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成為她之前 第七章:七千公裡
-
七千公裡
林瀾說得冇錯,達喀爾飛坎帕拉不近。
雖然在同一片非洲大陸上,路程七千多公裡,輾轉下來比飛華盛頓還遠。
顧野出發那天早上冇帶太多行李。隻扔了兩件衣服和一雙換鞋進揹包,護照揣在外套裡口袋,手機還在下載下一段航班的離線地圖。
同事問他:“你去哪兒?”
他聳聳肩:“短途出訪,換個空氣。”
冇有多解釋。就像過去三年他對所有事的態度——能笑著帶過的,就不再往深裡掏。
可當飛機穿過一層層雲,他靠在座椅上閉上眼,腦子裡卻開始播放四年前的畫麵——那個晚上他坐在母親病床邊,看著林瀾發來的微信,心跳得像要炸開。
他說不上為什麼要現在飛去烏乾達。不過是她說了一句“那你來吧”。
他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認真說的。
二十個小時的空中旅程,他睡得斷斷續續,連夢都夾著空調的嗡嗡聲。
航班落地時,窗外的雲層像一塊壓低的幕布,光透不進來。
顧野拖著行李,手機信號剛恢複,就收到了電信公司的溫馨提醒——他的手機套餐在這裡隻有2g流量可以使用。
航站樓悶熱得像個冇窗的教室。他站在出租車道邊,一手拉著箱子,一手抹了把臉。熱氣從水泥地麵升起來,黏在脖子上。司機問他去哪兒,他報了林瀾酒店的名字,又確認了一遍:“對,市中心的那家。”
車在山地城市的主乾道上顛簸著往前,沿路全是冇關緊的窗戶和被雨水衝花了的牆麵。小孩在街邊踢球,有人光著腳踩進水坑,笑聲傳得很遠。
他靠在車窗上,看著水珠劃過玻璃。
那天她發來“那你來吧”四個字的時候,他冇多想就點了“訂票”。
就像一個開關終於被按下,像三年來所有“彆打擾她”的自我勸告都在那一刻失效了。他忽然輕輕笑了一下:
我是不是瘋了。
跑七千公裡,就為了來問一句“你還好嗎”。
車停在酒店門口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天剛下過一場雨,街邊攤販正在收拾塑料棚。遠處還有人在打籃球,球拍在水泥地上“砰砰”響著。
他拎起揹包走進大堂,在前台報上名字,登記完房間後,冇有立刻上樓,而是走到大堂儘頭,坐在靠窗的位置,發…
林瀾說得冇錯,達喀爾飛坎帕拉不近。
雖然在同一片非洲大陸上,路程七千多公裡,輾轉下來比飛華盛頓還遠。
顧野出發那天早上冇帶太多行李。隻扔了兩件衣服和一雙換鞋進揹包,護照揣在外套裡口袋,手機還在下載下一段航班的離線地圖。
同事問他:“你去哪兒?”
他聳聳肩:“短途出訪,換個空氣。”
冇有多解釋。就像過去三年他對所有事的態度——能笑著帶過的,就不再往深裡掏。
可當飛機穿過一層層雲,他靠在座椅上閉上眼,腦子裡卻開始播放四年前的畫麵——那個晚上他坐在母親病床邊,看著林瀾發來的微信,心跳得像要炸開。
他說不上為什麼要現在飛去烏乾達。不過是她說了一句“那你來吧”。
他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認真說的。
二十個小時的空中旅程,他睡得斷斷續續,連夢都夾著空調的嗡嗡聲。
航班落地時,窗外的雲層像一塊壓低的幕布,光透不進來。
顧野拖著行李,手機信號剛恢複,就收到了電信公司的溫馨提醒——他的手機套餐在這裡隻有
2g
流量可以使用。
航站樓悶熱得像個冇窗的教室。他站在出租車道邊,一手拉著箱子,一手抹了把臉。熱氣從水泥地麵升起來,黏在脖子上。司機問他去哪兒,他報了林瀾酒店的名字,又確認了一遍:“對,市中心的那家。”
車在山地城市的主乾道上顛簸著往前,沿路全是冇關緊的窗戶和被雨水衝花了的牆麵。小孩在街邊踢球,有人光著腳踩進水坑,笑聲傳得很遠。
他靠在車窗上,看著水珠劃過玻璃。
那天她發來“那你來吧”四個字的時候,他冇多想就點了“訂票”。
就像一個開關終於被按下,像三年來所有“彆打擾她”的自我勸告都在那一刻失效了。他忽然輕輕笑了一下:
我是不是瘋了。
跑七千公裡,就為了來問一句“你還好嗎”。
車停在酒店門口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天剛下過一場雨,街邊攤販正在收拾塑料棚。遠處還有人在打籃球,球拍在水泥地上“砰砰”響著。
他拎起揹包走進大堂,在前台報上名字,登記完房間後,冇有立刻上樓,而是走到大堂儘頭,坐在靠窗的位置,發了一條訊息——
“我到了。酒店樓下的餐廳開著,要不要見個麵?
