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重生:花好月圓人亦壽 第73章 除夕宮宴
“華妃娘娘仙姿玉貌,妾身望塵莫及。”
甄嬛福身,麵色平靜。
年世蘭瞥了甄嬛一眼,帶著一抹傲然的笑容,
“十七王妃這小嘴倒是挺甜。起來吧。”
頌芝見年世蘭輕扶釵鐶,會意說道,
“娘娘,幾位夫人還在宮中等著您呢!”
“啊?”
年世蘭麵作詫異,掩唇無辜地說道,
“怎麼她們還沒走?哎呀,本宮出來本就是為了避開她們。
真是的,哪有不先去拜見皇後娘娘,轉而來見我的呢?”
頌芝滿臉傲然地說道,
“自娘娘入主翊坤宮,想來求見娘孃的人都快將宮門踏平了呢!”
這話本就照著華妃的心意說的,也是刻意說給甄嬛聽的。
這時,槿汐捧著新換的湯婆子回來,瞧見年世蘭在此,不由心下一驚。
“妾身正打算前去拜見華妃娘娘,趕巧在此處碰上。
妾身大幸,怕是與華妃娘娘有緣呢!
槿汐。”
甄嬛偏頭問道,
“拜禮可送去華妃娘娘宮中了?”
槿汐上前,躬身答道,
“王妃親自千挑萬選的拜禮,一進宮便立即送往華妃娘娘宮中了。”
年世蘭打量了甄嬛幾眼,冷眼道,
“本宮出來的早,還未差人清點滿屋那麼些個賀禮。
這外頭當真冷,頌芝,回宮吧。”
恭送年世蘭離去,槿汐勾起唇角說道,
“王妃好似惹華妃娘娘不快了呢。”
“方纔她正發作呢,怪我先去拜見了皇後。”
方纔幾句似有若無的爭鋒,甄嬛微微占了些上風,可她心裡也高興不起來。
這深宮之中,怕隻有年世蘭是真心純然愛重皇上,由愛故生嫉。
“王妃,時辰差不多了,咱們先去找王爺吧。”
槿汐扶著甄嬛剛出院中,宮道上蘇培盛便領著轎輦過來,隨行的還有孟靜嫻。
“十七王妃,方纔側王妃與沛國公前去覲見皇上,說起您有孕之事。
皇上特準您行轎前往。”
甄嬛看向孟靜嫻,目光柔和,
“妾身謝皇上恩典。隻是靜嫻身子不好,不如讓她……”
“王妃。”
孟靜嫻向前攙扶著甄嬛,
“這是皇上恩典,王妃快些上轎吧,十七爺已在等著呢。”
甄嬛一行人到乾清宮時,允禮與慎貝勒允禧已在宮門前閒聊等候。
眼下的允禧不過十一歲出頭,長得虎頭虎腦,機靈極了,最喜歡跟在允禮後頭。
“十七嫂嫂,小嫂嫂,可算見著兩位了!
那日十七哥大喜,我本要去後院鬨上一鬨的,可是被嬤嬤攔住了。”
孟靜嫻是大方有禮的客套,可甄嬛看著他,那感覺有些奇怪。
前世見著他,他已經長成端方的少年郎,敢在皇後宮中出言相幫,後來更是與玉嬈喜結連理。
如今這還是青澀稚嫩的小圓團子,看起來喜慶的很,甄嬛打心底裡生出一絲慈愛。
甄嬛輕輕捏了捏他的臉,
“聽聞慎貝勒也開府了,我瞧著這府上的夥食倒不錯呢~”
允禧羞澀地撓了撓腦袋,
“嫂嫂彆打趣我!我近來吃得多,嬤嬤勸過好幾次,可我總覺著餓得慌!”
“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白日裡又有武課。
不用太過拘著,該吃便吃,莫積食難受就好。”
甄嬛語氣柔和,表情寵溺。
慎貝勒怔愣了一瞬,隨即展顏笑道,
“若是我額娘尚在,想來也會這般同我說。”
無意叫他想起傷心事,甄嬛忙說道,
“我們先進殿中吧。”
今日是新皇登基後第一個除夕,並非家宴,朝中老臣也皆攜家眷而來。
四人進去時,已坐滿半數人。
甄嬛端坐,卻見沛國公朝她遙遙舉杯示意,甄嬛略一驚喜,而後也舉杯遙敬。
滿飲後,甄嬛轉身,輕聲對身後的孟靜嫻說道,
“謝謝。”
孟靜嫻靦腆一笑,
“王妃從未為難過妾身,還讓妾身打理中饋,如此善待,父親心中感念。”
甄嬛與她相視一笑,孟靜嫻的笑容中已淡去許多警惕和猜測。
待席間滿座,眾人相互寒暄了一陣,帝後這才攜手而來。
皇親本是先應開口恭賀的,可敦親王愛新覺羅·允?和廉親王愛新覺羅·允禩,隻坐在自個兒的位置獨飲,一言不發。
高台上,皇上雖仍有笑意,可也淡了三分。
眾臣們也是各懷心思,紛紛低眉垂目。
允禮抬杯起身,
“今日除夕佳宴,原不該本王先開口,可良辰美景在前,本王屬實按捺不住。
幾位兄長可莫要怪罪。”
“哈哈哈哈哈……”
皇上朗聲大笑,
“老十七!向來花樣最多!你說說,又想乾什麼了?”
允禮垂頭一笑,
“自然是先請皇上與臣共飲一杯。”
“哎!”
皇上擺擺手,
“你我兄弟之間,不說這麼生分的話!”
“慢著!”
見皇上當即便要仰頭飲下,允禮趕忙出聲。
皇上一臉不解,放下酒杯,
“怎麼?”
允禮笑道,
“皇上,且聽臣一回如何?”
“哦……哈哈哈哈哈,好!”
允禮替他解圍,皇上自是高興的。
“先請皇上與臣共飲一杯,願大清江山千秋萬代,盛世永昌!”
“好!”
皇上一飲而儘,又看向允禮。
允禮添上酒,繼而再次舉杯說道,
“請皇兄與臣弟再飲一杯,願棠棣同馨,慼慼具爾!”
“好!好!”
皇上再一飲而儘。
允禮又添酒,
“這一杯,是臣弟敬皇兄的。
願皇兄葳蕤繁祉,永綏吉劭!”
允禮一飲而儘。
皇上感慰地看著他,隨即大手一揮道,
“果郡王有心!日後可見君不跪,王妃與其,同享此尊榮!”
允禮牽著甄嬛走至殿中,行禮謝恩。
皇上的目光在甄嬛身上流連稍許,而後仰頭又飲下一杯酒。
身旁的皇後雖是笑意盈盈,可袖中的雙手已然緊握。
允禮先行打破僵局後,允禧也起身恭賀。
而後,便有老臣隨之接二連三的舉杯。
一直到宴席過半,帝後離去,允?和允禩都未曾與皇上說過話。
他們這般態度,在新皇登基這關頭,倒頗為微妙。
朝中如今已有傳言,先皇駕崩那日,有人聞聽暢春園中呼號震天……
帝後離去後,桌前人來往最密的,當屬年羹堯。
十四阿哥未能及時回京,多是他的手筆。
那日允禮去宣讀先皇遺詔,也是年羹堯帶著人,在城外與十四阿哥帶的人短兵相接。
如今,他又接管了十四阿哥的大將軍印,一躍成為新皇麵前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