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正義的火焰 > 第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正義的火焰 第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淩風從審訊室走出,腦海中仍在回想剛剛與周濤的對話。那個古老的傳說與護身符的細節彷彿一顆種子,在他的心中不斷生根發芽。每個字每個詞都伴隨著他對案件的深思,他必須找到那些潛在的聯絡,揭開李靜之死的更深層次的真相。

回到辦公室,淩風迅速打開電腦,將周濤提供的線索一一記錄下來。他首先在內部檔案係統中檢索有關周濤和李靜的曆史記錄。隨著鍵盤的敲擊聲,螢幕上逐漸浮現出兩人各自的背景資訊。

周濤,男性,32歲,單身,家住城北一處公寓,曾是一名it工程師,現因主攻項目轉行成為某小型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看似平凡的人生背後,隨著近幾年接連創業未果,周濤的心理狀態似乎逐漸不穩定。這是他在創立的app公司破產後,接受心理谘詢的記錄。淩風注意到,心理谘詢的記錄格外詳儘,顯示他在與李靜分手時的激烈反應,以及與朋友間的不和諧。

與此同時,淩風也開始查詢與李靜的資料。李靜,女性,29歲,獨居於市中心的一間公寓,全職公共關係專員,家境良好,曾就讀於國內一所知名大學。她的社交活動廣泛,朋友圈裡的人數不勝數,然而在與周濤的交往期間,逐漸與許多朋友疏遠。檔案中記錄的關於李靜的心理狀態也讓淩風心生不安,她常因對周濤的情感反覆而感到痛苦,甚至曾多次與親友尋求心理支援。

在不斷翻閱資料的過程中,淩風的思緒也逐漸明晰。似乎在李靜身邊環繞著一係列可疑的環節,捆綁在她的社交網絡中,尤其是她與周濤的關係演變。正如周濤所提到的那個護身符,材料的體現必然不止於此。淩風決定後續去調查李靜的社交圈,尤其是她的朋友及周濤所提到的劉亞。

他開始對劉亞的背景進行調查。此人是李靜大學時期的同學,曾在同一所大學讀書,後來各自工作後保持聯絡。儘管周濤提到兩人關係並不親密,但淩風認為,正是這樣的關係中,總會隱藏著彆人未曾看見的事情。他翻找出劉亞的聯絡方式,突然感到一種強烈的預感:也許她能提供出至關重要的線索。

淩風在辦公桌邊撥打了劉亞的電話,注意到自己此刻的緊張情緒。他意識到與嫌疑人不同,劉亞或許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同時又可能是幫助案件深入的關鍵。隨著電話的接通,淩風平靜地向劉亞介紹了自己的身份,然後儘量柔和地進入話題。

“劉亞,您好,我是淩風,正在調查李靜的案件。想請教您一些關於她的事情。”

電話的另一頭傳來了一種憂心忡忡的聲音:“淩警官,我知道李靜的事情很可怕,她真的是一個好女孩,我不能相信她會被殺。”

“我理解您的感受,我也是在努力尋找真相。您能不能告訴我,李靜在生前的生活狀態?她和周濤的關係怎麼樣?”淩風繼續追問,儘量讓對方保持舒緩的情緒。

“她……她與周濤分手之後,確實變了一個人。”劉亞的聲音略微顫抖,似乎還在回憶。“當時我們幾個朋友都發現她開始變得沉默,不再像以前那樣歡快。起初她會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生活點滴,但後來那種狀態顯然讓我們擔憂。”

“你提到變得沉默,是什麼原因讓她如此轉變?”淩風抓住機會,進一步探討。

“李靜很在意周濤的想法,她總是想迎合他,最終導致關係越來越拗。特彆是在一次聚會之後,分手對她來說是一場重創。她嘗試著去複合,但對方卻似乎不再喜歡她。”劉亞的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她常常向我傾訴自己的痛苦,中間還有一個護身符的事情,她非常在意。”

“護身符?”淩風的心中一震,敏感地捕捉到關鍵資訊。他試探著問:“這個護身符是什麼樣的?這與她的生活有何聯絡?”

