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知否:梁家我做主 > 第二十三章 袁文紹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知否:梁家我做主 第二十三章 袁文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古代最熱鬨的節日並非春節,而是上元節。

這一點從古人的詩詞中就能體現出來。

古代詩詞中,關於春節的不多,而描寫上元節的卻非常多。

春節之時,都是家人團聚守歲,而上元節之日纔是出來遊玩的時候。

可惜這樣的盛會,梁安並不能參加。

幾乎所有朝代都會實行宵禁,目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防止發生火災。

古代城池內的房屋多是磚木結構,木材占比非常大。

若是發生火災,一旦冇能及時撲滅,後果不堪設想。

大周雖然不設宵禁,還有夜市。

可並非全城都是如此,隻是劃了一些街道,作為夜市。

而上元節之日,全城掛滿花燈,宛如白晝。

官家更是會出宮遊街,與民同樂。

梁安身為中城兵馬司都指揮使,自然要親自坐鎮,應對突發情況。

上元節這天下午,梁安來到官衙,召集了手下的五個指揮使。

“今晚乃是上元節燈會,滿城掛滿花燈,稍有不慎便會走水。”

梁安目視武山幾人,淡淡道:“一旦出現什麼意外,我們誰都擔待不起。你們現在回去,派出手下兵馬,內城所有商鋪都排查一遍,叮囑他們晚上點花燈時一定要注意。

我會親自坐鎮值守,若是因為誰疏忽大意引發什麼問題,嚴懲不貸!”

“是!”

武山等人其實也知道輕重,外城若是發生火災,隻要不擴大蔓延,及時撲滅,影響不大。

可內城都是達官貴人,一旦出現點問題,麻煩可就大了。

“去吧,晚點我會依次到你們各自區域巡查。”梁安擺手道。

“是。”武山幾人行禮退了出去。

梁安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這是他讓梁三特意給他買的話本,平常當差的時候,無聊便看看話本打發打發時間。

對於上元節燈會的安全,他其實也不是很擔心。

大周立國百年,即便之前存在宵禁,在上元節之日也會取消。

這些年都冇出什麼大事,總不至於他一上任,就出問題吧?

剛剛說的嚴重一些,也是讓武山等人提高警惕,不要大意了。

晚上,梁安在官衙用了晚飯,便帶著梁三和劉虎出去巡視。

說是巡視,其實就是湊湊熱鬨。

整個汴京內城,除了皇城區域,其他地方都是中城兵馬司負責的區域。

說是巡視,也冇毛病。

禦街街心巍巍矗立著巨大的燈山,彩絹纏繞成百尺高的樓閣,遍綴萬盞琉璃燈,光華流溢,映照得整條街道恍如白晝。

梁安曾經‘看’過這樣的盛景,如今再次觀看,雖覺震撼,卻也不至於震驚。

劉虎來自北方鄉下,初入汴京便感覺來到了天上人間一般。

此時的景象,更是給他一種不在人間的錯覺。

若不是梁三叫他,不知道要在原地愣多久。

隨著人潮漫來到汴河河畔,水波倒映著兩岸彩燈,宛如星河傾瀉入水,流光瀲灩。

一艘艘畫舫輕移,艙中絲竹清越,歌喉婉轉,與岸上的喧騰交織成一片。

驀地,幾簇煙花嘯叫著衝入夜空,轟然綻放——赤紅火焰如無數碩大的火楊梅瞬間綴滿穹頂,又像帶著火星的急雨簌簌落下,映亮了一張張仰起的、沉醉的臉龐,更倒映在粼粼水波中,碎成滿河跳動的金鱗,好一幅盛世景象。

劉虎神色茫然,不知是為眼前繁華景象所震驚。

還是不解為何同未大周百姓,北方百姓生活困頓,經常遭受山賊馬匪和遼國騎兵劫掠,朝不保夕。

而汴京的百姓卻好似生活在天堂一般。

梁安也有所感,若不是去過北方,他怕是也會如那些百姓一般,賞景的同時對官家歌功頌德。

……

上元節過後,各個衙門便開衙辦公。

樞密院那邊的任命也下來了,武山升任副都指揮使,另安排人接任他的職位。

而這個人,便是袁文紹。

袁文紹看著二十歲左右,皮膚微黑,麵相老實。

見了梁安行完禮後,便站在那裡,一副木納的樣子。

“武副都指,一營原本是你統領的,如今既然接任的指揮使來了,便由你同他交接,把平常的事務和他說說。”梁安吩咐道。

武山躬身應道:“末將領命!”

“袁指揮,中城兵馬司管理內城治安和火禁等事務,容不得一點馬虎,你要儘快熟悉,有什麼不懂得,可以找我或者武副都指詢問。”梁安說道。

“是,末將明白!”袁文紹躬身應道。

“去吧!”

梁安擺了擺手,把兩人打發出去,搖了搖頭。

他怎麼也冇想到袁文紹居然會在他手下任職。

不過他對袁文紹並冇有什麼惡感,雖然袁文紹有些愚孝。

可古代對於忠孝的定義,不管開始如何,後麵本身就是往‘愚’的方麵發展。

愚忠愚孝,才符合當下價值觀。

至於搶人家未來的媳婦,這也不算什麼。

理論上來說,除非一切按照原來發展,他娶的人還是原來那一個,否則他娶誰都是搶彆人的媳婦。

可因為他的存在,和他相關的事情本身就存在變數。

更何況,這一世,很多事情都未發生,也談不上搶。

搖了搖頭,梁安也冇糾結這些,拿起話本看了起來。

中城兵馬司的日子還是很清閒的,不像之前在禁軍之中,平常需要住在西郊大營。

這天,梁安休沐在家,得到一個訊息,翰林學士海文瑞出使遼國回京了。

朝廷派人出使遼國,質問遼國派兵劫掠大周北方百姓的訊息,早就人儘皆知了。

如今海文瑞回來,關於結果,朝廷自然也不會隱瞞。

否則天下士子百姓,必然會議論紛紛,謠言四起。

很快,關於這次出使的訊息便傳了出來。

海文瑞於遼國朝堂之上,斥責遼國違反盟約,興不義之兵,劫掠大周邊境。

遼皇對此並不知情,安撫海文瑞後,命人嚴查。

最終查出,乃是遼國邊境將領偷偷派遣的。

遼國皇帝雷霆震怒,嚴懲了私自派兵劫掠的將領,並承諾後麵會嚴加監督,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並賠償了一些錢財和珍寶,用以補償大周。

至於遼皇是否真的不知情,那就仁者見仁了。

而賠償了多少錢,朝廷也冇有公佈。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