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製裁,毒梟全變機梟了 第244章 莫非,商業的儘頭真的是地產
-
江晟說,會讓蓮蓬向中芯供應奈米壓印設備,並非虛言。
因為不管投資蓮蓬,還是成立蓮芯,他自始至終,都誌不在晶圓代工,而在供應鏈安全。
如果隻是為了賺錢,賣衛生紙都比做光刻機強。
至少,衛生紙的市場容量比光刻機要大得多。
他想了想,對梁總道:“預計今年,奈米壓印的產能,都會被蓮蓬自己的晶圓廠和蓮芯吃掉。
中芯想要采購設備,並打造自己的晶圓級無塵室,估計要到明年之後。
不過,等到下半年,你們可以先派出部分人手,到蓮芯參與奈米壓印設備的調試和操作。”
江晟尋思,等到下半年,搭載5nm處理器的金橘G8,都已經上市半年,奈米壓印設備的事,肯定隱瞞不住。
即使讓中芯的人,提前接觸設備也沒關係。
事實上,關於奈米壓印設備的訊息,就算現在就泄露出去,關係也不大。
他之所以要求保密,主要是為了麻痹反金橘聯盟,以免他們狗急跳牆,慫恿大漂亮進行更激烈的科技和貿易對抗。
雖然他不怕對抗,但這個時間肯定越晚越好。
時間越晚,己方就越強,在對抗時受到的損失就越小。
聞言,梁總點點頭。
一年而已,中芯等得起。
當然,如果能將交付或投產時間提前,那肯定更好。
想及此處,梁總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江總,奈米壓印設備要等到明年才能交付,那晶圓級無塵室呢?我們能不能先改造?”
“抱歉。”
江晟搖搖頭,“蓮蓬的晶圓級無塵室要求非常高,還涉及到許多蓮蓬的專利,暫時隻能交給蓮蓬親自打造。”
梁總:“……”
好嘛,這還學高通,搞起捆綁銷售來了。
不過,能應用於邏輯晶片的奈米壓印技術,暫時隻有蓮蓬有,不管這是不是捆綁銷售,他們都隻有接受的份。
明白這一點的梁總,隻得開玩笑似的說道:
“我怎麼感覺,蓮蓬設備快變成包工頭了?”
江晟哈哈一笑,向其豎起大拇指,道:
“梁總猜得太準了!不愧是隻從蓮芯想要轉賣光刻機,就猜到蓮蓬新一代光刻設備,是走奈米壓印路線的高手。
就在前段時間,蓮蓬專門收購了一家建築公司,還有一家專門做機房散熱和新風係統的公司。
現在的蓮蓬設備,蓋房子的可能比造設備的都多,連他們自己,都自嘲說要把蓮蓬設備,改名叫蓮蓬建設!”
梁總:“……”
難道,商業的儘頭,真的是地產?
-----------------
時間飛逝。
不知不覺,離春節隻剩三天,江晟名下的一係列公司,除了值班保安,員工基本上都已經回家。
就在這時,因為蓮蓬設備接單接到手軟,而導致股價暴跌的阿斯麥,突然宣佈——
旗下dUV光刻機,價格全線下調30%,部分老款最低隻要1000萬美元,比蓮蓬的光刻機還便宜。
雖然這些機型,比蓮蓬的28nm光刻機效能差了一大截,但低至1000萬美元的售價,還是引起了很多公司興趣。
除了dUV大降價,EUV的價格也做了調整。
隻不過是上調。
阿斯麥旗下,所有EUV光刻機價格上調10至20%。
這個比例,看似比dUV的降價比例小,但結合EUV單台1.5至2億美元的價格,實際上每台都漲了至少1500萬美元,多的高達4000萬美元。
然後,台積電、三桑、因特爾、格芯等公司,紛紛對阿斯麥的dUV進行搶購。
幾乎是一夜間,訂單量就超過蓮蓬的150台。
隻不過,所有訂單,采購的全是dUV,EUV光刻機的新增訂單,一張都冇有。
2月11日,東大除夕當天,就在很多人以為,阿斯麥的EUV因為漲價,賣不出去時,一個爆炸性的訊息傳出:
棒子國的SK海力士,豪擲4.8萬億韓元,約400多億美元,向阿斯麥訂購了數十台EUV光刻機。
訊息一傳出,無數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這麼大一筆錢,早不買晚不買,在阿斯麥宣佈漲價後,剛過去兩天,就宣佈購買。
這公司的負責人是傻逼嗎?還是說,把普通人當成了傻逼?
“這是托吧?這絕對是托!100%是托!”
“我突然懷疑,購買dUV的台積電和三桑也是托!”
“話說,SK海力士的負責人是被阿斯麥綁架了嗎?還是說在談判時中了桃色陷阱?”
“這是被拍照了吧?絕對被拍照了!即使以最低漲幅10%計算,這400多億美元,也意味著他們多花了40多億!”
“有冇有可能,是負責采購的人收了回扣?”
“……”
在無數人質疑中,SK海力士的董事長表示,隨著半導體工藝進入10nm節點以下,EUV光刻機已經成為製高點。
去年10月,SK海力士釋出了全球第一款ddR5服務器內存。
今年,他們有望釋出全球第一款ddR5消費級內存。
並且在接下來,SK海力士的發展重心,都會放在ddR5上,同時計劃在2025年,將ddR4停產。
而他們此次采購的EUV,正是為此計劃而準備的。
隻是,就算有SK海力士董事長親自出麵澄清,各國的吃瓜群眾,依然堅定地認為,這裡麵百分之百有貓膩!
不是SK海力士當托,就是這位董事長,有把柄落在阿斯麥手裡,要不然不會當這個冤大頭。
就連棒子國國民,都在網上對其口誅筆伐,還有人號召,一起去SK海力士總部散步。
“阿西吧!”
看著網上對自己的辱罵,以及充滿桃色的猜測,SK海力士董事長氣得臉都綠了。
因為,他真不是阿斯麥找來的托,也冇有什麼把柄,落在阿斯麥手裡。
事實上,這次大采購,是去年就做出的計劃,並且一直在談判。
當阿斯麥突然宣佈,對旗下EUV光刻機全線漲價,他氣得當場就想終止談判。
但最終,在阿斯麥簽署兩年保價協議,和優先交付的承諾下,他還是在協議上簽下了自己名字。
冇辦法,EUV關乎他們的發展戰略,而目前能提供EUV的,數遍全球也隻有阿斯麥。
退一步講,即使蓮蓬也研發出了EUV光刻機,並且價格和dUV一樣,隻有阿斯麥的一半,他也不可能去買蓮蓬的。
畢竟,這是一個在大漂亮軍事基地上建立的國家,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那還不如主動把頭伸出來,換取額外承諾。
隻不過,他冇想到,外界會這麼物議洶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