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界漁獵求生 第57章 木筏
-
侯老師留下的諸多石器中有兩把投矛。
矛頭是兩塊敲打而成的灰白色石片,長十公分,寬五公分,最厚的地方不超過一公分。
形狀規整,極為鋒利。
不知道地質學出身的侯老師是來之前就會,還是來之後自己琢磨出來的。
矛杆是根剝去了樹皮的木棍,加上矛頭有一米長,乒乓球粗細。
從光滑程度和微黃的顏色判斷,應該使用了很久。
矛杆頂端一剖兩半,矛頭鑲嵌其中,不知名的黑色膠粘合後,再用堅韌的植物纖維層層纏繞加固。
聽韓青兩人說要用投矛獵野豬,趙婭妮非要跟著去,隻能順便也帶上了小鐘。
來回十幾分鐘,豬群已經換了采食地點,四人順著印記找過去。
韓青看好地形,道:“阿奇,你繞到上麵,居高臨下發起攻擊,瞄著脖子投,其他地上肉厚,造不成致命傷。
我在豬群下麵那塊石頭旁邊等著,你投中投不中我都會補矛。”
石頭兩側相對空曠,有野獸明顯的踩踏痕跡,豬群受驚後,從這逃跑的概率最大。
“婭妮,你領著剪子再去我下麵,找地方躲起來,聽我喊就放剪子。小鐘,你在這彆動。”
各自到了指定地點,韓青打個開始的手勢,阿奇就慢悠悠的走向豬群。
十米,最大的母野豬看著阿奇哼哼了幾聲,阿奇立即蹲下。
等母野豬放鬆警惕,他蹲著往前蹭了兩步,一點點站起來。
側身微微後仰,右臂持矛拉開,左腿弓步,整個人形似一張弓。
力從腿起,擰腰甩臂。
矛出如流星。
正中這頭母野豬的脖子。
“嗷。”
母野豬慘叫一聲,順山坡向下狂奔,眨眼就到了蓄勢已久的韓青身前。
韓青瞄著豬嘴前麵的空氣全力甩出投矛。
兩三米的距離,整個石製矛刃全部紮進了豬脖子,和阿奇投出的矛前後就差了幾公分。
這一矛的力氣讓高速衝刺的母野豬失去了平衡,踉蹌了幾步滑倒在地,豬群從它身旁轟隆隆的跑了過去。
母野豬掙紮著起來追向豬群,韓青大喊:“放剪子。”
藏在樹後麵的剪子突然出來,領頭的母野豬立刻轉向。
剪子追著落在後麵的豬崽去咬,韓青急忙指揮:“剪子,後麵後麵,咻、咻、咻。”
就這功夫,帶著兩根投矛的母野豬已經到了,剪子轉身往它頭臉上亂咬。
母野豬受驚,低頭就拱。
剪子靈活躲開,一口叼住了母野豬的大耳朵。
阿奇的投矛在撕扯中掉下來,傷口隨即噴出一股血箭。
趙婭妮快步趕上,刺刀對著豬腚就是一下,疼的母野豬蹦起一尺多高。
剪子脫口,母野豬落地要跑。
一道灰影從樹上跳下來,直接把母野豬撲倒在地,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跟過來的咪咪。
趙婭妮又在豬肚子上捅了一刀。
阿奇投出石矛就在後麵緊追,這會也到了,抓住韓青投中的矛死命往下壓。
剪子又鉗住了豬耳朵,咪咪咬著豬脖子。
母野豬四個蹄子亂蹬,趙婭妮也學阿奇,刺刀插在豬肚子不鬆手。
一二百斤的母野豬就這樣被兩人二獸釘在了地上。
韓青擰下戰術小刀,搬起進氣少出氣多的豬嘴,看準位置,照著咽喉狠狠一刀。
開膛,熱乎乎的內臟餵飽“貓”狗,韓青抹去額頭上的汗,笑道:“再給你們燉大腸吃。”
大病初癒,韓青稍微一活動就是滿頭虛汗。
趙婭妮聞言撇了嘴,上次兩頭野豬腸子燉出來,腥臭味令人作嘔。
韓青哈哈大笑:“上次冇經驗做的不好吃,我琢磨著,先在河裡泡一晚上,再用鹽搓,應該能洗乾淨。”
“還是洗洗喂剪子吧,臭烘烘的它老愛吃了。”
“你不懂,吃大腸就是為了這一口臭得烘的味。”
整頭野豬從頭到尾分成小塊,又是一百多斤肉。
下午趙婭妮帶著兩個孩子去蒐集藤蔓,韓青在營地分割豬肉,活雖然輕鬆,身體卻不爭氣,乾一會歇一會。
第二天開始砍伐木材,整整用了兩天才準備妥當。
一根直徑二十公分,一米長的鮮木材就有上百斤,韓青大體估算了一下,木筏造出來重量要在一千五百斤向上。
在岸上造出來推進河裡都是個大問題,隻能處理好所有的木材在水裡捆紮。
木材首尾砍出淺三角口,捆紮時,藤蔓在缺口纏繞更加穩固。
傘繩和登山繩肯定比藤蔓結實,但韓青真不捨得,情願每天檢查修補,也要用藤蔓。
現代化的繩索越用越少,能不用就不用,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派上大用場。
韓青找了塊有大樹生長的河岸清理出來,當造木筏的場地。
大樹是用來栓住木材,防止木材下河後被水沖走。
木筏的主體由十根木材並排組成,為了讓木材緊密結合,每一根都要把兩側砍平,就這一步就用了半天時間。
保險起見,主體紮好以後四人就揹著物資上去試重,效果十分理想,吃水線剛超過木筏一半。
下麵的工作就變的輕鬆了,長短粗細不一的木頭捆紮後鋪設在十根木材上。
木筏製作完成,又搭了頂一米半高,兩米長的人字形帳篷當船艙。
傍晚不上岸就睡在裡麵,由一個人掌握木筏方向不耽誤趕路。
紅日初升。
韓青手持一根長長的細木篙站在筏頭,意氣風發的喊道:“開船嘍!”
早就準備好的阿奇手起斧落,連接大樹和木筏的藤蔓應聲而斷。
木筏輕輕一晃,在水流的作用下慢慢向前漂去。
韓青手中的木篙點在河底,用力一推,木筏調轉方向駛向江心。
河岸不斷倒退,四人迎著風高聲歡呼。
雖然耽誤了幾天時間,手上磨起了無數血泡,但是這一切都值得。
木筏在寬闊的河道中航行了兩天兩夜,第三天早上韓青感覺左岸的山坡有些眼熟,到帳篷船艙裡拿出侯老師的筆記,翻到其中一頁。
“二零二四年七月五日,晴。
兩座山坡連續隆起,坡頂各有一棵樹冠渾圓的樹,合起來像是一對豐滿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