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在洪荒搞基建 > 第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在洪荒搞基建 第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成功以神識鎖定東海三仙島可能存在的模糊區域,帶給陳明的不僅僅是振奮,更是一種迫在眉睫的緊迫感。目標就在那裡,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指引著方向。然而,望山跑死馬,更何況他這朵連“馬”都不是,隻能紮根原地的蓮花。

“圈地基建計劃”的宏偉藍圖在意識中展開,那未來秩序井然、生機勃勃的“青蓮道境”令他心馳神往。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須能“動”起來,必須能親自抵達東海,破解大陣,真正占據那片理想的根據地。

本體遷移的方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後,再次被證明短期內難以實現。淨世青蓮的傳承中,並冇有專門用於靈根本體長途遷徙的神通。他嘗試過模擬“土遁”、“木遁”等概念,但自身本體過於沉重,與大地、林木的“親和”並非那種可以融入其中、穿行無礙的層次,更像是巍峨山嶽與地脈的關係,穩固有餘,靈動不足。強行移動,不僅消耗巨大,而且動靜必然不小,在這危機四伏的洪荒,無異於自尋死路。

“看來,終究還是繞不開‘化形’這一步。”陳明的意識帶著一絲無奈的明悟,將注意力轉向了這個修行路上至關重要的關卡。

化形,對於洪荒生靈而言,是脫離原初形態、凝聚大道之體(通常模仿盤古大神的人形道體)的關鍵一步。一旦化形,不僅行動自如,更能更好地感悟天地法則,修煉速度也會大增。對於陳明而言,化形更意味著擺脫“植物人”的尷尬境地,能夠親自去實施他的宏圖大計。

他開始沉下心,仔細梳理淨世青蓮傳承中關於“化形”的部分。

傳承中的資訊並非一部按部就班的功法,而更像是一種本能指引和大道闡述。它明確指出,先天靈根的化形,與普通精怪不同,並非簡單的凝聚形體即可。其核心在於:本源充盈,大道初悟,引動天劫,重塑真我。

本源充盈:指的是蓮台本體必須成長到一定程度,積累足夠的先天靈氣和玄黃功德之氣,底蘊雄厚,足以支撐化形過程中巨大的能量消耗和形態重構。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大道初悟:並非要求完全掌握某種大道,但至少要對自身跟腳所蘊含的核心大道(淨化、守護、造化)有初步的、屬於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化形,某種程度上是將自身對“道”的理解,凝聚顯化於外的過程。對大道領悟越深,化形後的潛力越大,道體也越完美。

引動天劫:化形是逆天而行(脫離原初形態),必將引動天道考驗,降下化形天劫。渡得過,海闊天空;渡不過,輕則化形失敗、本源受損,重則灰飛煙滅。天劫的威力與跟腳、潛力相關,以他十二品淨世青蓮的跟腳,引來的天劫絕對非同小可。

重塑真我:這是最關鍵,也最玄妙的一步。並非簡單地變出一個人形外殼,而是以自身本源和大道感悟為根基,結合靈魂意誌,重塑一個最契合自身、最能發揮自身潛力的“道體”。這個道體,將是未來修行之路的根基。

理解了這些,陳明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本源方麵,他一直在努力積累,進步顯著,但距離“充盈”到足以支撐化形,感覺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這需要水磨工夫,急不得。

大道感悟方麵,他對淨化、守護、造化三種大道,還停留在本能運用和初步理解的階段。“淨化”更多用於提純能量、驅散不適氣息;“守護”體現在本體防禦和收斂氣息;“造化”則表現為加速自身生長。更深層次的奧義,如淨化法則的本質、守護之道的真諦、造化之力的妙用,他還霧裡看花。

“看來,不能一味地悶頭吸收靈氣了。”陳明意識到,“對大道法則的感悟,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關鍵。”

他開始有意識地在吸收靈氣的同時,將部分心神沉入那三種核心大道符文中,嘗試去理解其運行的規律,去感受其蘊含的意境。這個過程比吸收靈氣更加晦澀艱難,往往枯坐(意識層麵)良久,也隻能捕捉到一絲模糊的靈光。但他樂此不疲,因為每一次微小的領悟,都讓他感覺自身與蓮台本體的聯絡更加緊密,對力量的掌控也精妙了一分。

而最讓他感興趣的,是最後一步——“重塑真我”。

傳承資訊中關於這一步的描述最為抽象,隻強調了“契合自身”、“發揮潛力”。這給了他極大的發揮空間。

“道體…人形道體…”陳明琢磨著。盤古大神開天辟地,其形象被默認為最契合大道的形態,所以洪荒眾生化形,大多會選擇人形(道體)。這點他並無異議,畢竟他靈魂本質也是人,對人形有著天然的認同和習慣。

但是,僅僅是普通的人形道體就夠了嗎?

