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刷短視頻不小心開了投屏 第162章 · 六國再建宗廟韓侯信
-
·
六國再建宗廟韓侯信
冒頓作為草原上的一代雄主,逃出去祉昌國後,終歸是憑藉著自己能力,再一次攪弄風雲。
不過這個位置卻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地方了。
而在北地草原之上,穩了幾年後,終歸還是有人試圖捲土重來,再起風波。
甚至還想聯合河西周遭的國家一起出手,到時候戰火四起,讓秦手足無措。
壞訊息是河西三郡旁邊的小國,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差點冇把使者當場給打包給秦地送去。
你們是不是來釣我們的?
遙想很久之前,祉昌還是這邊最大的國,被打得土崩瓦解一樣,直接被人換秦天。
現在他們還試圖能蹭蹭指縫裡麵流出來的貿易品就算是不錯了,而且鑒於祉昌等幾個小國如今原地冇了,化作河西三郡,你知道這幾年幾個小國被人吞了嗎?!
大秦的國境線還在蔓延,人都是人,可從大秦出來的那群在中原諸國曆練了不知道多少年下來的使者,相比較之下……
被暴打。
當然,嘴皮子厲害的,是可以用武力解決的。
但問題是他們的身後是大秦,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龐然大物。
拉攏這個,平定那個,一套操作下來,本來人就不多,甚至有些人帶頭內卷投秦你聽說過嗎?
下麵收受賄賂,還在秦國任職,手快有,投晚則無。
到底靠著這條河西之線富庶起來了,再想回到原來的位置,可就難了。
那個叫甘羅的,把這一套玩得爐火純青。
當看見那所謂的使者時候,甘羅笑得那叫一個親切。
張良更是微微挑了挑眉頭。
站在一旁的韓信,或者說和張良一起從舊韓之地走出來的韓信也明白了,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三年後,不僅僅是徹底平定一方,甚至更加擴大了北麵地盤。
韓信歸來。
張良亦是在其後。
隻不過不是隨軍而走。
他到底因為一些後事耽擱了一二。
當張良即將踏入鹹陽城之際。
還是那條道,他看見了熟悉的友人站在那裡,向他揮手。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張良朝著林朝所在的方向,道了一聲——
“好久不見。”他笑道。
“我可是打聽了一下你的路程。”
“然後呢?”
林朝笑了笑,冇說話。
但是他的心聲卻是縈繞在了張良耳旁。
【果然被拖了,我就知道你當禦史的能耐雖然因為時間之故被削弱了一些,但是不會一點不剩下的。】
“……”張良。
在這一刻,張良感覺,聽見林朝心聲,也不是那麼好的事。
不過張良也的確感覺,這些年,就像是在另一個天地。
他回來的時候,甚至路過韓地,那裡真的變了很多,看起來,比以前更好了。
安享太平。
也有人對他帶走的韓信有微詞,尤其是知道了他封侯之事,但是他們都不敢直說出來,不過更多的是討好。
張良對這些都看在眼裡。
一切當前,終歸讓人感慨良多。
中原百姓與胡人,甚至包括了胡人入秦,亦為秦屬,學中原之禮,明中原之文,又何嘗不為華夏之內?
或許,他可以留在那邊。
也算是……
不負那位陛下吧。
亦不算是負於國。
張良想著。
“說來,陛下也等你多時了。”
張良微微點頭。
不過也伴隨著慢了一步的張良歸來,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鹹陽宮大殿之內,文武百官皆在,論功行賞之際——
【說起來這能不能算不算是韓信見韓信的同框名場麵?】
【哦不對,本來就有,隻不過不容易被注意到。】
【誰讓兵仙貓貓叫韓信呢?】
“……”韓信·仙。
“???”韓信·人。
他在到地方之前,先生就跟他提前做好了幾分準備,雖然冇說具體什麼準備,但是他也試圖做好可能遇見不小麻煩的準備。
此刻,麻煩冇遇到,反倒聽見了一道清晰至極的聲音,自耳邊而來,但是就這話,他甚至不知道應該震撼哪一個?!
雖然仔細想想,感覺能夠感覺到這裡麵是什麼意思,但是就這話……
怎麼能這麼繞呢?
神異,但是過於奇奇怪怪的神異嗎?
再看看那邊的小將軍,卻是好像冇什麼反應。
說來遙想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小將軍看著他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回了目光。
弄得他到今天都有些好奇到底是在看什麼。
不過這個東西小將軍不說,他也自然不好問,隻能藏在心下。
不久之後。
韓國韓信封倫侯,封號為韓。
名於驪山之北,設宗廟,再祭曆代宗室。
韓非聽著這話,沉吟良久,不知所言。
有些不甘心,有些感覺已經很是不易了,但是不管如何落在心頭那都化作了一場複雜至極的亂麻。
目光看著那位韓信,那幽深的眼底最終平靜了下去。
這個訊息在數年之前就已經放出去了,今時今日,眾人得見,像是韓非這等心思極為複雜的亦是有不少。
但是不得不說,經此一事,有人真的在心下偷偷掉轉方向。
不過這個真的是偷偷的。
甚至有點借坡下驢的意味。
陛下這怎麼不算是安撫六國遺民呢?
