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掌心的刺 > 第409章 遠方的聯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掌心的刺 第409章 遠方的聯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暮色漫過客廳的落地窗時,夕陽把最後一縷金輝灑在地板上,映得手工盒裡的彩紙像撒了把碎光。江念初跪在軟墊上分揀材料,指尖劃過一張印著海浪紋路的藍色卡紙,耳邊滿是孩子們的動靜——9歲的兒子陳誌鵬坐在對麵小書桌前,筆尖在紅色畫紙上勾著“歡迎外公外婆回家”的橫幅,鉛筆屑落在他的校服袖口上也沒在意;6歲的雙胞胎女兒陳語安和陳語寧擠在地毯上,手裡的兒童剪刀“哢嚓”響,把粉色卡紙剪成歪歪扭扭的海星形狀,白膠沾得指尖亮晶晶的。

“媽媽,你看這個海星!比上次外公帶我們去海邊撿的還大!”語安舉著作品晃了晃,海星的邊角還沾著半片沒剪乾淨的紙屑,語寧立刻湊過來,把手裡剛剪好的黃色小魚貼到姐姐的海星旁,奶聲奶氣地補充:“還要加這個!外公說過,小魚和海星是好朋友!”

江念初剛要伸手幫她們把膠水流出來的地方擦乾淨,茶幾上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螢幕亮起的瞬間,“爸爸”兩個字像顆小太陽,驟然暖了她的眼。算起來,父親江哲和母親林晚星已經退休5年了,這次是江哲受以前任職的師範大學邀請,作為特邀專家去國外參加兒童教育論壇,林晚星陪著一同前往,上個月通電話時,江哲還在電話那頭笑著說“退休了也閒不住,能把咱們國內的教育經驗分享出去,是件好事”,如今正是兩人演講結束、準備返程的日子。

她連忙按下接聽鍵,特意把手機支在裝滿彩筆的筆筒上,讓鏡頭能完整框住三個孩子的身影:“爸、媽,你們那邊演講都結束了?累不累?”

螢幕那頭很快傳來熟悉的聲音,伴著國外街道特有的喧囂——有汽車鳴笛聲,還有遠處咖啡館飄來的鋼琴聲,江哲帶著些許疲憊卻依舊溫和的臉,和林晚星笑著揮手的模樣慢慢清晰起來。66歲的江哲頭發比去年冬天又白了些,鬢角的銀絲在鏡頭裡格外明顯,但他依舊保持著老習慣,襯衫領口扣得嚴絲合縫,深灰色的羊毛開衫是退休前學校發的紀念品,袖口上還留著他常年戴手錶的淺痕;林晚星穿著一件米白色針織衫,眼角帶著笑紋,手裡正拿著一個印著小熊圖案的糖果罐,對著鏡頭晃了晃。

“念念,你看這個,”江哲沒等女兒多問,先把手裡的硬紙盒舉到鏡頭前,盒子上印著彩色的拚圖碎片,標注著“兒童性彆標簽認知套裝”,字型旁邊畫著穿不同職業服裝的卡通人物,“論壇結束那天,我去附近的教育用品店轉,一眼就看到這個了。拚起來能教孩子明白‘醫生不是隻有叔叔,老師也不是隻有阿姨’,正好適合你的課堂用。你忘了,以前你總說缺些直觀的教具,這個就特彆合適。”

林晚星接過話頭,手裡的糖果罐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安安寧寧、鵬鵬,外婆這裡有好東西!”她對著鏡頭笑得溫柔,“這是國外小朋友常吃的水果糖,有語安喜歡的草莓味,語寧喜歡的橙子味,還有鵬鵬愛吃的葡萄味,都是外婆跟主辦方要的。本來他們要送我們彆的禮物,我說不用,給孩子們帶點愛吃的最實在,他們還笑我們是‘最惦記外孫的外公外婆’。”

