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鐘離bg之小青龍穿越了 第420章 煙火、絨毛與無聲的慰藉
煙火、絨毛與無聲的慰藉
夜幕已完全降臨,璃月港卻亮如白晝。萬千霄燈升騰至蒼穹深處,與漫天星子交相輝映;港內街巷流光溢彩,人聲鼎沸似暖潮湧動,食物的香氣、孩童的歡笑、商販的吆喝交織成一片鮮活的人間煙火。然而在天衡山巔,這一切喧囂都被夜風濾去了棱角,隻剩模糊的光影與聲響,如同隔著一層暖昧的琉璃觀看一場盛大的默劇。
魈依舊端坐於青石之上,懷中的銀灰色毛團卻已徹底放鬆下來。布偶貓天生豐盈的毛發在帶著寒意的山風裡顯得格外蓬鬆,像一團剛剛被陽光曬透的、會自主呼吸的雲朵。她將身子團得極圓,下巴舒適地擱在交疊的前爪上,唯有那條長尾還保持著先前的姿態,尾尖似有若無地纏繞著魈的一根手指,彷彿那是她與這個冰冷世界唯一的、溫暖的錨點。
山下,第一朵碩大的煙花在夜空中轟然綻放,金紅色的光芒瞬間驅散山巔的昏暗,也照亮了貓兒仰起的臉龐。碧藍的貓瞳裡清晰倒映出那絢爛卻短暫的光軌,瞳孔因強光微微收縮,卻並未流露出畏懼,反而有種沉靜的欣賞。緊接著,更多的煙花爭先恐後地升空,炸開成紫藤、秋牡丹、琉璃百合的形狀,將夜空渲染得瞬息萬變,流光溢彩。
在這光影交替的喧鬨背景下,山巔卻維持著一種奇異的靜謐。羽傾不知何時已收起了酒壺,抱膝坐在不遠處的岩石上,下頜抵著膝蓋,赤色的眼眸映著漫天華彩,卻比平日沉寂許多,像是在這極致的熱鬨裡品出了一絲獨屬於自身的寥落。申鶴則靜靜立於鬆樹下,仰頭望著天空,冰藍色的發絲在煙花明滅中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她似乎在認真記錄每一種煙花的形態與色彩,如同研習一道新的符籙。
而處於這靜謐中心的魈,感受最為複雜。懷中傳來的重量與溫度是如此真實,絨毛掃過手臂的觸感輕柔得像初春的柳絮。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貓兒隨著每一次呼吸輕微的起伏,以及在那巨大煙花炸響時,她下意識往他懷裡縮緊一瞬的本能反應。這份鮮活的生命力,與他慣常承受的業障死寂形成了尖銳的對比。儺麵隔絕了外界,卻也讓他更專注於臂彎間這小小的存在。他從未在如此近的距離、以如此不設防的姿態,感受過另一個生靈的脈搏。
貓兒似乎察覺到了他片刻的緊繃。她忽然動了動,轉過頭,用那雙在明明滅滅光影下愈發清澈的貓瞳望了他一眼——沒有言語,卻彷彿有種洞悉一切的安寧。然後,她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抬起一隻帶著粉色肉墊的前爪,輕輕按在了他覆蓋著甲冑的手背上。肉墊微涼而柔軟,與金屬的堅硬冰冷形成奇異的融合。她沒有用力,隻是那麼放著,像一個無聲的安慰,又像一個溫柔的提醒:「我在這裡。」
更多的時候,她隻是安靜地看著煙花。當一朵特彆巨大的金色煙花如傘蓋般撐開整個天際時,她會微微豎起耳朵,喉嚨裡發出極輕的、滿意的“咕嚕”聲;當一連串銀白色煙火如瀑布般流瀉而下時,她的尾巴尖會不自覺地隨著那節奏輕輕點動,掃過他的指節,帶來細微的癢意。她甚至會在煙花間歇的短暫黑暗裡,仰起腦袋,用鼻尖蹭蹭他冰冷的下頜輪廓,留下一點濕漉漉、暖呼呼的觸感,旋即又若無其事地轉回去,彷彿隻是被夜風迷惑了方向。
這份陪伴,並非熱烈的傾訴,也非刻意的撫慰。它更像山間悄然流淌的溫泉,無聲無息地浸潤著冰冷堅硬的岩縫。魈依舊沉默,身姿依舊挺拔,但周身那層肉眼不可見的、拒人千裡的屏障,似乎在懷中那團毛茸茸的暖意持續不斷的“烘烤”下,微不可察地淡薄了幾分。他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原本虛握的拳頭,已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任由那根被尾巴纏繞的手指,承接著這份陌生的親昵。
羽傾偶爾會朝這邊投來一瞥,目光在那相依的身影上停留片刻,唇角似是而非地揚一下,卻不再出言調侃。申鶴則在她那本“觀察筆記”上又添了幾筆,或許記錄的是「毛絨生物對緩解煞氣凝滯有顯效」之類旁人看來啼笑皆非的結論。
夜漸深,煙花的頻率慢了下來,璃月港的燈火卻依舊璀璨。貓兒似乎有些倦了,看煙花的間隙越來越長,最後索性將整個腦袋埋進了魈的衣襟裡,隻露出一個毛茸茸的頭頂和那對隨著呼吸輕輕顫動的耳朵。那纏繞著手指的尾巴尖也終於鬆了力道,軟軟地垂落下來,搭在他的膝上。
山風拂過,帶來遠方模糊的《海燈節謠》的曲調。魈低頭,看著懷中已然安睡的毛團,她小小的身軀隨著呼吸均勻地起伏,像一團擁有了生命的、溫暖的雪。儺麵之下,無人得見的神情或許依舊冷硬,但他維持了整晚未曾變動的坐姿,以及那始終虛攏著、未曾驚擾這份安寧的手臂,已然訴說了所有未言之意。
天衡山巔,煙花散儘後的星空格外澄澈。一縷如紗如霧的夜霧自穀底漫延而上,輕柔地包裹住山崖,也將這一人一貓的身影氤氳成一幅靜謐的剪影。在這片被善意守護的孤寂裡,連月光都變得格外溫柔,輕輕灑落,為那銀灰色的絨毛鍍上了一層淡淡的、夢一般的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