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刷短視頻不小心開了投屏 第 145 章
-
145
·
遠在北地,亦是有個好訊息,劉邦牽製冒頓大軍,王賁等人率軍合圍,蒙恬分路向北阻敵。
而冒頓彷彿像是在等著什麼。
一切都顯得很是順利。
甚至不少人都覺得冒頓還有援軍,但是最終以結果而言,大捷。
定陰山地!
冒頓大軍分而逃之。
分股分兵,擊各小部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啃下冒頓曾經的地盤。
在這其中,韓信名則為謀士,實際上已經為小將軍,位於王賁之右。
所提之建議,說是許多都像是靈光一閃,綜合起來,那就是神來之筆。
彆人不說,王離那是真的服了。
他一直都知道韓信是兵仙,其天賦也是卓絕,但是鑒於韓信年齡小,終歸有些看小師弟的感覺。
嗯,其實也可以說是小師叔。
因為是祖父的弟子,但是王離比較堅定的決定還是當小師弟看吧。
也幸虧這個念頭王賁不知道,否則王離必定要挨一頓來自老父親的愛護。
同樣的,王賁心態也多了幾分驕傲,除此之外,還帶著幾分悵然。
父親曾說武安君,他不曾見,但是武安君到底是何等神人,他自是有所耳聞。
武安君出,山東列國無不驚恐。
而韓信,那是同武安君一般的人物啊。
與此同時,冒頓出逃之際,劉邦率兵去追。
正巧韓信亦是在軍中。
而這個方向越發往東。
北麵大捷,稻穀得果,兩個大事,實乃國之大喜。
回來論功行賞是一回事,當時的賞賜亦是直接送了過去。
連帶著冊封韓信為將的旨意。
班師回朝指日可待。
就是冒頓並未抓到,讓他偽裝逃了出去。
劉邦在打聽清楚之後,劉邦當即追擊冒頓。
彼之英雄,我之敵寇。
那是他的老對手,更是他的敵人!
更不要說,他還有私仇在身——
孫賊!讓你欺負我家孤兒老小的!
鑒於深入王庭,糧食還夠,劉邦在派人告知了王賁後追了過去。
就是這個方向,越發往祁連山那邊去了……
兩個月後,在鹹陽,更有祉昌使者到達。
始皇帝直接連見也不見,而是直接指了扶蘇過去,隨後繼續處理當前秦法事宜。
當扶蘇見了人的時候,最開始倒是很溫和,隻不過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扶蘇聽得眼皮直跳,甚至此刻都想直接拔劍相向。
“古之周,今之秦,四海本為一家,在下曾細數,我國祖上曾經也為朝貢周臣之一,故而也願意再為秦之屬國,朝貢於秦。”
“那些東西,也可以放回秦地,我國既是已朝貢,兩國就是友好邦交,秦地為主,我們亦是會接起朝貢之責,日後那些東西,也可以交由臣屬,每年定當統一時間送於鹹陽。”
扶蘇聽著這一切甚至都聽笑了,祉昌使者見狀儼然就更加直白的說著自己的目標。
甚至覺得這件事可以好好談。
“當然,兩國邦交至此,那位甘羅為我們好生解釋清楚,也可以快些回鹹陽,日後也不必再過去了。”
“如果可以,此人霍亂四國,心惡人歹毒,妄圖毀我國與大秦邦交,若是原為信任之道,殺之以謝天下,那就更好了。”
甚至彆說此刻扶蘇聽笑了,林朝都不由得道——
【好傢夥,你擱這,你跪下,我求你個事?】
【是不是劇本冇拿對啊?】
【要不看看這是哪?】
【你說今我祉昌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我都算你劇本拿正了。】
【真真玩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枉活四十有三,即將命喪九泉之下是吧!】
“借用中原人的一句話,主辱臣苦,上下相與同憂久矣啊!”
在那一瞬間,走到這邊打算尋太史問韓史之事的韓非臉色當場繃不住了。
去你的借用中原人一句話!
【可以很強,但是你知道這後麵可是還有個事呢,那是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你也想誅之?】
祉昌使者自是聽不見林朝之音,此刻還想要說下去,扶蘇卻是已經聽不下去了,“既是無心來談,那日後再說也是無妨。”
“不,太子殿下想錯了,在下並非無心,乃是有心,大大的有心。”祉昌使者認真道,“甘羅霍亂四方,實乃罪大惡極!”
“我祉昌若為秦之屬國,那秦與祉昌為一家,兩家同心同德,那甘羅更是罪加一等!”
“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
【懂了,合著這是拋開是我們先扣押馬匹棉花等物不談,甘羅全身都是錯啊!】
【你覺得我大秦大怨種不成?】
【東西要,以後還要獨攬,甚至還想要轉交給你們送達,擱著二八分賬,你們才八成是吧?二成是大秦的,大秦看你眼色?】
【名頭好聽,但是利益全都要?】
“祉昌眼下為眾矢之的,想這些,想這些怕是太遠了。”扶蘇亦是道,“若是為一郡的話,秦定是會護佑祉昌的,畢竟,祉昌之民,也為我秦地之民。”
“但若不是如此,那大抵也談不上祉昌之民為秦之民。”
此話一出,祉昌使者臉色頓時一變,儼然就像是踩到尾巴似的,“太子怎能如此說?!”
