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666章 魅影(十)
-
魅影(十)
對於格蘭傑這種連百萬富翁都不是的平民來說,
為布希提供服務是足夠他吹噓一輩子的事。
所以從即日起,他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六點就已經等候在布希的房門外,
預備著隨時為布希提供服務。他也極力爭取為朱翊銑、盧慧英和夏洛特等人提供谘詢服務。
對於朱翊銑和盧慧英來說,
在格蘭傑之前,
她們看到的,
大多是共同點花團錦簇,而格蘭傑帶來的訊息,結合她們在經濟學課程上學到的,
纔是宮廷背後的模樣。
那是一個她們曾經霧裡看花的世界。
“你確定?”夏洛特同樣好奇。
“哦,當然。”格蘭傑答道,
“陛下不喜歡情婦,
不等於王國的其他貴人就管得住自己。年輕的女士們用身體換取珠寶,而上了年紀的女士們則喜歡用珠寶換取莊園和年金。我們事務所有很多這樣的客人。”
具體到某個人,
除非這位客人徹底失勢了,
否則,
作為期貨經紀人和理財顧問,
格蘭傑有義務替客人保密。
朱翊銑和盧慧英羞紅了臉。
對於她們來說,這未免太過挑戰三觀了些。
夏洛特道:“照這麼說,豈不是法蘭西宮廷裡,
這樣的事情更多?”
“是不是更多不好說,”格蘭傑答道,“尊貴的女親王殿下單單從情婦這個角度來說,
在無憂宮,
這種事相對比較隱秘,
而法蘭西宮廷就要明目張膽很多。可如果說金融活動活躍程度,荷蘭排了第二,
這個世界上就冇有第一了。”
有些事不適合在未婚女士們跟前講,格蘭傑雖然不是貴族,可是他冇有被趕出去,也是做過很多功課的。如果不是他確信,宮廷也不希望朱翊銑和盧慧英變成一無所知的金絲雀,他也不會這麼做。
畢竟,這些都屬於“臟汙”的訊息。
朱翊銑奇道:“為什麼?”
格蘭傑答道:“當然是因為陛下。”
“伯祖父?”
“是的。”格蘭傑解釋道,“不瞞殿下,早在三十五年前,荷蘭的商界對陛下頗有怨言。”
“不可能!”
不要說朱翊銑和盧慧英,就連夏洛特也身邊一臉不敢相信。
在她們的印象裡,朱厚燁因為仁慈,而深受平民的熱愛,又因為不攬權,而深受貴族和議員們的愛戴。
說人民對朱厚燁頗有怨言,這叫她們如何能信?
“這是真的。不過,這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可是為什麼?”
“理由是陛下妨礙了自由貿易。”
“妨礙了自由貿易?”
“是的。雖然不少銀行家和商業巨頭當時很反對,但是廣大市民聽說了囤積居奇之後,覺得有必要控製物價,防止有一天他們不得不用一個金幣換一個黑麪包。貴族們也不樂意看到銀行家和商業巨頭們坐大。而且事實也證明瞭,受到嚴格管控的金融和期貨買賣,會促進經濟的發展,且不會損害到王國的根基。”
“真的?”夏洛特還是不相信。
格蘭傑道:“不知道親王殿下是否聽說過,買青苗。”
夏洛特皺眉:“那是什麼?”
盧慧英道:“我想,我知道了。”
夏洛特道:“你知道?!親愛的盧,你確定?”
盧慧英道:“是的,我知道。買青苗起源於哪朝哪代,我不知道,但是宋史上有記載。”
朱翊銑道:“是宋代名相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
夏洛特一頭霧水。
她的漢語說得很不錯,不等於她就熟知華夏曆史。
盧慧英就把北宋的大致情形解釋了一番,然後道:“王介甫出任江寧知府的時候,就在江寧試驗過青苗法,成效不菲,所以等他出任參知政事的時候,就在全國推行變法,買青苗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他失敗了?”
“是的。史書上給出的解釋是,皇帝冇有堅持到底,以及官員**。”
朱翊銑道:“其實宋神宗在支援王介甫方麵已經做到一位君王的極致。王介甫之所以會失敗,一方麵是考慮不周。江寧地處江南,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水利設施都遠勝其他地區。第二,北宋中期的吏治並不好。”
說到北宋的吏治,朱翊銑就忍不住會想到大明的吏治,大明吏治比起北宋,更加黑暗。
就是她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大明比北宋強。
格蘭傑道:“殿下,我不瞭解遠東。但是我相信,陛下在做出規範貿易、實施有限的自由貿易的決定的時候,肯定參考過遠東曆史。所以荷蘭的經濟才能如此繁榮。”
這幾句話,讓朱翊銑和盧慧英相視一笑。
夏洛特道:“這麼說,現在荷蘭的商界也接受了限製絕對貿易自由這一國策?”
格蘭傑道:“親王殿下,更準確地說,商界是被動接受了這一切。”
“被動接受?”
“是的。因為荷蘭的法律更偏向於保護貴族和農民的利益,荷蘭的商人們被貴族壓製,如果做得太過分,人民就會抵製,王室法庭就會介入。在這樣的情況下,商人們不得不止步於最高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但是在王國之外,特彆是在法蘭西王國,商人們的利潤通常在十成以上。”
“什麼?!”
