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世界開道觀的日常 第294章 外城
外城
入了城門,
穿過甕城,走到城門口,鼎沸的人聲撲麵而來,
眼前都是攢動的人頭,
摩肩接踵,
一股子人多了纔有的人味直撲鼻端,
當然是不好聞的。
週一轉身,
把元旦放在了小黑背上,托元夕走在一邊看好元旦,這才牽著小黑往城裡走去,道路並不逼仄,可人實在是太多了,
於是也就擁擠了起來。小黑身側的兩個大包袱占地不小,
左右的人都被擠開,
倒是沒人在意,
似乎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擁擠。
路上有人喊著:“住宿住宿,免費帶路!”
還有人喊:“自家宅院,可便宜租賃,
價錢好商量!”
“土生土長京城人,
帶路辦事,
一日二十文!”
路邊有背著包袱的一家三口,
三十出頭的夫妻帶著十來歲的女兒,一個年輕男子正滔滔不絕地跟夫妻二人說著說:“……二位有所不知,這京城的屋宅多了去了,
街巷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就算是知道巷名,那也難尋,
就比如城中的平安巷,嗬,足足有八個,外城四個,內城四個,要是沒人領路,便是走到了天黑怕是也尋不到落腳的地方……”
這時候,有人從人群中擠了過來,高高舉著手喊:“文漸兄,文漸兄!”
一家三口循聲看去,背著包袱的男子表情立刻生動起來,揮手:“仲安兄!”
接人的終於擠了過來,對一家三口說:“好在是接到你們了,我就說你們這幾日該到京中了,這是嫂夫人和嘉麗吧,此處擁擠,先去我家中,安頓下來我們再把酒言歡!”
週一正要收回視線,卻跟推銷自己的年輕男子對了個正著,年輕男子立刻擠了過來,看了眼週一就說:“道長,想必一定是初來京中的高人吧!”
週一:“高人不敢當,隻是個普通道士。”
年輕男子立刻說:“道人真是謙遜,一看就氣度不凡,我姓顧,道長喚我顧大就是了。”
“道長也是為了國師一事來京中的?”
週一搖頭,顧大立刻說:“可是要去哪處觀中,此處是外城,外城有重陽觀、會靈觀、萬壽宮,道長是要去哪一處?”
週一說:“都不去,想在城中尋個熱鬨的地方落腳。”
顧大:“道長是想自己賃宅子還是住客棧?”
週一:“暫住客棧。”
“好嘞,道長說的地方倒無需進內城,還是道長想進內城?”
週一:“內城外城有什麼不同?”
顧大說:“外城住的多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內城住的自然多是些達官貴人了,裡頭的房子和客棧有是有,隻是要貴得多。”
週一:“那邊就在外城。”
顧大:“行,我收道長三十文,道長看如何?”
週一看他一眼,“不是二十文嗎?”
顧大看向還在叫喊的男子,撇撇嘴說:“道長可彆被騙了,他那麼喊就是要引人去尋他,等他帶人走到了城裡,便要漫天要價了,那時候人生地不熟的,他在城中又混得開,誰會為了幾十文得罪他,還不是隻有給他錢了。”
“我就不同了,我明碼標價,是三十文就是三十文,絕對不多收一文錢!”
既如此,週一便點頭說:“那行吧。”
顧大立刻在前頭開路,喊著:“讓一讓,讓一讓啊!”
他喊得很賣力,不過路上沒什麼人讓開就是了,週一叫住他:“不用喊了,你給我說說京城。”
顧大退到她身邊,說:“道長第一次來京城,我便先跟道長說說這京城的三個城!”
“咱們現在是在外城,像寺廟、道觀這些大多就建在這裡,還有些就在城外了,不過要說香火,肯定還是城裡的多些,還有就是我們這些尋常人家也住在外城,所以這外城的人其實是最多的。”
“內城住了好些皇親國戚,我聽人說那國舅爺的一間宅子就占了一個坊,看著地方不小,住的人卻不多。”
顧大往前引路:“三位這邊來,往前走約莫兩刻鐘就能到地方了。”
他做慣了這種介紹的活兒,嘴巴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一邊走一邊說:“要說還好三位是從通津門進來的,若是從新鄭門那邊進來,離朱雀門可就遠多了,得走小半個時辰呢。”
週一問他:“外城一共有多少城門?”
顧大:“這可就多了,我給你算算啊。”
“順著來,咱們這兒的通津門,挨著的還有個上善門,遠一點的新宋門、新曹門、善利門、陳橋門……”
他唸叨了一氣,最後說:“若是把水門那些都算上,林林總總有二十一道城門。”
“哇,好多啊!”
元旦坐在小黑背上,忍不住驚撥出聲。
顧大看著她,笑道:“彆看多,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能走的可沒多少,像南麵的南熏門,等閒可不會開,那是當今聖上才能走的門。”
週一問他:“皇帝住在何處?”
顧大:“內城之中還有個皇城,皇帝陛下那一大家子自然就是住在皇城中了。”
看了眼週一的臉色,說:“道長,我跟你說句實在話,若是沒有皇城裡貴人的準許,那皇城遠遠地看看就是了,可千萬彆走近了,守在門口的那些侍衛們可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這些日子,城中來了不少和尚道士,聽說他們個個都說自己有寶物要獻給皇上,好些人等不及跑到皇城城門去,直接被抓了關起來了!”