”
林瀾發出“那你來吧”那四個字之後,盯著螢幕發了幾秒呆,然後乾脆把手機丟開,像是怕被什麼燙著。
她冇有收到顧野的立馬回覆,但還是在那天告訴了他自己的酒店地址。
她也冇有去問他什麼時候來。那天夜裡,她躺在黑暗裡,一夜幾乎冇怎麼睡著。
後麵兩天的工作比想象中更疲憊。第三天她本以為隻是一個地方合作方的例會,結果卻臨時加上了兩個部門、五份未提前告知的資料,還出了一個數據口徑不一致的爭議,現場扯皮扯了快兩個小時。
結束的時候,她靠在項目車的車窗邊,肩膀像被抽了筋。
那一刻,她忽然意識到自己根本冇有為“見顧野”做任何準備。她來非洲時隻帶了幾套實用的襯衫和便裝,幾乎全是是暗色調的,為的就是款式簡單,方便進村入戶。
她也冇想好要怎麼開口說第一句話——她在心裡排練了無數種可能,最後卻每一句都聽起來像台詞,不像她自己。
她更冇準備好麵對他那雙看她的眼睛。她知道顧野看人的時候從不閃躲,也不繞彎。他會直視你,甚至像在等你先逃。
而她,過去那些年已經習慣了提前後退。
顧野冇有告訴她準確的航班、落地時間,甚至連一句“我定了票”都冇有。
她心裡忽然升起一絲悔意——她意識到自己根本冇想清楚要聊什麼,要怎麼麵對他。
三年不見,她變了。他也一定變了。
看到顧野微信的時候,她洗完澡正在吹頭髮,熱風裹著水汽,她卻像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像是一瞬間所有血液都湧上了腦門。
手機上的時間是
16:22,她坐在床邊,半邊頭髮還濕著。她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這件已經穿舊了的灰色
t
恤,領口鬆了,袖子也有點褶。
她冇想到他真的會來。她更冇想到他會這麼快就出現在樓下。
“好,半小時後見。”
她發了過去。
——接下來,是她最快的一次換裝。她翻開行李箱,翻出了那件帶來時冇抱太大用處的米白色棉麻襯衫,配一條牛仔褲,褲腳捲了一節,露出腳踝。她擦了擦那雙鞋邊有些發黃的小白鞋,然後走進洗手間,對著鏡子飛快地補了個淡妝。整個過程不到八分鐘。
三十五歲,眼角細紋藏在光線裡,隻有自己看得見。她望著鏡子裡的人,忽然有個念頭閃過——
他還會喜歡這樣的她嗎?他還記得她原來的樣子嗎?
那時候,她頭髮更長,笑起來也更年輕。
她輕輕吐出一口氣,在鏡子前站直了身體,把耳邊碎髮理順,手指在耳邊摸索了下,最後戴上那對最簡單的金屬圓環耳釘,關了燈。
顧野站在餐廳前台靠窗的位置,一隻手插在口袋裡,正低頭看菜單。
落地窗外是雨後尚未乾透的街景,燈亮晃進來,
在他肩膀打出一道光影。他穿著一件舊牛仔夾克,洗得有點發白,裡麵是淺灰色
t
恤,馬丁靴的鞋帶係得工整,手腕那塊表倒像是陪他跑了不少路。頭髮比三年前短了一些,輪廓倒更分明瞭。眼神冇變——它會不經意落下卻讓人無法逃開。
他擡頭看見她時,微微一怔,隨即揚起笑。
那一刻,林瀾忽然明白,有些人,不靠記憶,而是靠心跳來確認的。
餐廳靠窗的位置很安靜,燈光洇在潮濕的水泥地麵上,像某種反射遲來的問候。
她看了一眼顧野。那人坐在對麵,像是在看菜單,卻始終冇翻頁。
餐廳天花板不高,燈光昏黃溫柔。牆上掛著幾幅泛舊的當地顏料畫,線條勾勒出婦女頭頂水罐的剪影、牧人趕牛的黃昏、走過的乾裂的土地。餐廳播放著節奏鬆弛的當地流行樂,空氣裡飄著淡淡的木炭味和孜然香。
她把手擱在桌上,一隻手指扣著水杯的邊緣。
“飛機還順利嗎?”她開口打破了沉默。
“順利啊。”
顧野點頭,“除了在迪拜被困了四小時,吃了一整盤冇味道的炒飯。”
林瀾輕輕笑了一下:“這就是你所謂的順利?”
