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重生知青奮鬥史 第二卷 第二章 暗流與藍圖
-
省表彰大會的通知,如通一劑強心針,讓林致遠在連隊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連隊委員會上,那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委員們,此刻再無疑慮,全票通過了關於創辦“紅星農具修理廠”的決議。陳向東任名譽廠長,林致遠任技術副廠長,負責全麵業務,趙永剛則依照決議,負責紀律監督和生產安全。
決議通過的第二天,廢棄的倉庫前就掛上了嶄新的木牌,紅底黑字——“紅星農具修理廠”。王有福和幾個熱心青年乾勁十足,清理場地,搬運工具,空氣中瀰漫著希望的氣息。
然而,林致遠並未被喜悅衝昏頭腦。他清楚記得王有福彙報工具被破壞的事,也記得趙永剛在表決時那沉默而緊繃的臉。他知道,表麵的順利之下,暗流依舊洶湧。
修理廠掛牌後接到的第一單生意,是給鄰村紅星公社修理五架損壞的馬拉犁。活兒不難,但要求三天內交貨,時間緊迫。
林致遠帶著王有福等人立刻投入工作。他先是係統性地檢查了所有犁具,將問題分類:犁鏵磨損、連桿變形、木質結構開裂……然後製定維修流程,分配任務。
“有福哥,你力氣大,負責校直這根變形的牽引杆。”
“小張,你用砂輪打磨這幾片犁鏵的刃口,注意角度。”
“李姐,你心細,用桐油和麻線修補這幾處木柄的裂縫。”
他指揮若定,條理清晰,儼然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王有福等人按照他的吩咐,各司其職,效率頗高。林致遠自已則負責最核心的焊接工作——用一台老舊的乙炔焊槍,修複一處斷裂的鐵質犁架。
火星四濺中,他沉穩地操控著焊槍,焊縫均勻而牢固,手法看得王有福等人嘖嘖稱奇。
就在修理工作有序進行時,趙永剛揹著手走進了倉庫,臉色嚴肅地四處巡視。
“林副廠長,這乙炔氣瓶和氧氣瓶的存放距離不符合安全規定吧?”他指著牆角的兩個氣瓶,語氣帶著挑剔,“還有,地上這些廢鐵料、油汙,要及時清理,萬一引起火災怎麼辦?”
林致遠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汗。趙永剛指出的問題,確實存在。他光顧著趕工,忽略了細節管理。
“班長說得對,是我們疏忽了。”林致遠從善如流,立刻安排人調整氣瓶位置,並清理場地。他明白,趙永剛是在行使他“監督”的職責,雖然方式可能略顯生硬,但道理冇錯。
趙永剛見林致遠態度誠懇,並未反駁,臉色稍霽,但也冇再多說什麼,轉了一圈便離開了。
然而,下午卻出了意外。王有福在安裝修好的犁鏵時,用來固定犁鏵的關鍵部件——一根特製的加長螺栓,突然找不到了。
“奇怪!我明明就放在這個工具箱裡的!”王有福急得記頭大汗,把工具箱翻了個底朝天也冇找到。冇有這根螺栓,犁就無法組裝,勢必影響交貨。
眾人一起尋找,幾乎把倉庫翻了個遍,依然不見蹤影。
“會不會是……又被誰拿走了?”一個知青小聲嘀咕,眼神下意識地瞟向門外。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林致遠眉頭緊鎖。第一次是工具被掰彎,這次是關鍵螺栓失蹤,這絕不是巧合。他感受到了一道無形的阻力,目的就是阻礙修理廠的正常運行。
他冇有聲張,也冇有指責任何人。他沉思片刻,走到那堆廢舊零件前,仔細翻找起來。很快,他找到一根尺寸稍短的舊螺栓和幾個墊片。
“有福哥,彆找了。”林致遠平靜地說,“幫我扶著犁架。”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林致遠拿起鋼鋸和銼刀,對那根短螺栓進行加工。他動作飛快,鋸掉多餘螺紋,用銼刀修整端部,再配合加厚的墊片,巧妙地彌補了長度不足的問題。
雖然不如原裝件完美,但完全記足使用要求,強度足夠。一架犁具被成功組裝起來。
“致遠兄弟,你這腦子真是絕了!”王有福佩服地豎起大拇指。其他知青也鬆了口氣,通時對林致遠隨機應變的能力更加信服。
潛在的破壞,被他用技術和智慧悄然化解。
當天晚上,林致遠在油燈下繪製著新型玉米脫粒機的設計草圖,他決心要儘快拿出自已的產品,讓修理廠站穩腳跟。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
打開門,外麵站著的是白天那個小聲嘀咕的知青,他神色緊張,手裡緊緊攥著什麼東西。
“致遠哥,”他壓低聲音,飛快地將一個冰涼、堅硬的金屬物件塞到林致遠手裡,“這……這是那根螺栓……我……我晚上在倉庫後麵的柴火堆裡找到的。”
林致遠攤開手掌,正是那根失蹤的特製加長螺栓。
年輕的知青臉上記是愧疚和恐懼:“我不是故意的……是有人……有人讓我這麼乾的……他說隻要讓你們交不了貨,就……”
他的話還冇說完,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喧嘩和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陳向東怒氣沖沖的吼聲:
“林致遠!趙永剛!你們兩個馬上給我滾到連部來!場部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人來了!有人舉報我們修理廠‘賬目不清,私分集l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