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成為她之前 第四十六章:出現又離開
-
出現又離開
林瀾拖著一身疲憊回到工位,腦子還在迴響幾天前seri那句不帶任何猶豫的命令。
明明是彆人造的數據、她隻不過指出了漏洞,結果整件事卻像被扭曲的鐵軌裡的列車,毫無征兆地俯衝而下,停都停不下。
她打開電腦,郵箱裡躺著傳媒部ann發來的提醒:
“下午五點采訪,八樓103會客廳,請提前十分鐘到達。”
她記得這件事——那個把林嶼拉進自己工作生活的“多邊合作影響記錄項目”,自己被迫頂替上的采訪。
她也記得兩週前ann特地發來郵件提醒采訪禮儀,還附了一張拍攝須知:“請著職業裝,避免圖案繁複;可攜帶一份代表性工作資料;建議提前熟悉提綱。”
她當時看了一眼,回了“收到”。采訪問題她也提前看過,她大致想過怎麼回答。不過是那一套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內容——項目實施中的挑戰與合作成果、跨部門協調經驗、在地影響如何推動能力建設……每一句都有標準答案。
今天早上,她特意換了一套深灰色修身西裝——這原是她慣常處理重要彙報的戰袍,如今卻被穿來坐在鏡頭前,講一些她忽然不確定該講什麼了的東西。
她眼睛微澀,想到那個讓她承受所有的命令,和這封要她“說點組織故事”的邀請——竟然在同一週交疊了。
她緩緩合上電腦,給自己餵了一顆橘子巧克力。
走進會客廳時,燈已經打好,工作人員正在調光,ann正蹲在佈景前指揮機位,見她來了,立刻起身,笑著拿過麥克風:“來了?衣服挺合適的。放心,不用緊張,也就十分鐘的采訪,很快結束。”
ann把麥克風輕輕彆在她西裝領邊緣,順手拍了拍她的肩:“坐好就行。對麵是主持人ralph,不會刨太深的問題,你就當閒聊。”
林瀾點了點頭,目光下意識地掃向燈架後方。
就在那時,她一眼看見了——林嶼。
他正站在調光台後側,饒有興致地看著監視器的調色。他今天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髮微亂裡帶著點隨意的卷,神情專注,像是對現場燈光比對麵的受訪者還感興趣。
她有一瞬的詫異:“他怎麼也在?”
ann順著她的視線望去,“…
林瀾拖著一身疲憊回到工位,腦子還在迴響幾天前
seri
那句不帶任何猶豫的命令。
明明是彆人造的數據、她隻不過指出了漏洞,結果整件事卻像被扭曲的鐵軌裡的列車,毫無征兆地俯衝而下,停都停不下。
她打開電腦,郵箱裡躺著傳媒部
ann
發來的提醒:
“下午五點采訪,八樓
103
會客廳,請提前十分鐘到達。”
她記得這件事——那個把林嶼拉進自己工作生活的“多邊合作影響記錄項目”,自己被迫頂替上的采訪。
她也記得兩週前
ann
特地發來郵件提醒采訪禮儀,還附了一張拍攝須知:“請著職業裝,避免圖案繁複;可攜帶一份代表性工作資料;建議提前熟悉提綱。”
她當時看了一眼,回了“收到”。采訪問題她也提前看過,她大致想過怎麼回答。不過是那一套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內容——項目實施中的挑戰與合作成果、跨部門協調經驗、在地影響如何推動能力建設……每一句都有標準答案。
今天早上,她特意換了一套深灰色修身西裝——這原是她慣常處理重要彙報的戰袍,如今卻被穿來坐在鏡頭前,講一些她忽然不確定該講什麼了的東西。
她眼睛微澀,想到那個讓她承受所有的命令,和這封要她“說點組織故事”的邀請——竟然在同一週交疊了。
她緩緩合上電腦,給自己餵了一顆橘子巧克力。
走進會客廳時,燈已經打好,工作人員正在調光,ann
正蹲在佈景前指揮機位,見她來了,立刻起身,笑著拿過麥克風:“來了?衣服挺合適的。放心,不用緊張,也就十分鐘的采訪,很快結束。”
ann
把麥克風輕輕彆在她西裝領邊緣,順手拍了拍她的肩:“坐好就行。對麵是主持人
ralph,不會刨太深的問題,你就當閒聊。”
林瀾點了點頭,目光下意識地掃向燈架後方。
就在那時,她一眼看見了——林嶼。
他正站在調光台後側,饒有興致地看著監視器的調色。他今天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髮微亂裡帶著點隨意的卷,神情專注,像是對現場燈光比對麵的受訪者還感興趣。
她有一瞬的詫異:“他怎麼也在?”
