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世界開道觀的日常 第164章 代寫書信
代寫書信
一個婦人手裡小心地拿著一張白紙,
匆匆往市集跑去,有認識的人見了,問她:“劉娘子,
你急匆匆的這是去何處?”
婦人停下來,
忙道:“去市集,
請人幫忙給我爹孃寫一封信。”
那人詫異:“托人帶個口信就是,
一封信可要好幾十文呢!”
婦人說:“哪裡要這麼多,
今日新來了個寫信的,若是自己帶紙,寫上一頁紙隻要五文錢呢,若是不帶紙,一頁紙十文,
而且他字寫得小,
怎麼都夠寫封信了!”
她說:“先不說了,
不少人排著隊等著寫信,
我先去排隊了!”
聽到她這麼說,搭話的人也心動了:“劉娘子,你等等我,
我也跟你一同去!”
劉娘子便停了下來,
催促道:“那你快些!”
二人匆匆跑到了市集,
到了地方一看,
果然已經排了不少人了,她們趕忙到隊尾拍著,探著腦袋往前看,
看到最前頭是個小攤子,攤後坐著個頗為俊俏的道人,道人身旁還有個小童,
小童正對排隊的人奶聲奶氣地喊著:“不要急,先把你們想寫的東西想好,等到了就能很快寫好。”
明明是個四五歲的奶娃娃,看起來小小的一個人,卻背著手、板著臉,裝出一副大人的樣子,可愛極了。
就有婦人忍不住逗她:“小道長,若是我想不出來該寫什麼要如何是好呀?”
奶娃娃看著這人,呆住了,嘴巴微張,很是不理解的樣子說:“不知道要寫什麼,那你為何要來寫信呐?”
“哈哈哈——”
排隊等候的人鬨笑了起來,有人對那婦人說:“瞧瞧,人家小道長聰明著呢!”
還有人問:“小道長,寫信的道長是你的師父嗎?”
元旦搖頭,看向說話的人:“那是我師叔,不是我師父。”
便有人誇讚道:“小道長的師叔可真是不凡,字寫得真好,小小的,卻每個字都清清楚楚!”
元旦與有榮焉地挺起小胸脯,道:“我師叔是最厲害的!”
“小道長,你師叔會寫字,你可會寫?”
元旦點頭:“我會!”
排隊等候的人都很是詫異,看著這個四五歲的小娃娃,這麼小的年歲就會寫字了,有人不信:“你能寫個‘大’字出來看看嗎?”
元旦:“好啊!”
她左右看看,跑到一邊撿起了一根小木棍,就在泥巴地上寫了起來,一橫一撇一捺,她擡起頭說:“寫好了。”
有人說:“我認得,這就是大字!”
於是排隊眾人看著地上的字和小小孩童嘖嘖稱奇,有人說:“小道長真是厲害啊!”
“了不得了不得,這麼小的年紀就會寫字,真聰明!”
“這孩子,看著就是一副聰明相呢!”
“小道長,你可還會寫其他的字?”
於是等週一替人寫好一封信的間隙,擡頭看去的時候,就看到元旦蹲在不遠處,拿著根小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旁邊本是些排隊等著寫信的人,此刻都看著元旦,驚呼稱讚不斷,再看元旦,小下巴是越擡越高了。
她笑了笑,沒有出聲把元旦叫回來,這樣也好,能讓小孩兒學寫字的動力更充足些。
她看向下一個人,微笑道:“你是自備信紙,還是用我這裡的?”
那人拿了張紙放在桌麵上,週一擡手將白紙壓好,問:“要寫些什麼?”
那人便立刻說了起來,說她是誰,她娘是誰,住在何處,這信便是要寫給她孃的,絮絮叨叨說了很多,週一將其想問想說的都濃縮總結起來落於紙上,寫好之後,再念上一遍,問她:“這些可對?”
婦人連連點頭:“對對對!道長寫的太好了,我就是想跟我娘說這些!”
婦人捧著紙,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又一人上來,手中拿出一個薄木板,支支吾吾道:“我沒有紙,用這個可以嗎?”
週一伸手接過,“自然。”
……
這一日,週一便帶著元旦在市集紮了根,除了午休半個時辰外,寫字的手竟沒停過。
幫人寫書信這事不過是她心血來潮,本以為至多寫上幾個人,卻沒想到竟然這般受歡迎,排隊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有人寫了一次之後還來寫第二次。
一直到日落時分,還有人在排隊,可市集卻要關門了,週一隻好讓他們明日再來。
她將今日掙的錢收起來,雖然一次掙的不多,但積少成多,一日下來,還是頗為可觀。
到已經在收攤的炊餅攤子前買了十二個炊餅,把陪著自己在外待了一日的元旦背起來,走到了碼頭邊。
此刻的碼頭安靜了些,但還是熱鬨,她背著小孩兒順著碼頭往上走,走到了人煙稀少處,把元旦放下來,一大一小坐在了江邊大石頭上,看著身前湍急的江水,元旦托著下巴,問:“師叔,魚兄怎麼還不來呀?”
週一將小半個烤好的炊餅遞給她,說:“再等等,若是它不來,我們就回去了。”
昨日下船之前,便沒有看到白魚的蹤跡,水炁在船周遭找尋了一圈,也未見到,也就隻好先行下船,左右白魚也並非水中小可憐,以它的體型,還有它的年紀,多少也能算是江中一霸,倒也不必擔憂。
待她們將一個炊餅分食完畢,還是沒有在江水中看到熟悉的白色,週一起身,跳下石頭,背起元旦,說:“走吧,我們先回去了。”
元旦趴在她背上,抱住了她的脖子,有些失落地問:“師叔,魚兄是不是不會回來了?”
