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重生:花好月圓人亦壽 第154章 出人意料
五阿哥滿月之時,沈眉莊的肚子也越發大了。
不過富察·含幽是未到生產之日便產子的,溫實初說沈眉莊這一胎,應該得懷滿。
算下來,還有一個月上下呢。
皇後特意派剪秋幫著富察·含幽設了小宴,沈眉莊並未出席,隻是命采月送去厚禮。
富察·含幽生產時傷及根底,此生再難有孕,嗓子雖是大好了,整個人卻還是蒼白虛弱得很。
敬嬪瞧著皇後滿麵慈愛關懷的神色,瞭然一笑,搖扇遮唇,對身邊的夏冬春輕聲說道,
“皇後這幾日,幾乎早晚都去找皇上,想來,今日過後,中宮便要有嫡子了呢。”
夏冬春瞧了瞧安陵容身後乖巧聽話的四阿哥,又瞧瞧站在角落裡麵無表情的三阿哥,大咧咧地點點頭,
“有就有唄,這可是好事。”
敬嬪的笑意淡了一分,不再言語。
夏冬春是她宮裡的人,與她不算親厚,倒也不疏遠。
她確實是個沒心眼子的,隻是背後一直有人提點著,也算讓她在後宮占住了自個兒的一畝三分地。
可敬嬪有時覺得有些看不透夏冬春,要說她蠢笨,說話做事兒上,她從不出差錯。
要說她聰明……卻也著實難為她了。
夏冬春未曾察覺出敬嬪微妙的變化,與安陵容遙遙對視,瞧見安陵容對她輕輕搖頭。
這滿月宴,前頭的流程走完,眾人又閒聊了一盞茶的功夫,皇上才姍姍來遲。
知道重頭戲終於要登場,諸人都悄悄正身端坐。
五阿哥還抱在皇後懷中,皇上探頭看了看,神色也柔和幾分,側頭問皇後,
“先前叫你給他選個名兒,你看的如何了?”
皇後笑意盈盈,
“內務府自然都是挑好意頭的名字送來,臣妾當真是看花眼了。
昨兒夜裡看來看去,覺得還是'弘承‘更好些。
承嘉之瑞,承祺之福,願這孩子百福具臻,長樂永康。”
皇上滿意頷首,
“好,那便叫弘承吧。
往後,弘承便是中宮嫡子,你要好生照料。
六宮之事……華妃那兒有溫宜,也是分不出多少心。
敬嬪,進宮已久,又是個細心謹慎的,便讓她也跟著華妃學學打理六宮之事。”
一眾嬪妃眼巴巴盼著的事情,也不過是皇上三言兩語。
皇後得了個兒子,正高興著,哪有不點頭的呢?
可皇上卻又忽然出聲喚道,
“弘時。”
三阿哥還呆呆站在原地走神,弘曆挪過去輕輕拽了拽他的衣袖,
“三哥!皇阿瑪喚你!”
“嗯!?哦哦!”
在皇上略微失望的目光中,三阿哥趕忙上前行禮,
“兒子見過皇阿瑪!”
皇上暗暗歎了口氣,
“往後,你搬到碎玉軒去。
自今日起,玉嬪,就是你的母妃。”
玉嬪?
年世蘭有瞬間竟然沒想起來這位玉嬪是誰。
直到珊佳·慧漱行禮謝恩。
年世蘭眯著眼睛,美目中滿是淩厲,玉嬪?
這不出聲不作響的,就成了一宮主位?
安陵容也險些沒坐住。
從富察·含幽生下兒子,她便知道三阿哥在皇後那,已不是首選。
可皇後既然出了手,原意定然是想將兩個兒子都攬在自個兒手中。
所以她們才做了那麼些事兒,本意是留一個來日能對付皇後的口子。
可怎麼會是珊佳·慧漱?
皇上怎會忽然這般眷顧她?
年世蘭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珊佳·慧漱如意,這個時候,也隻有她敢說兩句。
她冷眼掃著珊佳·慧漱,
“皇上,敬嬪侍奉皇上多年,眼下也隻是個嬪位。
還有欣常在…唉。
到底還是玉嬪得聖心啊,這同一批進宮的秀女中,還沒人得了一宮主位呢~”
皇上沒怪罪,反倒垂頭思索了一番,
“你如此一提,朕倒想起來,是不曾大封六宮過。”
皇上掃過眾人,又對皇後說道,
“這事兒,你上心著。”
年世蘭正又要開口,安陵容麵前的茶盞忽然碰撞出聲響。
安陵容忙起身請罪,
“嬪妾一時手滑,望皇上恕罪!”
年世蘭眸中閃過一絲疑惑,卻也將到嘴邊的話忍了下去。
皇上自然不怪責,安陵容起身後,對珊佳·慧漱淺笑道,
“恭喜玉姐姐了,三阿哥聰慧孝順,有玉姐姐慈母教導,定然……精進不休。”
珊佳·慧漱麵上的受寵若驚尚未褪去,笑容認真誠懇,
“安妹妹這是拿我說笑了!
皇上委以重任,我真是……
我淺薄無知,並不能教導三阿哥什麼的。
隻能儘心照料他的衣食起居,盼著他平安健康便好。”
珊佳·慧漱話音剛落,四阿哥便笑著恭賀,
“也恭喜三哥了!”
三阿哥麵色鐵青,雙拳緊握在側,神色忿忿,無半點歡喜。
在這聲聲恭賀中,更是怒上心頭,跪倒在地,
“皇阿瑪!兒臣有母妃!是兒臣的生母!兒臣不願認他人作母!”
皇上神色頓沉,嬪妃們也愣住了,呆若人偶,誰都瞧得出皇上動怒了,就連三阿哥也有些後悔……
“皇阿瑪……”
“閉嘴!”
“你的生母!?
溫宜,是你的親妹妹!
沈貴人腹中,也是你的手足!
齊氏,心狠手辣,要謀害他們!
你竟然還口口聲聲,隻認她這個母親!”
三阿哥近來做的那些事,連前朝都有風言,現在禦書房的案桌上,還放著彈劾他的摺子呢!
齊氏在坐著兩位朝臣的宴席上,做出那樣惡毒大膽的事情,直將皇室的臉麵踩進了泥裡!
三阿哥竟然還為她四處奔走,叫她在冷宮裡都過得快活自在,還敢揚言日後救她出來!?
人是他叫送進冷宮的,三阿哥要放出來,他怎麼放?
這是也想行天子之權啊!
皇上看向三阿哥的目光愈發陰冷,三阿哥縮了縮脖子,顫顫巍巍開口喚道,
“皇阿瑪……兒臣……”
“皇上。”
珊佳·慧漱跪倒在三阿哥身邊,
“皇上,三阿哥有孝心,這是好事兒。
嬪妾且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若三阿哥是那等見生母落難,便避之不及的人。
那……
三阿哥不過是因尚且年幼,又與齊答應母子情深,辨不明其中對錯,這才情急頂撞。
如今,他既是嬪妾的孩子,嬪妾自請,代他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