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不勝:有口走遍天下 三、和諧幸福,決定權在口中
-
三、和諧幸福,決定權在口中
不得不提到的是,現實中光有口纔是不夠的,有時候化腐朽為神奇的不是你的出口成章,恰恰相反,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景交融。
(一)無法迴避:說服的話題
1勸說的智慧
要想說服一個人,就必須在這個人身上下功夫。
首先,要瞭解他的性格、喜好、經曆、知識層次、背景等等。還要瞭解要說服的問題,這是做到知已知彼。
瞭解了對方的情況,確定了該如何措詞,就要麵對麵地交談了。這時,注意自己的表達要清楚,聲音高低適中,語速合適。同時,還要隨時從對方的語言、體態收集資訊,判斷對方的心理,從而一語中的,達到目標。
三國時期,諸葛亮赴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的事例,可稱超級說服力的精典。麵對群儒的刁難,諸葛亮引經據典,高談闊論,令群儒不得不服。而一見孫權的相貌,諸葛亮馬上判斷此人不可說服,隻可激之,孫權果然中計。最難說服的是周瑜,周瑜已有抗曹之意卻故意為難諸葛亮,言稱應投降曹操。如果諸葛亮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周瑜與劉備聯合,劉備一方就陷入被動,主動權就歸東吳了。
諸葛亮根據周瑜的背景、性格,已知周瑜這一計。他並不談而是附和周瑜,稱投降為對,而且說隻要大喬、小喬兩個東吳美女送與曹操,東吳就萬事大吉了。大喬為孫策之妻、小喬為周瑜之妻,諸葛亮能不知道嗎?他是故意以此來激怒周瑜達到孫劉聯合抗曹的目的。
諸葛亮說服周瑜,靠的是淵博的知識、機智的頭腦和逼真的表演能力。
2真情的力量
(1)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進行勸說。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彆人的尊重,即使是學生、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認可。而一個人在受到彆入尊敬時,心情會特彆的輕鬆
愉快,在這種情況下勸說對方,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強調與對方在某些方麵的相似之處。
找出與對方彼此一致的共同點,便可產生“自己人”的效應,不僅導致彼此喜歡,還可導致互相信任。在一些著名的演說家的演說詞中,常常出現這類詞句:“我們所想的\"、“我們這種表現”等等。他們常以“我們”替代“我”這個詞,這樣在聽眾中就會達成一種共識:這是我們大家的,從而產生了一種共鳴。
(3)以對方的立場為出發點。
考慮對方的立場,發掘對方的欲求、情感是說服的基本方法之一。想要說服彆人,不妨設身處地地以對方的立場為出發點,找到對方的利害之所在,使被說服者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做法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樣,就能緊緊抓住對方的心,從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真情的力量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著名醫學家卡雷爾到法國講學。邀請方有關人員極力動員他留下,法國裡昂大學專門為他建造了一座研究所。在熱情真摯的感情呼喚下,卡雷爾動心了。然而,卡雷爾的美國同事正等持他返回美國,為了使他離法返美,對他瞭如指掌的同事,發了一封隻有二十字的電報:
“幾顆心還活躍在玻璃瓶裡,等候著你的歸來。”
像將士聽到了出發的命令,卡雷爾收到電報後的第二天,便登上了返美的旅程。為什麼一封電報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原來這真摯動情的寥寥數語緊緊地抓住了卡雷爾的心。
3不帶惡意的圈套
生活中有一種不易為人所察的語言圈套,常在高手說服中使用。比如,當你要推銷汽車時,首先要態度自然地和對方聊天,接著再告訴對方,你的車子還可以開很久,換新車未免太可惜了。由這樣的開始,對方便信任你了,即使你不主動提出,對方也會逐漸將話題扯到買車的事情上來。事實上,這種表述方法具有催毀對方防衛架勢的效果。在此之前,顧客一直認為既為汽車推銷員,肯定要否定我現在開的車。
要阻止一個有心尋短見的人跳樓自殺,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到了萬不得己的時候,說些令對方感到意外的話倒會發生作用:“你這麼想死,那就去死吧!”
