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這個編劇想當影帝 > 第70章:攢勁兒【2/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這個編劇想當影帝 第70章:攢勁兒【2/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159場,一鏡,一次”

“預備……三、二、一,開始!”

隨著場記打板退出,簡陋的土胚房中,隻見嘴脣乾裂的馬哲緩緩睜開雙眼。

旋即,隻見滿頭白髮的於承惠一身甲冑,麵色堅毅的走了進來。

蓬頭垢麵的馬哲見狀立刻艱難的從木床上爬起,朝著於承惠叉手行禮道:

“宣威軍盧十四攜武威軍玄戈營騎兵隊正郭元正——報到!”

說罷他又氣喘籲籲的掏出郭元正的那塊令牌與軍書,眼神疲憊卻堅定道:

“軍費送達,分文不少!”

見此情形,頭髮好似枯草一般的於承惠冇說什麼,隻是用力的握住了他的手。

“你們……都是好樣的!”

不得不承認,於承惠老爺子演了一輩子的大俠,如今骨子裡都透著一絲俠氣。

隨即馬哲表示想去看看老兵,於承惠當即點了點頭。

隻是當馬哲隨著於承惠走出破敗的院落,來到城中大營後,這才發現目之所及都是老者,一個個無不頭髮花白,一臉滄桑。

與他們相比,程龍這個五十多歲的都算是壯小夥了。

而在這個地方,寧皓則安排了一個長鏡頭。

攝影師直接扛著攝像機用手攝的手法模擬馬哲的視角跟拍著。

他甚至有意的輕微搖晃鏡頭,以模擬馬哲的呼吸快慢。

隻是拍著拍著,監視器後麵的寧皓卻不禁眉頭緊皺。

“哢~”還不等拍完這個鏡頭,他便果斷喊停。

於承惠老師疑惑的看了一眼,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

卻冇想到寧皓糾結道:

“不是,於老師,你剛纔演的很好,隻是這些群演……”

寧皓想了想有些頭疼道:“總感覺他們少了點什麼。”

此言一出,馬哲頓時無語。

因為拍戲最怕的就是導演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種似是而非的感覺,最是讓演員和攝影師崩潰的。

幸好一直在旁邊觀察的程龍經驗豐富,忽然眼前一亮道:

“他們老是夠老了,可是血氣少了點,要不讓他們活動一下?”

畢竟白髮兵也是兵,就算血氣漸衰那也是鐵血男兒。

而被程龍這麼一提醒,寧皓頓時也反應過來。

“對,就是氣勢,氣勢太收斂了,最好能澎湃一點。”

然而問題的關鍵雖然找出來了,可怎麼解決又是一個難題。

總不能讓這五百個老大爺繞著軍營跑五圈吧?

正當寧皓頭疼之際,馬哲聽著幾位老大爺的方言倒是有了一個想法。

於是當即湊過去嘀咕道:

“大爺,導演覺得你們蔫蔫的,準備換人來著。”

此言一出,一群大爺頓時眼神一凝,生氣的看向不遠處的寧皓。

刹那間寧皓隻覺得後背涼涼的,感覺被一群野狼盯上了一般。

幸好馬哲還有點良心,冇有往死裡坑寧皓,話音一轉便接著道:

“大爺,您看有冇有什麼法子,能給大傢夥攢攢勁兒,鼓鼓氣勢?”

聞聽此言,幾位老大爺一合計,頓時點了點頭。

這麼輕鬆的賺錢活計可不好找,不能就這麼丟了。

“這簡單,交給額了。”

於是片刻之後,馬哲便看見一群大老爺把演武場上的大鼓、木架子湊了起來。

未幾,一聲蒼涼豪邁的秦腔便喊了出來,刺破雲霄。

關於秦腔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誕生的,如今已經很難考證了。

隻是秦腔作為一種戲曲,一大的特點是所謂的唱、念全都是以陝西關中方言為基礎的,同時也融入了我國漢唐時期的一些詩、詞、曲的語言。

這些語言特點與音樂特點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藝術獨特的聲腔風格,即語調高亢激昂、語音生硬、語氣硬朗結實等風格。

時而深沉哀婉,時而悲壯高昂、慷慨激越,這就秦腔。

在陝西關中,無論男女老幼,基本都能哼那麼幾句秦腔。

尤其是農村的地頭田間,秦腔早已經農民們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

因此之故,當為首的幾個老大爺唱起秦腔傳統曲目《春秋筆》時,其他老大爺便陸陸續續的應合起來。

霎時間,演武場上的其他工作人員都不由安靜下來,靜靜的聽著,

這其中要屬寧皓最為激動,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要知道《春秋筆》本就是以曆史事件為背景,通過“殺驛”“出棠邑”等經典摺子戲展現忠義主題,唱腔尤其高亢激越,粗獷豪邁。

此刻眾人齊聲同唱,那氣勢頓時就起來了。

即便個彆老大爺隻會哼上兩句,此刻也能融入其中,放聲嘶吼著。

這氣血一上來,這五百名老爺子彆說演戲了,橫掃全劇組都成。

與此同時,即便眼下這一幕是馬哲鼓搗出來的,可他也驚訝不已。

待一曲落幕,他忍不住拉過選角導演好奇道:

“這群大爺你從哪找的?”

“長安周邊找的呀,就是一群農民工。”

此刻選角導演也很懵逼,他記得選人的時候這些大爺都挺憨厚的呀?

當然,不管選角導演原來是怎麼想的,反正寧皓對這群人很滿意。

趁著這些老大爺氣勢正濃,當即便再度開拍。

還彆說,這次的效果要比先前強多了。

雖然依舊是一群白髮老兵,可大唐將士的軍威依舊不減分毫。

皓首白髮又如何?

虎老雄威在,大唐餘暉依舊照耀著這片土地!

監視器前,當看見這一幕寧皓終於開心的笑了。

雖然從頭到尾,一眾群演不發一言,可是那股不服老的戰意卻出來了。

若是冇有這股不屈的戰鬥意誌,這些白髮兵壓根不可能在西域堅守五十年。

“所以白髮兵的關鍵不是老,而是不服老?”

當聽完寧皓的分析後,馬哲忍不住如此反問道。

寧皓聽罷果斷的點了點頭:“對,就是不服老。”

可殺不可辱,寧死不投降,這應該就是這支白髮兵的軍魂。

想到這裡,寧皓頓時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邊塞詩必須用秦腔來唱,而且還必須是老爺子們唱。

念及此處,寧皓頓時整個人都變得亢奮起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