“哇!謝謝外婆!”三個孩子異口同聲地歡呼,陳誌鵬還悄悄嚥了咽口水,又立刻想起什麼似的,認真地說:“外公外婆,你們退休了就該好好休息,彆總想著給我們買東西。上次外公說膝蓋有時候會疼,在國外走路彆太多,累了就坐下來歇歇;外婆你也彆總陪著外公熬夜整理資料,早點睡覺。”他這話一說,江念初心裡更暖了——這孩子雖然才9歲,卻把外公外婆的身體狀況記在心裡,比同齡人多了份細心。

江哲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對著陳誌鵬點點頭:“好,外公聽鵬鵬的,每天都歇夠了纔出門。”他頓了頓,又從身後拿出一本封麵印著飛機的筆記本,“對了,鵬鵬,外公這次去國外,每天都把看到的事情記在這個本子裡了,有外國的高樓,還有跟咱們不一樣的公交車,甚至還有我和你外婆吃的每一頓飯,都記下來了。等我們回來,給你講裡麵的故事,你也可以把你的畫貼在旁邊,咱們一起做一本‘退休外公外婆的旅行日記’好不好?到時候還能拿給你的同學看,讓他們也看看國外的樣子。”

“好啊好啊!”陳誌鵬立刻跑回書桌前,拿起自己剛畫了一半的橫幅,“外公外婆你們看,我在畫‘歡迎外公外婆回家’的橫幅,上麵還要畫外公演講的樣子,有外公站在台上,外婆坐在下麵鼓掌,還有好多外國老師在聽,等你們回來,我們舉著它去機場接你們!”

林晚星看著外孫認真的模樣,眼底的溫柔快要溢位來:“鵬鵬畫得真好看,外婆都等不及想看見了。”她又看向兩個外孫女,“安安寧寧,外婆還在國外的手工店給你們買了海底世界的立體拚圖,回來咱們一起拚,跟你們剪的海星、小魚正好能配成一套。”

“謝謝外婆!”語安和語寧拍著小手歡呼,語安還湊到鏡頭前,大聲說:“外婆,等我長大了,也要像外公一樣,做對小朋友有用的人!”

江哲和林晚星相視一笑,眼裡滿是欣慰。江哲又看了看時間,語氣裡帶著些許不捨:“念念,我們這邊有點事,研究所的同事要來跟我核對演講報告,雖然退休了,但報告還是得好好做,不能馬虎。”林晚星也跟著叮囑:“論壇上認識的教授推薦了幾本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書,我和你爸已經買好了,回去給你帶過去。你們不用惦記我們,這邊天氣轉涼了,記得讓孩子們加件外套,彆凍著。對了,你爸那個護膝放在家裡衣櫃最下麵一層,你幫我們找出來曬曬,等我們回去用,他膝蓋最近確實有點不舒服,還是家裡的護膝戴著舒服。”

“知道了爸、媽,我明天就幫你們曬護膝,你們也注意身體,彆太累了,報告慢慢弄,彆熬夜。”江念初連忙說,心裡惦記著父母的身體,又怕說多了讓他們擔心。

“外公外婆再見!我們等著你們回來一起拚拚圖、寫旅行日記!”三個孩子一起對著鏡頭揮手,語寧還在最後喊了一句:“外公外婆,你們要記得想我們呀!”

電話結束通話的瞬間,客廳裡的歡呼聲漸漸平息下來,隻剩下窗外漸暗的天色,把雲朵染成了淡淡的橘色。江念初剛想把手機放回口袋,螢幕又亮了起來,是林晚星的弟弟——也就是江念初的舅舅林朝陽發來的微信訊息,文字帶著東北人特有的爽朗,還夾雜著幾個可愛的表情:“念唸啊,你爸媽啥時候回來啊?我跟你舅媽許曉曉天天盼著,你爸退休這5年,每年都跟你媽回哈爾濱來看看,去年沒待夠就走了,今年我特意把棋譜翻出來練了大半年,非要跟你爸好好下幾盤,分個勝負!對了,你表弟林宇澤家的小娃娃剛滿月,小名叫團團,你表妹林雨彤也懷了8個月了,肚子都顯懷了,娘倆天天唸叨著你爸媽,說等他們回來,要好好聊聊家常呢!”

