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甄嬛傳之宜修重生出閣前 > 第67章 兄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甄嬛傳之宜修重生出閣前 第67章 兄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春去秋來,這日終於等來了好訊息,胤禛馬不停蹄的趕往圓明園。

“曙兒找到了?!”宜修捧著肚子激動地站起身,如今已是快六個月身孕了,胤禛趕忙去扶住她。

“夏刈來信,已經在京郊的農莊裡找到了,現在正帶人回京,乳孃一直在他身邊護的好好的,連一斤肉都冇掉。”

“我想見他!我要見他!”宜修淚流滿麵。

“有機會我一定會帶他來見你,但不是現在。”

“為何?!”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告訴你的事,你坐下來,我慢慢說與你聽。”胤禛扶著她坐下。

“你說。”

“庶人殘害手足,死不足惜,但我事後深覺不對,因為他的性格我太瞭解,膽大有餘,謀略不足,可滅門的凶手明明心細又殘忍,不太像胤祉的作風,於是又讓夏刈去查,滅門前日,他的確閉門未出,聽聞淳親王府出事,還嚇得崴了腳,一個這樣的人,怎麼做的出如此精細的局,被我們一詐就明晃晃跑去鹹安宮殺人滅口?”

“你是說....殺害胤佑的,和滅我王府的,是兩個人?”宜修道。

“可以說是兩個人,也可以說是一夥人,如今高人隱於身後,如果你此時和曙兒見麵,漏了行藏,曙兒就危險了,那賊人若是拿曙兒威脅你交出那尚未找到了證據該如何是好?”胤禛分析道。

“可曙兒在外,賊人就不惦記了嗎?”宜修著急道。

“曙兒隻不過是個孩子,淳親王的遺孤,賊人一時間倒不會對他下手,而且,我會讓他不敢下手。”胤禛自通道。

“你預備如何護住我兒?”宜修問道。

“我已讓夏刈將曙兒秘密接回京,到時直接帶他進宮,在皇阿瑪麵前過明路,然後,我會向皇阿瑪請旨,在曙兒成年前,將由雍親王府親自教養。”胤禛道。

“你要把他....交給哪位福晉撫養?”宜修欲言又止。

“不會,我不會把曙兒交給任何人撫養,他是你的孩子,永遠是你一個人的孩子,曙兒會住在我的書房,由我這個四伯親自教養,名正言順。”胤禛認真道。

“你願意....親自教養曙兒?”宜修不可置信。

“你知道,我的人生樂趣不在於此,大業得成那日,我向你保證,曙兒會是大清最年輕的親王,世襲罔替的淳親王。”胤禛看著宜修,一字一句道。

“淳親王....”宜修喃喃道。

“還有兩個人,是夏刈半途找到的,先行送了回來,我想讓你見見。”胤禛神秘笑道。

宜修疑惑的看向胤禛。

“蘇培盛,把人領上來。”

“主子!”

“福晉!”

來人雙雙跪倒在地上。

“繡夏?!阿泰?!”

“你們主仆好好敘舊,本王去花園走走。”胤禛帶著蘇培盛離開了。

四人激動地淚眼婆娑,宜修更是抓著繡夏的手不放。

“你們這些日子還好嗎?是怎麼逃過那場浩劫的?”宜修激動的問。

“那日,賊人闖進了王府,奴婢正巧給大阿哥煲第二天要喝的粥,看著火侯冇去睡,這才逃過一劫,是陳泰捂住奴婢的嘴,帶著奴婢從王府後院牆根下的狗洞裡爬出來的,這一路上,我們躲躲藏藏,不敢露麵,又擔心也有其他的活口流落在外,一邊流浪一邊找,直到碰到了雍親王的人,他讓暗衛把我們送到了雍親王府,王爺這才帶我們來了這裡。”繡夏哭道。

“阿泰,謝謝你,謝謝你救了繡夏。”宜修感激道。

“奴纔不敢,奴纔是福晉的奴才,為福晉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隻可惜,奴才隻能救出繡夏姑娘,繪春和染冬姑娘都....”

宜修也默默垂下淚,回頭便看到紅著眼,目不轉睛盯著陳泰的剪秋,瞬間明白了什麼。

“主子,奴婢再也不要跟您分開了!”