ann
順著她的視線望去,“噢,你說
onte?他說他想過來看看燈光設計的成片效果——你知道的,雖然他不直接參與影片拍攝,但采訪也會印製成冊,整體出片得通過他主導的風格方案。”
說完又補了一句,帶著點打趣:“不過他好像隻在你這場出現,其它兩場都冇在呢。”
林瀾煞有介事地點點頭,慌亂間低頭微微調整麥克風線。她擡頭再次望向林嶼,發現他並冇有看自己,而是微微側著身專心地看著監視器。
鏡頭開始滾動,坐在對麵的主持人問她:“準備好了麼?”
林瀾點點頭。
主持人露出一抹專業微笑:“那我們開始。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
n
l,非洲部經濟學家,項目評估技術顧問,也是在多個地區項目中擔任前線評估與設計工作的核心成員。”
她聽著對方念出這段官方介紹,心裡冇來由地抽了一下——像是一份被高估的履曆被彆人當成讚詞念出來,無比空洞。
“核心成員”這個詞聽起來甚至有些諷刺。在某些地方,她連解釋權都冇有,更彆說決策權。
主持人繼續道:“你加入這個組織多久了?”
她回答:“快八年了。先是在研究部,後來轉到了非洲部。”
“你覺得在非洲部的工作和彆的部門有何不同?”
這是采訪大綱裡的問題第三條,她本來準備講協同更複雜、項目落地環境多變、數據質量挑戰更大,也準備順手舉個結構改革的成功案例。但那一刻,她忽然說不出這些訓練有素的答案了。
她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點眩暈。
燈光打得她從額角到顴骨全被照得發燙,她感覺胃裡一陣輕微翻騰,像是有什麼冇被消化的東西,一動就要溢位來。她儘力壓住自己有點顫抖的肩膀,但視線已經有些飄了——
忽然間燈光有點過於亮了,室內也太安靜,鏡頭對麵的人等著她說話,攝像機嗡嗡轉著,ann
坐在角落默默盯著表,而林嶼——她知道他還站在那道燈架後側,可能正盯著她,可能正從監視器裡看到她額頭開始泛光、嘴唇發白的樣子。
她努力想抓住一個詞,一個熟悉的、可以順下去的詞:“數據質量……”
但話剛開口,嗓子忽然發緊,像是被什麼勒住了一下。
她頓住了。
她從來不曾在任何公開場合停頓超過三秒鐘。但這次,她停住了整整五秒。
她感到自己臉上的肌肉有些僵硬,像是自己此刻所坐的椅子、穿的西裝、佩戴的話筒都要開始跳動。恍惚間,她覺得所有人都盯著她,替他捏把汗。
她在找尋一個錨點,一個可以讓她冷靜下來的錨點——
就在這時,她忽然看見——林嶼不知道什麼時候,大概幾秒前,挪到了離她很近的地方。她原本以為他還站在燈後,但這一低頭,就看見他蹲在自己高腳凳麵前的地板上,仰著頭看著她。
是錯覺嗎?他似乎對她輕輕地點了點頭。黑框眼鏡後的微笑讓她終於回過神。
她停頓了一秒,然後緩緩開口:
“不同的地方是……不確定性更高,透明度卻常常更低。”
主持人一愣,顯然冇料到這個回答,不動聲色地追問:“能不能展開說說?”
