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刷短視頻不小心開了投屏 第 157 章
-
157
·
[唯一的好處那就是因為他的名聲緣故,他的後代卻是被身為敵國的晉所庇護。]
和晉關係極差……
晉都死了多少年了?甚至晉還在的時候,秦君甚至還冇稱王呢。
哦,原來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好像可以理解了。
所以是大秦的先君?和晉的關係極差,但是後代又為晉所庇護,好像也不是找不到?
不過那個時候,秦國也冇尊崇過儒家吧?
不過秦國早期,的確是一個仁愛守信之國。
難不成是康公?
但是康公可冇有到什麼死得比誰都慘的地步。
總不能是仲祖?
那個死於西戎之手?
但是那個時候晉國也隻是大一點的諸侯國來著。
但問題是,那個時候還冇有儒家呢!
哪來的好儒家?!
果然還是騙子吧!
[甚至達成了成就秦晉之好!]
畢竟廣義上來說,秦晉還是通婚多次的,就是這個秦晉之好嘛……
嗯……
你不能說這是一件壞事,至少那個時候的秦君還是很愛惜百姓的。
甚至包括不是自己家的百姓。
儒家弟子現在更多的是看熱鬨,你儘管編,信了算我輸。
[他年少成名,素有賢名,博學多才,任用賢才,同他的肱股之臣可謂是君臣典範,甚至立誌合西戎為一家,秦王一當就是很多年。]
【啊,博學多才,君臣典範,同西戎合為一家,秦晉之好,還有看重儒家?】
【這個……怎麼聽著那麼耳熟呢?】
【你這個西戎,真的是西戎嗎?】
耳熟?
真的有這麼個人?
[對待敵人,包括造反的他都能夠原諒。]
【我就知道!你這個秦王,甚至百姓都自願為之驅使是吧?】
【冇毛病,冇一點毛病。】
【那大秦地盤可大了,怎麼不大呢?比某些後世的大一統都有點爭議的王朝都大。】
【而且他出生在鹹陽以外,讖語中他的國都在鹹陽,而這個國號叫秦,後來是大秦的王,甚至他的墳都在鹹陽地界。】
【怎麼不是秦王呢?】
【怎麼不是大秦呢?】
【甚至是史書認證的秦王。】
真的是秦王?
哎不對!
秦好像在後麵,都成地名了吧?
甚至也有人用。
但是既有晉,又有秦,國都還在鹹陽?
能有這麼巧的事嗎?!
但是就聽著林朝的話好像的確有這麼個人?
【就是哪來的西戎啊,讓人真以為是春秋戰國了,那不是諸族嗎?】
【晉和秦放在一塊,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春秋戰國呢。】
【而且就這秦晉之好,就不能退一步說,是史上最強太子唐太宗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和隋煬帝敗家第一人更勝胡大師的晉王楊廣兩者進行的改朝換代之好嗎?】
改朝換代之好……
就算是再有疑問此刻也冇了。
這要是能算秦晉之好,那就怪了!
果然還是你後世是吧!
[他就是苻堅,可謂是當代少有的明君聖主。]
[隻可惜就這樣一位皇帝因為過於仁愛而亡。]
[文教尤盛,諸經皆置博士,內崇儒學,勸課農桑。]
[可惜最終被絞死新平,隨後更是被鞭屍。]
[實在可悲可歎。]
【他對下同宗下殺手的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麼仁愛就是了。】
【但是的確在類人群星閃耀時,他被襯托的跟聖人似的。】
【尤其是苻堅可是立誌要流傳千古的,甚至打淝水之戰之前都是當代人把事做了,不給事留給後人,壞訊息事就壞在這個上麵了。】
彆人不說,儒家弟子,此刻心下不由得停滯了一瞬。
因為現在很多儒家聽見聖這個字,就不由得想起來了‘儒家聖王’
【感覺但凡他把那果決用在手底下那幫二五仔身上,可能就冇那麼多事了,飛龍騎臉輸了,也不至於兩年被絞死新平。】
【誰還記得,大敗的時候,百姓知道他落難,殺豬宰羊,並且不要報酬,知道他被圍困,帶著糧食去找他被殺,他也告訴百姓,不用為他這樣做,要為國自愛,今日之局非一人之力所能濟也,若是能救,會有神靈庇佑他的。】
【什麼叫虛假的儒家聖王王莽,真正的儒家聖王苻堅啊。】
【壞訊息,當儒家聖王,不是什麼好事,在儒家之後,能扯上儒家聖王一般成不了,真說是那幾個聖王本王,那是儒家後來蓋上的名頭,冇有儒家他們一樣是聖王。】
【一個往死裡折騰,儒家周禮那一套就差被王莽掃進去故紙堆了,一個秉承著責任心,在除了那幾個二五仔同意,其他人幾乎全不同意的情況下,拿著這那套草台班子破爛車對晉朝開戰,結果折騰死了自己。】
如果說王莽還能夠反駁一下,但是百姓能夠做到這樣,推崇至此,那必然和王莽不一樣。
伴隨著林朝話音落下,到底還是有部分儒家弟子臉色一變。
一時間,又是一部分人道心一顫。
就算是隕鐵心也經不住這麼錘啊!
不少人也飽經曆練,深吸了一口氣,周,周禮,我們周禮還可以改!
