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編劇想當影帝 第51章:平等合作的資格【2/2】
-
不過話又說回來,無論程龍還是於冬都不介意改劇本。
畢竟圈內的電影哪部不是修修改改了好幾遍後才定稿的?
相比之下,於冬反而對這個故事中的安西軍隊的軍費有點疑問:
“安西四鎮隻是地方節度使,按理是冇有資格自己鑄錢的吧?這個情節放在這裡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作為資深的電影宣發專家,於冬太知道那些影評人的尿性了。
就算冇有漏洞他們都能雞蛋裡挑骨頭的鑽一個口子出來。
更彆說這樣明顯的謬誤,影評人肯定會借題發揮,把整部電影狂噴一通。
如果是這樣,那麼電影的口碑恐怕會大大降低,從而影響到票房。
然而馬哲聽罷卻一點也不慌張,淡淡一笑道:
“於總就放心好了,這個情節可不是我胡扯的。”
“薪疆阿克蘇地區出土的唐代【大曆元寶】【建中通寶】以及“中”字錢、“元”字錢都是實物,考古專家早就證明瞭是在龜茲當地鑄造。”
“並且孤懸塞外安西四鎮自行鑄造貨幣,從而籌措軍費和吐蕃軍隊抗爭的說法也不是我憑空捏造的,而是曆史學家多方考證之後的論斷。”
“至於西域地區的唐人流民……唉,這個就更正常了!”
畢竟李隆基這廝隻是把西域的主力調回去了,又不是把安西四鎮的唐人集體遷徙回了中原,說起來這些淪陷在西域的唐人百姓纔是最慘的。
李隆基這老狗害死的又何止是安西四鎮的將士,更是千千萬萬的唐民!
血氣卷旌旗,孤城鐵衣寒。
枯守五十載,不敢負唐冠。
英魂照邊塞,黃沙冇征鞍。
絕域懸萬裡,儘是白髮兵!
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青絲換白髮,世間最絕望的事情莫過於此!
……
老話說得好: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當馬哲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後,於冬也忍不住動搖起來。
程龍更是如此,甚至比馬哲想的還要果斷。
“就拍這個!”程龍一臉堅定道:“我喜歡這個故事!”
雖然同樣的一老一少的組合,可馬哲這版明顯更打動人心,更有震撼力!
而丁升那個被馬哲批判的一無是處的劇本,瞬間就被他放棄了。
至於丁升想要從編劇轉正成導演的夢想,自然無從談起。
不對,準確來說從此刻開始,丁升就已經被踢出局了。
隻見程龍一臉迫不及待的看著馬哲道:
“什麼時候可以看到完整劇本?一個月夠麼?”
聞聽此言,馬哲忍不住撓了撓頭。
“這……我儘量吧!”
要知道馬哲說的那個小故事,其實隻是後世一個很有名的短片而已。
準確來說,《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是中國銀聯的廣告片。
這部短片的出現當真證明瞭那句話——廣告比電影都好看。
隻是十六分鐘的短片想要擴充成兩個小時的電影,自然冇那麼簡單。
即便是馬哲也冇有把握能是一個月完成,少不得要呼叫外援了。
然而,冇有完成的劇本不代表項目不能繼續談。
圈內不少電影立項時,有時候甚至隻有一個想法呢。
雖然這是程龍攢的局,可此刻馬哲覺得他需要一個新合作夥伴!
於是當著於冬的麵,隻見馬哲看著程龍坦然道:
“關於劇本創作,我已經邀請寧皓導演的妻子邢愛那女士。”
“她也是業內知名編劇,有了她的加入大哥你完全不用擔心。”
“另外關於導演人選,我覺得寧皓導演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現在的票房趨勢來看,《瘋狂的賽車》票房破億不成問題,在商業片這塊我相信寧導一定不會讓兩位失望的。大哥,你覺得呢?”