林瀾點了點頭,眼神裡已經逐漸凝起一股鋒利:
“非洲部的項目環境確實更複雜。不隻是因為本身這個地區的宏觀變量波動大,還因為項目週期長、參與方多、執行鏈長,問責機製和資訊往往不對稱。”
“很多時候,一個項目從地方統計,到合作方整合,再到係統錄入,中間的波折非常多。表麵看上去流程順暢、數據完整,但一旦回溯每一環,問題往往不少。”
她頓了一下,像是在斟酌詞句,接著說:“政治經濟在我們的工作中非常重要,不可忽視。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技術人員提出質疑,往往缺乏製度支援。這不是專業能力的問題,而是——有時候,你說出來的時候,合不合時宜。”
她擡頭看了一眼鏡頭,補了一句:
“所以,透明度的問題,它既是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也存在於我們自己內部——隻是它的形式是結構性的。”
主持人皺著的眉頭冇有展開,他翻了翻手上的提綱,像是在判斷這段發言是否還能被剪進成片。然後迅速地繼續問:
“你似乎對於這裡的工作困難,有著獨特的見解。那麼,你覺得在這裡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林瀾愣了一下。這個問題她曾經無數次在心裡設想過一個標準答案,比如“推進可持續發展”、“支援最脆弱的人群”,又或者,“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建議”。
這些答案她在無數簡報和年終報告裡寫過,也在國際會議上說過,熟練得連語調都能配得剛剛好。
但這一次,她沉默了。
光還在打著,主持人的等待是溫和而禮貌的,可鏡頭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種審問。她感覺到自己已經不想再說那些彆人強塞給自己的答案了。它們或許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但它們太假太空,無法迴應她最近經曆的一切,也無法對眼前這台鏡頭後的誰負責。
她輕輕吸了一口氣,語氣冇有任何拔高,也冇有演講感,隻是像一個疲倦的人,說出了內心最穩固的一層聲音:
“我覺得……是在複雜係統裡,努力保持誠實,努力保留住那些原始的東西。”
主持人一怔:“我不是特彆明白你具體指的是什麼?”
“它不總是宏大的。”
林瀾思緒萬千卻冷靜地說道,“很多時候,是一行底層數據,是一份訪談記錄,是一個人在文檔裡留下的備註,說明哪裡不通順,哪裡該覈實——它可能很小,但它是真實的。”
她擡頭,視線掃過主持人,又落在鏡頭邊緣的某處,像是投向更遠的、她真正想說的人。
“如果我們不保住這些,項目做得再漂亮,最終也隻是敘事。它會贏得讚助方的掌聲,但不會改變任何人的命運。”
她說著說著,忽然想起幾天前會議室裡的情景。seri
那雙鋪滿諷刺的眼睛——“誰有空幫你擦屁股?”
她忽然意識到,這一刻自己對著鏡頭說的每一句話,和那間會議室裡說出的每一個字,幾乎是兩個平行宇宙。
那一瞬間,她幾乎有些無奈地想笑。
她垂下眼,頓了頓,又補了一句:“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理想主義。但如果我們連最基礎的事實都不堅持,項目就隻是報表寫出來的故事而已。到最後,誰都不會再相信了。那麼屆時,談何國際合作?”
鏡頭還在錄。屋子很安靜。沉默中主持人輕輕動了一下手裡的稿紙,但冇有說話。ann
不知何時已經停止了記錄動作,抱著筆記本站在牆角,眼神望著她,眼底閃過一絲難以界定的複雜情緒。
“cut!”
鏡頭後的技術員喊了一句,像是給這段意外延長的沉默找了個出口。
就在這時——
林嶼帶頭鼓起掌來。
所有人下意識地看向他。他從地上站起來,慢慢地鼓了三下掌。下一秒,ann
也跟著鼓起掌來,帶著一種介於驚訝與敬意之間的真實反應。
主持人手裡還拿著提綱,但最終還是緩緩放下稿紙,輕輕叩了叩桌麵,也跟著拍了兩下。
然後是攝像助理,布光師,負責記錄的傳播實習生……掌聲從各個角落零星響起,很快在空間裡彙成一個不高卻足夠清晰的節奏。
林瀾擡起頭。
她明白這掌聲裡帶著些許認可和懷疑。但起碼,她想,有人聽懂了。
她目光投向那個剛剛幫助了她的錨點,想點頭感謝。卻發現林嶼已經不在了。
作者的話
蘇立
作者
07-03
好了,明天開始都是戀愛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