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明星過分熱情! 第20章.人才還得自己培養!
-
在中國,現階段,導演在演藝圈的地位很高,非常高。
就算是陳元現在折節下交,以後人家乾出了成績,大概率也會被挖角,離開單乾,除非陳元能用足夠的利益進行捆綁。
陳元需要的是跟工具人編劇一樣的工具人導演,能按照既定的要求把公司的項目(陳元的獎勵)拍(文抄)出來。
這樣的人走了也不心疼。
如果元宇宙以後是以這種方式運營的話,根本不像是一家國內的以導演為核心的影視公司,
而是類似好萊塢,製片人把控項目全域性,剩下的導演,編劇,攝影,道具,美術等等全都是工具人的製片人中心製。
製片人中心製,這陳元可不陌生。
因為在後世,當下全球電影工業的成熟範式的好萊塢製片人中心製在國內成功成為了主流,隻不過演變的方式比較令人唏噓罷了。
製片人中心製,顧名思義,製片人是名副其實的項目boss,統籌創作團隊包括導演、攝影、美術等等。
把導演從日常的創作外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專心用於創作。
更有利於投資方的利益,更能保證影片的預算合理、拍攝週期。
還有利於從全域性出發,製定統一的項目開發、製作、營銷、發行、海外、品牌延續的整體戰略。
當然,陳元也知道他在自己的公司裡開掛自嗨這隻是形式上像製片人中心製,實際內裡差了十萬八千裡。
細細一想,陳元依靠外掛若是把公司絕大多數人都變成工具人他直接嚇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真要這麼運作,整個公司的安危與未來全部係與他一身。
現在公司規模還小,他的【麵對麵傳輸】看上去還挺bug的。
但若是以後公司業務擴增,同時操持多個不同類型的項目,難道還得他一個人完全控製操持這些業務嗎?
【麵對麵傳輸】首先得麵對麵呀,到時候陳元怕不是得一天到晚跟人麵對麵聊天傳遞他的想法吧?
冇有隻要他大腦停下思考,公司就有可能出現卡殼,那他陳元到底是開了個公司,還是給自己蓋了個廠上班呀?
絕對不能讓元宇宙全部充滿工具人,必須得有一群有真才實乾的幫手來協助他管理公司與項目,
陳元隻需要盯著公司的大方向,以及關乎元宇宙發展的重點項目。
而影視行業的優秀管理人才,基本全都得有豐富的製片人經驗。
陳元想要找得力幫手,除了直接在外搜尋招募,能否藉助他現在的外掛力量,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製片人,支撐起元宇宙公司呢?
仔細瞭解了一番國內影視產業環境,陳元深感絕望,難,很難,非常難。
想要在現在的內地搞製片人中心模式可謂是千難萬難。
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製也不是憑空就冒出來的,它建立在好萊塢完善的影視工業鏈條上。
影視產業工業化可不是拍出兩部《流浪地球》這樣的重投資科幻片就算工業化了。
工業化是運轉依賴於一套精密分工、資本管控和專業協同的工業鏈條。
全鏈條分工明確,標準化流程,現在以及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影視產業基本還處在各個團隊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
陳元想要弄出正兒八經的製片人中心製,那不誇張的說得扛起光電局的責任,重塑國內整個影視生態纔可以。
除非陳元能跟尤裡一樣能心靈操控,否則利益牽扯如此巨大複雜,神仙老子來了都難完成。
國內的電影模式師從老毛子的導演中心製,一直強調的是導演的藝術權威。
即便93年打破統購統銷,但導演中心製已成行業慣性。
第五代導演如老謀子,陳楷哥哥等人憑藉國際聲譽和個人品牌壟斷資源,又進一步鞏固了導演話語權。
國內的影視投資者也更傾向押註名導,製片人是個什麼職位估計有人都冇聽說過。
2010年後大量熱錢湧入影視業,資本跑通了‘流量明星
粉絲經濟’模式,導致資本更依賴導演、明星而非製片人把控質量。
國內也相當缺乏兼具藝術鑒賞力與商業運營能力的職業製片人。
多數製片人出身金融或行政背景,創作乾預能力弱,常淪為融資工具或掛名職務,實際決策權常常被投資方或導演架空。
觀眾和媒體也習慣將電影視為導演個人作品,強化導演的文化權威。
藝術電影節,如戛納、柏林以導演為評獎單元,進一步抬高導演地位。
在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些諸如徐光頭,趙燕子等明星轉型的製片人,但他們能成功更多依賴個人影響力而非專業製片能力。
不過製片人中心製並非一直冇能在國內生根發芽,國內電視產業自己玩死自己後,愛優騰一統天下,就采取了製片人中心製。
因為這樣的模式與互聯網公司管理項目的架構天然吻合,視頻網站尋找自己信得過的製片人,然後製片人拉起隊伍操盤項目。
但冇學到好萊塢製片人中心製的精髓,弊端卻學了個十足十。
網劇的畫質,服裝道具是越來越精良了,但整體劇集的質感卻比十幾二十年前的劇差太多。
而且一個題材火了,馬上有許多跟風之作冒出來搶流量熱度。
當下現況是投資方都更願意選擇信任導演,演員與經紀人都更願意跟導演合作,編劇更願意直接跟導演溝通。
製片人,製片人是哪根蔥?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導演相比於製片人更能得到創作、演員、資金等方麵的信任。
製片人冇有任何得到鍛鍊的機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冇有製片人深度的參與項目,也就不會有製片人成長起來。
所以說想要靠譜的人才,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得自己培養。
陳元決定多對自己公司員工留意觀察,找到那些腦子活絡,溝通能力強的人進行培養。
也不能光說不練,從易到難讓他們去操持不同的項目,培養出元宇宙的嫡係管理人才。
當然也不光是重視製片人人才,
編劇,導演,攝影,美術等等崗位的所有員工,陳元可以通過佈置任務,用【麵對麵傳輸】傳過去合適的靈感點子,
瞧瞧哪些人纔可以藉此創作出好作品,哪些庸纔給了超前的點子也是廢物一個,用這種高效方法為元宇宙篩選培養人才骨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