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之宜修重生出閣前 第46章 黨爭開端
-
大軍在八月盛夏之時返回了紫禁城,康熙帝這一仗打得漂亮,龍心大悅,自然也不吝嗇封賞,第二日早朝,一封封聖旨發落了下去。
戰場上廝殺的皇子們自然是有晉封,直郡王由多羅郡王封為了和碩直親王,他是康熙長子,又多次陪伴康熙上戰場,立下軍功無數,封親王無可厚非,誠郡王和雍郡王也因此次兵馬糧草之務運籌帷幄,得封親王,而讓眾臣冇想到的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淳郡王竟也在得封親王之列。
前頭三位阿哥年長,有累計了多年的政績軍功,其母妃也都是位列四妃的協理宮權之人,得封親王亦是自然,可淳郡王才位列旗主不到一年,母家也並不顯赫,前頭的五阿哥也都還是郡王,晉位實在太快。
可參戰將士均知淳郡王獲封是實至名歸,他不僅在戰場上立了軍功,更是以身試藥,救君父於危難。彆的不說,隻他帶回的西洋傳教士救回康熙帝一命這一件事,就足以得封親王爵。
而此次參戰的將士土地,房屋,銀子都有賞賜,立功的更是官升一級。
其中在先鋒官裡,年羹堯拔得頭籌,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時年才二十多歲,對於康熙帝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直言“臣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為大清竭力圖報。”
而其次則是首次參戰的副將齊威,年紀輕輕卻是此次大戰中斬殺敵軍最多的人,連噶爾丹左右心腹大將也死於他手,其父是虎賁將軍齊敷,康熙直言虎父無犬子,封賞了齊威驍騎營副都督之職。
胤禛望著齊威意氣風發的樣子,嘴角露出不易察覺的淺笑,齊家有兒如此,齊月賓也該升升位份了,虎賁將軍之女,一個格格之位還是太低了。隻是那年羹堯....也不錯啊....
望著被換上的敕令造和碩淳親王府的新牌匾,宜修感慨萬千,成親三年,胤佑卻已經得封親王,要知道上一世,他是在雍正登基時才被封的親王,現在卻整整提前了二十年,似乎很多東西都在改變,這些改變是否會讓原本的軌跡錯位呢?宜修一邊在為自家夫君高興,一邊又不知為何有著淡淡的隱憂,似乎有些事情在脫離掌控,偏離軌道。
乾清宮內,康熙一臉陰暗的盯著手中的密報,爾後抬起頭冷聲問跪在下首的兒子“胤禔,你果真所言非虛?”
“兒臣不敢撒謊,此密信的確是索相密送回京給太子的,他們欲趁皇阿瑪病重,顛覆朝堂,乃犯上謀逆之舉,實在該死!”
“哦?若是朕將此事交予你全權處置,你當如何?”康熙陰惻惻的問道。
直親王大喜,毫不猶豫道“胤礽與索額圖背君叛君,如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所以,你是要殺你親弟弟了?”康熙放下密報,嘴角輕抿。
“胤礽謀逆犯上,勾結前朝,恕兒臣直言,他已不配做兒臣的兄弟!”
“放肆!你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兄弟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他是你弟弟,也是一國之儲君,你對他可有半分尊重?殺害兄弟,你也說得出口!你是不是以為拉下胤礽你便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了?你善護朕躬,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朕是老了,但朕不糊塗!"
康熙這話說的重了,胤禔這才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揣測錯了帝心,著急忙慌的跪下請罪“兒臣該死,兒臣妄言了,請皇阿瑪恕兒臣無知之罪。”
“你無知?這密報你從何而來?索額圖辦事小心謹慎,他能讓你這莽夫抓住他的小辮子?能和他玩心眼的,必然是你那個萬花筒老油子的好叔爺明珠吧!”
“皇阿瑪明鑒,此事與明相無關,是兒臣糊塗了!”
“你看看你,遇事則慌,你說胤礽勾結前朝,你與他何異?他有索額圖,你有明珠嘛,你們兄弟二人真是好得很!”康熙怒極反笑。
“皇阿瑪....”
“給朕滾出去!”
“皇阿瑪....”
“再多說一句,朕不介意廢了你剛得的親王爵位!”
直親王傻了眼,灰頭土臉的走出了乾清宮的門,明明都按叔爺交待的說了,究竟是哪裡不對了呢?想到這裡,他讓小廝趕緊去請明珠來一趟。
明珠來後得知這個傻侄孫在康熙麵前一通弑弟言論,氣的差點厥過去,不是讓他不要自由發揮,怎的就是憋不住?而且又得知他前腳剛出乾清宮的門,後腳就派人請他一敘,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怎麼會有人這麼蠢?這不是明晃晃告訴皇帝他倆是一夥兒的,這事兒就是他籌謀的?他要不是皇子,明珠現在就想一悶棍敲醒他。
“李德全啊....”康熙有些疲憊的喚道。
“皇上可是累了,奴才扶您去榻上歇會兒?”
“你說....胤礽是不是真的想提前登基?他看了索額圖的信,他是怎麼想的呢?”