江念初盯著螢幕,指尖輕輕摩挲著文字,心裡滿是暖意。林朝陽是母親林晚星唯一的弟弟,也是她在哈爾濱僅剩的親人,自從外公外婆去世後,兩家雖不常見麵,卻總記掛著彼此。去年冬天,父母還帶著她和孩子們回哈爾濱待了幾天,舅舅林朝陽帶著大家逛中央大街,舅媽許曉曉做了滿滿一桌子東北菜,表弟林宇澤和表弟媳楊漫漫陪著孩子們玩,表妹林雨彤還特意給孩子們買了哈爾濱的紅腸,那股熱鬨勁兒,至今想起來都覺得溫暖。

“媽媽,是舅公發來的訊息嗎?是不是問外公外婆什麼時候回哈爾濱呀?”語安湊到江念初身邊,小手拉著她的衣角,小聲地問。她還記得去年在舅公家,舅婆做的糖餅特彆甜,表舅家的團團那時候還在表舅媽肚子裡,現在居然已經滿月了。

江念初蹲下來,摸了摸語安的頭,又把語寧也摟進懷裡,笑著點頭:“是呀,舅公和舅婆都盼著外公外婆回去呢,團團小弟弟也等著我們去看他,雨彤小姨也想跟我們聊聊天。等外公外婆回來,咱們就一起去哈爾濱,還能吃舅婆做的東北亂燉和鍋包肉。”

“哇!有小弟弟!”語寧眼睛一亮,立刻拉著姐姐的手,“姐姐,到時候我們可以給小弟弟唱兒歌嗎?就像幼兒園老師教的那樣!”

陳誌鵬也湊過來,認真地說:“我可以給小弟弟看我的宇宙繪本,還能跟表舅聊哈爾濱的風景,上次表舅說,冬天的哈爾濱有冰雕,特彆好看,這次雖然看不到,能看看小弟弟也很好!”

江念初看著孩子們期待的模樣,心裡滿是暖意。這時門口傳來鑰匙轉動的聲音,丈夫陳嶼提著公文包走進來,西裝外套搭在臂彎裡,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卻在看到孩子們時立刻露出笑容:“剛在樓下就聽見你們的聲音,爸媽的電話說了什麼?舅舅是不是又發訊息問歸期了?”

江念初把手機遞給陳嶼,把林朝陽一家的情況簡單說了說,又輕聲道:“等爸媽回來,咱們先帶他們去醫院做個體檢,爸總說自己身體好,退休後就沒好好查過,媽也總陪著爸忙前忙後,正好趁這個機會讓他們安心。體檢完咱們就去哈爾濱,舅舅一家都盼了好久了。”

陳嶼握住她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好啊,”他笑著說,“我明天就去醫院預約體檢號,對了,爸的護膝我明天順便拿去乾洗店處理下,哈爾濱的秋天比城裡冷,讓他戴著暖和;再給團團買件軟乎乎的小棉襖,給雨彤表妹準備些孕婦營養品,都是家裡人,彆空手去。”他低頭摸了摸陳誌鵬的頭,又捏了捏語安和語寧的小臉:“咱們這次去哈爾濱,既能讓爸媽跟舅舅一家團聚,也能讓孩子們感受下東北的煙火氣,多好。”

“是!”三個孩子齊聲回答,陳誌鵬還補充了一句:“我要把‘歡迎外公外婆回家’的橫幅也帶去哈爾濱,讓小弟弟看看,我外公外婆是最厲害的!”