當你如此怒吼時,對方很可能在瞬間呈現虛脫狀態,最後喪失勇氣。因為一個想跳樓自殺的人在聽到這些話後大都會感到意外,感到吃驚。事實上,這些人心中都有“關心我”和“彆拋棄我”的潛在念頭。
當然,這是事關入命的話語,不可輕率使用。特彆是要注意對方的固有性格來選擇“懷柔”與“怒吼”兩種不同的勸告法。
如果你說出傷害或否定對方的話,亦即與其潛在意識相反的話時,他的行動就會受到限製。
在著名的《國王的新衣》中,就有包含有出乎意料的“說法:”
國王想擁有一套全世界最華麗的衣服,便公開征召栽縫師。不久,來了位男子,性急的國王擔心其速度不夠快,專程跑到栽縫師那裡去,但裁縫師卻說:“陛下,這套衣服所用的布料,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這套衣服隻有聰明的人纔看得見。當然,陛下自會看得非常清楚的。”栽縫說著,假裝將衣服拿給國王看。
國王雖然什麼也冇看到,但卻連連點頭說:“不錯、不錯,真想馬上穿起來。”說完就回去了。
當衣服完成以後,國王穿著新衣在大街上大肆遊行,雖然每個人都隻看到**的國王,然而大家卻還是讚不絕口:“哇,好漂亮的衣服!”
最後,一個年幼的孩子揭穿了眾人的謊言,他大叫:“哇!國王光著身子!”
這則故事中,裁縫師用的便是技巧地攻人弱點的表述法。這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因為你是這方麵權威,所以當然瞭解我的意思,希望你能協助我。“如此先發製人,對方往往難以反應。
“在場的各位都是乾部,對於這個問題,自然已瞭解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不再特彆說明瞭。”
其實,隻要你指出問題,就能發現他們尚有根本冇發現的問題。但他們即使並不十分清楚問題的全部,也不會要求你作說明。因為,“我不知道,請你告訴我”是一句十分冇有麵子的,需要有足夠勇氣才能講出來的話。
4你有這些壞習慣嗎?
“愚鈍”的說服者常犯下列錯誤:
(1)強迫。
不考慮他人的立場,隻顧強迫他人。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隻要在社會上稍有點成就,就很容易陷人此類型。對於被說服者而言,反抗、逃避、或撒手不管是很自然的反應。所以,在說服前,希望能多思考對方現在所處的狀態。
(2)杞人憂天。
在說服前就幻想著可能會失敗,這是屬於怯懦型的。這種類型的人也是以自我為中心,深恐他人的拒絕會傷了自己,因此不容易說出所要求的事情,縱使提出來了,也是非常生硬、極不流暢的。尤其在提出的要求中會夾著“不的話也無所謂”、“絕無勉強之意”等字眼,藉此作為自己後撤的防線,保護自我。如此說服他人,是很難奏效的。
(3)亂用權威。
此類型的人亂用權威,愛擺架子,習慣於大放厥詞,居高臨下地教訓人,而不是平等地說服人。
(4)哭訴。
如果有人凡事都喜歡哭訴道:“這怎麼辦呢?”“快救救我吧!“你往往迫於無奈,隻好答應。哭訴型未必每次都會成功,往往隻有“一次之效”。因為既然要請求彆人相助,就應該有條不紊地加以說明,解釋事情的原委。倘若省略此過程,僅靠“看在……份上幫一次忙吧”這類的乞求,是不明智的。
這裡有必要著重談談另一種類型的說服者—一長篇大論型。此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因而影響也大。
長篇大論的說服是不受歡迎的,碰到這種情形,被說服者會感到厭煩,甚至拂袖而去。其說服的效果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造成長篇大論的原因之一是說服者信心不足。總是擔憂:“提出要求會不會惹人不高興?會不會激怒大家?”、“彆人會不會聽不懂我的解釋?”問題考慮得太多,以致於變成無關緊要的冗長話,反覆想著辯解,但開場白太長,漸漸脫離了主題,令對方產生不耐煩的心理。
有些人杯酒下肚便開始絮叨不已,此類長篇大論大多出自平時不易儘其說的人身上,為了滿足發表慾,所以會同一件事情顛來倒去說個不休。
造成長篇大論的原因之二便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強賣給對方。其說話的口吻大都是說教式,於是在無形中就把話變得冗長不堪。其結果根本談不上效果,甚至會有反效果。
5耐心:重要的溝通法則
有些人由於某種成見,對你懷有先人為主的偏見,話語常常不投機。他(她)可能:
(1)在談論中突然離坐,或故意裝作若有所思把臉歪到一邊,不正視對方。
(2)談話逐漸逼近正題時,他忽然提出另一個話題。
(3)使用不合時宜的客氣話。
(4)捏造歪理,對彆人的話逐句加以毫無道理的反駁。
(5)絕口不提對方的姓名。
遇到這種情況,你可采取某些對付的辦法。比如,對方的反感太激烈,你將難以開口,務必先設法消除對方的反感,再進入話題。
當對方地位比你低時,要來個“下馬威”,開口就說:“哎呀,真冇有想到你這麼討厭我”用這種話表示你容忍他,接受他,會使對方發覺:
“你知道他有反感”,對方就不得不對你的話有所反應,也許會說:“不,絕對冇有這回事。”或說:“請彆這麼說,你這是誤會了。”這樣,對方的氣勢就被你壓下去,對你要另眼相看。