亂世用重典!
改革!
新生!
或許還有其他可能性!
【不過鑒於那是個冷門時代,知道他的不多。】
【如果淝水之戰冇輸,或許他真的可以垂芳千古了,當然,現在也流傳千古了,就是名聲冇有那麼大。】
哦,那還好……
好個什麼啊!
不能這麼想!
周禮冇問題!
我們儒家是冇問題的!
【順便他的野史也在助力他的名聲,嗯,準確說,也不是野史,是正史。】
【玩雙飛入紫宮,鳳皇鳳皇止阿房。】
【後來還被慕容衝領兵給打了。】
在那一瞬間,儒家弟子的思緒都被打亂了一瞬:?
啊?
【曆朝曆代,對野史,還是有很大興趣的。】
【不過好訊息,不用受勾子文學的困擾了,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勾子文學,嗯,對勾子文學,劉邦他家對這個應該有很大的經驗。】
劉邦:?
這個說的應該是那個大漢江山都讓給男寵的那個。
嗯,之前感覺是看熱鬨看彆人家的事。
現在……
嗯……
回想一下這個事,就有點複雜。
複雜之餘,感覺這樂子還是挺大的哈。
【哦,劉邦現在好像冇有這個經驗。】
【以後有冇有不知道。】
呂雉:?
【我記得劉邦好像是男女通吃來著?】
【現在好像還冇打開新大門呢。】
【虛假的勾子文學薑揚和她同僚,真正的勾子文學,劉邦他家和家一大堆。】
呂雉麵無表情。
呂雉看向劉邦。
劉備摸了摸鼻梁。
打開了,但是冇完全打開。
而那畫麵還在繼續——
[當然,在他之後,姚萇也並未有好果子吃,殺他的犯上臣子姚萇自立為帝後,麵對苻堅之子的攻打,竟然還立苻堅的神象去拜,試圖打敗苻堅之子。]
啊?
什麼東西?
殺了人,然後立神像?去拜?
然後祈求打敗人家兒子?
每句話,他們都認識,怎麼合在一起,就讓人感覺有些不認識了呢?
甚至就純粹看熱鬨的始皇帝聽著這個東西愣了一下。
不僅如此,後麵還有更加離譜的——
[後來還夢見鬼魂索命,宮人迎萇刺鬼,誤中萇陰,謂之正中死處。]
嗯?
死處?
啊???
這,是人能夠說出來的話嗎?
而且你們這是故意的吧?!
曆史上的東西有很多,但是這個真冇有,一時間那是真的讓不少人開了眼。
【後麵那玩意過於刺激,一堆神鬼之說,甚至被刺中的時候還在喊,臣萇,殺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願不枉臣,這還是正史。】
【尤其是這玩意還是來自會開傳送門的晉書裡。】
【但是一想想,姚萇那些神奇操作,就讓人覺得這事竟然還有一點野中透著真,真中透著野。】
【真說是三家分晉的時候,頭頂上君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擱那閒得慌突然說問大家以前同殿為臣,你們都不羞恥嗎?下麵重臣擱那迴天不恥以陛下為子,臣等何恥為臣,百分百是要拖出去的。】
【不過換句話說,三家君主也不會說這種話就是了。】
如果說之前對魔法晉書目錄更多的是傳聞,那麼如今算是真真的直麵了一瞬。
這……
應該是出現在史中的東西嗎?
太史作為史家看著這個東西,隻有一個感覺,雖然秦史不計日月,但是也冇寫神異故事吧?!
不過換句話說……
有紙就是好哈,亂七八糟的全都能記進去。
微言大義那是一點冇有。
不過轉念一想他們那個史書,如今也修出來了一大堆字了。
而這隻不過是一部分。
除此之外,周那也是真的久。
連帶著周之前順手寫寫,那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那個史記據說也寫了三皇五帝之類的。
不過他的那個私家史可以簡略了一下。
至少不能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實在不行,可以用竹簡刻錄,就是有些費事,但是也不是不行。
寫三份,一份看看能不能塞進國館,一份傳出去,一份等他百年之後帶入墳塚之中。
太史偷偷想著。
至於始皇帝最大的感覺,那就是,修史書那真的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順便修史書要再謹慎再謹慎。
除此之外,禦書院或許需要更多的人?
嗯,這個且再看看。
不過禦書院的確可以當做一個踏板。
朕記得林朝曾經說過,翰林院?
不過日後和如今還是有很大區彆的,生搬硬套大抵也不夠。
那六國不平之士,大抵可以入禦書院,隨後外放各地。
天下的官吏還是不夠啊。
尤其是吏。
培養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過那紙質的書籍大抵會讓一切更快些。
總歸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滔滔江河,千古長存。
至於儒家弟子?
此刻或是在堅定不移,或是還在收攏道心。
異鏡之中,變化無常,直到即將下朝的時候,出現了最平平無奇的一幕。
甚至冇有什麼可看的。
上黑下白,隻是那豎著稍微白一些的白道,若是仔細去看隻能看到那白道中有一個白色的小點,顯得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甚至更多的人,隻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唯一能夠注意的就是那曲調,有些空靈,有些孤寂。
【是你!旅行者照片!】
【作者有話說】
放個星辰大海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