議論太子,李德全可不敢亂說什麼,隻得斟酌著安慰道“奴纔想,太子殿下不至於。”
“不至於?哼,九五之尊啊,誰不想坐上那個位置,他,亦不能免俗吧。”
“且不說太子已經是一國的儲君,單憑著和您的父子之情,太子不會這麼做的,他可是您一手帶大的孩子啊。”李德全自是知道皇上對這個兒子有多寵愛,可以說太子一人占儘了皇上所有的父愛,心血,但越是如此,才越心痛啊。
“是啊,朕全部的心血,期望,都給了他,他不至於盼著朕死吧。”
“一定不會的,索相是索相,太子是太子,這一定是索相的一廂情願罷了。”
“可索額圖是他叔姥爺,在他耳根子旁邊唸叨多了,難免孩子不會學壞。”
“皇上....”
“傳陳廷敬入宮。”
“嗻。”
“妾身恭喜王爺得封親王。”柔則率王府眾人在門口迎接下朝回府的胤禛。
“都起來吧。”胤禛朝柔則伸出手。
“謝王爺。”柔則就著胤禛的手艱難起身,如今已是七個月的身孕了,自上次宜修入府看望點出問題後,胤禛便查到是苗氏的手筆,甘氏也有些許參與謀劃,隻是如今苗氏叔父剛得嘉獎步兵營參軍統領之職,甘氏也隻是謀劃冇有鐵證,胤禛決定還是謀定而後動。
“你們都先退下吧,菀菀你隨本王來。”胤禛牽起柔則的手,向書房走去。
“四郎怎麼了?”
“菀菀,今日早朝,皇阿瑪嘉獎了齊家,本王想著,月賓是最早入府的,又自小入宮養在額娘膝下,這麼多年一個格格之位,委屈她了。”
“齊妹妹出身不錯,性子也溫婉柔順,菀菀和她也算聊得來,隻是不知四郎想要給齊妹妹什麼位份呢?庶福晉還是....側福晉?”
柔則內心在打鼓,齊月賓雖是武將之女,但性子卻似江南女子,因著都喜彈琵琶,自己與她關係在這府中也算親厚,自己還時常點撥她琵琶技藝上的不足,但若是側福晉之位,柔則心裡是不舒服的,畢竟自己還未扶正為嫡福晉,如今府中隻唯自己一個側福晉,也算是給了自己些許安慰,可四郎已是親王之尊,按祖製,是可以有兩位側福晉的,但在自己未成福晉之前,私心裡她並不想這王府中有人能與她同尊同位。
“側福晉倒是可以緩緩,畢竟她還未有子嗣,但這庶福晉,她也當得。”胤禛略微思忖後說道。
聽到是庶福晉,柔則心裡落下了一塊大石頭,還好還好,自己還是唯一的側福晉,轉而溫婉笑道“四郎思慮周全,都依四郎便是。”
“嗯,那便如此吧,菀菀總是最賢德之人。”
“四郎謬讚了。”
“王爺!宮裡出事兒了!”門外,蘇培盛急聲喚道。
“四郎有事,那菀菀就先回去休息了。”
“好,慢點兒走。”
看著柔則遠去,胤禛丹鳳眼瞥了向蘇培盛“何事如此驚慌?”
“皇上剛剛下旨將索額圖大人下獄了!”
“什麼?!怎麼回事?”
“奴才隻知散朝後,陳廷敬大人被皇上傳召入宮,後以謀逆罪告發了索額圖大人,如今索額圖大人被關進了宗人府,聽候審判。”
“陳廷敬?太子之事已了,冇人會知道纔對,是誰走漏了風聲?夏刈怎麼說?”
“夏大人隻說乾清宮的嘴很嚴實,打不開,但一個灑掃太監看到直親王從禦書房出來,麵色不太好。”
“大哥?”胤禛轉動著手上的十八子,突然想到了什麼。
“哼,明珠好手段,看來高士奇倒戈相向了,出賣了索額圖這個主子啊。”
“高大人可是索相的心腹啊。”蘇培盛驚道。
“所以說明珠好手段啊,不愧是萬花筒,無孔不入,無事不曉的萬花筒啊。”胤禛冷笑。
“如今太子失了索相這個母家勢力,怕是要擔驚受怕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皇阿瑪還對太子有著父子之情,動索額圖,是想敲山震虎,給太子一次機會。”
“那太子還是不會受牽連,您也可安心了?”
“不會受牽連是真的,但皇阿瑪疑了太子,也是真的,在極儘寵愛中活了三十多年,這個天之驕子,也算是第一次嚐到被君父懷疑的滋味了。”胤禛走到搖椅上坐下。
“那這幾日太子傳召您....還去嗎?”
“自然要去,還要大大方方的去,皇阿瑪最恨牆頭草,與其獨善其身,不如與太子共進退,叫皇阿瑪知道,咱們是兄友弟恭,絕不會落井下石。”
“奴才受教了。”
“胤佑你等等。”宜修追了出來。
“嬌娘還有事要交代?”胤佑急色匆匆,索額圖被關進了宗人府,他這個宗人令不可能當做什麼也不知道,如今皇阿瑪下令嚴審,他自然不能違逆皇阿瑪的意思,但二哥那邊....自己終歸是放心不下,還是決定去毓慶宮看看再說。
“胤佑,此去毓慶宮全然是為著你與太子的兄弟之情,萬不可答應他任何關於索額圖的請求,否則在皇阿瑪看來便是徇私枉法,你可明白?”宜修輕聲在胤佑耳邊道。
“這是自然,索額圖若真是謀逆,國法難容,我亦難容。”
“那便好,你自去吧,萬事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