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匹夫 第七十九章 debuff
-
拋開劑量談毒性是在耍流氓。
跟所有的有毒氣體一樣,氰化氫在空氣中的濃度,直接決定了其吸入效果。
簡單來說,當一個體重70kg的健康成年男性暴露在氰化氫空氣含量為20g/的環境中,他可能隻是覺得頭腦微微發暈,然後便冇有什麼其餘的負麵反應了。
暴露在氰化氫空氣含量為50g/的環境中超過30分鐘,普遍會出現輕微頭痛、頭暈、噁心、心跳加速等症狀。
當氰化氫空氣含量達到或超過100g/,上述症狀加劇,並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
而這個濃度達到150~200g/,便會出現全身麻醉、意識模糊、劇烈嘔吐、呼吸困難、血壓驟降等明顯中毒症狀。
而當濃度達到300g/以上後,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往往吸入1-2口後就會喪失意識,在2~5分鐘內觸電樣猝死,被稱之為“閃電式中毒——這也是二戰時期各國毒氣彈的最低標準。
事實上,其它有毒氣體不一樣,氰化氫有淡淡的苦杏仁味,屬於比較容易分辨的有毒氣體特征,按道理來講隻適合用於達成閃電中毒,而不適合在敵人人群中緩慢釋放。
然而有意思的來了,隨著後世毒理學的不斷髮展,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臨床案例對比發現,大約有約40的人群因基因缺失而完全聞不到這種氣味。
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楊鑄故意派人製造大量火災中常見的刺激性氣體的遮掩這一因素,那千振鄉墾荒團本部中的小鬼子裡也至少有40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中毒。
而楊鑄硬壓著三銃等人遲遲不發動攻擊,選擇等到土城中的氰化氫濃度大致達到150g/的標準才行動,而非靜靜等待城中的氰化氫空氣濃度達到致死量。
這一方麵固然是必須要考慮己方的戰損比,
另一方麵,卻也是在胡永波的強烈要求下,對那些新加入的礦工,也就是所謂的第二縱隊新成員,進行一場難度可控,但依舊非常殘忍的篩選。
用胡永波的話來說,一將無能固然會害死全軍,但士兵無能,同樣會害死戰場上的同袍——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兵的。
………………
隨著楊鑄的一聲令下,七名老明山隊員左右手各夾著一個由劉彪改裝而來的化肥炸藥包,然後如同一隻隻尺蠖般,從城牆守衛的視覺死角快速逼近。
千振鄉墾荒團多年承平的後遺症在這方麵顯現無疑。
明明城牆上也有著探照燈,但過去的半小時中,值守的守衛竟然隻是隔上五分鐘才換個角度掃一掃,
而且在望遠鏡的觀察中,城牆上一個班的守衛在大部分時間裡,竟然更多的隻是在關心城內的那場大火,全然冇有意識到這有可能是一場軍事襲擊的先兆。
好吧,估計他們就算覺得這場大火有些異常,也不會往襲擊方麵去想。
畢竟如今三江平原地區的抵抗組織已經在大掃蕩下被消滅了八成以上,任誰也不會認為那些匪團有膽子對千振鄉這種大型墾荒團下手。
更何況,千振鄉外圍的那六個分屯的守備哨都冇有發出示警呢,位於中心的本部又何必杯弓蛇影?
所以他們這種傲慢似的懈怠很快就付出了代價。
僅僅隻是四分鐘不到,七名老明山隊員便順利地泅過了護城溝,剪開了鐵絲網,
然後按照之前的計劃,又花了足足五分鐘的時間用腰後跟洛陽鏟略有些相似,但構造卻有很多不同的弧形闊鏟,悄悄在牆角處挖了幾個不大但卻也還算深的坑,將手裡的炸藥包塞上雷管,堆放在小洞裡。
一拉繩,轉身便跑。
轟轟轟~!
密集的連鎖爆破下,畢竟不是正規城池,也不是永備工事,以夯土為主的城牆,竟然被炸出了2大1小,共計三個豁口,煙塵中,轟然倒塌的磚土成了天然的工程梯。
“進攻!”
楊鑄一聲令下,輕機槍吐出了火舌,三銃等槍法好的神射手也對準了城門哨崗上被震的東倒西歪的守備團士兵扣動了扳機。
剩餘的兩百多名礦工則是緊記著戰前的交代,戴上防毒麵具後,以12人為一班,如同行軍蟻一般左右散開,然後分波次朝著倒塌的豁口湧去。
而除了拎起槍一邊快速突進、一邊指揮著礦工隊陣型走位的三銃,以及隱藏在城牆下的那七名隊員外,包括楊鑄在內的十幾名老明山竟然就這麼待在原地不動。
一方麵,這是出於火力壓製的需要,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誰也不知道城牆上會不會突然又冒出來一堆守衛隊。
另一方,同樣也是出於練兵的考慮。
用楊鑄的話來說,都已經用deuff把城裡的小鬼子削成殘廢了,接下來的短兵相接中,如果這些新兵在八名經驗豐富的老明山指揮下,連那些軟腳蝦都無法自己麵對,那麼這支所謂的第二縱隊也可以原地解散了。
………………
“7班注意壓低身形,隨我登上城樓,確保上麵冇有任何一個活著的小鬼子!”
“3班搶占左二垛位,5班搶占右三垛位,把機槍架起來掩護後麵的弟兄進入……再強調一遍,見到小鬼子出現就一起開火,形成交叉火力,誰td扣不下扳機,老子斃了他!”
“1班跟我從左側第二巷道進攻,9班跟上……記住之前訓練的內容,分散陣型,逐次跟進,交疊掩護!”
在三銃等八名老明山的指揮下,初次上戰場的礦工隊竟然表現的還不錯……最起碼冇有畏手畏腳,也冇有跟國民黨二線部隊的新兵一樣烏泱泱亂成一團麻。
大抵這是以前的工作性質決定的。
作為一個擁有兩千多號日本僑民的大型墾荒團,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他們的自衛團和在鄉軍人的基層素養還是有的。
因此即便從炸塌城牆到現在也纔過去不到六分鐘,便有十幾隊僑民組隊拿著槍匆忙往這邊趕來。
隻不過有些超乎第二縱隊新兵們預料的是,第一批趕來這近百名僑民,身上的衣服穿的歪歪扭扭不說,大部分人也彷彿剛剛經曆了一次劇烈至極的運動,身形有些歪歪扭扭的不說,每跑上一小截,便開始單手杵膝,另一隻手捂住口鼻處的濕毛巾,大口大口地喘息起來。
瞅了一眼那些濕毛巾,以及僑民中為數不多的幾個防毒麵具,三銃冷笑了起來。
看來小鬼子裡麵還是有聰明人的,猜到他們是中了毒了,但是很可惜,看樣子之前得到的情報冇錯,千振鄉墾荒團承平太久,防毒麵具數量極為有限。
事實上,就算數量充足,現在才發現自己中毒……
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