當對方的地位比自己優越時,你可以以柔克剛,說:“很抱歉,冇想到我也值得你放在眼裡。”之類的話,態度要顯出謙卑樣子。即使對方擺出不屑一顧的態度,你也要一如既往,對方會被你的誠意感化,反感勢必減少。
當雙方地位相當時,如果對方故意顯出輕視的態度,多是抱有“看這傢夥對我的輕視作何反應”以及“試試看”的想法。如果你稍有不滿的言語或態度,他的反感就會有增無減。如果你一直是客客氣氣的表現,對方就產生了“這人不一般”的想法。因此,當對方顯出反感,你能表明”原因在我氣就能夠使對方發覺你知道他對你有反感,又要自始至終采取保全對方麵子的態度。當你說服有反感的人,先不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可以反過來利用對方”試試反應”的策略,當對方提出若有其事的道理,你也要若有其事地暫時容忍。在進入正題之前,可能先承認“過錯在我”,藉此消除反感,以使反感轉向好感。
如果你的觀點是對的,一時說服不了人家,你很可能會犯過分心急的毛病。當然,如果人家聽了你的說服的話,立刻點頭叫好,改弦易轍,並稱讚你“一言驚醒夢中人”,這自然是最妙不過的。實際上,這樣情況並不多見。彆人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要對方改變看法也決非一日之功。相反,即使他當時表示了心悅誠服,你還要讓他回去好好考慮。因為積習難改,當麵服了,回去細想可能還會出現反覆。如果真是如此,於萬不能指責對方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另外,求同存異也是一種較好的說服方法。在一時對方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不妨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使雙方的心理”共同”,然後提出對方容易接受的大前提,不要糾纏細節。
實踐和經驗告訴我們:
一個人如果冇有耐心,無論如何也是說服不了彆入的。在說服過程中,強烈的說服決心會使對方乖乖就範。
正確的做法:第一要耐心,第二要耐心,第三還是要耐心。
當你不能說服對方的時候,甚至被人搶白一頓後,不要生對方的氣,更不能生自己的氣。“算了,管這閒事乾什麼。”這種想法是不應該有的。
你要有長期做說服工作的準備。逐步解釋一些細節和要點,日積月累,成見就會漸漸消除了。
你還應當擴大你的陣線。有時候,彆人不難被你說服,但他身後存在著龐大的力量,被人慫勇幾句,思想又有波動,所以,你麵對的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有鑒於此,你應當從各方麵增加自己的力量。如你可以給對方介紹一些有益的書籍,看一部好電影,也可以找一些與你見解相同的人一起幫你做說服工作。通過這一係列的工作,不但從各側麵幫助對方,而且對你也是一個促進,因為你也從多側麵的工作中提高了自己。
情景直擊:钜額罰款從稱讚對手“搞定”
畢克公司承包了一件建築工程,預定於一個特定日期之前,在費城建立一幢龐大的辦公大廈,一切都照原定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大廈接近完工階段,突然,負責供應大廈內部裝飾的用銅器的承包商宣稱,他無法如期交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整幢大廈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將遭钜額罰金。
長途電話、爭執、不愉快的會談,全都冇效果。於是傑克先生奉命前往紐約,當麵說服銅器承包商。
“你知道嗎?在布魯克林區,是你這個姓名的,隻有你一個人。”傑克先生走進那家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之後,立刻就這麼說。
董事長有點吃驚:“不,我並不知道。”
“哦。”傑克先生說,“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車之後,就查閱電話簿找你的地址,在布魯克林的電話簿上,是你這個姓的,隻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長說。他很有興趣地查閱電話簿。“嗯,這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姓,”他驕傲地說,“我這個家族從荷蘭移居紐約,幾乎有二百年了。”一連好幾分鐘,他繼續說到他的家族及祖先。當他說完之後,傑克先生就恭維他擁有一家很大的工廠,傑克先生說他以前也拜訪過很多同一性質的工廠,但跟他這家工廠比起來就差得太多了。“我從未見過這麼乾淨整潔的銅器工廠。”傑克先生如此說。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建立這個事業,“董事長說,“我對它十分感到驕傲。你願不願意到工廠各處去參觀一下?”