朱翊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舉個例子,釀酒業。釀酒業分為兩大塊,一塊是穀物類糧食的釀酒業,米酒、啤酒,都屬於這一類。另一類是果酒,葡萄酒就是典型。按照王國法律,對果腹類糧食,特彆是穀物類,比方說大麥、小麥、燕麥的生產采取保護措施,在糧食生產不足的年份還會實施禁酒令,禁止釀酒。而果酒,也就是葡萄酒並不在其中。所以買青苗型的期貨買賣,在葡萄酒行業非常流行。”
格蘭傑侃侃而談,三位女士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哪怕是用來裝葡萄酒酒桶,也會因為陽光和雨水的關係,從早上的十二個裡弗爾跌到六裡弗爾。酒桶尚且如此,就不要說葡萄酒。哪怕是收成最好的年份,伴隨著商人的投機行為,一桶葡萄酒的價格能從一百二十裡弗爾暴跌到不足五十裡弗爾。”
“天哪~!”夏洛特驚呼道,“那豈不是虧死了!”
“是的。”格蘭傑道,“所以世界各地的葡萄園主們都喜歡跟大明人做買賣。畢竟一桶酒能賣到一百二十裡弗爾的好年景不多,可是跟大明人簽訂了合約之後,不至於賤賣到五十裡弗爾。”
如果能保證收益,隻是賺得不那麼多,莊園主們也能接受。不然,被投機客一搞,他們這一年的葡萄白種了不說,還要往裡麵貼錢!
傻子都知道,穩定纔是莊園主們最需要的。
“可是葡萄酒十分依賴於年景。明國商人跟這些人買青苗,豈不是虧死了?”
葡萄酒可不是莊稼,旱澇保收就可以了。相反,葡萄酒的品控很重要,年景好的年份的葡萄酒跟壞年景的葡萄酒,風味絕對是一個天一個地。
“這一點,隻要稍稍瞭解的人都不得不佩服明人。比起我們,明國商人明顯更沉得住氣。他們把酒收回去後並不會馬上出售。請不要這麼看我,我雖然冇有做過酒商,但是我的客人中也有酒商,這是他們親口說的。明國商人會把葡萄酒進行仔細地分級,根據不同的風味製定不同的計劃。有的酒被他們一點一點地賣出去,回籠資金;有的酒會進行二次發酵,變成果醋當成佐料賣;有的酒經過他們的陳釀後,無論是口感還是其他,至少上升一個檔次。”
格蘭傑道,“商圈是這麼說的:論對天氣預測的準確性,能勝過明國商人的隻有明國的農民;論對酒類加工技術的研究,能勝過明國商人的隻有明國的釀酒工匠;論耐性,能勝過明國商人的就隻有明國的貴族和學者。這樣的明國商人,占據了世界大商人的一半,一點都不意外。”
夏洛特道:“一半?那猶太人呢?”
“猶太商人跟明國商人,論純粹的商業手段,很難說高低,但是大家都喜歡跟明國商人做買賣,而不是跟猶太人。”
“為什麼?”
格蘭傑道:“按照猶太教的教義,猶太人是天主的選民,是上等人,其他人都是下等人。所以猶太人內部很團結,會互相幫助,但是跟其他人做生意的時候,無論對方是貴族還是商人,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他們會搜颳走最後一個銅板。也就是說,跟猶太商人做買賣,水平不夠,不但白白替他們做活,甚至有可能把家底都賠進去。而明國商人行商的準則是:現在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他們在保證自己的利潤的同時,也會儘量保證上線的一成利潤。”
“你確定?”
“確定。”格蘭傑道,“我接觸過不少農場主,他們都這樣說。跟明國的商人做買賣,隻要你問,他們會把利潤算給你聽,重複多少次都不厭煩。而且每一步都經得起推敲。跟猶太商人做買賣,就不被挖坑都算好的。”
歐羅巴水文條件優越,洪澇災害少,旱災也少,糧食生產基本能旱澇保收。所以除了葡萄,其他的農業生產都非常穩定。
格蘭傑道:“所以現在王國境內,最頂級的大糧商一半都是明國商人,大酒商三分之一是明國商人。猶太人也隻能在金融上跟明國商人叫板。”
夏洛特道:“可是我聽說,在金融上能玩得風生水起的,纔是真正的商人。”
格蘭傑道:“親王殿下,請相信我,明國商人不是玩不過猶太人,他們隻是不想太過深入。”
“為什麼?”
夏洛特不懂。
朱翊銑道:“債台高築奇貨可居。”
“什麼?”
盧慧英解釋道:“這是一千七百年前的重大曆史事件。說的是,隻要不受限製,商人不但會覬覦王權,還會把王座當成商品。”
“天主啊~!怎麼會有這麼可怕的事?!王位,難道不是受天主庇護的嗎?”
盧慧英道:“所以陛下纔會禁止絕對自由貿易主義。”
朱翊銑道:“隻能說,猶太人不曾經曆過毒打,或者不曾吸取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