“我乃是為兩國之誼到此而來?!”
“我王慕之秦帝代周,我國也願意迴歸故土,但是若是像是太子這般毫不尊重周遭,怎的承繼萬民!”他說著,甚至道,“我祉昌距離秦地山水重重,周遭同秦國有利,與我祉昌有怨,故而有今日一遭!”
扶蘇看著祉昌使者“若是使者真的毫無所念,又何必出現在鹹陽?”
祉昌使者臉色一紅,“難不成太子還真以為秦國的大軍能夠不遠萬裡出現在祉昌國城下!”
也就是在此刻,有人匆忙前來,“太子殿下,陛下傳召,不必再談了。”
“祉昌平定了。”
也就是在那一瞬間,祉昌使者愣在了當場,臉色又青又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秦軍雖強,秦國雖大,但是距離祉昌那是萬裡之遙!
怎麼可能?!
怎麼可能?!
他不信!
他不信!
林朝也愣了一下,隨後他心下的笑聲,笑的極大。
【恭喜,國境線,向你而來。】
而這一切歸功於劉邦等人。
不過,更加準確說是因為冒頓到達了那邊。
祉昌成了冒頓一方的祉昌。
援軍同冒頓之軍合流,最終讓劉邦一鍋端了。
而遠在齊地,一直以來被冒頓寄予希望的地方,甚至曾經給冒頓寫信的人家,今年迎來了豐收。
天下富戶遷鹹陽這件事,很巧這一次輪到了齊國田氏,有人剛剛偷偷佈局,順便提前把信寄出去,就以他們田氏在齊地的能耐,這件事決定可以!直接寫信告訴冒頓告訴內外出擊,人就被搬走了。
即便是手段溫和,那也是手段。
隻留下了一場還冇開始的聯絡,就戛然而止。
而對於百姓來說,相比較舊齊之法,秦法嚴苛,但是這兩年在逐漸削弱,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兩年農具增加了不少。
鐵製的就不說了,鐵器這東西,銷天下兵這件事,對於絕大多數百姓來說,在農具上得到了不少實惠。
除卻這等農具,還有其他的新奇之物,從鹹陽那邊傳過來。
官府那邊還幫之改新。
伴隨著齊國一亡,許多人更不是齊地諸侯麾下隱民,而是普通百姓。
一切當前,能吃飽飯,有盼頭,今年還是豐年,又有多少人跟著反叛?
真說是死士這東西到底有多強,齊國到底有多厲害,當年就不會投降秦國了。
當然,因為頭頂換人之後,不少人利益受損也是真的。
然後這小部分,還冇起來,被當地官府直接給滅了。
連個水花都冇冒出來。
而作為曾經被拉攏,也是最為憤慨的讀書人倒是不少,本來對於關稷下學院這件事也是怨聲載道,但是如今來看,哪裡是關?
這是搬家。
祭酒是荀子,還有鬼穀子坐鎮,是指如今還有蜀中的李二郎助陣,關鍵,最關鍵的是,集天下之書!
除此之外,還有紙這種東西!更有印刷之物!
能看,能不能拿走!
一切隻能偷偷傳播。
但是若是想要名正言順,那必須為秦國官員!
陽謀!
赤-裸裸的陽謀!
但是那是天下之書啊!
據說浩如煙海,滔滔不絕。
而且據說鹹陽還在修周史、列國史,雖然藏著掖著不直說,但是就聽說那國館之中最明顯的一個架子上,隻有一本《春秋》,還說有更重要的書要放之其上,這就是明擺著的!
但是周史,週記,的確是重中之重。
那是他們以前做夢都看不到的東西……
但是,秦國有。
聽說還有古時聖王更多的記錄。
兜兜轉轉,還是有許多人前往鹹陽,至於那些似是而非的拉攏?
誰管啊!
誰在乎啊!
更彆提就在不久之前,張良路過齊地的時候,作為禦史那可是真的殺一儆百,以一人之力,澄清玉宇自然不可能,但是在那背後的人實在不容小覷。
再加上從鹹陽國館之內走出來的學子三板斧下來,那是真的帶上了幾分煥然一新之意。
隻有冒頓,拿著那封信,看著時機,出擊。
前後夾擊,彷彿要複刻秦國在楚地的大敗。
結果……
冒頓被溜了。
也就是在城破之際,那一天,冒頓拿出來了之前從中原送來的那封信。
冒頓咬牙切齒的在被親衛護持逃離此地之前,把信留在了祉昌。
而經此一戰,劉邦亦是因功封侯。
【作者有話說】
快樂是有代價的[狗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