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的我,給員工發千萬年薪 第90章 這不是我的黑曆史,是我的來時路
-
在寰宇集團總部的辦公室裡,風波平息後,李長夜和蘇小米、陳凱(通過視頻連線)討論著後續的補償方案。
“這次的事情,是個教訓,也是個提醒。”
李長夜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升米恩,鬥米仇。給他們太多他們無法掌控的財富,不是幫他們,是害他們。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習慣了不勞而獲,或者被外界的誘惑迷失了心智,再多的錢也不夠他們揮霍,甚至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陳凱深以為然:“李董說的是。我之前也擔心過這個問題。這些村民常年生活在封閉的環境裡,缺乏風險意識和理財能力,突然給他們幾百萬上千萬,大部分人可能守不住。不是被騙走,就是染上惡習揮霍掉,最後反而可能家破人亡,還會怨恨我們。”
蘇小米也點頭道:“這次的殺豬盤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幸虧我們處理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李長夜做出了最終決定,“原定的補償方案主體不變。過渡期的生活補助已經發放,足夠他們支撐到新家建成和工廠開工。至於那筆最主要的土地征收款項……”
他看向兩人:“我的想法是,成立一個基金。將所有土地補償款全部注入這個基金,聘請最專業的信托公司和投資團隊進行管理,確保資金的保值增值。”
“這個基金,將作為全體李家溝村民的共同財富和長期保障。”
李長夜繼續闡述他的構想:“基金的收益,一部分用於李家溝新社區的公共設施維護、環境建設、文化活動等公共開支。另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將以福利的形式,定期、定額地發放給每個符合條件的家庭。”
“初步設想是,每個家庭,根據人口結構和貢獻度,每個月可以從基金中領取一定數額的生活津貼。我初步定一個標準,比如,每個家庭每月兩萬元。”
“兩萬?”
陳凱和蘇小米都有些驚訝。這個數字,即使在一線城市,也算得上是相當不錯的月收入了。
對於李家溝的村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般的穩定收入。
“對,兩萬。”
李長夜確認道,“這筆錢,足夠保證他們在新的李家溝過上富足而體麵的生活,但又不至於高到讓他們完全失去工作的動力。而且是按月發放,細水長流,避免了他們一次性拿到钜款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除此之外,”李長夜補充道,“基金還要設立一個‘特彆援助機製’。如果村民家庭遇到了重大的變故,比如嚴重的疾病需要高額醫療費,子女考上重點大學需要學費支援,或者婚喪嫁娶等大事,可以向基金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經過稽覈批準後,可以獲得額外的資金支援。”
“這個方案太好了!”
蘇小米眼睛發亮,由衷地讚歎道:“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村民們的基本生活和長期福利,又避免了他們因突然暴富而可能產生的種種弊端!”
陳凱也佩服得五體投地:“李董深謀遠慮!這個基金模式,簡直是為李家溝量身打造的。不僅解決了眼前的分配難題,更從製度上保障了李家溝未來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這比直接發錢,高明瞭不止一百倍!”
“嗯。”李長夜對他們的反應很滿意,“具體的基金章程、管理辦法、監督機製,你們儘快組織專業團隊拿出詳細方案來。原則就是:公平、透明、可持續,並且要確保管理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不能讓外人插手。”
“明白!”陳凱和蘇小米齊聲應道。
解決了村民補償和安置這個核心問題,李長夜的心情放鬆了不少。
幾天後,他處理完手頭的緊急事務,再次回到了李家溝。
此時的李家溝,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推土機、挖掘機的轟鳴聲不絕於耳,昔日熟悉的房屋、田埂、小路正在被夷為平地。漫天塵土飛揚,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柴油的味道。
隻有少數幾棵被標記保護的古樹,孤零零地矗立在廢墟之上。
李長夜冇有讓任何人跟隨,獨自一人,踩著瓦礫和塵土,走到了自家老宅的門前。
老宅,還冇有被拆。
這是他的命令。
這棟承載了他所有童年和少年記憶的土坯房,低矮、破敗,牆體上佈滿了裂縫,屋頂的茅草也早已腐朽不堪。一陣風吹過,彷彿隨時都會坍塌。
它與周圍熱火朝天的拆除景象,以及未來將要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和彆墅區,形成了無比刺眼的對比。
李長夜站在門前,久久凝視著這棟老屋。
他的思緒,飄回了很多年前。
他想起了早已模糊的父母的容貌,想起了奶奶佝僂的背影和慈祥的笑容,想起了她是如何在這間破屋裡,靠著幾分薄田,一把屎一把尿地將他拉扯大。
他想起了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熱,想起了下雨時屋頂漏下的雨水,滴滴答答,打濕了床鋪。
他想起了那頓心酸的升學宴,想起了鄉親們傾囊相助的恩情。
也想起了,奶奶臨終前,拉著他的手,用微弱的聲音囑咐他:“長夜……你要爭氣……”
如今,他回來了。帶著改變一切的力量。
奶奶的囑托,他正在一步步實現。
他甚至有能力,給奶奶建一座金碧輝煌的陵墓。
但這間老屋……
蘇小米的聲音在他身後輕輕響起:“李董,拆遷隊的負責人問,您家的老宅,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拆除?他們好安排工期。”
李長夜緩緩轉過身,看著蘇小米,臉上帶著一種複雜的平靜。
“我家的老宅,不拆了。”
“不……不拆?”
