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預知悖論 > 第0章後記:一次打破男性敘事窠臼的嘗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預知悖論 第0章後記:一次打破男性敘事窠臼的嘗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後記:一次打破男性敘事窠臼的嘗試

【“大女主”敘事正在降低我們對女性真實處境的敏感度。】

這個時代正在經曆一場悖論:我們比任何時代都擅長展示痛苦,卻又更精於消費痛苦。

“大女主”敘事本質上是一種精英主義想象,它對大多數普通女性的生活缺乏真正的參考意義。它讓我們圍觀女性的苦難,卻不給出任何解決問題的答案。

它所強調的“獨立”“強勢”“完美”,將女性價值綁定在“強大”上,製造出一種新的枷鎖、新的自我規訓。

你也許會說,大女主不是讓你變成女超人,是讓你精神上完全獨立。可事實就是很多人把“特征”當成了“本質”,掏空自己去立人設,從外在上變得像個大女主,恐弱、羞辱曾經的自己,再厭棄達不到大女主標準的其他女性。

這種形式主義也延伸到了創作上。

以前我看的小說裡,女性形象各有千秋,出身不同,敢愛敢恨,野心、風骨、仁慈、脆弱……每個角色都擁有自己階層的智慧,懂得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穩定的內核,堅定的信仰。

但現在女性角色在創作時變小心翼翼,經曆苦難是厭女、為愛付出是戀愛腦、流淚是聖母、感性是降智……

“大女主”敘事讓女性角色失去生理上特有的韌性,變成一個以男性生理為標準的人設,把女人當成男人的鏡像,這是父權邏輯的隱性滲透。

女性故事不應該隻是披著女性外衣的男性幻想,而應成為複雜人性的載體和社會批判工具。

鳥生下來知道自己要飛,貓貓狗狗知道自己要死會出走,隻有人生下來不知道要乾嘛,隻能學著彆人的樣子前行。

希望女性的人生有更多的參考答案,而不是單一的“強”。

我想了很多,可是寫不出來。求筆力好的女性作者能夠寫一部真正的女性主義的作品,而不是女性主義商品。

-

這一篇隻是一個脫離男性敘事窠臼的嘗試,作為當局者肯定是有看不清的侷限,支援一切理性討論。

一、溫時溪

1、主體性顛覆。將女性“從被觀看者”轉變為“行動者”,整個故事都是由溫時溪的行為和情感來推動劇情的。

2、避免男凝。在豆瓣上看到過一段話,“女主被碰一下就腰軟、皮膚泛紅、對身體失去控製,這不就是男人希望他們觸碰女人時出現的反應嗎?”

所以在刻畫溫時溪這個人物時,從超市裡被強行牽手、月光下吻脖子都讓她進行了反抗了;在親親摟摟抱抱到上床,也不讓她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製權,不讓她成為凝視的客體。

寫的時候發現,臉紅、腰軟、皮膚上一層薄汗是最容易描寫的,寫到後麵形容詞都被我用光了,導致卡文嚴重。

在威士忌酒會那一段,一開始下意識地就是男性敘事,想著讓江獲嶼來救。

為了不讓他救,寫了溫時溪進去包廂表演了一段調酒,轉移注意力。越寫越覺得不對勁,這還是男人局裡的“助興”,隻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後來才改成了控場。

穿衣風格的嘗試。一開始讓溫時溪穿“麻袋”,就是為了後麵的改變,但這個改變不能由江獲嶼來完成,約會時穿了裙子,讓江獲嶼說了“昨天好看,今天好看,明天也好看。”,避免出現男凝情感獎勵機製。

溫時溪在穿衣打扮上的改變不應該是“取悅”,而是職場上的進步,由女性前輩來做引導比較合適。

3、權力解構。拒絕將愛情作為女性人生的終極解決方案。

有段評質問我:都給女主一個男人了,還是一個總裁,就彆談愛女了。

首先,用“社會價值”置換“愛情”,和傳統敘事裡用“愛情”置換“社會價值”有什麼區彆?不過都是對女性的規訓罷了。

再者,有工作就不能有愛情,這是一種母職懲罰的強化。有冇有愛情溫時溪都會堅定自己的步伐。她有家人,有朋友,有事業,男主隻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而且愛女難道隻能圍繞男人來展開嗎?

邵康的出現是為了體現溫時溪的社會價值,他不是因為她的長相,她的性彆去接近,而是看中了她能為自己帶來社會利益。

連載期間收到一些很離譜、很偏激的評論,所以我一直想儘快完結這篇文,導致一些劇情被捨棄了,其中就有陸淩科和溫時溪在情感上的共鳴。

陸淩科和溫時溪都有一個大10歲的哥哥,卻是截然不同的相處模式,這能讓他對溫時溪的情感更有邏輯一些。

4、韌性。

老奶奶那一段劇情上很多人說降智,但看下去的人就會知道這是溫時溪成長的一部分,是她對人性看法的一個轉折點。或許是升職太快了,也讓人忽略了她是一個對服務崗冇有多少經驗的新人。

養老院能外出的老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身體好和家人同意。而且餘奶奶是爭議最大的,有些評論也是讓人無語的。在我1章已經避過雷的情況下,她選擇看下去了。看到那發現超出自己的接受範圍,選擇退出是一種選擇;罵罵咧咧留下一句評論再退出是另一種選擇。到這裡我都能接受。

可偏偏有人罵罵咧咧退出之後,還去開頭乾擾彆人閱讀。她不喜歡,彆人也不能看。還讓我彆寫了。

她的邏輯就是整個創作市場隻能迎合她單一的審美。然而,她過幾天又來評論,再過幾天又來。完全能想象得到她在那鑽牛角尖的樣子。

還有俯視型的:“我不給你打差評,是因為你這文還有可取之處,懂?”

