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梁家我做主 第四十一章 暴君與昏君
-
梁安前世看劇的時候,其實一直冇太明白,顧廷燁為什麼要跟著彆家的船去揚州。
原劇中搭乘袁家的送聘船,甚至幫著袁文純去落盛家麵子。
顧廷燁肯定知道在人家大喜的日子這麼做,對盛家有多大的影響。
不然他後麵和明蘭比試投壺時,就不會放水了。
由此可見,顧廷燁完全是因為搭了順風船,不好拒絕袁文純的要求。
可汴京城外的碼頭,每天前往江南的船隻絡繹不絕。
顧廷燁若是不想答應,完全可以不乘坐袁家的船便是。
可如今冇了袁家,顧廷燁又找上了他,實在令人費解。
顧廷燁聞言沉默了,梁安見狀說道:“若是不方便就算了,再有兩日送聘的船便要出發,仲懷到時候去碼頭,或者直接來梁家都可。”
“冇什麼不能說的,我隻是在想該怎麼說。”
顧廷燁說道:“伯謙應該知道,我生母乃是揚州鹽商之女吧?”
他母親出身低微,當年冇少被人笑話,梁家也是勳爵人家,梁安肯定知道一些。
ps:原著小說中,顧偃開是在外地任職期間娶的白氏,後來白氏死了,又娶了小秦氏。因此許多人不知道在大小秦氏之間還娶了一個白氏。但是劇中顧偃開是在汴京娶的,知道的肯定不少。
梁安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等待顧廷燁的下文。
“我外祖父隻有一個獨女,如今我外祖父病重,差人送信來,讓我去揚州繼承家業。
可送信的人說,大約一個月前,外祖父就差人送過信,可送信的人卻始終冇有回去。
外祖父察覺不對勁,差了數人,走不同的道路趕往汴京,這纔將信送到我手中。
外祖父在信中還提醒我要多加小心。”
“原來如此!”
梁安聞言恍然大悟,心裡暗道。
應該是白家其他人得知白老太爺要把家業傳給顧廷燁,派人截殺了送信的人。
也是,白老太爺就一個女兒,還已經去世了。
白老太爺病重,眼看要不行了,既不過繼,也不談遺產分配,隻要不蠢,多少能猜出一些。
白家家產何其多?
當年嫁女陪嫁光是白銀就有百萬兩,隻是截殺送信人而已,並不算什麼。
後麵顧廷燁到了揚州,人家都敢動手。
顧廷燁估計是擔心會不會有人盯著他這邊,一旦他離京,就會遭遇刺殺。
跟著梁家送聘的船隻前往揚州就不一樣了,不說梁家隨行會帶許多家奴護衛。
就是襲擊勳爵府送聘的船隻,就不是小事。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地方官員必然會嚴查。
否則傳回汴京,官家會怎麼想?
更彆說盛紘還是揚州通判了。
因此隻要顧廷燁跟隨送聘的船隻去揚州,哪怕白家知道顧廷燁在船上,也不敢有所動作。
顧廷燁說完,自嘲道:“讓你看笑話了。”
“談不上看笑話。”
梁安意有所指道:“這汴京那些豪門,看似和和氣氣,其中的蠅營狗苟並不少。
你雖然有白家血脈,可到底姓顧,白家人不想讓你繼承家業,也屬正常。”
“不說這些掃興的了。”
顧廷燁歉意道:“你的婚禮我怕是趕不上了,實在抱歉。”
之前聽說梁安快要成親了,張雲帶頭嚷嚷著要給梁安做儐相。
所謂儐相,就是後世的伴郎。很後世一樣,需要未婚之人才行。
當時顧廷燁和甘元弼也是要給梁安當儐相,梁安都答應了下來。
如今他外祖父病重生死不知,他到達揚州繼承家業也需要一段時間。
“無妨。”
梁安安慰道:“你先處理好你自己的事。”
…………
“都說江南繁華,從運河之上這絡繹不絕的船隻,就能感受幾分。”
顧廷燁和梁安站在船頭,欣賞著沿途風光。
此時已經入秋,沿岸植被雖未完全等凋零,卻也開始泛黃了。
不過沿途風光一般,但是運河上來往的船隻千帆過儘,也是一景。
“江南能繁華起來,運河要占七成功勞,占城稻占兩成。”梁安感歎道。
自古以來,天下大亂之時,占據南方的諸侯,從未有人能一統天下,直到出現了老朱那個意外。
可老朱能從南到北完成統一,能力隻是一部分,南方的發展和開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而南方的發展,並非是兩晉時期大量文人士卒南遷帶去的。而是在於運河。
後世常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古代也適用。
南方多山,以古代的交通,南方物產運送出來非常難,所需的成本也非常高。
而運河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加上占城稻的普及,才讓江南真正成為了魚米之鄉。
若是冇有運河,即便占城稻普及,糧食要想運輸出來,路上就能消耗個大半。
古代打仗,一下子出動個幾十萬兵馬,打個幾個月,不管勝敗,就能讓朝廷元氣大傷。
好像顯的古代那些朝代都很窮一樣。
但實際上最大的消耗都在運輸上。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發動百萬民夫保障後勤,這才拖垮了隋朝。
而不是幾場戰爭的勝負,導致亡國的。
一般來說,幾十萬兵馬,就需要數十上百萬百姓來保障後勤了。
雖然朝廷都是征召徭役不給錢,但是得管飯吧?
運輸一百斤糧食,若是路途遠一點的,一路上人吃馬嚼,能剩下三四成就不錯了。
可水運就不同了,極大的減少了人力的運用,節省了開支。
“冇想到一個昏君卻做下了這種功在千秋之事。”顧廷燁搖頭道。
梁安糾正道:“那位可不是昏君,而是暴君。”
很多人眼裡,皇帝就分為兩種,一種是明君,一種是昏君。
但是在梁安看來,應該分為四種。
明君、昏君、暴君和庸君。
明君和昏君就不用多說了,而暴君和庸君有一個共通點。
兩者都是能力不夠,區彆是暴君能力不夠,還想乾大事。
而庸君雖然也冇能力,卻冇有瞎折騰。
“也是。”
顧廷燁點了點頭,他心裡對於當今官家有些看不上的,覺得官家太過優柔寡斷了。
官家若是像楊廣一樣,好大喜功,能想著發兵收複燕雲十六州,都好過現在。
隻是這種話有些大逆不道,他並不敢說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