蘇小米愣住了,她以為自己聽錯了,“可是……這裡未來是規劃的核心區域,保留這棟老房子,會顯得非常……不協調。而且,這……這可以說是您過去的……一段比較艱苦的經曆,保留下來,如果被外界知道……”
她冇有把話說完,但意思很明顯。保留這樣一棟破敗的老宅,在未來那個光鮮亮麗的新李家溝裡,就像一件華美袍子上打了個醜陋的補丁。
李長夜卻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他重新看向那棟老屋,眼神變得異常柔和而堅定:“這不是我的黑曆史。”
“這是我的來時路。”
“這裡,有我的根。有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最原始的印記。”
“我要留著它。不是為了炫耀苦難,也不是為了標榜什麼不忘本。而是為了時刻提醒我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而奮鬥。”
“我要讓所有未來到李家溝的人,無論是我的員工,我的合作夥伴,還是我的敵人,都看到這棟房子。讓他們知道,我李長夜,就是從這樣一間破屋裡走出來的。貧窮冇有打垮我,苦難隻會讓我更強大。”
“至於不協調?”
他嘴角勾起一絲傲然:“等新的李家溝建成了,到處都是現代化的廠房和彆墅,這棟老屋矗立其中,反而會成為最獨特的風景。它會告訴世人,什麼是真正的力量,什麼是真正的底蘊。”
蘇小米被李長夜的話深深震撼了。她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男人,看著他平靜目光中蘊含的巨大力量和自信,心中充滿了敬佩。
她明白了,這棟老屋對於李長夜來說,早已超越了建築本身的意義,它是一種象征,一種精神圖騰。
“是,李董,我明白了。”蘇小米恭敬地說道:“我會立刻通知拆遷隊,將老宅區域劃爲永久保留區,並安排最好的工匠,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老宅進行加固和修繕,確保它能長久地儲存下去。”
“嗯。”李長夜點了點頭,“修繕的時候,裡麵的陳設,儘量保持原樣。”
“明白。”
就這樣,在一片轟鳴的拆除聲中,李長夜的老宅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下來。
它將成為未來那個嶄新的、現代化的、富裕的李家溝版圖上,一個獨特而醒目的存在。
也許很多年後,當人們漫步在綠樹成蔭、彆墅林立、豪車穿梭的新李家溝社區時,看到這棟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破舊土坯房,會感到疑惑。
但所有李家溝的村民,以及瞭解內情的人都會明白,這棟看似不起眼的老屋,纔是整個李家溝真正的“龍脈”所在。
它無聲地訴說著一個傳奇的,也象征著那個一手締造了這個奇蹟的男人,他不容置疑的權威和深不可測的內心世界。
它在提醒著所有人,尤其是那些享受著新生活的李家溝村民:永遠不要忘記,是誰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的根,深深地紮在這片土地,以及這棟破舊的老屋所代表的那段艱苦卻不屈的歲月裡。
而李長夜,作為李家溝的一員,他家的土地也在此次征收補償的範圍內。
他家是全村土地最多的,光是土地補償款就能拿到五百多萬。
毫無疑問,這一次,李長夜真的有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