“你願意見我,已經很順利了。”
空氣忽然靜了兩秒。
林瀾冇接話,隻是低頭喝了一口水。兩人之間像是有一根繃緊的細線,風一吹就會震一下。
林瀾忽然擡頭:“你還冇告訴我,為什麼突然要來。”
顧野放下刀叉,冇立刻迴應。
“就因為我說了一句‘你來吧’?”
她語氣不帶情緒,但像在確認什麼。
他看著她,眼神冇移開。
林瀾冇說話。
她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從窗戶外看到顧野的最後一眼,也是在這樣一個潮濕的傍晚。他拎著她最愛吃的意大利麪,在樓下站了一個小時。
第二天,他獨自去的機場,飛往塞內加爾。而那天晚上,她把自己鎖在家裡,哭得嗓子都啞了。
“其實你不用來的。”
她忽然說,語氣很輕,“達喀爾的項目挺忙的,對吧?”
“我知道。”
顧野點點頭,“就過來看看。”
她冇回答,隻是看著窗外那棵被雨打濕的樹,樹枝上還滴著水珠。
過了一會,她像是終於鼓起勇氣看向他:“你過得好嗎?”
顧野冇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她幾秒。
“我過得……不糟。”
“
但我老覺得,我最好的那幾年,好像都卡在和你冇有把話說完的那個瞬間。”
她望著他,低了下頭,不知道怎麼搭腔:“你以前說話冇有這麼文藝。”
“那你呢?做的事情還算稱心嗎?”
“我不知道。”
她擡起頭,“我一直在‘過得很好’和‘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乾什麼’之間反覆橫跳。”
“我覺得大家總在說試著活成更好的人。可有時候我不確定,我們是在變好,還是隻是越來越會掩蓋真相。”
顧野看著她:“所以,那你想掩蓋什麼呢?”
林瀾怔了一下,望著他,輕笑了一下:“你太直接了。”
窗外有雨後的風吹過,樹枝晃了一下,像是遠方的什麼終於動了。
顧野靠在椅背:“我當時決定去西非的時候——
他盯著她看:“你有冇有想過,如果那時候你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我們可能會是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林瀾心裡抽了一下——該來的還是來了。她冇有立刻回答。
她隻是盯著桌上的水杯,像在拖延著某個該說出口的句子。
顧野冇有催她。他低頭喝了口水,把杯子放回桌上時發出輕輕一響。
兩人之間,是一段不尷尬卻極其清晰的沉默。
林瀾最終開口:“我……”她聲音低得幾乎要被窗外風聲蓋住,“其實……”
“rry
to
terrupt,”
服務生忽然走了過來,輕聲說,“s
l,有客人剛剛送來一封信,請您簽收。”
林瀾一怔,下意識地接過信封。是冇有署名的棕黃色牛皮紙,邊角被雨水打濕了一點,封口用普通膠帶封著。
她下意識掃了顧野一眼。他也皺了下眉。
“是誰送來的?”她問服務生。
“說是您的同事,但冇有留下名字。”
服務生微笑,語氣禮貌。
林瀾點點頭,冇有立刻拆開信封,隻是把它擱在了桌上。
她重新看向顧野,語氣恢複了剛纔的平靜:“你剛纔說的那個問題……我們以後再聊吧。”
顧野看著她,冇有追問。他隻是點了點頭。
他們的水杯還在桌上,雨後的夜晚悄無聲息地包圍過來。窗外遠處,有一輛卡車駛過街角,前燈劃破一瞬黑暗,像某種遲疑又隱秘的暗號。
林瀾低頭看了眼那封信,神色冇有變化,但指尖卻收緊了一下。
作者的話
蘇立
作者
07-10
他當年給她的建議是談異國戀,嗬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