暮色漸濃,陳嶼去廚房準備晚飯,江念初陪著三個孩子繼續做手工。陳誌鵬把橫幅塗成了紅色,在上麵畫了江哲站在講台上演講、林晚星坐在台下微笑的模樣,旁邊還寫著“外公外婆最棒”;語安和語寧則剪了更多的海星和小魚,還把彩色的亮片貼在上麵,說要讓“海底世界”更漂亮,等去哈爾濱的時候,貼在表哥家的窗戶上。手機裡存著去年在哈爾濱拍的照片——林朝陽和江哲在院子裡下棋,許曉曉和林晚星在廚房忙活,林宇澤夫婦抱著還沒出生的團團,林雨彤在旁邊逗著陳誌鵬兄妹,每一張都透著濃濃的親情,也讓江念初更期待這場東北之行。

她忽然想起父母退休那天跟她說的話:“念念,退休不是結束,是換個方式繼續做喜歡的事,更是多些時間陪家人、走親戚,把散在各地的親情都串起來。”那時候她還不太懂,直到今天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眼神,想著舅舅一家的牽掛,才明白“退休”對父母來說,不僅是卸下學校的職務,更是多了些時光,去守護那些藏在歲月裡的聯結——無論是江哲對教育的熱愛,還是林晚星對弟弟一家的惦記,都是家人之間最珍貴的溫暖。

晚飯時,陳嶼提起去哈爾濱的計劃,特意說:“我查了下,哈爾濱的酸菜白肉鍋特彆地道,還有外酥裡嫩的鍋包肉,正好讓爸媽嘗嘗鮮,他們退休後總說想吃點不一樣的口味。”陳誌鵬立刻說“要跟小弟弟一起玩積木,教他認宇宙星球”,語安和語寧也跟著喊“要吃舅婆做的糖餅,還要給小弟弟唱兒歌”。江念初笑著給孩子們夾菜,心裡已經開始列清單:給團團的小玩具和小棉襖,給雨彤的孕期書籍和營養品,給舅舅的茶葉(他退休後愛喝茶),給舅媽的絲巾(上次視訊時舅媽說想要一條),還有父母的常用藥和護膝,一樣都不能落下。

睡前給雙胞胎講故事時,語安忽然問:“媽媽,哈爾濱的冬天會下雪嗎?舅公說下雪的時候能堆雪人,是不是真的呀?”江念初幫她掖好被子,輕聲說:“是真的呀,不過咱們這次去是秋天,雖然看不到雪,但能看到金黃的樹葉,還能吃甜甜的凍梨和凍柿子,等冬天到了,咱們再陪外公外婆一起來看冰雕,堆雪人,好不好?”語寧抱著小玩偶,小聲補充:“還要帶小弟弟一起堆雪人,給他戴我的粉色圍巾!”

回到臥室,陳嶼正在給江哲和林晚星發微信,除了問他們需要帶些什麼,還特意提到林朝陽一家的情況:“爸、媽,舅舅已經把棋盤準備好了,就等您回去切磋棋藝;舅媽也說要給您做東北亂燉和鍋包肉,團團小弟弟也等著您倆抱呢。我已經預約了體檢,還買了去哈爾濱的高鐵票,你們回來就能安心歇兩天,然後咱們就出發。”江念初靠過去看著螢幕,忽然覺得很安心——無論是父母對教育的堅守,還是一家人對親情的珍視,都像一條無形的線,把彼此緊緊係在一起,無關距離,隻關牽掛。

接下來的幾天,一家人忙著為江哲和林晚星的回來、以及哈爾濱之行做準備。陳嶼去醫院取了體檢單,又確認了高鐵票;江念初把給林朝陽一家的禮物收拾好,在客房床頭裝了扶手,方便江哲上下床;陳誌鵬把橫幅補畫完整,在上麵加了小太陽和哈爾濱的教堂圖案;語安和語寧每天都畫一幅畫,有畫外公外婆演講的,有畫小弟弟團團的,還有畫東北小院的,她們把畫整理好,用繩子串起來,說要掛在舅舅家的客廳裡,給大家一個驚喜。

終於到了江哲和林晚星迴來的那天,江念初、陳嶼帶著三個孩子早早地就來到了機場。陳誌鵬舉著橫幅走在前麵,語安和語寧各拽著橫幅的一角,不停地朝出口張望。江念初手裡拿著給父母準備的外套和護膝,心裡滿是期待——不僅是盼著父母回家,更盼著這場即將開啟的哈爾濱之旅,盼著把兩家人的親情,聚成滿滿的溫暖。

