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在秦代刷短視頻不小心開了投屏 > 第第 40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在秦代刷短視頻不小心開了投屏 第第 40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不過一夜,朝堂之上,說是天翻地覆也不過為,九卿就變了倆,最重要的是上麵也動了!

九卿之首的奉常辭官歸家。

王綰去丞相位,加太子太傅,封章回殿造大夫,暫兼奉常之職。

李斯榮升丞相之位,馮去疾接任廷尉一職。

更是有長公子扶蘇主掌修書,太史為助,秘祝為祈,共扶之。

至於更多的,比如說什麼一下子上天入地就入了陛下青眼的,那是真冇有。

結果倒是讓不少人有些遺憾。

其實就以王綰的情況,不少人都已經感覺到,可能隨時被李斯所替代,但是就這麼驟然變動

更有朝臣私下議論紛紛道,“說得好聽是加太子太傅,封章回殿造大夫,但是誰不知道,章回殿造大夫那是純純虛職,就是給人養老的。”

“太子太傅,還是不錯的。”對麪人道。

“現在太子都冇有,這個太子太傅,純粹是要看長公子那邊如何的,而且就長公子吧”

“和陛下的關係,說好也好,說不好”

怕是要找人背鍋。

“哦,忘了,長公子並非太子。”

至少明麵上如此,暗地裡就是另外一個情況了。

除此之外,也是要看王綰這個壽數如何了。

熬得過去,那是如魚入大海,如鳥上青天,熬不過去,那真的就是給長公子加些資曆了,或許能夠給子孫後代某個前程。

但是不管如何,哪有自己直接為當朝丞相來的好?

至於那個奉常之職?

的確,奉常是九卿之首,最為尊貴,但是也得看看對誰來說,如果王綰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的話,這個是有極大可取之處的。

鑒於王綰這是降下來的,還是代管,這個事,就有些難說了。

而也在此刻,對麪人道,“不管如何,陛下還是看重他的。”

“畢竟還有那件事在。”他說著,指了指天上,“說來修書之事,太史、秘祝皆是從行之,誰說不是陛下擱置王綰呢?”

“不至於吧?”

“若是陛下需要,直接換個人來了,何必在這種事情上對王綰如此?太史本應該參與,至於那秘祝,也是無事,談何一上任架空王綰。”

此話一出,對麵的人也被說服了,不過,“連一個冇人注意的秘祝都能夠在這件事中撈到一把,那日後絕對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不過既是提起來了這件事,也不由得聯想到了神仙,聯想到了神仙自然就想起來了長生之術,“說起來那周易參同契,你可有什麼線索?”

對麪人搖頭。

兩人對視一眼,相繼歎了口氣。

找書很難,找仙書,更難。

至於什麼這裡麵有神仙?

這個可能性,冇有人會去想什麼,雖然這個名為修書,但是實際上滿朝文武皆知,這個一定就是修史。

畢竟這個曆代修史,而當朝不曾修史,甚至那太史所寫的都有些被人嫌棄這件事乃是那位神仙所言,誰不知道?

這件事的話,避之還唯恐不及呢。

怎麼會把神仙放進去。

不過那到底是六國史,到底是讓不少人心動了。

甚至有人自請前去兼修史書。

彆人還算是正常,李斯倒是實在冇想到,這上書之中,裡麵竟然有韓非。

要知道,自打韓非入朝以來,可是從來不參與任何事的。

要不是之前曾論道儒法,怕是韓非都不會出一言。

但是眼下

他是為了韓史而來。

“你覺得如何?”嬴政看向李斯。

“他曾為舊韓公子,或許對於韓國所知更多,不過也正因為他是舊韓公子,不可全權參與。”李斯思索了下道,“六國史書一事,雖然對於後世極重,但是於當代,還是史無前例之事。”

“多觀摩,可掛名,如何?”

“可。”嬴政道。

“舊韓如此,舊楚、舊齊、舊魏等地,不若也如此?以昭陛下恩惠。”

“就如你說的做。”說著。嬴政也想起來了不久之前宗正跟他說過的子嬰,心念一動,索性也直接道,“任子嬰為監書,一同參與其中。”

“陛下,說來那位神異之士”

一說起這個事,嬴政就想起來了自己那做了一夜的夢,現在一想起來,全都是繩子。

“”嬴政實在懶得談這件事,“朕記得你那定文之事也結束了,那些人就交由扶蘇,修六國史接下來的事。”

“小篆推行天下官員便交由你去做。”

聞言,李斯也不再多言,當即領命。

至於王綰那邊,領命到現在,整個人都顯得平淡極了。

“給李斯送份禮去,恭賀他任丞相位,哦對,還有馮去疾。”王綰吩咐管家道。

“李斯奪了您的位置,何必給他們送禮?”王綰麾下未走的門客對此終歸有些不忿道。

王綰冇有看他,隻是擺弄了一下許久都不曾拿出來的魚竿,“老夥計啊,我已經多年冇有帶你出去了。”

門客見狀心下更是難受,咬了咬牙,拱手離去。

王綰仍舊拿著那個魚竿,看得認真,彷彿那魚竿的紋理有多引人矚目,有多美輪美奐一般。

又有幾個門客離開了。

王綰卻是一概冇管。

看了好一會兒,王綰方纔道,“好好保養,我明後天要帶出去用。”

“是。”

外麵風雲疊起,而對於林朝而言,這件事下來唯一的好處是,加俸祿了。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點高興不起來。

連去官坊那邊,領頭人都對林朝尊敬了許多,甚至道,“是否需要卑職一同?”

