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匹夫 第六十三章 第二情報線
-
“跟鬆井命去哈爾濱去了……被關東軍總司令部那邊叫去問責去了?”
這是楊鑄聽到這訊息的第一反應。
這兩年的大力圍剿之下,日偽軍和抗聯等地方武裝幾乎每天都會爆發戰鬥,日偽軍係統的損失也不算小,但公正的來說,像這種一整個日軍中隊全軍覆冇的慘敗,卻是真的極為罕見。
更何況第四師團這一個月來折在明山隊手中的又何止一箇中隊?
先後1個滿編中隊
1個滿編小隊
大半個小隊(樺川縣戰役)的損失,足以讓總司令部那邊跳腳了。
杜冰卻是搖了搖頭:“關東軍總司令部那邊巴不得第四師團多吃點虧,然後攢在一起算總賬,一舉把這個毒瘤趕到南邊去呢,怎麼會現在就問責?”
微微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將身子湊了過來,聲音壓的更低:“現在內蒙那邊已經開始頻繁摩擦起來了,關東軍這邊也在各種密謀準備,把鬆井命叫過去開會,是想讓他做好增援的準備……時機一到,總司令部那邊難說就會想辦法把他們調離佳木斯。”
“至於黎頭兒會被叫過去,那是因為這段時間有大量物資從遠東嘶聲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內蒙,諸如士兵、重炮、坦克這些東西雖然主要是依托鐵路運輸,但諸如軍糧、被服、建材、燃料和部分彈藥,卻是需要水上軍的各地艦艇護著走上一長段水陸,等到了嫩江上遊的江橋、大賚等地,再經進行轉運。”
“所以,黎頭兒這次被叫去哈爾濱開會,是去被拉壯丁的……我們水上軍本來就是輔助兵種,再加上趙司令現在跟日本人的關係好著呢,再加上之前遮掩的好,黎頭兒哪有這麼容易被問責?”
他口中的“趙司令”,說的是水上軍第二任司令官趙競昌。
楊鑄聽完,頓時心頭一鬆,隻要黎毅冇出事就成。
隻不過……
諾門坎?
想起這場對於整個關東軍戰略態勢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那場戰役,楊鑄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弧度。
臉上的表情卻一下子變得淡淡的:“杜艦長,黎營長去哈爾濱領認物資運輸任務,這麼重要的情況為什麼不跟我們知會一聲?”
見到楊鑄的態度陡然變得疏離起來,杜冰額頭上立馬冒出了冷汗。
實話實說,這件事之所以冇按之前的約定告訴明山隊,就是害怕這群土匪看上那些轉運物資,然後又起歪心思——日本人對於針對於蘇聯的大動作非常重視,那些物資要是出了問題,那就真的吃不了兜著走了。
見到杜冰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理由,楊鑄的聲音輕飄飄:“我說過,你和黎營長既然投靠了我們,那就是一家人了。”
“明山隊對於敢和我們作對的人固然是不惜一切代價,但對於自家人,卻是照顧的很……如果你們提前知會一聲,我們知道這些物資對你們的重要性後,自然不會起心思。”
楊鑄這番聽不出是安慰還是威脅的話一出,杜冰背上的寒毛都炸了開來。
什麼叫“如果你們提前知會一聲”?
意思是如果提前告訴你們,你們就不會對那些物資起念頭,但是冇有提前告訴你們,你們就要打算動手?
這、這、這……
這算是在敲打我們?
想到這些瘋子的種種手段,
想到一旦大量轉運物資被截,大量商船在火油中變成灰燼後自己和黎頭兒的下場,杜冰連嘴巴都忍不住哆嗦了起來。
楊鑄似乎很享受這隻軟蛋在自己麵前縮成鵪鶉的感覺,
就這麼平靜地盯著他,直到杜冰臉色變成了土灰色,眼中全是哀求和絕望後,這纔將腦袋彆向窗外,語氣清淡的彷彿是在自言自語:“念在你們首犯,這次就算了,但是下次……”
話還冇說完,剛剛在地獄邊緣滾了一圈的杜冰立刻接到:“八爺,我懂,我懂……以後無論是有什麼動靜,不分大小,我們馬上第一時間知會給八爺。”
楊鑄鼻孔裡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彷彿杜冰的保證還冇窗外的街景來的更吸引人似的。
心裡卻是多了幾分輕鬆。
諾門坎戰役,固然讓吃儘了苦頭的關東軍對蘇聯的鋼鐵洪流產生極大的恐懼;
然而即便有著重武器碾壓,但據說實際傷亡卻是超過了日本的蘇聯,卻也對這些宛如瘋子的東洋矮子毛骨悚然了起來。
這場戰役後,兩國之間在遠東的態勢出現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對峙狀態。
而這種微妙的對峙下,在來自後世的楊鑄看來,明山隊實在有著太多的空子可以鑽了。
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得有足夠的細節情報來支援你的各種亂跳。
所以,相較於那隔三岔五就會送到秘營附近的物資而言,水上軍這種主要承擔著各種物資運輸和防衛的輔助兵種,其真實到幾乎無法係統性作偽的一線/準一線資訊情報,纔是他們最有價值的地方。
冇錯!
在楊鑄的心裡,黎毅杜冰這些降卒,最大的作用就是成為明山隊的第二情報線!
察覺到杜冰的態度轉變,楊鑄心情大好,徑直讓汽車停了下來。
“今天陽光明媚,難得出來放鬆放鬆……老杜,要不下來陪我走走,見識見識這富錦城的風情繁華?”
楊鑄推開車門,口中的稱呼重新變成了“老杜”。
………………
身為三江平原極重要的水運樞紐之一,四月上旬的富錦縣展現出了遠超楊鑄想象的活力。
路上的行人雖然不是很多,但堪比後世四車道的馬路旁邊,鱗次櫛比地矗立著形形色色的商店和小攤……可以預見,等碼頭的苦力和工廠的工人下班後,這裡將會是何等熱鬨。
青灰色的磚瓦房,以及隨處可見的兩層半小洋樓,除了顏色不太對外,甚至能讓你有種穿越回九十年代的錯覺。
有著氣派時髦的洋灰樓,自然也有滿是泥濘和臭水溝的城內小巷。
隻不過巷雖臟,但遍佈著一種與後世截然不同的煙火氣,
用草窩盛著兩尺多長肥魚蹲在巷口售賣的漁夫;
挑著百貨擔吆喝著走街串巷的貨郎;
揹著個木箱吊著唱腔招攬著生意的磨刀匠;
甚至還有換上便裝,領著個大布包鬼鬼祟祟敲門推銷貨物的日本人。
等等等等。
說實話,要不是街上偶爾有一身黑裝的偽警巡邏,就衝著這麼一副很有些鬆弛的光景,楊鑄差點忘了這裡是日占區。
嗯……
隻能說,很多曆史現實,跟影視劇裡演的的確是不太一樣。
………………
兩個小時後。
麵色如常地從路邊一家名叫“浦和精密儀器行”的店鋪裡出來,楊鑄眼裡閃過一絲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