他的思維開始發散,結合起前世的科學知識和腦洞。

“道體,說白了就是一個承載靈魂、運轉能量、契合大道的‘生物載體’或者說‘超級計算機’。”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解構著,“那麼,如何打造一個‘最完美’的載體?”

首先,是硬體基礎(肉身強度)。洪荒危險,冇有一副強健的體魄怎麼行?不僅要堅固,能抗能打,還要有極強的恢複力、適應力。能不能參考某些生物的結構,優化經脈、竅穴,使其能量流通效率最大化?甚至…融入一些先天靈寶的特性概念?比如,骨骼堪比神鐵,血液蘊含生機,五臟對應五行自成循環?

其次,是能量係統(法力運轉)。如何構建最高效、最穩定的能量循環通道?能不能借鑒核聚變的概念(當然不是真的搞核聚變),實現能量的近乎無限供給和爆發?或者模擬宇宙星係的運轉,在體內構建周天星辰陣,自動汲取星辰之力?他的淨世青蓮本體本就蘊含造化生機,能否將這種特性極致優化,讓道體擁有近乎不竭的生命力和恢複力?

再者,是感知與運算係統(神識與悟性)。如何提升神識的強度、範圍和精度?能不能優化腦域(或者元神居所)的結構,提升資訊處理速度和悟性?比如,弄個“多重元神線程處理”模式?或者構建“大道符文緩存區”,加速對法則的解析?

最後,是專屬定製(契合自身大道)。他的核心是淨化、守護、造化。那麼道體是否應該在這些方麵有突出表現?比如,血脈中自帶淨化神通,呼吸間可淨化汙穢?體表天然形成守護道紋,受到攻擊時自動激發?甚至,能否將蓮台本體的某些特性完美複刻到道體上?例如,保留蓮台那萬法不侵、諸邪退避的防禦特性?或者,讓道體也擁有類似蓮台的成長性與可進化性?

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在他意識中碰撞、交織。有些想法聽起來匪夷所思,甚至違背常理,但這是在洪荒,一個法則外顯、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化形重塑道體,本身就是一個打破常規、創造奇蹟的過程!

“為什麼不試試呢?”陳明心潮澎湃。既然有機會重塑自身,為什麼不追求最好的?他要打造的,不是流水線上量產的“標準道體”,而是獨一無二、為他量身定做的“終極道體”!一個能完美承載他靈魂、發揮淨世青蓮潛力、並且為他未來“秩序淨土”夢想保駕護航的完美身軀!

這個目標無疑極其遠大,甚至可以說是狂妄。其中涉及到的諸多構想,以他目前的境界和知識儲備,連實現的思路都還很模糊。但這並不妨礙他將其確立為化形的終極目標。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冷靜下來,“現階段,還是以積累本源和感悟大道為主。同時,可以開始慢慢構思、推演完美道體的藍圖,哪怕隻是一個模糊的方向。”

他將“完美道體構想”列為與“積累本源”、“感悟大道”並列的長期任務,開始有意識地在感悟大道、觀察自身蓮台結構時,思考如何將這些奧妙融入到未來道體的設計中去。

例如,當他感悟“守護”大道符文時,會思考如何將這種穩固、隔絕、庇護的道韻,體現在未來道體的皮膚、筋骨甚至氣場之上。

當他體會“造化”生機時,會琢磨如何讓未來道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活力,擁有極強的自愈和進化能力。

甚至,他開始留意神念掃描範圍內,那些強大生靈(在安全距離外)的軀體結構,分析其能量流轉方式,取其精華(概念上的),去其糟粕(不符合他理唸的)。

化形,不再僅僅是一個擺脫束縛、獲得自由的手段,更變成了一項充滿創造樂趣和挑戰的係統工程。

他的修煉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充實和富有層次感。一邊是孜孜不倦地汲取能量,夯實基礎;一邊是潛心感悟大道法則,提升境界;一邊是天馬行空地構思藍圖,規劃未來。

雖然前路依舊漫長,東海依舊遙遠,但陳明的心中充滿了動力。他彷彿已經看到,在未來某個時刻,曆經天劫洗禮後,一具凝聚了他無數心血與智慧的完美道體,自蓮台中誕生,腳踏玄黃,眼蘊秩序,走向那浩瀚東海,去開啟屬於他的傳說。

而這一切,都始於今日之思。

化形之思,亦是築夢之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