“奴才也要伺候在福晉身邊。”

“繡夏,我也很想留你在身邊,可是曙兒如今身邊隻有乳孃了,我不放心他的日常起居,你能去曙兒身邊,替我好好照顧他嗎?”宜修道。

“照顧大阿哥,奴婢萬死不辭,奴婢一定會用生命護住大阿哥!”繡夏保證道。

“好,那我就放心了。”

“至於阿泰...."宜修看了看不捨的剪秋,道:

“就留在圓明園,和我們在一起吧。”看到剪秋舒了口氣,宜修知道自己猜對了。

短暫的敘舊後,胤禛將繡夏帶走了,雍親王府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書房多了一位不起眼的灑掃婢女。

“阿泰....你不問我為何會在此,為何會....這般嗎?”胤禛走後,宜修才問了出來。

“福晉,無需多言,王爺曾說過,您做什麼都是對的,隻要是您決定的事,奴才就陪著您一起走下去,永不相問。”陳泰肯定道。

“好....那我們就一起走下去,為胤佑討個公道!為王府那些慘死的冤魂討個公道!”

入冬之前,宮裡總算迎來了一件喜事,雍親王尋回了流落在外的忠勇親王遺孤,大阿哥弘曙。

康熙萬分驚喜,對這個失而複得的嫡孫寵愛異常,當即封了他為固山貝子兼淳親王府世子,上了玉碟,稟了宗廟。

康熙本想將他留在宮中由太妃教導,但念太妃年事已高,恰逢雍親王又請旨請求親自教導弘曙成人,以慰兄弟手足之情,康熙大感慰藉,當即允準雍親王所求。

不知是體力不濟還是年紀大了,這幾年的康熙帝愈發性情古怪,多疑多思,今日還寵愛的兒子,明日就開始打壓防備,過幾日又再次換個兒子寵愛和打壓,如今成年的皇子阿哥們個個活得戰戰兢兢,不知道哪天就輪到自己被清算。

而這裡麵境遇最讓人唏噓的當屬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禎。

自太子倒台後,胤祥一躍成為康熙最信任和寵愛的兒子,康熙常常讓他伴駕,形影不離,對這個忠肝義膽的兒子喜愛非常,甚至直言:“朕有拚命十三郎在側,可確保無虞已。”

前朝後宮都以為這個後來居上的皇子會成為新的權利和黨爭的中心,結果還冇等前朝有所動向,胤祥就因為疑似為廢太子求情,被康熙嫌惡,一道聖旨貶入養蜂夾道圈禁,連貝子的身份都被褫奪了。

反觀十四阿哥胤禎,卻代替胤祥成為了康熙最寵愛的兒子。

九月,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發兵救援。胤禎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康熙封其為‘大將軍王’,並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的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

十月,胤禎統帥西征之師起程時,康熙又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並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大將軍胤禎跪受敕印,謝恩行禮畢,隨敕印出午門,乘騎出**,由德勝門前往。

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處。大將軍胤禎望闕叩首行禮,肅隊而行。

在胤禎出征之時,康熙還降旨青海蒙古王公,直言:“大將軍王乃朕之皇子,最肖似朕,係爲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钜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麵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這道聖旨奠定了胤禎在康熙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四哥,聽說今日前線傳來青海大捷的軍情急報,十四弟如今愈發得意了。”胤祥躺在床上咳嗽著,麵露頹廢之色,看的胤禛極為心疼。

“十三弟,一時的得失不會影響大局,你要耐心待時,知道嗎。”胤禛勸慰道。

“隻是不知道弟弟還能否出的去這養蜂夾道,如今哥哥一人在外,四麵環敵,弟弟卻幫不上忙,實在焦心。”胤祥滿麵愁容。

“記得小時候哥哥教你的嗎,當你陷入低穀的時候,韜光養晦,急流勇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胤禛耐心道。

“記得,弟弟如今除了韜光養晦,也冇彆的事做了。”胤祥苦笑道。

“養好身子,以待來日。”胤禛拍了拍他的腦袋,像小時候一樣。

“我信四哥,四哥一定會接我出去的。”胤祥笑道。

“自然,你我兄弟以後還要共理曠道,共守重任。”胤禛在胤祥耳邊輕聲道。

“四哥!”麵對胤禛的直白,胤祥感動萬分,點了點頭。

“爺,德妃娘娘傳召您入宮議事。”蘇培盛彎腰道。

“哥哥快去吧,德妃娘娘一定有急事找你。”胤祥又咳嗽了兩聲。

“好,你要記得我的話,保重身子,來日方長。”胤禛給他攏了攏帶來的狐皮大氅,認真叮囑道。

“弟弟知道了,放心吧,我不會放棄的,我定會等著四哥來接我那日。”胤祥微笑道。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