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娃:佛係奶爸天生叛逆 第13章 任務完成
-
節目總導演於敏,正端著一杯泡著枸杞和胖大海的保溫杯,姿態悠閒地靠在椅背上,監視器牆上分割的十幾個畫麵,在他眼中不過是按部就班流淌的數據。
聽到那一聲變了調的呼喊,他連眼皮都懶得抬,呷了一口溫熱的養生茶。
“大驚小怪什麼,在線人數漲不是很正常嗎?老方的直播間,基本盤穩……”
他的話,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扼住喉嚨,驟然中斷。
音節卡在半路,嘴巴維持著一個滑稽的開合角度。那雙閱儘綜藝風浪的眼睛,此刻死死地釘在了角落那塊專門顯示實時數據的副屏上。
螢幕上,那條代表著“實時在線人數”的綠色曲線,放棄了所有平緩的、符合邏輯的爬升姿態,以一種近乎九十度角的、堪稱暴力的姿態,垂直向上撕裂了整個座標係!
五百萬!
八百萬!
一千萬!
這個數字,在心跳漏跳幾拍的短暫間隙裡,就摧枯拉朽般衝破了節目開播以來的曆史峰值!
然而,這並非終點。
它還在以一種完全違背數據科學的、野蠻的速度,繼續向上瘋漲!
“這……這是什麼情況?”
於敏手裡的保溫杯傾斜了,滾燙的茶水溢位,燙在他的手背上,他卻毫無知覺。他整個人猛地從椅子上彈起,幾步衝到螢幕前,臉幾乎要貼在冰冷的玻璃上。
“後台買量了?平台給推廣位了?不對!這個時間點我們冇有任何推廣預算!”
旁邊的副導演也連滾帶爬地衝了過來,眼球裡佈滿了血絲,神情是純粹的匪夷所思。
“不是推廣!”他指著另一塊數據分析屏,聲音因為激動而尖銳,“導演你看用戶來源!百分之七十以上,全部是自然流量!是用戶自發分享和平台內部推薦湧進來的!”
“瘋了……這絕對是瘋了!”
“快!導播!切分屏!把杜鬆那個笑容的特寫,立刻、馬上切到主畫麵!放大!給我最大程度的特寫!快!”
於敏的大腦在宕機一秒後,瞬間爆發出驚人的處理速度。他猛地轉身,對著導播台發出一聲咆哮。
他做了十幾年綜藝,這種場麵,夢裡都不敢夢得如此誇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一個節目,想要成為現象級的“爆款”,需要一個引爆輿論的“核彈”。
有時候,這顆核彈是耗費無數心血設計的劇本衝突。
有時候,是嘉賓之間意外碰撞出的化學火花。
而更多的時候,它就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完全無法預演,無法複製,卻能在出現的瞬間,精準擊穿所有觀眾心防的神級鏡頭!
杜鬆的那個笑,就是那顆核彈!
隨著導播台上一陣疾風驟雨般的操作,直播間的主畫麵,瞬間被一張極致的特寫鏡頭所填滿。
畫麵裡,那個在華語樂壇一向以高冷、疏離和絕對才華著稱的男人,正微微低著頭,視線落在抱著他大腿的小小身影上。
陽光穿透了菜市場頂棚的縫隙,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投下斑駁而溫暖的光影,將他平日裡淩厲的線條徹底柔化。
他的嘴角,正咧開一個從未在任何雜誌、舞台、采訪中出現過的弧度。
那一瞬間,他不再是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用音樂構築堡壘的頂級音樂人杜鬆。
他隻是一個被孩子最純粹的天真徹底融化了所有防備的,普通的、甚至有點傻氣的叔叔。
這個笑容,通過4k高清鏡頭,纖毫畢現地,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千萬觀眾的眼前。
彈幕,在經曆了詭異的一秒鐘靜止後,如同決堤的洪水,徹底引爆了整個螢幕。
【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死了!這個笑是什麼情況!心臟驟停!這是犯規啊!】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麼?這是杜鬆?這真的是那個在采訪裡惜字如金,能把記者活活憋死的杜鬆?】
【這個笑……我當場宣佈原地入坑!太蘇了!這種反差感誰他媽頂得住啊!】
【前麵的都給我讓開!這個提著鯉魚,笑起來能要我命的男人,從今天起就是我異父異母的親老公!誰都彆和我搶!】
【這纔是生活啊!這比看他們在舞台上光芒萬丈的樣子,要動人一百倍!一千倍!這纔是真人秀的意義!】
數據後台,那條狂野的曲線,攀升得更加肆無忌憚。
一千二百萬!
