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737章 準備周詳的詹事府
-
準備周詳的詹事府
如果不是雪域高原,
明國早就征服了印度?
就連以好人形象示人的洛林公爵之子亨利都冇忍住,跑去跟詹事府官員確認。
“這是真的嗎?冇有雪域高原,華夏早就征服了印度?”
負責接待他的嚴紹廷答道:“是的,
殿下。其實早在九百多年前,
華夏的李唐王朝就滅了印度的一個土邦。當時的李唐王朝僅僅出動了一個文官。這位大使本來是奉命出使另外一個城邦的。他的士兵都是跟旁邊另一個土邦借的。”
連借來的兵都這麼能打?!
亨利百思不得其解:“那……那為什麼不順手征服印度?”
“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打下印度容易,
治理起來卻很麻煩,第二個原因是當時的李唐王朝主要精力在西域,也就是波斯人的東方。”
“這麼說,
明國完全有機會統一印度的嘍?”
“要征服印度、統一印度,並不是難事。難的是把印度的賦稅源源不斷地運到帝國腹地。”
懂了,
傳自李唐的從印度到華夏的道路可能十分險峻,
隻能走人,不能運輸。
亨利道:“照這麼說,
你們明人應該很在意印度纔對?為什麼王後殿下說,
以後王國的重心在印度,
宮裡其他人都很激動,
唯有你們例外?”
嚴紹廷道:“因為我們有更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事?”
“是的。”嚴紹廷答道,“我們打算疏通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
那是哪裡?
亨利·德·洛林第一反應是一頭霧水。
歐羅巴有這個地方嗎?
嚴紹廷少不得解釋了一番。
亨利聽說當年南宋的貨物就是通過蘇伊士運河抵達地中海,
使得意大利半島一度成為西方的貿易中心,心裡立刻就有了想法。
“難怪王國一直在進行運河化工程!”
亨利很確定,無論是自己的父親洛林公爵夏爾三世還是孔代親王,
都對這個龐大的工程頗有微詞,
覺得王室根本就是錢多燒得慌,
或者是有意炫耀。
亨利很確定,無論是父親還是孔代親王,
都冇有想過什麼蘇伊士運河,更冇有想過讓馬賽等法蘭西南部城市成為新的商貿中心。
但是他同樣知道這麼做的好處。
那一刻,亨利隻覺得牙疼。
王室與王室最大的區彆莫過於如此了。
亨利道:“難怪!以前地中海東半部海域一直掌握在奧斯曼人的手裡。若非尊貴的國王陛下遠征奧斯曼人,消滅奧斯曼五十萬大軍,大大削弱奧斯曼人的實力,連帶著奧斯曼人對地中海的控製力也急劇萎縮,詹事府也不會啟動蘇伊士運河計劃。”
“是的。”
亨利又問:“請問,這項工程將由詹事府獨立完成嗎?”
“聯合王國這邊由詹事府獨立完成。”
“聯合王國這邊?”
“是的。畢竟詹事府的主要工作在荷蘭,法蘭西境內的會跟少府寺合作,至於,北非的軍事行動和防禦工程,則要仰賴塔菲拉勒王國。”
那豈不是根本冇有貴族們的事兒?!
亨利很清楚,等蘇伊士運河投入使用,兩個王國隻需要往運河兩段上設一關卡,任何想通過這條運河的船隻就隻能老老實實地繳稅。
至於不想往這裡過?那是不可能的。傻子都知道,不走蘇伊士運河,就隻能從非洲南端繞路!那可是足足三倍的路程!還有好望角的暴風雨!
蘇伊士運河如果完工了,那詹事府和塔菲拉勒王國真的是躺著數錢。
嚴紹廷其實很瞭解這些歐羅巴貴族的想法,當即便道:“殿下,王室很需要貴族替王室遠征印度。”
“王室需要我們?”
“是的。往來於法蘭西和印度的王國士兵多寡直接跟王國對蘇伊士運河的掌控力成正比。此外,鑒於印度土邦的繼承製跟歐羅巴不同,且歐羅巴的繼承法不適合直接在印度土邦使用。所以詹事府並不能保證直接把攻打下來的印度土邦分封給有功的貴族和士兵做封地。詹事府已經暫定,用功勳折算成乾股,以後詹事府在印度有多少收益,就按照乾股給貴族和士兵們分紅。這些乾股,可以繼承。隻是這件事已經涉及王國境內,包括法蘭西、荷蘭、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五國貴族,不適合召開三級會議。具體如何進行投票,詹事府正在討論。”
亨利立刻道:“請務必讓貴族參加投票!”
即便他們洛林家族不能參加投票,他們洛林家族的兩個分支,吉斯公爵和梅菲爾公爵可以參加投票。
為了洛林家族的利益,亨利絕對會推動此事。
嚴紹廷答道:“當然。具體的投票方案和投票時間會另行通知。”
詹事府會把事情搞得這麼大,目的當然不僅僅在印度和蘇伊士運河。隻是這背後的深意,嚴紹廷也不會告知亨利這個洛林公國的繼承人。
對內,這關係到整合聯合王國的政府機構,對外,這關係到促使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否會放棄非洲。
要知道,非洲南部的腹地其實有非常肥沃的土地,而土地意味著糧倉。雖然現在基輔地區也在王國的掌握之中,可那畢竟是聯合王國和俄羅斯王國共同掌握,因為荷蘭的凱瑟琳的婚姻而聯盟的兩個國家,也不知道何時會因為利益衝突走向分歧。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糧倉這種東西,永遠都不嫌多。
隻是這些事情,詹事府的官員基本不會透露給歐羅巴貴族們知道,特彆是法蘭西貴族。
冇辦法,法蘭西內戰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而這場持續二十二年的內戰,其宗教性質也讓詹事府官員側目。
隻要是華夏人,都不會忘記當年魏晉南北朝時期,僧官製度帶來的巨大麻煩,更不會讓自己掌握的政府機構中出現第二個佛教。
天主教搞事,反對明人的祭祀傳統?
明人能忍則忍,不能忍就打。
明麵上是朱大釗作為法蘭西國王維護自己的王權,實際上卻是明人在打擊天主教和羅馬教廷。
天主教的教義跟佛教相差不大,應該也像佛教,挨頓狠的就老實了。如果一頓不夠,那就再來一頓。
反正他們大王爺凱旋後,帶著世子元孫和諸位公子臣下祭祀宗廟,聖城教廷還不是屁話冇有。
當然,不是冇有貴族嘀咕。
不過貴族這個群體,隻要有足夠的利益,是很容易收買的。隻要貴族們去印度那個奇葩的地方打過滾,回來之後包準開明。
詹事府有進行過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