在參觀過程中,傑克先生恭維他的組織製度健全,並告訴他為什麼他的工廠看起來比其他的競爭者高級,以及好處在什麼地方。傑克先生還對一些不尋常機器表示讚賞,這位董事長就宣稱是他發明的。他花了不少時間,向傑克先生說明那些機器如何操作,以及它們的工作效率多麼良好。他堅持請傑克先生吃中飯。到這時為止,你一定注意到,傑克先生一句話也冇有提到此次訪問的真正目的。
吃完中飯後,董事長說:“現在,我們談談正事吧。自然,我知道你這次來的目的。我冇有想到我們的相會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帶著我的保證回到費城去,我保證你們所有的材料都將如期運到,即使其他的生意都會因此延誤也不在乎。”
傑克先生甚至未開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的東西。那些器材及時趕到,大廈就在契約期限屆滿的那一天完工了。
用讚揚的方式開始,就好像牙醫用麻醉劑一樣,病人仍然要受鑽牙之苦,但麻醉卻能消除苦痛。
要想改變一個人而不傷感情,不引起憎恨的話,應該學會從稱讚和讓對方滿足著手。
(二)夫妻、師生及朋友之間
1家庭幸福,決定權在你“口”中
關於溝通,家庭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領域。一位作者說得好:未來的幾十年是“風和日麗”還是“暴風驟雨”,決定權就在你的“口”中。
通常,人們把這裡稱為幸福的港灣;而你,也可能正進入人生中最漫長的溝通旅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其實這裡不應涉及論辯式口才,不應該有戰場與硝煙;也即是說,如果因言語不當把這裡演變成了戰場,可以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不過,這不應包括夫妻之間的普通“爭吵”。下麵的案例中,我們會就這個問題作一番描述。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單位裡忙忙碌碌,回到家中洗洗涸刷,夫妻倆一天說不上幾句話,但往往一開口就大動乾戈、狼煙四起。但願你是幸運的,這不屬於你的生活。雖然和睦真的不難,我們大多數人也深知其理,可問題是,我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嗎?
需要說明的是,下麵這些人可以省去本節:
(l)“天生”的大男子主義者。成長環境因素、後天教育、特殊的經曆等都可以造就他們。
(2)生活在“無需“夫妻平等的國度。不可否認,有些地域即是如此。
“吵架”,往往是我們的痛苦記憶,無奈我們卻無法簡單地迴避這個話題。畢竟夫妻吵架也是一種特殊的談判,如果正確對待,本著“百年好合”的承諾,還是能讓危機遁於無形。事實是,有的“模範“夫妻一生中都很少爭吵,我們何不也希望這樣呢。
下麵是我到香港講學時遇到的兩個真實案例: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介入這對夫妻的溝通。上次“談判”後有過一個短暫的平靜,可誰知賽馬時間一到,丈夫便先行告退,趕去馬場,剩下妻子帶著兩個孩子。今年他們說希望再輔導一次。小夫妻之間冷戰已僵持很久,冇有進展。我所能做的是讓他們彼此碰麵,重新坐下來,並且開始談判。一年過去了,他們連坐的位置都冇有改變,談話內容,也幾乎一模一樣。
丈夫顯得比去年主動得多,再也不是對妻子作全麵消極的抗議。以前是一個追,一個避;但最起碼冇有太大沖突,現在避的不再避,於是談判充滿火藥味。
妻子說:“你什麼事都優柔寡斷!”
丈夫說:“你會讓我有自己的意見嗎?”妻子說:“我當然想你有自己的意見!”
丈夫說:“那天我們去吃飯,我說要吃咖喔牛楠麵,你卻說不要吃,我再也不知道自己要吃什麼!”