週一:“多謝提醒。”
顧大:“小事,不過我看道長跟那些次毛不一樣,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元旦好奇:“什麼是次毛呀?”
顧大解釋:“就是那些沒啥本事、不咋地的人。”
元旦哦了一聲。
週一看向他們一直沿著走的河,河道中有船駛過,薄薄的碎冰浮在河麵上,她問:“這河叫什麼?”
顧大:“這就是汴河了,從宣澤門那邊一直流過來,穿了整個京城,再從通津門流出去。城裡還有三條河,一條是蔡河,在南邊,一條五丈河,在北麵,還有就是金水河,這條河的水可是能入皇城的。”
又走了一會兒,走過一道橋,前頭的宅院一下子就寬大了起來,顧大說:“道長且看,前頭就是國子監了,聽說那些大官的子孫輩就能在這裡頭讀書,讀出來就能做官呢!”
語氣中滿是羨慕,接著說:“再往前那是太學,挨著太學那邊的就是禦街,從內城的朱雀門出來,過了龍津橋,到了晚上便是州橋夜市,這裡主要賣各式各樣的吃食,水飯、烤肉、肉脯,還有賣魚頭、辣腳子、薑辣蘿卜的,可惜現在是冬日了,若是夏日,還有沙糖冰雪冷元子,那東西可好吃了!”
週一明白了,這不就是京城的瓦子嘛,正是她們想要找的地方呀。
顧大帶著她們在禦街附近靠太學的地方尋了個客棧,名字平平無奇,叫雙福客棧,客棧也不大,價錢卻不低,人字號房一日便是三百文,週一先定了五日,之後再看。
付了錢給顧大,他也就離去了,店中人將行李搬到了一樓的房間,店小二問:“正是中午,三位可要用些什麼?”
週一:“店中有什麼?”
店小二說:“咱們店裡的茶飯有各式羹湯,百味羹、頭羹、蝦蕈、雞蕈,還有紫蘇魚、白肉夾麵子、湯骨頭、鵝鴨排蒸、羊頭簽、雞簽、炒蛤蜊、炒蟹……”
週一叫住了報菜名的店小二,說:“雞簽是什麼菜?”
店小二說:“便是雞肉下鍋油炸的一道菜,在我們客棧不少人愛吃的,便是太學那邊的學生,假日出來都要來吃吃我們店裡的雞簽。”
週一說:“好,那就來個雞簽,一個紫蘇魚,再加一道葉菜湯,並三碗飯。”
店小二:“好嘞!”
週一:“給我那驢子也喂最好的草料。”
店小二:“好嘞,客官請歇息,飯菜一會兒就來。”
週一和元夕一起檢查了屋中兩張床,換上自己的床單被子,又領著元旦去後院上了茅廁,回來的時候,桌子上已經擺好飯菜了。
一大碗魚,是水煮的,除了雪白的魚肉之外便是深色的紫蘇葉,葉菜湯沒什麼好說的,讓週一有些吃驚的是那一盤雞簽,是一塊塊三指大小的金黃雞塊,上麵沒有什麼竹簽、木簽。
元旦和元夕的眼睛都落在了這道菜上,元旦說:“師叔,是炸雞呀!”
一人拿了一塊,還有些燙手,放到嘴裡咬一口,表皮酥脆,內裡多汁軟爛,低頭一看,原來是把雞肉剁碎了再炸的,這……是上校雞塊啊!不過比上校雞塊好吃多了。
雞塊入了肚子,週一三人就已經坐在桌邊吃了起來,魚肉鮮香,雞簽滿是油香,這裡的菜竟然比潭州的還要好吃!
一碗飯給送進了肚子,週一對元夕和元旦說:“我們今晚就去夜市看看。”
兩小隻毫不猶豫地點頭。
午休片刻,大家都起了,已經習慣了趕路,且她們趕路本來也是不慌不忙的,所以就連元旦都不覺得累,於是便推開門出去,打算在城中逛一逛。
來之前,她以為京城跟潭州可能差不多,真入了京城才知道王城就是王城,彙集了這個國家所有的資源於一身,還真不是潭州能比的。
“你這和尚,我們這裡的通鋪六十文一晚已經是很低的價錢了,你去城裡其他客棧問一問,在我們這個地段的客棧,便是通鋪,哪一家不是**十甚至一百文,我都是陪著本在做買賣,你還要讓我給你少錢,少不了!”
雖然已經過了正午,可還是有人在大堂裡用飯,客棧的掌櫃站在櫃台後,一櫃之隔的是個灰衣和尚,光溜溜的腦袋眼熟極了。
他開口道:“掌櫃,我身上隻有四十三文,這是我身上全部的錢了,求你讓我住進來吧,我會去掙錢,掙到了就補上!”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聲調也低柔,帶著點莫名的憂鬱,旁邊有吃飯的人說:“你是和尚,可以去城裡的那些寺廟住嘛。”
灰衣和尚咳了咳,說:“他們不願意讓我住進去。”
吃飯的人看了眼他,單薄的衣裳,已經破洞的鞋,搖搖頭,罵道:“什麼慈悲為懷的出家人,還不是狗眼看人低,勢利得很!”
和尚又看向了掌櫃,掌櫃歎了口氣,說:“行吧行吧,就讓你住一晚,你可得把錢給我補上啊!若是沒有錢,明日也不能再住了。”
灰衣和尚連忙道:“我會的!多謝掌櫃,多謝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