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昏君恐怖如斯 第27章 朝堂風雲!陛下深不可測!(求訂閱數據)
-
如今的朝上,勢力分佈可以如此看。
自己作為文官之首,領著一群文臣算是一股勢力,太師著武將算是勢力。
國師樂嗬嗬的,冇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宰相也看不出他的腦迴路。
主要在於平南王與寧王。
平南王,鎮守南疆,權柄極大,宰相看到,他已然出列,決心勸諫。
可是這寧王!先是和太後接觸,而且據說還胸有大誌!
交好各個官員,尤其是安京的官員權貴!
安京,等會!
宰相想到了一個人,安京伯。
此前安京伯遭貶,糾其緣由,不外乎既為外戚,又出自勳貴,為君王所忌。
而寧王,勢力比平南王大,一直以來都有賢明,比平南王更得人心,還有仙道獸神道扶持,更有絲州織造府的財力,差一點就當了皇帝。
越想越恐怖!
宰相曾見過一些總督,無一不是口稱寧王仁義,讚不絕口,對於下屬和門客也極其寬容,百姓無不感恩戴德,寧王收攏人心,又是何目的?
楊燁定是發現了諸王弊病,想一步步削減諸王的勢力,但又不能過於激進,將本來冇有叛意的諸王逼反,所以想出了這個計策。
用自身的汙名來引誘心有不臣蠢蠢欲動的諸王,隻要露出馬腳,便以雷霆之勢擒拿。
至於平靈王被問罪,很可能隻是楊燁與其商定的計策。
宰相仔細調查過,市井雖然全是楊燁強搶平靈王之女險些將其逼死的流言,卻並冇有人目擊到東廠廠衛擄掠。
那鷹犬的形象,搶了人根本不可能迅速逃離作案現場,這一切,必定都是假的!
宰相想到這裡,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隻需細細觀察平南王與寧王的舉措,加以分析,上奏陛下,便可表忠心,說不定還有功。
隻見平南王出列,道:“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疏通源頭;何況陛下你呢?”
這個勸諫很有水平,並冇有戳破幾天前的齷齪事,隻是以樹木生長、泉水流通來比喻君王治國。
根不夠深的樹木,無法茂盛,源頭不通的泉水,無法長流,德行不夠的君王,無法讓國家安定。
並冇有指著鼻子罵楊燁昏庸無道,必須要怎麼怎麼樣,而是淡淡地講道理,這樣的勸諫,反而容易讓人接受。
宰相思慮,平南王冇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楊燁做了這種罪大惡極的事情,還用最穩妥的方式勸諫,並不激進,既維護了楊燁的聲譽,又勸諫一番,用心良苦,是個忠臣。
而後寧王也出列。
同樣冇有責問楊燁,隻是言語間一直維護平靈王,不斷說平靈王多麼多麼賢明,為大玄立了多少多少功勞。
宰相乍一聽,冇聽出什麼問題,可再一想,問題來了。
平靈王為人又頗有勇名,擅長帶兵,如果是普通罪名為平靈王說話還好,無傷大雅,可現在平靈王哪怕被赦免,名義上仍是與楊燁對立。
而且,在表麵上平靈王是第一個反對楊燁旨意的人,這不僅是一次君臣不合,更是一個臣子與君王相逆的標誌,支援平靈王,就是反對楊燁。
寧王所圖不小啊!
儘管宰相知道一切都是楊燁與平靈王的計策,可他同樣知道,能識破這個計策的人,還是少數。
尤其是寧王這種身處於局中的諸王,哪怕平時再精明,也很難看透,畢竟曆數數代君王,有誰敢不惜名聲,自汙以設計賊人呢?
宰相在心裡為寧王感到可悲,數十年來,不斷積累的賢明之名,將野心埋於胸中又如何?
還不是被楊燁一個計策就戳破了內心想法?
此刻無論是宰相還是安京伯,還是演技不足的平靈王都想給楊燁豎一個大拇指,說上一句!
陛下真的深不可測!看來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中!
為平靈王站場,給平靈王說話,分明就是在向各路諸王作保,你們要是對楊燁有意見,隻管說,我挺你們!
這可是大忌!
宰相連連搖頭,這寧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這分明是在向楊燁扔鍋,汙楊燁聲譽,隻要楊燁聲望越低,風評越差,他就越容易搞事情。
“孤乃帝王,一生行事何須向你解釋?”楊燁聽到連連發難,心裡樂開花。
果然冇有讓他失望。
若說天下誰最想陛下昏庸無能,絕對是寧王的啊!
隻有楊燁越昏庸,才能凸顯出的賢明。
彆人不知道,自己還不知道?寧王一直是要想當皇帝的!
楊燁的回答,顯然無法讓臣子們滿意,君王怎麼可以任性行事呢?
哪怕找個不經推敲的理由也好,卻偏偏來一個何須向你解釋?
失望啊!
先有強搶諸王女,後又有乾綱獨斷,不敬上天,逼迫朝臣,這簡直
若是楊燁還是像以前一樣,如木偶一般,雖無大功亦無大錯,有了今天的這些事,還不足以讓所有人失望。
可有了北境大勝,群臣誤以為楊燁是一位蟄伏的明君,將帶領大玄再創盛世,
而這樣一位被眾人期待的明君做出這些事來,簡直好大喜功,荒唐昏庸。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少人連連搖頭,也不知日後還會有什麼更離譜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被訓斥驅逐的平靈王在安京大喊昏君!
就連安京城內賣菜的人都知道了!
平靈王越獄是大事,朝臣們紛紛議論起來。
一個表明瞭要造反與楊燁不對付的王,回到東海後會怎樣?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肯定是要造謠和造反了!
這讓楊燁十分滿意!
第一次總督勳貴的朝拜就這樣拉下了帷幕!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看著上漲的昏君值,楊燁大呼過癮!
“這次選秀女,這些總督居然給了這麼多?”
原來此次進宮秀女,和紳和小桂子兩個傢夥收取各州總督的賄賂,
居然生生收取了數百萬兩銀子!
還不算那些古董文玩之類,讓楊燁直呼奸臣真好!
和紳回到宮中向楊燁稟報,楊燁很滿意!
和紳雖然是個貪官能,但這種事情還是能完成得很好,而且由於腦子不夠聰明,不會像彆人一樣畫蛇添足。
這纔是昏君的好臣子,真正的狗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