陛下這就是安撫六國遺民啊。
這條路不僅僅有,甚至可行,還有人走通過。
這走通的第一個就是韓國,那個當年左右逢源的韓國,那他們或許也可以偷偷的傳信回去。
就算是不複國,也不能比其他五國差吧?
一切伴隨著論功行賞越來越往後,林朝逐漸感覺都不認識了之後,開始了今天的摸魚。
韓國韓信就看見了麵前出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麵。
天大地大,如仙似神。
大鵬一躍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江河儘收眼底,一切皆在掌握。
可謂是神異至極。
甚至讓人眼花繚亂。
直到過了些日子,在即將離開鹹陽,前往驪山的前幾天,朝堂上——
[你知道楚漢時期,有兩位同名同姓的之人?他們終其一生,冇有見過麵,每當一個人出現的時候,另一人就會避開,一人死,而另一人亦當亡,這是為什麼呢?]
兵仙韓信麵無表情,我現在算是知道這個神奇的羈絆是什麼了。
至於韓國韓信此刻倒是冇太大的感覺,同名同姓的雖然很少見,但是也不是完全見不著,他和小將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
尤其是這個楚漢,反正不是現在,應該是所謂的後世。
[一個是千古難遇的兵仙,一個也是究竟曆練的諸侯王。]
[甚至他們最開始都幾乎是同一時間出現在一個地方的不同位置。]
[甚至史記中都有意混淆。]
[這是為了什麼呢?]
[這裡麵怕是藏有天大的秘密。]
【說得好,但問題是史記裡壓根就冇什麼混淆的,在太史公那邊的陛下人家那是倆傳,隻是讀的人容易混淆。】
【不過我最開始也還誤以為此韓信為彼韓信來著。】
韓國韓信:?
韓王信是什麼?
我嗎?
[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因為兵仙想要金蟬脫殼,早在一開始的時候,韓信就已經知道,劉邦一定會在日後卸磨殺驢。]
劉邦:啊……
行吧。
[所以料敵千裡的韓信,為自己做了這個後路。]
[隻可惜,劉邦不僅僅會殺他,那個看起來並不醒目的諸侯王也一樣不放過。]
[一律斬殺。]
[功高蓋主、封無可封,收回封地、天下儘歸我掌中。]
始皇帝聽著這個話,就感覺特彆的熟悉。
[什麼拿韓信當小輩,當子輩,全都不管用。]
劉邦:啊,這個,嗯,那個,這算是當爹嗎?
劉邦一邊想著,一邊看向兵仙。
然後就挨瞪了。
劉邦頓時收回了目光,順便摸了摸鼻梁。
就在心下偷偷想了一下,如果按歲數的話,的確給他當兒子都綽綽有餘。
對此,兵仙貓貓並不知情。
【韓王信那個其實是筆爛賬,但是如果是兵仙貓貓是韓王信的話,肯定不會被人斬首就是了,但是不得不說,這個同名可比那些x子,倒黴多了。】
韓非/尉繚:?
你內涵誰呢?
至於韓信人版,感覺後脖頸有點涼。
【比如說韓非,有韓愈了後叫韓非子,而韓王信,後來都這麼叫,叫得多了,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姓韓,叫王信呢,用不了幾十年,就痛失名字了。】
【時間再長點,稍微看錯,就容易被混淆了。】
【要是再走神走神,那就連自己都痛失了。】
【感謝太史公吧。】
【不過以後太史公怎麼寫就說不準了,畢竟曆史已經改變了,嗯,祝他好運。】
【即便是韓王信是有後代的,而兵仙貓貓……算了,不提這個了。】
尉繚心態和平了。
韓非臉色黑得跟鍋底似的,你已經不裝了是吧!
至於韓王信,哦不多,是韓國韓信,此刻愣了。
好訊息,後脖頸是不涼了,但是……
小將軍是很厲害,但是,但是也不至於吧?!
韓國韓信偷偷想著就算死了,百年之後了,他也要在墓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並且說明和小將軍不是一個人!
哦不對,他現在不應該想那麼遠。
至少不應該想自己死的時候墓中碑怎麼寫。
他偷偷想著。
不過這件事已經在不經意之間刻在了心上。
以防日後這件事冇寫明白。
太史公他不認識,他也很難確定那日後,終歸不如自己來要更加安心。
而此刻的他,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千年之後的人,看到這塊碑,感覺到了新大門打開了。
新的理論出現了。
雖然絕大多數新理論簡直離譜至極,更多的人覺得,這位引領六國舊民前往北地建功立業的韓侯信大抵在當代的時候就痛失姓名了,但是有小部分人原本就胡亂髮揮,現在普通看到實質性證據!
不過這個就是後話了。
【作者有話說】
不抹還行,越抹越黑。[狗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