妻子說:“你吃了咖喔會腳癢,我提醒你而已!”(注意,平和、理性的對話非常重要,這是夫妻間起碼的愛的承諾的內容。無端的將惱怒發泄到言詞上,會使談判立即破裂。)
丈夫說:“我連自己要吃什麼都不能決定,還可以做什麼?”
看看,這一段對話可說是一個典型的夫婦對峙。在這新時代,女入的表達能力愈來愈強,男人對壓力的承受力卻愈來愈弱。麵對口齒伶俐的妻子,丈夫自知不是對手,沉默成為他最大的武器。一個多話、一個無話,是很多夫婦的寫照。話不投機,大人可以取道而逃;孩子逃不了,隻有承受這種屬於大人的壓力。
因此,丈夫肯為一碗牛脯麵跟妻子吵鬨,畢竟是一種進步,是輔導者苦心推動下的一個起步,因為吵架遠比冷戰為妙。冷戰的最終結果十有**都是離婚。所以適當的讓他們吵架總比冇有話要好,但要提醒雙方一定的原則才能吵得淋漓儘致而不內傷。尤其這位男士不擅吵架,三兩下就會泄氣時不時就得給他打氣。
有了“實習”,他的表達能力便愈來愈強,幾乎與妻子勢均力敵。婚姻談判輔助有時是一種除強扶弱的行為。隻是在婚姻的關係中,誰強誰弱,是不斷換位的。
這位起初看來十分喜歡支配丈夫的妻子,其實也是這段婚姻的受害者,她覺得丈夫對自己不夠體貼,對丈夫的不關心充滿怨恨,所以男人無論做什麼都不能令她滿意。雖然每句話都是冷嘲熱諷,內心卻是萬分苦澀。管不了丈夫,隻有管孩子,偏偏連兩個孩子也跟她作對。
丈夫平時總是被她教訓,這次卻反常地對她說:“你這套教孩子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一切都以你的決定為主。你愈叫大的讀書,他愈放棄;你愈叫小的吃東西,她愈拒食!”
這次我倒站在他妻子的一邊,我說:“你既然看得清楚,為什麼袖手旁觀,不幫她一把?”妻子趁機說:“你肯給我時間,我就不再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開始進入闖不出的死角了)
談到時間的分配,本來甚有起色的談判立即死火。妻子一定要丈夫在賽馬日陪她,丈夫卻說,其餘時間都可以給她,就是賽馬的日子一定要留給自己。
這是一個死結,大家走進一條死巷,夫妻各不相讓;表麵上討論如何增加夫妻相處時間,骨子裡卻在上演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鬥。
連我這個臨時“裁判”都知難而退。這個死結一定要由他們自己來解,我知道,如果以決勝負方式來解決問題,將會後患無窮,因為他們無論誰贏誰敗,輸的一定是這段婚姻。
我靜靜地看他們怎樣對峙,心想:還是暫時緩和形勢為妙。
丈夫對妻子說:“我已經放棄了太多自己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我交際,我為你放棄朋友;你不喜歡我花時間玩音樂,我放棄音樂;賽馬是我唯一剩下的嗜好,連這個也要放棄,我將完全冇有了自己。”
妻子說:“你重視這個家庭就會放棄賽馬!”(注意,這又是一個闖不出的死角!這樣的立論多數時侯讓另一方尷尬。)
我問他們:“如果你們找到時間相處,是否就過得開心?你們在一起時可有樂趣?”
夫妻真是奇怪的連體動物,彼此相對往往毫無樂趣,卻偏要費儘心思要對方在不願意陪你的時間來陪你,結果即使找到時間,卻是全無味道,如坐鍼氈。
談判仍得繼續。
夫妻談判往往不可避免的變成“政治角力”,整個談判過程困難重重,但是,即使如此,寧可繼續談判,千萬不要停止!因為停止就意味著放棄!
因為隻要不放棄,他們必然在過程中悟出一個道理:人與入相處是冇有邏輯的。夫妻的爭執,是十分荒誕卻又無可逃避的家庭現象。我們不得不麵對的是,要家庭和睦,就得不斷學習談判之道。
等到他們的兩個小朋友長大成為青少年時,他們更要準備如何談判,因為與青年人相處,隻有三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談判、談判、再談判!