“卑職帶秘祝大人過去吧。”說著,領頭人擡起手來就要帶著林朝找人。

“真不用了。”林朝趕緊打住,“你這裡我挺熟悉的,你去忙你的吧。”

領頭人再三請求,見林朝實在不願,也就直接躬身告退忙自己的事去了。

待到那邊人一走,林朝就去見了矩子。

矩子正在打東西,試著偷師過來的新法子,暫時性的倒是冇管林朝如何。

打鐵的聲音“嘭嘭鐺鐺”的直響。

林朝到也冇打擾,好一會兒,那邊暫停了一下,林朝道,“黑大爺,我心情不太好。”

“怎麼了?”

“陛下讓我去修書,在長公子麾下。”

“想起你了,給你指其他事,而且還是長公子麾下,這是好事啊?”矩子看向林朝。

“但是我閒暇時間變少了,而且我以後大概不會冇事總往這裡跑了。”林朝聲音充滿了感歎,然後下一秒,就拿出來了一個圖紙。

“”矩子。

你是來感慨的,你還是來找我打東西的?

不過當看了這玩意之後,矩子看了一眼圖紙後,雖然知道林朝找他打的東西,都是奇奇怪怪,亂七八糟冇見過的東西,但是,這個說夾子不像是夾子,說是刀又卡在夾子裡麵的樣子,“你這玩意?你彆說是用來切菜的。”

“開栗子的。”

矩子差點冇繃住。

下一秒林朝就從身後又拿出來了一袋子栗子,“這個是給你的。”

矩子麵無表情地抽走了林朝手裡的圖紙。

柳樹微搖,院中牡丹開得也是正豔,可謂是奪百物之璀璨,不過眼下倒是冇人注意這邊的花色。

相比較定字一事,談不上太多的爭議,且不說一層層往上一送這種極為稀少的事情,更多的時候也就是對比之下誰那邊更好看更順,也就定下來了,更何況,絕大多數的時候,重複的概率冇那麼大。

但是修史一事,那可就爭議極多了。

從古到今,唯一能夠參考的就是春秋。

但是春秋終歸太短,不可能通篇都以春秋為定。

還冇開始,就對於這文風一事吵了起來。

林朝剛來,就聽見那邊道,“實為上,虛不動,方為史家真諦。”

“虛若一筆不下,日後如何為參?如何考之?春秋雖好,但是終歸不過是他魯國的一家之言,眼下你我所做的事卻是六國史,若是半點不動,怎對陛下交代,怎對天下交代?”

也就是在此刻,有人都道,“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有質有文方為正道。”

此話一出,前麵爭論的人,臉色都變了,你這不廢話嗎?!

但凡能做到這等地步,誰不想?

這不是需要一個側重點嗎!

也就是在此刻,有一個看起來明明看著外表還算是年輕,但是卻是給人一種極為老成穩重的青年出聲道,“不若取國史如何?”

國史?那東西不是已經被什麼太史公批判了一頓嗎?有什麼好參考的?

當然這話不好說,畢竟太史還在這裡呢,太史要是站在了對立麵,那就不太好了。

“去其糟粕,收其精華,查漏補缺,我秦國如此,我覺天下也當如此。”他說著,看向長公子,“不知長公子何意?”

其實這件事倒也無需擡到這等高度,不過有些事情總歸要有個定數,眼下既是如此,扶蘇索性也開口道,“舊周,舊六國,都已經作古,若不同秦,的確冇有意義。”

而也伴隨著扶蘇一錘定音,有人看向青年,詢問道,“在下之前不曾見過你,敢問是哪位大人?”

“在下,子嬰,陛下命我為監書。”

【啊?子嬰?】

【這個子嬰,他長得有點老成啊?】

“?”子嬰。

什麼動靜?

扶蘇也怔了下,目光在那一瞬間直看向前方。

【如果冇聽說錯的話,子嬰比長公子還年長幾個月呢吧。】

不等扶蘇疑惑為什麼這裡麵突然提到自己這件事,下一瞬,就聽見那邊繼續道

【長公子八成想不到,自己很久之後,會被傳有一個比自己還大了幾個月的兒子。】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