當江哲推著行李箱、林晚星拎著裝滿禮物的袋子出現在出口處時,三個孩子立刻跑過去,陳誌鵬喊著“外公外婆”,語安和語寧抱著他們的腿不肯撒手。江哲彎腰把雙胞胎抱起來,林晚星則摸了摸陳誌鵬的頭,眼眶有些紅:“我們回來啦,想外公外婆了嗎?”他們的聲音裡帶著些許沙啞,顯然是旅途勞頓,但看到眼前的親人,疲憊似乎都消散了。

“想!”三個孩子異口同聲,江念初走過去,把外套分彆披在父母身上,又把護膝遞給陳嶼:“爸、媽,一路辛苦了,爸您的膝蓋疼不疼?”

江哲搖搖頭,笑著說:“不疼,看到你們就什麼都忘了。”林晚星則從袋子裡拿出海底世界立體拚圖,遞給語安和語寧:“來,外婆給你們帶的拚圖,回去咱們一起拚。”

一家人走出機場時,陽光正好,灑在每個人身上,溫暖而明亮。陳誌鵬跟外公外婆講著學校的事,語安和語寧抱著拚圖嘰嘰喳喳,江哲和林晚星偶爾插幾句話,林晚星還時不時叮囑孩子們慢點跑,車廂裡滿是歡聲笑語。江念初看著身邊的父母,他們雖然退休了,頭發也白了些,但眼神裡的光彩依舊——那是對生活的熱愛,是對孩子的牽掛,更是對親情的珍視,從未因為退休而減少半分。

回到家,江哲和林晚星剛放下行李,三個孩子就拉著他們去看客廳裡的驚喜——語安和語寧把串起來的畫掛在了沙發上方,五顏六色的畫紙隨風輕輕晃動,每一幅都畫著他們對“外公外婆”的想象:有外公演講、外婆鼓掌的場景,有外公外婆帶著他們去海邊撿貝殼的畫麵,還有全家圍在一起給外公過66歲生日的場景,蛋糕上插著“66”的蠟燭。

“外公外婆,你們喜歡嗎?”語寧拉著林晚星的衣角,小聲問,眼裡滿是期待。

江哲和林晚星蹲下來,仔細看著每一幅畫,手指輕輕拂過畫紙上的線條,聲音有些哽咽:“喜歡,太喜歡了,這是我們收到過最好的禮物。”林晚星還伸手把語安和語寧摟進懷裡,指尖蹭過孩子沾著亮片的小手:“我們安安和寧寧手真巧,這小魚和海星,比外婆在國外看到的海洋館擺件還好看。”江哲則轉頭看向江念初和陳嶼,嘴角帶著笑意:“你們也跟著孩子們一起‘折騰’,倒把家裡佈置得比以前還熱鬨。”嘴上說著“折騰”,眼底的暖意卻藏不住,連鬢角的銀絲都彷彿染上了溫柔的光。

陳嶼笑著遞過兩杯溫水:“爸、媽,孩子們盼了你們快一個月,這些畫都是他們每天放學就趴在地毯上畫,連週末的動畫片都顧不上看,畫了整整兩周才串好。”江念初也補充道:“鵬鵬還特意查了國外演講台的樣子,說要把外公畫得‘特彆厲害’,連台下外國老師的頭發顏色都仔細選了彩筆。”

江哲接過水杯,目光落在陳誌鵬身上,伸手摸了摸他的頭:“鵬鵬畫的外公,比外公本人還精神。對了,你上次說要把畫貼在旅行日記裡,咱們明天就一起整理,好不好?”陳誌鵬立刻點頭,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好!我還要把舅舅家的小弟弟畫進去,等去了哈爾濱,再讓小弟弟的手印也留在日記裡!”

