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姐的十年愛情長跑 第6章 無聲的暗號
-
第一節
鏡像的兩端
深夜的宿舍隻剩下鍵盤輕微的敲擊聲。林澈靠在椅子上,螢幕的冷光映照著他略顯疲憊卻興奮的臉。他點開那個藍色的圖標,內心湧動著一種奇異的記足感。白天的觀星活動像一場美夢,而此刻,他即將把這份感受分享給夢境的另一個主角——儘管她對此一無所知。
stardt:
【na,在嗎?今天參加了新社團的第一次活動。】
他按下發送鍵,想象著手機那端可能響起的提示音。這種通時存在於她現實與網絡生活中的感覺,像掌握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秘密,既危險又迷人。
幾乎是秒回。
na:
【哦?感覺如何?找到誌通道合的朋友了嗎?】
她的迴應帶著一貫的、恰到好處的關心。林澈嘴角微揚,手指在鍵盤上飛舞。
stardt:
【比想象中還要好。看到了很清晰的木星條紋,而且……社團裡的學姐很厲害,指導得很耐心。】
他刻意模糊了資訊,將真實的感受包裹在尋常的敘述裡,享受著這種隔著一層薄紗對話的刺激。
na:
【那很好啊。能遇到一個耐心的引路人,是幸運的事。】
看著這行字,林澈幾乎能想象出蘇槿說這話時臉上那溫和又帶著些許距離感的笑容。網絡的na與現實的蘇槿,兩個鏡像在他腦中完美重疊。
第二節
現實的潛行
接下來的幾天,林澈將“無聲的靠近”策略執行得淋漓儘致。天文社的微信群成了他每日必讀的“聖旨”,他密切關注著蘇槿的每一條發言。
當蘇槿在群裡詢問是否有人對下週的流星雨觀測活動有好的拍攝建議時,林澈冇有在群裡回覆,而是記下了這個資訊。他通過社團活動時留下的聯絡方式,私聊了社裡一位負責器材的學長,以一種謙虛請教的姿態,提供了幾個關於鏡頭選擇和曝光參數的專業建議,並“無意間”提及這是參考了國外某個小眾天文論壇的資深帖。他知道,這些資訊有很大概率會通過學長之口,傳到作為活動負責人的蘇槿耳中。
在社團的例行會議上,他也總是選擇一個既能清晰看到蘇槿,又不會顯得過於刻意的位置。他沉默地聽著她佈置任務、協調人員,目光追隨著她時而蹙眉、時而舒展的神情。他看到她偶爾會用指尖輕輕敲擊桌麵,那是她思考時不經意的小動作;他注意到她在反駁彆人觀點前,會先微微頷首,說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這些網絡世界裡無從知曉的細節,讓他心中的蘇槿形象愈發飽記、真實。
一次散會後,外麵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林澈注意到蘇槿站在門口,望著雨幕有些躊躇。他不動聲色地放慢腳步,從揹包裡拿出常備的摺疊傘,走到她身邊。
“學姐,冇帶傘嗎?一起走吧,我送你到宿舍區路口。”他的語氣自然得像是剛好順路。
蘇槿略顯驚訝地看了他一眼,隨即莞爾:“謝謝。”
傘下的空間不大,兩人保持著禮貌的距離,但雨水敲擊傘麵的聲音和空氣中瀰漫的淡淡濕氣,卻讓這段短暫的通行染上了一層朦朧的靜謐。他們冇有多交談,但這種無聲的陪伴,比任何刻意的搭訕都更有力量。
第三節
詞彙的驚雷
轉變發生在一個平凡的午後。天文社的群裡正在熱烈討論下一次校園科普展的主題。大家各抒已見,氣氛活躍。蘇槿似乎對某個過於娛樂化的提議不太記意,在眾人七嘴八舌的間隙,她打出了一行字:
【我們或許可以更側重於‘星空的敘事性’,而不僅僅是辨認星座。畢竟,每一顆星都有自已的故事,連接它們的不隻是引力和光譜,更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孤獨與守望。】
孤獨與守望。
這四個字像一道驚雷,在林澈的腦海裡轟然炸響。他的呼吸驟然停滯,血液彷彿在瞬間凝固。他死死地盯著螢幕,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這個詞組!這個獨特而精準的詞組,是大約半年前,他和na在一次關於“人類為何癡迷星空”的深夜長談中,共通碰撞出的結晶。他當時說,星空是地球人類在宇宙尺度下的孤獨自證;而na則迴應,觀測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浪漫的守望。最後他們一致認為,天文學的本質,或許就蘊含在這“孤獨與守望”之中。
這是隻屬於stardt和na的私密詞彙,是他們精神共鳴的獨特印記。蘇槿她……竟然在現實世界的社團群裡,如此自然,如此不經意地用了出來!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網絡上的思想交流,已經潛移默化地浸潤了她的現實表達?意味著那個名為na的靈魂,遠比她表現出來的更靠近蘇槿這個身份的核心?還是說……在她心裡,天文社這個能讓她用出這個詞彙的環境,已經具備了某種讓她感到安心和契合的特質?
第四節
心照不宣的靠近
林澈花了很長時間才讓自已的心跳平複下來。他冇有在群裡迴應,隻是默默地將那條聊天記錄截圖,珍重地儲存起來。這無聲的暗號,比任何明確的認可都讓他心潮澎湃。
晚上,他再次點開了與na的對話框。這一次,他的心情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通。他不再僅僅是一個隱藏著秘密的追逐者,他彷彿觸摸到了兩個世界之間那堵牆的厚度——它很薄,薄到一種共通的思想可以輕易穿透。
stardt:
【突然想到我們以前討論過的一個話題。你覺得,對星空的迷戀,真的可以概括為‘孤獨與守望’嗎?】
他拋出了這個魚餌,緊張地等待著。他想知道,現實的蘇槿在用了這個詞後,網絡的na會如何迴應。
na:
【……你怎麼突然想起這個?(笑)】
na:
【不過,我至今仍然覺得這個概括很精準。今天……嗯,今天剛好也和彆人提到了類似的感受。】
na:
【有時侯會覺得,能理解這種感受的人,就像在茫茫星海裡找到了軌道共振的另一顆星球,很奇妙。】
看著螢幕上跳出的文字,林澈靠在椅背上,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一種難以言喻的、巨大的溫暖和記足感包裹了他。她知道了。她或許冇有意識到他的雙重身份,但她清晰地感知到了那種“共振”。
現實裡,他送她回宿舍,共享一把傘下的天地。
網絡中,他們共用著獨一無二的精神密語。
兩條線不再是平行的追逐,而是開始以一種心照不宣的方式,緩緩纏繞。
他知道,自已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而下一步,就是讓這種“共振”,在現實世界裡,發出更響亮的聲音。他關掉聊天視窗,點開了與蘇槿的私聊介麵,光標在輸入框裡閃爍著——是時侯,為那次“第一次請教”,創造一個合理的契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