所以談判專家給他們的建議很簡單:繼續溝通,哪怕是吵架;避開走不出的死衚衕,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求同存異;容忍對方,學習談判。
他們按照談判專家的方法做,你能估計出後麵的結果麼?不用天真的認為馬上藥到病除,但也不要失去信心。最後的結果是:他們冇有離婚,後來吵煩了也就開始下意識的包容對方並且逐漸妥協。他們是幸運的,能按照談判專家的做法不斷嘗試,冷戰解決了,婚姻保住了。
下麵的這對夫妻更加聰明些:
一對夫妻結婚以來,“戰事”不斷,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日子過得很不開心。一天晚上,丈夫對妻子說:“老婆啊,我們不能老這樣吵下去,遇到什麼事兒,完全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嘛!你看國際上阿以衝突那麼厲害,不也在進行談判嗎?”
“我也不想成天跟你吵個不休,你說談判,我舉雙手讚成。”妻子說。
(良好開局!丈夫主動些冇錯,但提醒女士們也不要一味等著丈夫主動)
“說談就談。明天是星期六,咱倆都不上班,為了能度過一個愉快的休息日,我們有必要對全天的生活作一個合理的安排。明天上午,我買菜,你做飯……”
“不,我買菜,你做飯!”妻子大聲反對道。
(嘴上答應可實際上還冇進入狀態,差點破壞談判氣氛)
丈夫說:“你聲音小一點兒,談判應該是心平氣和的,不能大聲叫喊。好吧,我作出讓步,你買菜,我做飯。吃過飯後,洗碗是你的事兒……”
“洗碗從來都是你的事兒。”妻子的聲音小了許多。
(忍住脾氣,漸入佳境)
丈夫說:“這是不公平的,如果讓我洗碗,下午看電視就得聽我的。”妻子說:“你愛看足球比賽,可我對足球賽一點兒也不感興趣,我喜歡看電視連續劇。”
丈夫說:“你也應該作出一些讓步。”
妻子說:“你是男人,我是女人,男人應該讓女人。”
(拋出常用的殺手銅)
丈夫說:“談判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妻子說:“你看隔壁家的大李,他老婆叫他乾啥他就乾啥。”
(相互比較、現身說法也是妻子們常用的辦法)
丈夫繼續講道理:“那是不正常的,那是獨裁。一個民主家庭,妻子和丈夫的關係,隻能是平等的夥伴關係,誰也不能壓迫誰,誰也不能頤指氣使,獨斷專橫。”
“我不聽你的高論,反正下午看電視看什麼得由我說了算!”妻子耍起橫來。
(一句話斷送了談判的氛圍)
談判陷入了僵局。
為了打破僵局,丈夫沉默了一會兒後說:“這樣吧,下午由我掌握電視遙控板,晚上則由你掌握,你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你知道我星期六晚上不看電視,要去跳舞。”
“你不能去跳舞,你要去跳舞,我就去打麻將。”
“打麻將要賭錢,你可能輸掉我們一個月的收入。”“跳舞可能跳出問題,這比輸掉我們一個月的收入更嚴重,更可怕。”
“我不是那種女人,怎麼會跳出問題?”妻子生了氣。
“我相信你不是那種女人。我可以再次讓步,明天下午你看電視,我看書,晚上我看電視,你去跳舞,不過,你得答應我,晚上睡覺你不能再睡在孩子的房間裡。”
(繼續讓步,但讓步之後要馬上提出新條件)
妻子毫不示弱:“要想我回到我們的房間睡覺,你還要作出更多的讓步。”
“你等等,我去廁所。”(暫時休會,壓住脾氣)丈夫說罷去了廁所。之後重開談判……
在這場談判中,丈夫比較主動,讓步也較多,但妻子也並非完全不講道理。你能預測最重的結果麼?
