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潘鳳,字無雙 第3786章 那年十八
姚平仲長長的在使勁兒伸展身體。
他也好像終於是能夠將一口氣給吐出去了。
這口氣他不知憋了多少年了。
他現在唯一想要做的一件事兒就是,戰死沙場。
完成他作為一個將領的最後歸屬。
作為一個領兵打仗的將領來說,唯一和最終的目的地,都應該是戰死沙場。
要是不能將戰死沙場作為自己的最終目的,那麼,根本就不應該出來打仗,也根本就不應該來做一個將軍。
隻有將戰死沙場能夠作為自己的最終歸宿,那麼,才會在每次戰場開始時,讓自己變得興奮。
才會不停的讓自己奔赴一個個戰場。
戰死不是恥辱,是作為一個將領的至高榮譽。
很多人上了戰場後,唯一所追求的就是升官發財。
這樣的人是打不好仗的,永遠也都打不好仗的。
“嘶,呼、”
在吐出一口氣時。
姚平仲一下就往外衝了出去。
他好像一下又回到了那年十八,血戰沙場名揚天下的那一刻。
當時在他身邊的人,也幾乎都已經死了。
就連吳玠的都已經戰死了。
他在得知吳玠戰死時,心裡一時間竟然是有著那麼一點兒羨慕。
翻身上馬。
他嘴裡在發出一聲嘶吼,道:“全軍出發!!!”
“騎兵先行。”
他手裡的軍隊也多,大概萬人左右,不過這數萬人都是他訓練了多年的精銳騎兵。
他以前在金軍的騎兵麵前敗過,就那敗過的一次,就好像是成為了他的夢魘一般。
閉上眼,就能聽見那戰馬在耳畔嘶鳴,馬蹄轟隆踏碎著他的耳膜。
很多年了。
“很多年我都無法安然入睡。”
“我知道就在等著這一刻,就在等著這一刻了!”
眼眶之中,變得有那麼一些淚眼婆娑。
不過,他現在是看著軍隊率先出發了,而他自己並未跟上。
他還有著另外的一個任務,那就是盯著劉錡。
川陝之地的將士幾乎都已經出動了。
劉錡要是不想走的話,他憑著手裡的軍隊是能夠直接的稱霸川陝,接過之前吳玠的位置。
劉錡乃是潘鳳的親自的提拔起來的。
就是在等著戰爭開始的這一刻。
而姚平仲就屬於是和潘鳳一起長大的。
當初他認識潘鳳的時候,他還是少年,潘鳳也還是少年。
隻不過,就是潘鳳的那個少年略微有那麼一點兒不太一樣。
他腦子裡依舊還模模糊糊記得當年初見到潘鳳時候的場景。
那個時候他也並不知道潘鳳的年齡,不知潘鳳是比他大,還是比他小。
但他幾乎也預設了,潘鳳的年齡就是比他要更大。
因為,
潘鳳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潘鳳站在你麵前時,你隻能看見他少年的模樣,卻看不到他少年心性。
雖然,能夠感覺到相互之間他們的年齡差距不大,有可能還更小,但心裡就已經下意識的覺得,他的年齡更大,那老氣橫秋的模樣,本能的就讓你認他做大哥。
姚平仲要看著劉錡出潼關之後,到時候他再跟著一起出潼關。
要是劉錡不想走出去潼關的話,他就需要幫劉錡躺著出潼關了。
反正,就必須是要讓劉錡出關,活著出關和死著出關都是一樣的。
劉錡的軍隊也都已經調動起來了。
隨時都能夠出發。
姚平仲的軍隊在率先出發之後。
他的軍隊也緊隨著就出發。
他倒是沒什麼想要成為川陝之王的心思。
畢竟,他的官兒算是比較小的,是潘鳳提攜了一下之後,這才讓他官位上來了。
他之前和姚平仲也是差不多的,幾乎就已經被遺忘掉了。
潘鳳忽然一下將他從那個被遺忘的角落之中翻出來時,那一刹直接所帶來的救贖感。
讓他是隻想追隨潘鳳,出生入死,肝腦塗地。
劉錡到了潼關之前,他是安排了他比較信任的將領,守住潼關。
前麵要是進攻不順的話,守住潼關也就算是守住了一條退路啊!
雖說是要出去打仗,但不能連自己的退路都不要。
姚平仲也已經在這裡等著了。
眼神看了一眼劉錡,兩人其實年齡相仿。
而且,也是都是將二代出身。
經曆似乎也差不多,都是少年得誌後一下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兩人在對視一眼之後,都在對方眼裡看見了同樣的東西。
“走吧!”姚平仲在看了一眼之後心裡也就放心了。
“我就先行一步了。”
“我騎兵跑得快,你在後麵給我供給糧食。”
劉錡說道:“你跑得快我也不一定就慢。”
姚平仲說道:“你要跟我比一比咯。”
劉錡說道:“那麼就看誰先到東京。”
“我聽說小太尉得了一把寶刀,就以那寶刀作為賭注吧!”
姚平仲笑了起來,點了點頭說道:“好!”
也是許久都沒人叫他小太尉了。
那是十八歲一戰成名後,彆人給他取的外號。
“先走一步。”姚平仲使勁兒的一拍馬,快速出關。
……
“打起來了。”
“所有人全部都打起來了。”
“我們要不要幫手啊!”
張憲拿著訊息急忙的找到了嶽飛。
“距離我們不算很遠。”
“我們要是出去幫一把的話,大概也就……一個時辰。”
嶽飛朝著外麵看去,他是占住了兩條河交界之地,在這裡建起營地和防禦工事。
外麵此時肯定是有不少的金軍在盯著他。
他的軍隊要是從這營地之中出去,就會受到襲擊,“金軍這個時候有可能就是在圍點打援。”
“我們一旦要是出去救。”
“就會被襲擊。”
張憲問:“那我們就見死不救?”
“好像宰相和皇上都在那軍中。”
嶽飛摸著額頭,說道:“救肯定是要救。”
“隻不過,該如何救……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他腦子裡想著說道:“傳令給遊奕軍姚政,讓他假裝要給我們運送一批糧食進來。”
“吸引住金軍。”
“接著,在傳令給踏白軍董先,讓他接應姚政。”
“隻要金軍出來就和金軍打!”
“再傳令給背嵬軍徐慶,把我們的精兵都給帶出來。”
“等到外麵姚政、董先和金軍打起來了,他就跟我出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