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滄海 第十四章 啟程
思緒至此,無論何種答案,都非吉兆,這背後之人……
線索太少,千頭萬緒纏繞,隻覺掌中古印冰涼刺骨,彷彿握著永不融化的寒冰。
便在此時,師父那遺憾的聲音,彷彿跨越了十年光陰,再次於耳畔清晰響起:
“丫頭,為師一生尋訪名山,遍閱典籍,卻始終未能窺見武學至理。聽聞前朝畫聖吳道子,曾留下一卷《滄海明月圖》,其筆意暗合天地韻律,或能助人突破武學瓶頸……可惜為師追尋多年,直至汴州,線索便徹底斷了。”
他聲音漸低,如秋葉飄落:“若他日為師魂歸天地,你途經汴州,便替為師了卻這樁心事罷。找到後,於我墳前焚化便是。若你覺得與它有緣……自行留下參悟也好,就當為師給你留個念想。”
《滄海明月圖》……
沈青崖帷帽下的唇齒間無聲碾過這個名字。完成師父的遺願,這本就是她早該去做的事。
可這十年,她又在做什麼?
她苦笑一聲,她辜負了師父的期許,更辜負了當年那個在昆侖山風聲雪裡,懷揣夢想的自己……
是時候……該啟程了。
然而剛一動念,胸口便是一陣翻湧。一咳意猛地竄上喉頭,她迅速以袖掩口,聲音在寂靜的屋內格外清晰。
身體更差了,往後行事,不可輕易動武,須得更加謹慎纔是。
與此同時,在隔壁房間,正暗自琢磨著新領悟發力技巧的林嘯,動作猛地一頓。
他握緊了拳頭:“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治好姑姑的傷!江湖上一定有神醫!”
與此同時,黑煞門被連根拔起的驚訊,像長了翅膀擴散開來。
幾十裡外的集市上,人們圍著剛逃到此地的商旅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黑煞門完了!讓一個白沙村的帶帷帽的女子給一鍋端了!”
“扯淡!什麼帷帽女,一女的能有多大本事?我看是黑煞門惹了更厲害的仇家,被人火並了!”
“可那逃出來的人,明明喊的是……”
“嘿,那說不定是真正的高人不想露麵,故意留個名號混淆視聽呢?”
訊息傳到更大的城鎮,在茶館酒肆中開始變形。
“最新訊息!白沙村那邊,是天劍門出手清理門戶了!”
“不對啊,前幾天不還傳是個戴帷帽的女人嗎?”
“你動動腦子!那帷帽女子,說不定就是天劍門派去的誘餌,或是暗中培養的奇人,若無天劍門在背後撐腰,她一個女流之輩,豈有這般能耐?這分明是天劍門淩大門主韜光養晦、為民除害的一步妙棋!”
“哦……有理有理!如此說來,一切便說得通了!”
而天劍門設在汴州的情報據點,一份經過潤色的簡報正被抄送各方。
簡報中寫道:“……黑煞門惡貫滿盈,本門早有鏟除之意。此次其滋擾白沙村,本門暗中派遣人員設局引誘,終將厲天雄等核心首腦一舉殲滅,免傷及無辜。此乃本門分內之事,然江湖朋友謬讚,感愧不已……”
於是,在口耳相傳與有心引導之下,“帷帽女子”這三個字,漸漸淪為了天劍門宏大功業敘事下的一個模糊注腳。
人們更願意相信一個符合他們認知的故事。
畢竟,誰會真正在乎一個海邊漁村的無名女子呢?
真正的英雄,自然應該是那些名門正派的大人物。
翌日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驅散海霧,沈青崖已收拾停當。
古印貼身收好,依舊是一身灰衣,帷帽遮麵,彷彿與這灰濛濛的晨色融為一體。
林嘯也已起身,臉色雖仍蒼白,但那雙虎目卻亮得驚人,彷彿一夜之間沉澱了許多東西。
他背起簡單的行囊,將棗木棍緊緊握在手中。
沈青崖瞧著他那根如同被野狗啃過的棗木棍,微微搖頭:這般破爛,也該換換了。
“姑……姑姑,我們去哪兒?”他聲音乾澀,心裡盤算著去哪尋訪神醫。
沈青崖望向北方,那條通往官道的土路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汴州。”她的聲音靜無波瀾,卻彷彿帶著千鈞之重。
林嘯聽得“汴州”二字,不由得一怔。那是中原腹地,龍蛇混雜,水渾得很。
“姑姑,咱們去那兒做什麼?您的傷耽擱不得,不如先去找個神醫瞧瞧?”
“去找一幅圖,也是替我自己尋一條生路。”
林嘯心頭一動。找圖?尋生路?是了,汴州乃京師重地,名醫雲集,母親定是為此而去!一念及此,他胸中豪氣頓生,縱是龍潭虎穴,他也闖定了!
一股酸熱猛地衝上鼻腔,胸膛一挺,朗聲道:“姑姑放心!往後打架的事都交給我!您、您教我便是!”
沈青崖瞧著他這憨直模樣,嘴角微動:“你當真?”
“當真!”林嘯拍著胸脯,“侄兒絕不添亂!咱沈家家規第一條:遇事,先論理。理說不通,再動腦。動手,實乃下下之策,非智者所為。”
沈青崖扶額,手中“望潮”輕敲了他一記:“再加一條……打不過,便跑!”
林嘯捱了這一下,反倒咧開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謹遵姑姑教誨!”
二人正要舉步出村,忽見一個半大孩子氣喘籲籲地追來。
那孩子跑得滿臉通紅,一把扯住林嘯衣袖,急聲道:
“沈姑姑!嘯哥哥!方纔村口有過路商隊嚼舌根,說……說汴州天劍門的淩掌門派人滅了黑煞門!還說沈姑姑您隻是恰巧路過,撿了現成便宜!他們……他們都在胡說!”
孩子氣得小臉通紅,眼中滿是不平之色。
他一把抓住林嘯的胳膊,急聲道:“剛才村口有過路的商隊嚼舌根,說……說汴州天劍門的掌門派人滅了黑煞門!還說、還說沈姐姐您隻是……隻是碰巧在那兒!他們都在那麼說!可明明不是這樣的!”
林嘯聞言,怒火“噌”地竄起,虎目一瞪,當下就要發作罵人。
卻見沈青崖停下了腳步。
對孩子道:“彆人怎麼說,是彆人的事。”
說完,她不再停留,繼續向前走去。
那孩子愣在原地,望著那兩人一馬遠去的背影,用力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