再一種是教育型的:“我來告訴你男主該怎麼寫,無條件戀愛腦,吧啦吧啦……”

“我來看小說,就是要給女主找個賢夫良婿,所有男主都必須給我按照xxx來寫。”

彷彿看到了一群年齡很小的男人在螢幕後麵跟我對話。隻能不斷地調整心態,無數次跟自己說:“她們年紀還小,不要計較。”

看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這種要求男主無條件愛女主的思維是“小孩思維”。甜寵男主就是理想中的父母,給自己無條件的愛與包容,提供經濟保障,而自己隻需要反饋一些情緒價值,不需要實際上的付出。

就像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到的:許多女人固執地在“做孩子”,在舉止和衣著上無限延長,在男人的懷抱裡重新變成孩子,使她們十分滿足。

江獲嶼的服務有愛情的成分,也有私慾。一開始迎合溫時溪的要求,是為了追到她;追到之後帶她進步,是為了把她拉到自己的層次來。

他作為一個既得利益者,一個富二代,他會天然的守護他那個階層建立起來的規則,就像對配貨行為嗤之以鼻,但依然會遵守。他不可能去向下相容,所以會慢慢地拔高溫時溪。

2、撕開精英皮套人。

我朋友前段時間在寫論文,提到了一個觀點:以前的霸總側重的是“總”,即便被趕出家門、失去記憶、公司瀕危都能用自己的才學積累、職業能力重新站起來。

現在的霸總更側重“霸”,精英是他的皮套,能力是隨身攜帶的說明書,體現魅力全靠砸錢、威脅、欺壓。人設富可敵國,說話做事卻跟冇見過世麵似的。

所以就嘗試塑造一個有能力的總裁,起碼得讓人相信他真的能賺到錢。

-

三、她

愛女的“女”是群體,而不是個體。嘗試寫了各種各樣的女性,讓不一樣的女性都能被接受。

餘綾是除了女主外被罵得最多的,平凡、戀愛腦。但站在她的角度,不聰明不漂亮,能力又不強,家裡冇有容身之處,她想找個人依靠不難理解。她這也是一種遵循自己的內心。

趙雅婧她能動性很強,但上限不高,一直在努力,直到30歲才當上主管。有過和渣男纏纏綿綿四年的黑曆史。但不代表她是個蠢貨。

蘇雨媛是聰明的孩子,和溫時溪同時轉正,從一開始被客人凶會想哭,到主動學習,想調職到私人管家部。同時心思很多,轉不了私人管家部就要跳槽。

楊茜堯能力無可挑剔,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出於個人意願,可以算是完美了。

江庭柳野心勃勃,和侄子爭亞太區總裁之位,有冷血也有溫情的一麵。她也是一個既得利益者,卻逃脫不了“父”。江獲嶼也一樣,他無法選擇去美國讀書,也是因為“父”。

於彩虹堅韌不拔,但也有讓女兒喝偏方這樣愚昧的舉動。她總是要溫時溪把蜂蜜送給同事,這是她的眼界和閱曆能想到的淳樸交際方式。

韋先儀是包辦婚姻裡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也是世人眼中拋下孩子的狠心母親。

葉聽雪就像名字一樣安靜,卻會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剽竊去據理力爭,她是平靜的爆破者。

林夢妲優秀毋庸置疑,她對李子承感恩大於愛情,強大且有弱點。

王頤可的劇情也刪減了,她是備受寵愛的大小姐,會在合適的年齡由父親交接到丈夫手裡,但是她卻走了一條離經叛道的路。

葉聽雪和溫沐湖的愛情也被我刪了,感覺他們應該是更家國大義的感情,被我寫成小家小愛,看不下去,刪了!

還有徐月芹、bonnie、唐心柔等,每個人都有一個人物小傳。

我理解的女性主義是平等和解放。女性主義不該是“你必須”,而應該是“你可以”。

允許尊重本心變成任何樣子。我們就是這樣蓬勃有生命力,就該多種多樣,就要百花齊放。

-

四、男的就那樣,都寫出來了,隨便看看就行。

寫得最難受的一個角色是齊閒庭,他在我腦子裡和陸淩科的畫像重疊了,為了把他們區分開來,寫了一堆矯揉造作的文字,還是冇有塑造好他。

-

五、所有的酒店情節都是在網上收集酒店從業人員的吐槽和新聞邊角料拚湊出來的世界。

真實的五星級酒店根本冇這麼好,不要被我騙了。可能要到安縵、寶格麗、帆船酒店那種級彆的纔有。

有在酒店乾過的姐妹說進客房一定要先開口這件事我真的不知道。就當是溫時溪冇有接受過正規的客房服務培訓吧。

寫完感覺自己真的經營了一家酒店集團。

看從業人員吐槽的時候真的覺得酒店好辛苦,讓前台洗內褲,不然就差評的。這個世界奇葩真多。

-

六、我的大綱就是寫到帕爾特這裡完結的。我都是先寫框架,再往裡麵填內容,預計是四十萬字完結,冇想到超了這麼多。

-

寫小說差不多一年了,回看之前寫的東西,發現自己每個階段對女性主義都有不一樣的解讀。人就是這樣,在經曆過思想碰撞之後會產生不同的看法。

寫第一本小說的時候很痛苦,但還是寫完了,總覺得得寫下去才知道怎麼改進。

到這一本,能感受到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很滿足。謝謝大家閱讀。

-完結-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