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長生歎 第二百三十三回 築基三法之論
眾人在近水樓用過午餐,暫且午休過後。得月台下又是黑壓壓的一篇。
聽眾入座後,不少煉氣期修士依舊沉浸在先前數場論道帶來的震撼與啟迪之中,眾人看向起身的周通執事滿眼熱切,等著他宣佈接下來的講題。
流雲劍派趙乾那淩厲劍氣的餘韻彷彿仍在空中嘶鳴,柳青大師闡述丹道時留下的藥香似有若無,孫不易剖析陣道玄奧的餘音猶在耳畔。
而清音仙子那係統闡述神識妙用的「六論」,更是讓數千修士心馳神往,陷入對自身「第二性命」的深深思索。整個會場的氛圍,已被推至一個熾熱而飽滿的繁體。
周通執事再度緩步登台,他掃過台下無數張期盼的麵孔,並未立刻開口,而是微微停頓,讓眾人的注意力自然彙聚。
待全場漸漸安靜下來,他站在得月台上,聲音通過台上陣法的加持,清晰卻蘊含力量地傳遍全場:「諸位道友,且靜心。接下來,有請仙盟出雲岫高足,莫沉,莫道友登台!」
說完,周通自台上一躍而下,緩緩降落到一旁坐席上。
同時,莫沉緩緩起身,在禦風術的運轉之下,周身的一縷縷清風將莫沉托起,緩緩升向高處的得月台。
無數道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那位身著月白出雲岫法衣、自席間緩緩起身的年輕修士身上。
莫沉麵色平靜如水,並無絲毫倨傲或緊張。期間微風拂過,吹動他額前幾縷墨發,法衣衣袂隨風輕揚,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從容氣度。
莫沉既未像趙乾那般劍氣淩雲先聲奪人,也未如清音仙子般空靈出世引人入勝,隻是靜靜地站立在那裡,目光澄澈而平和,緩緩掃過台下芸芸眾生。
喧囂聲浪在莫沉目光所及之處,漸漸平息下來。
所有人都凝神靜氣,想要聽聽這位來自仙盟十七家的年輕天驕,究竟會講述何等驚世駭俗的大道至理。
「諸位道友,」莫沉開口,聲音透過陣法,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與安撫力,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直抵心田。
「先前趙道友劍氣縱橫,令人神往;柳大師丹理玄妙,發人深省;孫大家陣道精深,奧妙無窮;更有清音仙子係統闡述神識之奧,如撥雲見日,同樣令莫某亦受益匪淺。大道如海,萬千支流,各具其妙,皆可通玄。今日,莫某不揣淺陋,願拋磚引玉,回歸我輩修行之路真正的起始與基石,與諸位共同探討那關乎未來道途走向的至關緊要之關隘——築基。」
莫沉開門見山,言語質樸,直指核心,沒有任何浮誇的辭藻或故弄玄虛的開場。
台下眾人,仍在煉氣期苦苦掙紮、對築基充滿嚮往的修士,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神色變得無比專注。
築基,是魚躍龍門的質變,也是真正踏上仙途的,其重要性,關乎未來能走多遠,無人敢輕視。
「築基者,築的是大道之基,定的是未來之向,煉的是性命之本。」莫沉聲音沉穩,繼續闡述,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千鈞重量,「然則,築基之法,天地廣闊,並非僅有依賴丹藥破境這一條坦途。築基之路,依憑借之根本不同,其成就與潛力亦天差地彆,大抵可歸納為三途——」
他略微停頓,台下頓時落針可聞,連遠處山林間的鳥鳴蟲嘶都彷彿消失。
「其一,是為人道築基。」莫沉緩緩道出第一個概念,語氣平和,並無貶低之意,「此乃當今修行界最為普遍、流傳最廣之法。或服食築基丹,借丹藥磅礴藥力強行衝開關竅;或有師長憐惜後輩,不惜損耗自身修為,行醍醐灌頂之術,強行為其打通關竅。此法之優,顯而易見,在於成算相對較高,步驟清晰,有跡可循,對於大多數修士而言,是一條相對穩妥、可見可行的道路。」
但莫沉話鋒隨即一轉,語氣中帶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如同在平靜湖麵投下一顆石子:「然,其弊端亦不容忽視,關乎長遠道途。丹藥之力,終屬外來,是『借』而非『生』,必有丹毒殘留,如附骨之疽,需在築基之後耗費大量時日苦苦淬煉打磨,方能逐漸祛除,平白消耗光陰與心力。」
「且借外力突破,自身對力量的理解與掌控往往不足,導致築基後的法力根基難免虛浮不穩,如同在鬆軟的沙地上築起高塔,看似雄偉,根基卻不夠紮實。更關鍵者,過於依賴外物,無形中削弱了自身與天地大道的直接感悟與抗爭本能,未來欲突破金丹乃至更高境界時,心魔劫更重,天地瓶頸將尤為堅固,大道之途,可謂平添無數險阻與迷霧。」台下,許多依靠築基丹突破的修士聞言,不禁麵露沉思,或顯慚色,或露恍然,顯然觸及了內心深處早已發現隱憂。
「其二,便是地道築基。」莫沉繼續闡述,語調平穩,如敘常事,「此法不假後天人工煉製之丹藥,而是尋覓天地自然生成、蘊藏精純本源靈力的靈果、仙草、靈泉、玉髓等天材地寶,借其蘊含的近乎天然的靈力,輔助衝擊瓶頸。此法所得之靈力,源自天地,精純無比,少有雜質,故而築基後的根基較之人道築基,更為穩固紮實,與天地靈氣的親和度也更高,後續修煉往往事半功倍,隱患與後患亦少得多。」
同樣的,莫沉也隨即指出此途的關鍵限製,言語客觀:「然,此途可遇而不可求,非大福緣、大機緣者不可得。天地靈物,蹤跡飄忽,多生於險絕之地,且各有其性,若與修士自身靈根屬性、所修功法不儘相合,甚至相剋,則效果大打折扣,貿然使用,反而可能引動體內靈力衝突,反受其害,不可不察。」
最後,莫沉的聲音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肅穆:「其三,便是那最為艱難,也被譽為奠定無上道基的——天道築基。」
「不藉助任何丹藥、陣法、灌頂等外力衝擊瓶頸,純憑自身當下的進度和時機,不斷靠著正常修煉,一步步壓縮體內法力真元,而衝破境界瓶頸。可能是在鬥法的生死一線間,也可能是在遊山玩水有所感悟時,突然間打破自身壁壘,進階下一個境界。無論是築基、結丹,或者是凝結元嬰,都是相同的道理。」
莫沉的話語沒有過多的辭藻修飾,隻有樸實無華大白話,卻帶著一種強大的畫麵感,彷彿讓人親眼目睹一位修士在日日枯燥的打坐中磨礪心誌,在不斷壓縮的靈力中錘煉經脈,於毀滅中尋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