一千五百萬!
一千八百萬!
那個年輕的實習生,呆呆地看著螢幕上瘋狂跳動的數字,感覺自己的心臟和呼吸都已經停止了。
他從未見過如此恐怖的流量洪峰。
這已經不是“爆”了。
這是“炸”了!
整個鬥音平台,似乎都被這一個直播間撬動了。無數正在刷著其他短視頻的用戶,被平台演算法瘋狂推送了這個笑容的切片,然後又瘋了一樣順著鏈接湧入直播間,隻為親眼見證這治癒人心的一幕。
於敏死死地攥著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骨節因為過度用力而發白。
他不是緊張,是亢奮,一種抵達巔峰的、戰栗的亢奮。
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力排眾議,用天價合同把方一凡這個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超級變數”拉進節目,是他今年,不,是他整個職業生涯裡,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
這個男人,總能用最匪夷所思的方式,給你創造出最不可思議的節目效果。
導播間裡,一片死寂。
隻剩下服務器風扇的嗡鳴和眾人粗重的呼吸聲。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如同朝聖一般,看著那條代表著節目生命線的曲線,一往無前地衝破了鬥音平台綜藝直播史上的所有已知記錄。
與此同時。
年集裡人聲鼎沸,混雜著新鮮的魚腥味、剛出鍋的炸油條的香氣,還有小販們帶著各地口音的賣力吆喝。
一切都充滿了鮮活的、滾燙的煙火氣。
正在擁擠的人潮中穿行的方一凡,腳步忽然一頓。
他左手提著一條還在撲騰的鯉魚,水珠甩得到處都是,右手拎著一袋剛稱好的、沾著泥土芬芳的馬蹄,整個人被淹冇在為年貨奔忙的市井百態裡,毫不起眼。
可就在剛纔那一瞬,他整個人的感官似乎從這片喧囂中被瞬間抽離了。
周圍鼎沸的人聲,討價還價的喧鬨,孩子們的哭笑,都化作了模糊不清的背景音。
一個隻有他自己能看見的,泛著淡藍色微光的虛擬麵板,無聲無息地在他眼前展開。
【叮!】
一聲清脆的、彷彿能洗滌靈魂的提示音,直接在他的意識深處響起。
【恭喜宿主,新綜藝《一路同行》,在開播首日,收視率登頂全國同時段第一。】
方一凡眨了眨眼,提著鯉魚的手紋絲不動。
全國第一?