第二天,這對夫妻在和平友好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休息日。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都是夫妻間成功“談判”的例子。它們告訴我們這麼幾點:
競爭與衝突是當今世界的常態,隻要多於一個人的地方就會存在分歧和衝突;
解決衝突的途徑有兩個:硬碰硬的暴力手段和協商溝通的談判手段,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
會談判的人更容易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隻要你準確抓住需求,夫妻之間的談判溝通其實很簡單。
最後,說明一下夫妻間話語溝通的幾個關鍵誤區,望天下夫妻慎人:既然結婚了就是一家人,說話就不用再謹慎了;
結婚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冇有什麼好交流的,多說話是浪費時間;夫妻之間的語言交流,僅限於談家事,而不談單位的事;
夫妻之間冇有什麼顧忌的,什麼都可以談,而且越多越好。
2教師的智慧:麵對“出錯“學生的家長
(1)以理說服“放棄型“家長。“放棄型“家長的癥結是隻注重一時的表麵現象。解開這一癥結的關鍵是把表象與抽象的東西有機地結合,加以分析探討,家長容易接受。
(2)以情說服“暴力型“家長。
“暴力型”家長其實也是獨斷型,他們的思想癥結是無視孩子自尊,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解開這一癥結的方法是在家訪時營造一定的談話氛圍,以情感動家長,讓其對孩子“另眼看待”。
(3)以事說服“溺愛型“家長。
“漲愛型”家長的癥結是感情用事,缺乏危機感。解開這一癥結的辦法是談話時藉助活生生的事例,讓家長明白溺愛產生的種種後果。聰明的家長一般會幡然醒悟。
3婉拒“手頭有點緊”的朋友
“婉轉地拒絕”,時常會令我們陷人“口才障礙”。這裡談談關於借錢的話題。
首先,之所以想要拒絕朋友向你借錢,肯定是有自己說不出的隱憂。具體情況於差萬彆,這裡不作描述。真正你冇有心理負擔的借出,或是拒絕,當然也常有,但不是我們要提到的。我們會探討一種更常見的情形:你想拒絕卻不確定自己的做法,你的藉口是否會傷害了作為朋友的情誼,是否有效。也就是說兩個前提讓你困惑:朋友不能傷害;想要拒絕。
第二,這裡涉及到一種特殊的口才。要做到上述這些,有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反的例子也有很多一一最壞的情況往往不是金錢本身,而是無端傷害了朋友的自尊,還搭上了你們之間的友情。
下麵是我們通過調查,人們認為最適當的藉口:
冇有錢。注意,你不是真冇錢——要是這樣也簡單了,而且這時你應該是無法讓你的朋友信服你冇有錢。實際上你的說法很多:你的房子剛裝修,你的孩子剛考上大學,你的錢都叫股票給套牢了,借給老丈人買房了,給弟弟了等等,全依你的具體情況,以及你的方便說出口。對於瞭解你的朋友,最好是你的藉口能與實際情況容易切合。當然,善意的謊言價值在於“善意”,你大可以大方的運用,這樣反而不容易傷害朋友的自尊。
錢都讓老婆大人掌管在。如果有自己的公司,那麼“公司的股東請的財務很難說話”等,也是個不錯的理由。假如你還是單身,那麼搬出母親大人也是迫於無奈。
有某位朋友借的錢至今冇還。這個托詞有時候要慎用,不然讓朋友覺得你無形中把他也歸於借錢不還之列了。“上麵還冇發工資”也是這類藉口之一。
自己差銀行或者朋友的錢還冇還清。典型的苦肉計,有些時候不適用。
告訴他一大堆花錢的計劃。有點無可奈何的感覺一慎用,你的朋友可能受到傷害。這種說法的另一個形式是,“我比你還窮呢”。
“家裡什麼人病了”等急需用錢的藉口,也許更能博得你的朋友的同情,而不至於傷害朋友。這裡要說的是,有位朋友曾經提醒,不要找“要按時寄錢回家”的理由,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退一步。“最近我手頭也比較緊,你看我要乾什麼什麼事,多了也拿不出來,你看200夠嗎。”有點說不出口,但也不失為你婉轉拒絕的一種說法。
我找其他人幫你試試。冠冕的說法,往往還加上“朋友一輩子哪個冇有個難處”之類,這種說法看你的對象及情形定了。另一種形式是:
“你看找某某試試”。
借情景說話。冷不丁拿出了一包泡麪,告訴他你的狀況也挺緊的。通過其它的媒介。發資訊是可以想到的一個方法,這樣可以減少你的尷尬。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不要忘了前麵提到的前提:你還需要維繫朋友之間的交道。一個稱得上的朋友向你借錢,往往是建立在充分的希望與信任基礎上的。因此,假定你也運用了上述的方法,給予朋友拒絕,彆忘記附上一些和諧的話語,如“姐們,真對不住了,哪個叫我最近手頭也很緊。如果我手裡有錢,也不會拒絕你的,咱們都挺好的,是吧。”、“我都窮死了,哥們,今天勉強請你去吃頓冰吧!”等等。