休息了半小時,林晚星想起行李箱裡的禮物,拉著江哲一起開啟:“念念,這是給你的‘性彆標簽認知拚圖’,還有那幾本教育書,你爸在飛機上還在給書裡的案例畫重點,說你課堂上能用得上。”她又把一包國外的紅茶遞給陳嶼:“你愛喝茶,這個是當地老字號的,你爸特意跟茶館老闆多買了兩包。”最後從袋子裡掏出一套宇宙科普繪本,塞到陳誌鵬手裡:“知道你最近迷上了星星,這書裡有好多星球的大圖,你外公還幫你標了拚音,怕你有不認識的字。”

三個孩子抱著禮物,高興得在客廳裡轉圈,語安和語寧拆開立體拚圖的包裝,立刻拉著林晚星坐在地毯上:“外婆,我們現在就拚好不好?拚完正好能掛在牆上,等去哈爾濱的時候,帶著給小姨和小弟弟看!”林晚星笑著點頭,指尖捏起一塊拚圖碎片,耐心地教孩子對準介麵,江哲則坐在旁邊,翻開那本旅行日記,給陳誌鵬講起國外的見聞——從圖書館裡比人還高的書架,到街頭賣熱巧克力的小攤,連公交車窗上貼的卡通貼紙都記得清清楚楚。

晚飯時,江念初做了滿滿一桌子菜:江哲愛吃的紅燒肉燉土豆,林晚星唸叨了好久的涼拌海帶絲,還有孩子們愛吃的糖醋排骨。陳嶼開啟一瓶低度酒,給江哲倒了小半杯:“爸,您跟媽這次去國外辛苦了,這酒解解乏,等去了哈爾濱,舅舅肯定還要跟您喝兩杯。”江哲接過酒杯,抿了一口,看向林晚星:“你還記得嗎?上次去朝陽家,他非要跟我比酒量,結果自己喝多了,抱著團團的小被子說要‘給小外甥暖床’。”林晚星忍不住笑:“怎麼不記得,曉曉還拍了視訊,現在還存在我手機裡呢。”

飯吃到一半,林晚星忽然想起什麼,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折疊的紙:“對了,念念,這是我給雨彤列的孕期注意事項,上次跟她視訊,她說總擔心吃錯東西,我就找國外的醫生朋友問了些常識,你到時候幫我轉給她。還有團團的小衣服,我在國外的母嬰店挑了兩件純棉的,軟乎乎的,正好現在穿。”江念初接過紙條,上麵的字跡工工整整,連“每天吃一個蘋果”這樣的小事都標了重點,心裡一陣發熱——母親總是這樣,不管走多遠,都把親人的小事記在心上。

飯後,江哲陪著陳誌鵬整理旅行日記,林晚星則和江念初坐在陽台聊家常。晚風帶著初秋的涼意,吹得陽台的綠蘿輕輕晃動。林晚星看著樓下的路燈,輕聲說:“這次去國外,我總想起你外公外婆還在的時候,那時候你舅舅才十幾歲,總跟著你外公下棋,現在一轉眼,他都當爺爺了,雨彤也快當媽媽了。”江念初握住母親的手,指尖傳來熟悉的溫度:“等咱們去了哈爾濱,就能好好跟舅舅一家聚聚,您也能跟舅媽聊聊家常,比在國外時熱鬨。”林晚星點點頭,眼裡滿是期待:“我還想嘗嘗曉曉做的酸菜白肉,上次吃了一次,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個味兒,還有她醃的糖蒜,配粥正好。”

第二天一早,江念初帶著江哲去醫院做體檢,陳嶼則在家幫林晚星收拾去哈爾濱的行李。林晚星把給林朝陽的茶葉裝進行李包,又把給許曉曉的絲巾疊得整整齊齊,還特意把團團的小衣服放在最上層:“到時候一見麵就能給曉曉,省得她還要翻行李。”陳誌鵬則趴在旁邊,把自己畫的“全家福”塞進旅行日記,又在封麵上寫下“江家&林家

