出去。
“一身的傷”四個字落在心上,諸葛亮心裡一怔,他到現在都不清楚自益州兩人分彆後,她到底經曆了什麼。
他原本以為再見她之時,應是兩人的洞房花燭,但冇想到竟是兩年後,一場大戰的前夕。
兩人疏離的也像陌生人一般,未曾交談過一句。
暮色蒼茫之下的月色,與長江的水融為一體。
待晨曦便能到達柴桑,她迎向江風,走到船頭,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隱匿於夜色中,玉影翩翩,手中的羽扇輕搖,平添了江風帶來的涼意。
相見亦無事,彆後常憶君。
“周女郎以為亮此行,說服江東合力抗曹的勝算為幾成?”
他突然發問,緩緩轉身,迎上週瑛的目光,發現她冷淡了許久的目光中出現了一絲倉惶。
“不成。”
周瑛太清楚他此行,註定前路坎坷。
江東文臣之首張紘與張昭,在江東基業草創之時,就為孫策謀定了江東的政治合理定位,繼承烏程侯孫堅討董伐逆的遺誌,效仿匡輔王室的恒文之業,誅除群穢,匡輔漢室。
既以匡輔漢室為大業,就註定與漢丞相曹操的宣戰對抗,是亂臣賊子所為。對抗漢朝廷,不是張昭等人所願。這也是他們排斥魯肅謀定江東帝業的原因所在。
況且孫曹姻親已久,曹操弟女嫁於孫權之弟孫匡,曹操之子曹彰娶孫賁之女。江東可以置身事外,做壁上觀,維持著與曹操麵和的狀態。
但周瑛也明白,如今的孫權已不是剛繼位時的孫權,他更想開拓江東,纔會一次次進攻江夏,企圖儘吞荊州,再圖巴蜀,每一步都在踐行周瑜和魯肅給他謀劃的江東帝業。
他現在想要的不再是穩固江東,而是整個天下。
各自勢力的立場不同,就註定諸葛亮說服孫權徹底將背離桓文之業的主張放到明麵上,已屬困難重重,再要整個江東文臣武將,同心協力,積極抗曹,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自己這個潑涼水的答案,諸葛亮朗聲笑了笑,眉宇間並無愁色,輕揮羽扇,從容不迫,她知曉他心中已有良策。
愈是前路坎坷,愈要一往無前。行不可阻,誌不可摧。這纔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