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我在南明的奮鬥生涯 第171章 漳泉大戰1
-
對於漳州府的百姓而言,最近半個多月,城投變幻大王旗,對他們的生活卻是冇有太大的改變。或許是為了收買民心,市麵上逐漸多了一些新鮮的海魚、鹹魚和廉價的海鹽,海魚的價格低廉,僅僅隻有兩文錢一斤,雖然有些腥味,但畢竟是肉,還是較為鮮美的海魚肉,漳州的百姓對此也不說什麼了。之前的魚價可是十五文一斤呢,這都便宜了十三文錢了,這也能夠讓人打打牙祭了。
在這個戰亂頻繁的年代,能夠有口肉吃,那真的是天大的福分了,還能奢求什麼呢?若是認為兩文一斤的海魚價格昂貴,那一文錢一斤的鹹魚也是值得擁有的,早上煮點野草粥,放點鹹魚碎末,有鹽有肉,也是一個極大的享受了。
更何況還有價格極為低廉的海鹽,雖然顏色不怎麼潔白,味道還有淡淡的苦味,但比起之前市麵上賣的二十五文一斤的粗鹽,這海鹽不但顆粒較小,鹹味較重,最關鍵的是價格便宜啊,僅僅五文錢一斤,而且不限量購買。
單憑這三點,就讓漳州府的百姓隊鄭家軍充滿了好感,感覺在鄭家軍的統治下,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對於底層百姓而言,過日子嗎?在哪都不一樣,都需要納稅服役的,若能夠安穩的生活,誰想做流離之人呢?
鄭家軍在漳州府的威望甚重,從很多縣城望風而降就可以看得出來。當然,在大炮的攻擊下,也很少有縣城能夠阻攔就是了。原本主動投降的鄉紳以為可以獲得更多的權勢,可以在本縣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能夠吃上更肥美的戰爭果實。一縣之中,不說縣令、縣丞、縣尉、典史等四個有品級的官員,三班六房可以更新換代吧,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權勢。
一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鄭家軍卻一直冇有論功行賞,自己家族的投名狀不但冇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在經濟上損失了大量的銀錢,尤其是作為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食鹽,其在短短半個月內,利潤幾乎跌落到極點。
誰也冇有能力與鄭家軍打價格戰,五文一斤與二十五文一斤,而且五文一斤的質量更好,口感更佳,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擇,更何況在亂世存活的百姓都是精明到了極點呢。
買賣又不能夠強買強賣,也不能以為為藉口來煽動百姓不買低價鹽而買高價鹽吧。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啊。
利益受損的士紳們,心態有些失衡,加上最近流傳出打下漳州城的鄭家軍世子鄭錦已經不在漳州府了,留守漳州府的不過是幾個冇有聽說過的文官而已,武將冇有幾個,這讓士紳們的心思又有些浮動起來。
福建總督李率泰是少有的懂得情報戰的清軍將領之一,這也是他們李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想當初他們就是靠這個才能在滿清之中得到皇太極、多爾袞甚至順治帝重視的原因。
他的父親李永芳是第一個投清的大明邊防將軍,為滿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在明清戰爭之中第一個大規模使用諜戰的人,間諜戰、大規模的聯絡、溝通、勸降、策反遼東的上層階層和將領,可以說遼東邊防的近半之人都被李永芳腐化了。
軍隊未動,謠言先行。
李率泰將無數細作派到漳州府,命令他們在漳州府散播謠言,刺殺官員,焚燒糧庫,製造混亂,挑撥離間,培養內奸,探聽情報。
這原本就是李率泰的拿手好戲,在他的暗中指揮使,大大小小的謠言開始在漳州府傳播,從鄭成功身死,鄭錦逃亡,到鄭泰投降,到廈門島失守,到鄭家軍準備均田免糧,到屠戮士紳大族,到搜刮錢財糧食。
各種各樣的謠言傳遍了整個漳州府,讓人無法分辨,關鍵是鄭家軍的有些舉措,也確實屠戮流放了幾個家族。
九龍江上日夜不停的船隻運輸著糧食、煤炭、鐵礦石、木炭、硫磺等物,也確實讓一些士紳逐漸相信了謠言。
當然,也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受損,也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鄭家軍兵力並冇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多。更是因為李率泰細作們的封官許願,讓更多的士紳家族暗曲同款,給予著無數的便利。
漳州並不大,人口也因戰亂,屠殺,疾病,饑荒,瘟疫等等原因,存活的人口隻有三十多萬,這三十多萬人口分散到十餘個縣,有些縣城的人口不足萬人,各地的士紳更少,相互皆是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一族動而十族從。
李率泰的動作狠辣又有成效,針對鄭家軍在漳州府統治不穩的情況,直接聯絡溝通漳州府各地的士族豪紳。
這些士族豪紳待價而沽之後,獲得了自己滿意的酬勞之後,對於鄭家軍的各項政令也開始陰奉陽違起來。
陳永華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各地士紳的動態和逐漸抵抗的意誌。
深知情況不妙的他馬上將這個情況通報了鄧會、馮錫範三人,經過三人研判和暗隊的情報顯示,李率泰的舉動已經示弱照張,很明顯近期要對漳州府發動進攻了,進軍的路徑大概率是從同安出發。
鄧會、陳永華、馮錫範三人第一時間將商討的情況快船傳遞給還在台灣的世子鄭錦,同時開始收縮兵力,除了漳平的三千兵力未動外,其餘各縣的兵力全部收縮到漳州城。
小小的漳州城彙聚了近一萬人兵力,這麼龐大的兵力讓鄧會、陳永華等人心中鬆了一大口氣,有了這一萬人的兵力,冇有三兩個月的時間,清軍休想攻破漳州城。對此,陳永華的信心還是十足的,因為他料定,福建綠營的軍隊不足四萬,怎麼也不會全部出動,能夠出動兩萬綠營已經是非常難的了。
區區兩萬人想要攻打有一萬人並有近兩百門各式大炮的漳州城,不是陳永華、鄧會等人狂妄,僅僅是大炮的威力,都讓他們信心十足。
更何況九龍江上還有一支三十艘戰船的小型船隊在支援,有這支戰船隊在,漳州府就不會被全麵封鎖,傷病、物資、援兵可以通過這個小型戰船進入漳州府城。這還有何好擔心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