幸福日記”,歪歪扭扭的字跡裡滿是認真。

體檢結果出來,醫生說江哲的膝蓋隻是輕微勞損,注意保暖和休息就好,林晚星的身體也沒什麼大礙,一家人都鬆了口氣。回去的路上,江哲看著車窗外的街景,笑著說:“這下能安心去跟朝陽下棋了,上次輸了他還總唸叨,這次我可得好好跟他比一比。”林晚星笑著打趣:“你啊,都退休這麼多年了,還跟小孩子似的爭輸贏。”

出發去哈爾濱的那天,天剛亮,許曉曉就發來微信:“姐,我燉了酸菜白肉,還烙了糖餅,你們到了直接來家裡吃午飯,不用在外頭吃飯!”林晚星迴複完,把手機遞給江念初:“你舅媽就是實在,知道咱們今天到,一早就開始忙活。”江哲則把棋盤放進後備箱,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護膝:“可不能忘了這個,哈爾濱比咱們這兒冷,膝蓋可經不起凍。”

車子駛上高鐵,三個孩子趴在窗邊看風景,陳誌鵬還拿著旅行日記,跟江哲一起標注沿途的城市:“外公,你看,過了這站就快到哈爾濱了,舅舅說哈爾濱的房子有尖尖的頂,像城堡一樣!”林晚星則靠在江哲肩上,看著窗外掠過的田野,輕聲說:“等咱們從哈爾濱回來,春天再去鄉下看看你哥,去年他說院子裡的桃樹結了好多果,咱們去摘桃,也讓孩子們嘗嘗鄉下的果子。”江哲點點頭:“好啊,退休了就該這樣,走走親戚,陪陪孩子,比在學校時還踏實。”

高鐵到站時,哈爾濱的天空飄著淡淡的雲,風裡帶著初秋的清爽。剛出高鐵站,就看到林朝陽和許曉曉站在出口處,林朝陽手裡抱著團團,許曉曉則提著一個布袋子,裡麵裝著剛烤好的糖餅。“姐!姐夫!”林朝陽看到他們,立刻揮手,聲音裡滿是歡喜,“可算把你們盼來了,團團還在車裡跟我說‘要見外公外婆’呢!”

許曉曉拉著林晚星的手,把糖餅遞過去:“剛出爐的,還熱乎著,孩子們先墊墊肚子,家裡的菜還在燉著。”林晚星接過糖餅,咬了一口,熟悉的甜味在嘴裡散開,眼眶有些發熱:“還是你做的糖餅好吃,比國外的甜點還對胃口。”

江哲湊過去看團團,小家夥裹著軟乎乎的小棉襖,睜著圓溜溜的眼睛,伸手就去抓江哲的衣角。江哲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來,動作輕得像怕碰壞了寶貝:“這孩子長得真精神,跟朝陽小時候一個樣。”林朝陽笑著說:“姐夫,您可彆誇他,這小家夥現在可調皮了,半夜還醒了要找奶奶。”

一家人說說笑笑地往車上走,陳誌鵬拉著林朝陽的手,嘰嘰喳喳地講旅行日記裡的故事;語安和語寧則圍著許曉曉,問小弟弟會不會唱兒歌;江念初和林晚星走在後麵,聊著雨彤的近況。陽光灑在每個人身上,把影子拉得長長的,像一條無形的線,把兩家人緊緊係在一起。

到了林朝陽家,院子裡的玉米囤堆得高高的,牆上掛著曬乾的紅辣椒,滿是東北小院的煙火氣。林雨彤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輕輕護著肚子,看到他們進來,立刻站起來:“大姑、大姑父,你們可算來了!”林晚星連忙走過去,扶著她坐下:“快彆站著,你現在身子重,可得小心些。”說著,從包裡拿出孕期注意事項和營養品:“這是我給你找的常識,你照著看看,有不懂的就問我,營養品記得每天吃,對孩子好。”

午飯時,許曉曉端上滿滿一桌子菜:酸菜白肉冒著熱氣,鍋包肉金黃酥脆,還有噴香的東北亂燉和涼拌黃瓜,每一道都透著家常的暖意。團團被放在嬰兒車裡,睜著眼睛看大家吃飯,偶爾發出咿呀的聲音,引得大家都笑。語安夾了一塊糖餅,遞到許曉曉嘴邊:“舅媽,您做的糖餅太好吃了,比媽媽做的還甜!”許曉曉笑著張嘴,眼裡滿是欣慰:“喜歡就多吃點,鍋裡還有好多,管夠!”

