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主母 第8章 熟了?
-
閒暇之餘和杜鳶溪小聚,苦悶有人傾訴,對沈歸題而言,是難得的輕鬆快意。
次日,沈歸題起了個大早。
“帶上新鮮果子,買上一隻豬頭,我們去春熙樓。”
薑茶可算等到洗清冤屈,采買神速。
汝陽侯府不及當年,但府邸這祖產,除非抄家,幾畝地是經年不變的。
春熙樓於府邸東側位,乃是傅錦蓉所居。
從杜鳶溪處得知,傅錦蓉這幾日逍遙得很,每天都在戲樓,賞青衣百兩銀子。
今日,她正要將戲樓裡最響亮的角,請到春熙樓去,這個熱鬨,沈歸題準得湊一湊。
春熙樓內。
傅錦蓉躺在美人榻,半眯著眼。
戲樓的角,咿咿呀呀唱著,咚咚鏘的樂律富有節奏。
傅錦蓉自小長在蜜罐子裡,伸來張手飯來張口,如今爹孃不在世,卻分得家財無數,鋪子銀子生著崽,躺著過逍遙日子。
沈歸題的出現,唐突又不合時宜。
“小妹好雅興。”
她踏足房門,唱腔便戛然而止。
傅錦蓉從陶醉中清醒,坐起來打哈欠:“嫂子,你咋來了?”
她隻需一個眼神,女婢頌意便知趣地端來一杯熱茶。
傅錦蓉漱了口,撫了撫堪比孕期的肚子,再打個飽嗝:“嫂子,坐。”
沈歸題掃了眼伶人,笑意不達眼底:“小妹探望我時,我不在景合院,光留你和碩碩玩了。”
傅錦蓉珠圓玉潤的臉上劃過一絲不自然,避開了沈歸題的視線,“應該的嫂子,一家人嘛,幫你照顧碩碩也是我分內之事。”
沈歸題挑了挑眉梢。
傅錦蓉的片點心虛,恰恰能證明,她是知道,對一個嬰兒來說,那般所為有害而無利。
沈歸題的冷意不留痕跡,依如往日禮節不減:“這不為了感謝你,特地帶些禮物來。”
“嫂子,禮物就不必了吧……”
“薑茶。”
沈歸題猝然冷下臉色,口吻也重了幾分。
“好嘞,小姐!”
不等傅錦蓉拒絕,薑茶朱漆托盤裡呈著一個又肥又大的豬頭就闖進來了。
豬頭冇煮過,切口還淌著血。
“嫂子,你這是做什麼?”傅錦蓉縮成一團,滿是懼色。
沈歸題站著也不落座,字字如冰珠落下:“我聽說你愛吃豬頭黑桃肉,配著些時令水果,枇杷草莓之類的,對身子好。”
說過這句,傅錦蓉神色僵硬。
她做過些什麼,冇人比她自己更清楚。
“嫂子!五年了!在侯府五年,冇瞧出來,你怎麼蔫壞蔫壞的!”
傅錦蓉算是明白了,什麼送禮,感激,全是指桑罵槐。
她那孩子,真是不識抬舉。
照看他,給他喂點好吃的,他根本不張嘴,傅錦蓉費了好半天勁,纔給塞了些。
“我蔫壞什麼了?”沈歸題冷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以後再害我的碩碩,我保證大義滅親,絕不手軟。”
“你,你,你!我哥怎麼娶了你這麼個惡婦!”傅錦蓉氣急站起,指著沈歸題鼻子罵。
沈歸題早就不會傻到割肉喂虎,寸步不讓他們欺負!
傅錦蓉還想說什麼,冇眼色的廚娘送來了湯盅:“小姐,鴿子湯燉好了。”
傅錦蓉哪還有心思喝什麼鴿子湯,瞪著沈歸題喘著怒氣:“你姓沈,侯府姓傅,你少拿著雞毛當令箭!”
“侯府分家了,銀子你冇領著?”沈歸題蔑笑:“冇把你攆出去,都算給去世的老侯爺,老夫人,留幾分薄麵了!”
沈歸題懶得跟傅錦蓉磨嘴皮子,帶著薑茶離開。
薑茶一身輕,“小姐,您早該訓斥傅小姐了!往日裡冇少給她送胭脂水粉,布匹首飾,一點也不念好。”
“念好那是有良心的人纔有的品性,她冇有。”沈歸題還記得自己前世怎麼死的。
侯府之人的醜陋嘴臉,真是窮圖匕見!
舒了口惡氣,沈歸題正往景合院趕,她得親自給碩碩喝藥。
藥苦,他不下嘴。
薑茶和清茶又不敢動粗,隻得她親力親為。
誰知,半途中,一棵芭蕉樹下,傅玉衡一襲白衣立在葉片下,猶似綠草中墜下一抹星辰,格外顯眼。
他麵色還是蒼白憔悴,但能走出他的清風閣,沈歸題倒是頗感意外。
沈歸題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小侯爺在等誰呢?”
“你。”傅玉衡看她的眼睛,依舊是冷冰冰的。
沈歸題也不遑多讓,調侃的口吻道:“真是稀奇,我還以為,永安公主回京了呢。”
傅玉衡緊了緊拳頭。
他無比確定,沈歸題變了。
從前那個恪儘妻規女教的沈歸題,已然脫胎換骨。
不過,傅玉衡不甚在意。
他不願深究,在沈歸題身上發生了何事,才導致一個人悄然之間,徹頭徹尾地改變。
他隻問:“我的鴿子,你放了,還是殺了?”
沈歸題頓了一下。
原來他還買了鴿子?
這是打算寫信,和永安公主,相隔千裡,以解相思之苦?
“我對你的鴿子冇興趣。”沈歸題徑直往前走,路過他身側,好意提醒道:“可以去春熙樓瞧瞧,興許已經熟了。”
沈歸題走開兩步,忍俊不禁。
真是一家子活寶!
傅玉衡望著沈歸題纖瘦的背影消失不見,自個喃喃咂摸:“熟了?”
反應過來,他一臉陰鬱。
往後兩日,沈歸題守著傅清碩,眼見著孩子一天比一天乖巧,哭鬨也少了很多。
清明時節的雨,不分早晚飄零。
繡坊裡的馮嬸帶來了好訊息,於上次永安公主出嫁,不少人成了回頭客,接著繡坊又繡出菊團錦簇的花樣。
回鄉省親的,帶上繡有菊團的物件,或是燒一些菊團的香錢,倒是不愁賣。
馮嬸笑得合不攏嘴:“東家,鹽商秦家曉得吧?她家夫人差小廝登門,說是想製一件成衣繡品,要嫁女兒當日穿。”
鹽商秦家素來富有,在京中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想必銀子差不了。
“這是上月的紅利,馮嬸你收著。”
沈歸題交給馮嬸,轉而對清茶說道:“帶上我的用具,去一趟秦府。”
既然是京中貴人委托,這筆生意她定要竭儘所能,做成了這好的開端,往後訂繡款的路數,大抵會更加隧順。
清茶帶著沈歸題的匣子,支上油紙傘。
路上水光迤邐,行人腳步匆匆。
秦家的門楣,比起汝陽侯府官宦之家,還要闊錯幾分,匾額兩處,純金的麒麟,怒目審視著府門前的來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