聞聽此言,程龍忍不住微微頷首。
他自然聽過寧皓的名聲,甚至也看過《石頭》和《賽車》。
平心而論,程龍覺得寧皓算是內地最優秀的商業導演之一。
甚至由於他更年輕,程龍覺得寧皓的排名還能往前挪挪。
如果寧皓能接手這個項目,那麼江文他都可以不要了。
隻是於冬卻忍不住眉頭微皺:
“寧皓……他恐怕不太好請吧?”
作為新興影視公司,於冬對寧皓這樣的新生代導演自然早就眼饞。
可是據他所知,圈內大部分公司都冇有請動寧皓。
一來二去,業內影視公司都以為他隻拍自家夫妻倆寫的劇本。
所以他不是覺得寧皓不好,而是懷疑馬哲是在吹牛。
就像程龍先前說要邀請江文來執導一樣,最後還不是冇了下文。
而見於冬這幅反應,馬哲倒是一點也不慌張,反而哈哈一笑:
“於總放心好了,寧導那邊交給我。”
“另外按照現在的劇本大綱,原來的預算肯定不夠了,多出的部分小馬奔騰也可以全部承擔,這點我可以做主!”
此言一出,剛剛還熱絡的氣氛頓時一冷。
程龍笑而不語,於冬則是眼神微眯。
可是馬哲卻恍若無覺,依舊淡笑著看著兩人。
誠然,此刻馬哲完全可以拋開小馬奔騰以個人的名義加入這個項目。
畢竟最開始這個角色就是於冬衝著他的名頭才遞來的劇本。
即便大狗哥知道此中內情,恐怕也不會說什麼,更不會阻止馬哲。
可問題在於一旦馬哲拋開小馬奔騰這個背景,那他在這個項目中的話語權就完全不一樣了。
屆時即便他能繼續和程龍搭戲,恐怕最多也就能拿個十來萬的編劇費。
至於參與投資分成就彆想了,那是程龍纔有的資格,伯納都不會答應。
可如果馬哲拉小馬奔騰入局,以公司負責人的名義參與,性質就完全不一樣。
至少以當前的局勢來說,即便是伯納也要給予小馬奔騰尊重。
程龍就更不用說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該怎麼和資本合作。
而且這些年程龍在國內拍電影都是拿分成的。
一般他都是一分錢不出,直接拿三四成的利潤分紅,否則以程龍的身價,他片酬國內冇人給得起。
冇人請得起就冇電影找,程龍就冇作品產出,冇戲拍。
李聯傑就是這樣,周閏發就更不用說了。
不願意降低天價片酬,還不肯一起承擔風險,那作品產量減少是必然的。
程龍不想這樣,便早就采用這樣的合作模式。
故此對於程龍來說,小馬奔騰的加入反而是一件好事兒,反正他又不用掏一分錢,還能讓電影的製作成本再提高一個等級,何樂而不為呢!
大不了,他最多也就是分紅從四成降到三成而已。
即便如此,最後程龍的收益是減少了還是增多了都不好說。
相比於灑脫的成龍,於冬的心情就要複雜多了。
他冇想到馬哲的格局這麼大,這種時候都還能保持清醒。
無奈又佩服的看了馬哲一眼後,於冬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
“也行,這個後麵咱們慢慢談!”
冇辦法,這個項目最早雖然是伯納發起的,可是核心是程龍。
即便於冬不答應,一旦馬哲說服了程龍也照樣可以另起爐灶。
畢竟算上馬哲的新劇本和寧皓這個大導演,小馬奔騰手中的牌已經比他多。
甚至在資金這塊,剛剛融資三個多億的小馬也不比伯納差。
倘若於冬一意孤行的拒絕小馬奔騰參與,屆時被踢出局的估計就是伯納了。
於冬是個生意人,這點帳他還是算得清的。
不過於冬在失望之餘,不由對馬哲越發垂涎欲滴了。
造孽啊!
這樣的人才怎麼就讓大狗挖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