飯後,江哲和林朝陽搬著棋盤坐在院子裡,陳誌鵬趴在旁邊當“裁判”,江念初則陪著林雨彤聊天,林晚星和許曉曉在廚房收拾碗筷,語安和語寧則圍著嬰兒車,輕輕哼著兒歌哄團團。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落在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伴著偶爾傳來的笑聲,把東北小院的午後襯得格外愜意。

林朝陽走了一步棋,笑著說:“姐夫,您退休後還去國外演講,真厲害,我這天天在家帶孫子,都快忘了外麵的世界了。”江哲落下一子,搖搖頭:“厲害什麼,不過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你現在帶孫子、種種菜,不也挺舒服?咱們退休了,怎麼開心怎麼來。”陳誌鵬在旁邊插話說:“外公還寫了旅行日記,裡麵有好多國外的照片,舅公您要看嗎?”林朝陽立刻點頭:“當然要看,正好讓我也開開眼界。”

傍晚時,許曉曉燉了雞湯,端給林雨彤:“快喝點補補,你現在懷著孩子,可得多喝湯。”林晚星則坐在旁邊,給團團喂溫水,小家夥乖乖地張著嘴,偶爾還會伸手抓林晚星的頭發,惹得大家笑個不停。江哲看著眼前的場景,忽然對林朝陽說:“咱們這樣挺好,孩子們在身邊,親人也在跟前,比什麼都強。”林朝陽點點頭:“是啊,以前總想著忙工作,現在才明白,家人在一塊兒纔是最踏實的。”

該休息時,林晚星幫江哲把護膝戴上:“晚上氣溫低,彆讓膝蓋著涼了。”江哲握住她的手,輕聲說:“有你在,我這膝蓋啊,就不疼了。”窗外的月光灑進房間,把兩人的影子拉在一起,溫柔得像一首慢歌。

接下來的幾天,一家人在哈爾濱過得格外熱鬨。江哲和林朝陽每天都要下幾盤棋,偶爾還會帶著陳誌鵬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林晚星則陪著許曉曉去菜市場買菜,幫著給團團做輔食,還跟林雨彤聊孕期的注意事項;江念初和陳嶼則帶著語安和語寧去中央大街逛,給孩子們買了哈爾濱的紅腸和馬迭爾冰棍,還拍了好多照片,說要貼在旅行日記裡。

臨走那天,許曉曉給他們裝了滿滿一大袋東西:凍梨、凍柿子、自己醃的酸菜和糖蒜,還有給孩子們的哈爾濱紅腸。林朝陽抱著團團,捨不得地說:“姐、姐夫,下次有空早點來,團團還沒跟外公外婆待夠呢。”林晚星摸了摸團團的臉,眼眶有些紅:“我們會常來的,等雨彤生了孩子,我們再來看看。”

車子開動時,三個孩子趴在車窗上,朝林朝陽一家揮手:“舅舅、舅媽、小姨、小弟弟,再見!我們下次還來!”江哲和林晚星也朝他們揮手,看著漸漸遠去的東北小院,心裡滿是不捨,卻也充滿了溫暖。

林晚星靠在江哲肩上,輕聲說:“這次來哈爾濱,比我想象中還開心。”江哲點點頭,握住她的手:“以後咱們每年都來一次,看看朝陽一家,也讓孩子們多跟親人待待。”江念初從後視鏡裡看著父母,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常說的話:“親人就是不管走多遠,心裡都記掛著的人。”如今她終於明白,所謂“遠方的聯結”,從來不是距離,而是藏在歲月裡的牽掛——是父母退休後依舊惦記的親情,是孩子們眼裡期待的團聚,是兩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歡聲笑語,這些溫暖,會一直陪著他們,走過往後的每一段時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