學會拒絕確實是口才提升的一項挑戰。重要的是這不光是口才本身,往往還牽涉到另一些層麵,如利益或者交情。就像你準備獲取——不管是“求愛”還是找他人商借,它們從來就不僅僅是獲取本身的問題。
另外,既然有借錢,就會有借錢不還。對於多數為借錢而煩惱的人,尷尬不是來自於借錢的那一霎那,而是等待還錢的那遙遙無期的日子。比如說天天見麵的同事之間,在過了還錢的日期之後,他隻字不提錢的事,每大和你正常往來,該吃吃該喝喝,彷彿在考驗你的忍耐力。
有這樣一種方法:他越是不提錢的事,我們就越是要旁敲側擊,先把話題扯到錢的上麵來,然後伺機提醒。比如,你們是合租的,你就自已把水電煤氣費給結瞭然後找他去算賬;如果是同事,比如你們一起訂餐你就主動把他的錢也交了,這個錢他恐怕不會忘吧,然後參照上麵的做法……這種方法一般會奏效,因為通常來講,人都是有一個道德底線的……而且,你所能做的,也往往隻有這些了。
情景直擊:鄙俗教子的懲罰
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一天,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人領著一個小男孩走進位於紐約曼哈頓的美國著名企業”巨象集團”總部大廈樓下的花因中,在一張長椅上坐下。那中年女人不停地在跟男孩說著什麼,挺生氣的樣子。離他們兩人不遠的地方,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拿著一把大剪刀,修剪花園中的低矮灌木。剪過後的一排灌木都有齊胸高,頂部齊刷刷的,就像一道綠色的圍牆,漂亮極了。
忽然,那坐在長椅上的中年女人從隨身的拷包裡揪出一團衛生紙,一甩手拋了出去,正好落在剛剪過的灌木上。一團白花花的衛生紙在青翠碧綠的灌木上顯得特彆剌眼。老人詫異地轉過頭,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可是中年女人卻滿不在乎地也看著他。老人什麼也冇說,走過去,拿起那團紙,把它扔進一旁裝垃圾的筐子裡。
接著,老人繼續修剪灌木。哪知,中年女人不久又從扲包裡揪出一團衛生紙扔了過去。“媽媽,你要乾什麼?”那男孩奇怪地問。中年女人冇有回答,隻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說話。這次,老人依然冇說什麼,悄無聲息地走去,把那團紙拾起來扔到筐子裡,然後回到原處繼續工作。可是,老人剛拿起剪刀,中年女人扔過來的第三團衛生紙又落在他眼前的灌木上
就這樣,老人一樣撿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團紙,但他始終冇流露出絲毫不滿和厭煩的神色。
稍停,中年女人指著修剪灌木的老人對男孩說:“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就跟這個老園工一樣冇出息,隻能做這些卑微、低賤的工作!”
原來,男孩的學習成績不好,媽媽正試圖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而眼前修剪灌木的老人成了她再好不過的“活教材”。
中年女人的話也被老人聽到了,於是,他放下剪刀走過來,對中年女人說:“夫人,這裡是巨象集團的私家花園,按規定隻有集團員工纔可以進來。”
“那當然,我是‘巨象集團’所屬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就在這座大廈裡工作!”中年女人高傲地說,同時,還掏出一張證件朝老人晃了晃。
“我能借你的手機用一下嗎?”老人沉吟了一會兒,忽然說。
中年女人極不情願地把自己的手機遞給老人。老人撥了一個號碼,簡短地說了幾句話,就把手機還給了那女人。那女人收起手機,又藉此機會開導兒子道:“你看這些窮人,這麼大年紀了連隻手機也買不起。你今後一定要努力啊!”
這時,中年女人突然發現巨象集團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正向自己這個方向急匆匆走來,她忙滿麵堆笑迎上去,可那位負責人看也冇看她,徑直走到老人麵前,畢恭畢敬地站好,老人指著中年女人對來人說:“我現在提議免去這位女士在‘巨象集團’的職務!”“是,總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辦!”那位負責人連聲答道。
老人吩咐完後,便徑直走到那中年婦女和小男孩麵前,他用手撫摸著男孩的頭,意味深長地說:“孩子,我希望你明白,雖然你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你必須學會尊重每一個人,等你真正理解並學會怎樣尊重彆人的時候,你帶著你的母親再來找我。”說完,老人提起大剪刀,向一排未修剪的灌木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