週一慢慢地走著,碼頭邊多水,即便這兩日沒有下雨,地上都些微有些泥濘,她繞過一個牲畜踩出來的小坑,說:“有這個可能。”
元旦歎了口氣,怏怏不樂道:“我不想魚兄走。”
週一看看天,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餘暉隻剩一抹,前頭的船隻上有光亮起,是有人點亮了燈,嘈雜聲從前麵遠遠傳來,江水拍打著岸邊,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
週一說:“為何?”
元旦說不出來,緊緊摟著她的脖子,有些難過道:“玉團道友不在,大將軍走了,現在魚兄也走了。”
週一把她往上托了托,免得小孩兒摟著自己的脖子往下墜,讓自己喘不過氣,她說:“元旦是想玉團道友和大將軍了嗎?”
身後的小孩兒沉默幾息,嗯了一聲,週一說:“那等我們回清水觀的時候,邀它們來觀中吃飯如何?”
稚嫩的聲音響起:“好。”
又說:“魚兄呢?”
週一:“魚兄可能就沒辦法了,它那麼大,要在大江大河裡才能過的開心,清水觀附近沒有大江大河呢。”
“這幾日,我們都來江邊看看,若是能遇到魚兄,多請它吃些炊餅可好?”
小孩兒的下巴在自己肩膀上動了動,小孩兒奶聲奶氣說:“好,要給魚兄吃多多的炊餅!”
週一:“好。”
前頭的嘈雜聲大了起來,元旦伸出小手指向前方,好奇問:“師叔,他們在做什麼?”
一群人圍聚在一起,似乎在看著什麼,週一背著元旦走了過去,距離近了,聽到有人說:“嗬,這蝦可真大,是才從江裡撈起來的嗎?”
一個弱弱的聲音說:“是。”
又有人說:“怎麼這個時候纔打撈起來賣,買菜的人早就走了,碼頭上就我們這些漢子,也都吃過了晚飯,你這蝦再好,我們也用不上了。”
弱弱的聲音說:“可以、明天、吃。”
“那怎麼行,蝦這個東西不好養,到了明日,說不得就死了。”
弱弱的聲音又說:“我、便宜、賣。”
“便宜賣也沒人要啊。”
週一背著元旦走上前,第一眼就看到了路邊竹筐中的蝦,不少,約莫有個三四斤,都是河蝦,個頭卻不小,最小的都有人小手指那般長,大的約有巴掌那麼大,倒真是難得。
竹筐後站著個衣衫破爛的少年人,瘦瘦的,頭發披散著,讓人看不清他的相貌,似乎才從江水中遊了起來,頭發濕漉漉的,他說:“七文,一斤。”
有個漢子道:“七文?你這蝦拿回去也沒什麼吃頭,這樣,四文一斤,我看你這裡最多也就三斤,我出十文錢,全給你收了,如何?”
少年人不說話了,週一出聲道:“七文一斤我要了。”
少年人微微擡了擡頭,露出了尖尖的下巴,在這暮色中,白得晃眼,他發出弱弱的聲音:“你要多少?”
週一:“全要了,你可有稱過,這裡有幾斤?”
少年人搖頭:“沒有、稱。”
週一看向周圍的人,問:“不知誰家有稱,我願出一文錢,借用一次。”
立刻便有人說:“我有我有,這就去拿來!”
很快,那人就將稱給拿來了,稱了一番,蝦足足有四斤二兩,便是二十九文,週一付了錢,跟少年說好,借用他的竹筐將蝦拿回去,再將竹筐給送回來。
她放下了元旦,一手拎著一筐蝦,回到了客棧,麻煩店家拿出器具幫忙裝蝦,這才背上元旦回到了碼頭。
此刻天已經黑儘,碼頭上來往的人很少了,週一走到了方纔的地方,那少年並不在此,她左右看看,突然聽到淅瀝水聲,循聲看去,少年從江邊走了過來,週一將筐遞給他:“你的筐,多謝。”
少年伸手接過,他的手也白得沒有一絲血色,聲音氣若遊絲,道:“不用謝。”
說完,轉身離去,週一喊住了他:“且慢。”
少年轉身,頭發依然遮住了他的臉,讓人看不清,週一說:“這麼晚了,你還往江邊去,不回家嗎?”
少年說:“船,在江裡。”
週一看向江邊,月色下,隱約能看到江邊的確有艘小船,她對少年說:“天色已晚,江水湍急,行船多加小心。”
少年嗯了一聲,又說:“謝謝。”
這才轉身繼續往江邊走去,走得極慢,一步一步,像是腿腳不便一般,慢慢走到了船邊,手腳並用,爬入了低矮的小船,又站起來,撐船離開。
週一背著元旦往回走,問:“元旦可餓了?”
元旦的肚子咕咕叫起來,說:“餓了。”
“師叔,我們今晚吃蝦嗎?”
週一應是,元旦好奇問:“蝦好吃嗎?要怎麼吃呀?”
週一:“白水一焯蘸些醬汁便可以吃了。”
元旦哦了一聲,又問:“師叔師叔,你以前吃過蝦嗎?”
週一:“吃過,不過吃的是海裡的蝦。”
元旦:“什麼是海呀?”
“海就是很大很大的江河,看不到邊際,水也是鹹的,裡麵有各種各樣的魚蝦。”
元旦哇了一聲:“海比江還要大嗎?”
週一:“是啊,我們見到的江,其中的水都是流入大海中。”
元旦又哇了一聲,問:“海裡的水不會滿出來嗎?”
……
月色下,高瘦的道人背著小童往城中走去,隱約還能聽到小童稚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