他幾乎能想象到導播間裡此刻是怎樣一番人仰馬翻、欣喜若狂的景象。
於敏那個傢夥,大概正抱著數據監控台,激動得涕淚橫流,語無倫次地宣佈著自己職業生涯的又一個巔峰吧。
方一凡的嘴角,勾起一個無人察覺的細微弧度。
他當然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這不是他第一次搞出這種“大新聞”了。
從《爸爸的育兒經》到《爸爸的奇幻之旅》,再到杜鬆的演唱會,他就像一個行走的“節目效果放大器”,總能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引爆所有人的眼球。
隻是這一次,他自己甚至都冇怎麼發力。
他隻是把杜鬆、王鳴這幾個自帶化學反應的老朋友聚在了一起,然後像個甩手掌櫃一樣,任由他們自由發揮。
就在他出神的片刻,虛擬麵板上的資訊流再次重新整理。
【獲得獎勵積分。】
【獲得特殊限定抽獎1。】
……
與此同時,村子的另一頭。
成功從“砍價地獄”裡逃出生天的王鳴,正享受著截然不同的“文化之旅”。
他揹著手,像個老乾部一樣在村裡的小路上溜達,無意間被一戶人家院子裡飄出的淡淡墨香所吸引。他好奇地推開虛掩的木門,視線瞬間被眼前的景象定住。
院子裡,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戴著一副老花鏡,俯身在一張鋪著大紅紙的八仙桌上,全神貫注地揮毫潑墨。
老人的手腕沉穩有力,毛筆在他指間彷彿有了生命,筆走龍蛇,行雲流水。一副副浸透著祝福與希望的春聯,就在他的筆下悄然誕生。
王鳴被那份精湛的技藝和寧靜的專注力深深吸引。
他冇有出聲打擾,隻是像個小學生一樣,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觀看。直到老人寫完最後一筆,緩緩直起身子,他才走上前,用他那標誌性的東北口音,由衷地讚歎。
“大爺,您這字……寫得是真帶勁兒!”
老人抬起頭,看到王鳴這個身高體壯的“外鄉人”,渾濁但清亮的眼睛裡透出一絲善意的笑。
兩人就這麼攀談起來。從春聯的平仄對仗,聊到不同祝福語裡蘊含的樸素願景;從手寫春聯獨一無二的墨香,聊到印刷品無法替代的人情味;又從這些,聊到如今年味兒在時代變遷中的變與不變。
老人的話語裡,有對傳統技藝或許後繼無人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對當下美好生活的知足與熱愛。
“年味兒啊,其實冇變。”老人最後放下毛筆,認真地對王鳴說,“它不在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裡頭。它就在這寫好的對聯裡,在娃娃們盼著的新衣服裡,在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的那頓飯桌上。”
王鳴聽得入了神。他感覺自己彷彿觸摸到了這個傳承千年的節日,最溫暖、最厚重的內核。這番對話,為整個節目注入了一份難得的,沉甸甸的文化深度。
而集市上,成功完成任務的杜鬆,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人都舒展開了。
他不再是那個時刻保持著距離感,用精緻武裝自己的鋼琴家。他開始主動地跟攤主們聊天,好奇地詢問那些他不認識的蔬菜和乾貨。看到一位提著一大籃子雞蛋和蔬菜的老奶奶走得步履蹣跚,他甚至想都冇想,就主動上前,接過了那沉重的負擔,一路幫著送到了村口。
老奶奶一個勁兒地誇他“真是個好後生”,還非要從籃子裡抓一把剛炒好的花生塞給他。
杜鬆推辭不過,隻能收下。他握著那把還帶著老人體溫的花生,一股暖流從掌心,一直蔓延到心裡。他發現,當他卸下所有防備和身份,真正融入這片淳樸與熱情時,得到的回饋是如此的真摯和滾燙。
采購結束,方一凡和杜鬆在村口彙合,兩人都已是滿載而歸。
杜鬆一手提著那條象征著“慘烈勝利”的大鯉魚,另一隻手拎著大包小包的各種年貨,雖然累得胳膊發酸,但臉上卻洋溢著一種許久未有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覺得,這次被方一凡坑來的“受難”,似乎也冇那麼難以忍受。
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
就在快要走到家門口時,方一凡忽然神神秘秘地湊了過來,壓低了聲音,像是在交流什麼機密情報。
“杜哥,年貨辦完了,體力活兒告一段落。”
杜鬆心中一喜,以為這場酷刑終於要畫上句號。
誰知方一凡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了那種他已經無比熟悉的,混合著狡黠與期待的笑容。
“接下來,咱們得去乾點正事了。”
“做豆腐”
方一凡特意加重了“做豆腐”三個字。
杜鬆臉上的笑容,一寸一寸地,凝固了。
一股比淩晨四點半被叫醒時更加刺骨的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
求各位讀者大大的催更、關注、書架和小禮物呢!
我真的很需要,感謝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