“李靜有一個護身符,是她的母親留給她的東西,象征著平安與愛情。她之前告訴我,周濤為她親手製作了一個與之相似的護身符,後來就在分手的時候冇能歸還。”劉亞安慰自己又說,“這件事讓她特彆難受,也許是失去信物後,她覺得失去了應有的庇護。”

這一刻,淩風的腦海裡再次浮現出周濤苦澀的表情和那封閉感。他意識到,護身符不僅是一個物件,更是一個情感的寄托,是對往昔感情的一種鎖住。李靜的離世彷彿在這個過程中也讓這種情感變得沉重而複雜。

“謝謝你,劉亞。我需要您進一步的配合,如果在後續調查中有任何需要詢問的地方,您能保持聯絡嗎?”淩風決定爭取劉亞的信任,營造出相對和諧的氣氛。

“當然可以。李靜真的是個好女孩,我會儘全力配合您。”劉亞的聲音略顯堅決。

掛斷電話後,淩風感到遠比之前更加緊迫,裹挾著李靜與周濤之間的情感,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才能尋求真相。他查詢了相關的記錄與數據,開始梳理出一份關於李靜的詳細調查報告,尤其針對她生前的社交圈進行深入分析,試圖找出一切可能與周濤有關的細節。

調研過程中,淩風還發現了李靜的一些社交活動,包括她曾參與的小型聚會和各類活動。在這些聚會的記錄中,隱隱約約傳達出了李靜獨處的孤獨感和朋友們逐漸疏遠的跡象。此時,淩風決定對每個聚會的參與者進行逐一調查,特彆是那些與李靜關係較近的人,挖掘潛在的線索。

他將李靜參加過的幾次聚會的時間與地點做了標記,準備逐個進行訪談,逐步探尋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線索。而在這個過程中,關於護身符與複仇的傳說,像一種隱秘的力量,將他引導著前行。

接下來的幾天裡,淩風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走訪李靜的幾個朋友,深入瞭解她與周圍人的互動情況。在一次次交流中,他瞭解到了許多關於李靜內心掙紮的故事,在無形之中幫助他塑造起了一個完整的案件背景。

有一次,淩風造訪了李靜的大學同學張銘,張銘在回憶中提到了李靜的生活與情感:“李靜在大學期間就很有人緣,大家都很欣賞她的性格,然而自從與周濤交往後,她日漸隱退,這讓我十分擔憂。為了那個男孩,她甚至放棄了不少自己的朋友,專注於周濤的事業與情感上。在最後分手時,我隱約改變了她的態度,出現的似乎是一個特彆無助的靈魂。”

“關於護身符,李靜對它有怎樣的期待?”淩風再次持有疑問,試圖從張銘的口中找到更多的資訊。

“李靜曾說過,那個護身符是她母親在她小時留下來的,她相信這個物件能帶來幸福和愛情。”張銘略顯沉重,“可在與周濤的關係中,她失去了那種自信,彷彿護身符變得無足輕重,就像她自身的價值一樣。”

淩風意識到李靜在麵對周濤的心態變化將這份護身符的意義徹底扭曲,接下去,隨著每一個訪談深入,淩風逐漸拚湊出了一幅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圖景,暗流湧動的情感糾葛似乎相互交織成了一張無形的網絡。

而在接下來的調查中,淩風如同一名全力以赴的偵探,努力將每一個細節和線索收集起來,逐漸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案件調查大綱。他決定在檔案中增加對李靜遭遇友人疏遠的描述,表明她內部的心理變化,以及所有相關聯絡人與周濤的交集。

當最後一處標記完成以後,淩風推開窗戶,陽光灑入辦公室,將他照亮。此刻,淩風感到的是一種希望的曙光,他再一次閃回到心中那個繩索交織的陰暗角落,李靜的命運、周濤的絕望、以及那個令他無法釋懷的護身符——這一切彷彿在訴說著一段隱秘的故事,正等待他去揭開幕布。

淩風深吸了一口氣,決定立刻向上級彙報調查的進展,力求在下一步中調用更多資源,深入追溯那些細節的脊梁,尋找更多能夠證實嫌疑人與受害者關係的證據,為最終的真相展開一場觸及靈魂的探索與揭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