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682章 荷蘭和英格蘭的差異
-
荷蘭和英格蘭的差異
看著女兒的模樣,
蒙托邦就知道女兒需要時間消化。當然,作為荷蘭教會的四把手,地位僅次於科隆總主教、美因茨總主教和特裡爾總主教,
烏得勒支大主教蒙托邦其實知道很多不方便外道的事情。
比方說,
像朱厚燁這樣,
用王室收入瘋狂輸血搭建起政府公共服務部門,
全世界也隻有荷蘭做得到。哪怕是英格蘭國王威廉,他想做也有心無力。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首要原因是王室直屬領地占比不同。
哪怕有亨利八世這樣頭鐵的國王,
哪怕阿拉貢的凱瑟琳賠上了自己經營了一輩子的名譽選擇賴賬,英格蘭王室的直屬領地也不過是英格蘭王國全境的三分之一。
對比之下,
拋開王國境內的那些自由城市不算,
王室直屬領地占王國全境的六成多,直逼七成!
不看王室開銷,
這樣的王室直屬領地占比,
直接導致了公共服務成本均攤後有著天壤之彆。英格蘭的公共服務,
完全就是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為超過全國人口七成的人民提供服務。而荷蘭的公共服務,
就是用王國近七成的土地為全國人民服務。
前者容易導致不患寡而患不均,後者卻是民心所向。
前者肯定冇辦法做到全民基礎教育普及,而後者早就完成的全民基礎教育肯定會反哺王國的各行各業。
而且兩國王室的收入有著極大的差異。
表麵上看,
荷蘭有詹事府,英格蘭有宣徽府,而且宣徽府完全是仿造詹事府成立的,
兩國王室都是利用一樣的機構管理自己的領地和產業,
冇有差彆。
可如果細看兩邊的產業結構,
就知道兩邊的差異都多大:鹽業,一直牢牢地被荷蘭把控,
以致於現在整個歐羅巴吃的都是荷蘭的鹽,甚至還有一部分被走私到奧斯曼帝國——無他,荷蘭的雪花鹽足夠精細且便宜。
紡織業一直是尼德蘭地區的傳統強項,除了絲綢需要從遠東進口,其他紡織品工廠,都能在尼德蘭找到。以前還有法蘭西絲絨跟尼德蘭一較短長,可是現在,法蘭西內戰都快十年了,大量人口在戰場上被消耗,其後果就是法蘭西現在的紡織業基本也廢了,因為工人都上了戰場。
加上多年來無憂宮一直都是歐羅巴北方的時尚中心,這也使得荷蘭在紡織品之外又多了成衣這一終極產品。
對比之下,英格蘭完全就屬於紡織業的上遊,隻能提供羊毛和紗錠這種初級產品,而且質量和價格必須達標,不然就會被荷蘭的紡織工廠嫌棄。因為荷蘭的紡織工廠不是隻有英格蘭可以選擇,荷蘭王國東部的廣大舊德意誌地區,同樣也出產優質紗錠。
更不要說四十年來一直被荷蘭王室壟斷的海水珍珠養殖了。從藥用價值到首飾珍珠,荷蘭王室在荷蘭內海的珍珠田根本就是一座永不枯竭的金礦!
以前這些珍珠田還要擔心烏賊、章魚、海星、海膽等天敵,結果海鮮大排檔的盛行和惠民局放出的“海鮮軟體動物補腎又壯陽”訊息一結合,內海的這類海鮮就被吃空了。現在的荷蘭隻能在外海養殖並每年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
簡而言之,詹事府下屬產業的平均利潤率比宣徽府高,詹事府每年的總收入更是比宣徽府高出整整一個量級!
所以,很多事情,朱厚燁能做,可是威廉根本就做不到!偏偏這一現狀,還是英格蘭的貴族們一力促成的。
更不要說荷蘭王國的人口早就邁過了三千萬大關,正向四千萬邁進,而英格蘭加上威爾士、愛爾蘭,總人口還距離千萬還有距離。
人口這種東西,懂的人都懂。四千萬人口會給公共服務帶來不小的麻煩,也會讓公共服務的邊際成本持續下降,還會帶來龐大的市場和稅金。
加上全民教育普及程度,這裡麵的差異就更大了。
隻要是男權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是群體男性先受益然後惠及群體中的女性。可是當男權社會的國家開始崩塌的時候,先被放棄的肯定是女性。
英格蘭和荷蘭的差異就在這裡。英格蘭冇辦法做到全民普及教育,所以在赫特福德郡之外,還有很多英格蘭女性是文盲。
而在荷蘭,哪怕是後歸順的勃蘭登堡地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勃蘭登堡地區為例,當年勃蘭登堡王國治下的勃蘭登堡地區,獵巫運動盛行,異端審判盛行,導致有女性僅僅是因為讀書識字就被送上火刑架的案例時有發生!
可是荷蘭入主勃蘭登堡地區之後,頒佈法令的第一條就是宣佈王國境內所有臣民受王室保護,第二條就是王國所有子民都必須接受基礎教育。
女巫審判不廢而廢。
因為按照荷蘭王國的法令,是國王要求全體國民接受教育,如果僅僅是因為女人讀書識字就判定是女巫,那麼鼓勵教育的國王是什麼?!
這是對國王的冒瀆,等同於叛國。
深受獵巫運動和異端審判毒害的勃蘭登堡地區的女性對王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歸屬感。這也使得王國的官方語言法語和漢語在該地區推廣極為順利。
法語也就算了,問題是漢語。
比起法語,漢語的確很難學。可是漢語對應的是華夏五千年文化!這個時期的華夏女性的地位其實也高不到哪裡去。可是華夏女性地位再低,也不可能隨隨便便被送上火刑架。作為農耕文明,華夏文明十分注重人口,這是華夏文明的核心。人口是華夏曆朝曆代官員政績考覈的重要標準。人口增長依賴於女人的肚子,所以華夏文明中女性地位的確不高,但是的確受到保護。
雖然荷蘭不可能照搬遠東的法律,但是華夏文明的內核不可能改變。華夏文明中女人地位的確不高,特彆是妻子和女兒,幾乎是家庭中的底層。但是比起勃蘭登堡地區隨時有可能被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送上火刑架的可憐的女人們來說,簡直一個天一個地。更不要說華夏倫理中,母親的地位很高,因為華夏倫理重孝道。
萬事皆有因。
因為曾經的苦難,勃蘭登堡的女人們對漢語和華夏文明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所以漢語在這一地區的推廣比詹事府官員預估得要迅速得多。母親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受到這些對華夏文明狂熱的女性的影響,勃蘭登堡地區的無神論者數量和比例都在快速攀升。
荷蘭教會原本以為,荷蘭占領了勃蘭登堡之後,這一地區會重新皈依天主教。可事實卻令他們大失所望。
隻是這些內情,蒙托邦隻能壓在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