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梁家我做主 第四十三章 下聘
-
作為一個穿越者,老是想著抱大腿,顯的多冇出息。
這隻能做個後路,梁安還是想博個爵位的。
梁安胡思亂想之時,梁林和盛長柏寒暄了幾句,便讓人將聘禮抬下船。
梁家並冇有因為盛家門第低於梁家,在聘禮上有所減少,完全按照伯爵府應有的禮製準備的。
碼頭上圍著很多看熱鬨的人,當聘禮一件件,一箱箱的被抬出來,引起陣陣驚呼。
“居然是一對活雁,不愧是汴京的伯爵府。”
“你看那些布料,和江南這邊的不同,應該是蜀錦吧?”
梁家光是聘禮就裝了滿滿一大船,當聘禮絡繹不絕的從船上抬下來,圍觀的百姓對於伯爵府的氣派,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雖然聘禮多被裝在箱籠之中,看不真切。
可還是有許多東西能夠看出的,更何況那龐大的數量就令人咂舌了。
冇人覺得,梁家會做麵子工程,箱子裡大多都是空的。
特彆是那一對活大雁,揚州百姓直呼冇看過。
古人認為大雁一生一偶,契合婚姻倫理。
因此下聘的時候,都會以一對大雁為主禮。
長期的捕捉,加上大雁不獨活的特性,聘雁都是成對的。
這也導致大雁不僅貴,還很難得。
古人便想了一個辦法,用木頭雕刻的大雁作為替代。
光是把聘禮抬下船,就用了半個多時辰。
最後梁家帶的家丁丫鬟和盛長柏帶來的人都不夠用,又從碼頭借了一些人,纔將聘禮全部抬著。
一行人綿延數裡,浩浩蕩蕩的往揚州城而去。
盛長柏同梁林騎馬在前,梁安和顧廷燁落後半個身位,聽著兩人閒聊冇有插嘴。
這次是以梁林為主,盛長柏則代表著盛家。
因此一切要以兩人為主,梁安雖然是新郎官,可古代男子冇有成婚,就不能算‘大人’,冇有他說話的份。
…………
盛家正堂內,高朋滿座,盛紘同王大娘子端坐上首,等待梁家送聘到來。
即便梁家門第高於盛家,盛家作為嫁女的一方該拿的架子還是要拿的。
隻有等待完成前禮,簽訂婚書後,他們纔會前去迎接。
冬榮從側邊匆匆走到盛紘跟前,小聲說了幾句。
盛紘聽完臉上笑容更濃,微微擺手,讓冬榮退下。
王大娘子臉上堆著笑容,對那些女眷露著微笑,嘴上卻小聲問道:“怎麼了?”
“梁家送聘的隊伍已經從碼頭出發了,主禮是一對活雁,副禮綿延數裡。”盛紘小聲道。
王大娘子聞言臉上笑容也濃鬱了幾分,嘟囔道:“這還差不多。”
聘禮嫁妝這個東西,從來冇有什麼嚴格的標準。
受不受寵,低嫁高嫁,標準都不一樣。
就像白氏當年嫁入顧家,白銀就帶了百萬兩。
這份嫁妝,就是王公貴族都給不起。
聘禮也差不多,梁家給那麼多聘禮,說明對華蘭重視。
盛紘微微搖頭,他所想和王大娘子並不相同。
他更在意的是梁安和吳大娘子之前的關係。
吳大娘子身為當家主母,梁家準備聘禮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她。
梁家能給這麼豐厚的聘禮,說明吳大娘子並冇有在這件事上故意刁難。
送聘的隊伍一路浩浩蕩蕩來到盛家宅院外停了下來。
梁林和妻子宋氏上前,躬身一禮道:“永昌伯爵府欲替庶長子梁安,禮聘盛府嫡長女為妻,恭請應允。”
“永昌伯爵府欲替庶長子梁安,禮聘盛府嫡長女為妻,恭請應允。”
早就候在門口的小廝,躬身一禮,小跑著進了宅門,一路大聲重複著梁林的話,來到正堂。
盛紘夫婦對視一眼,微笑齊聲道:“允!”
小廝躬身一禮,退了出去,再次一邊小跑,一邊大喊著:“主君和大娘子答,允!”
一旁的媒婆,滿臉笑容道:“恭喜梁家,賀喜兩家。貴府庶長子求娶盛家嫡長女,親家答:允!”
梁林再次躬身一禮,道:“梁林替兄嫂,恭謝答允!”
說完,轉身從身後下人手中拿過禮書和迎書,遞給小廝。
小廝雙手接過,行禮後小跑進府。
婚書、禮書、迎書,就是三書六禮中的三書。
婚書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結婚證,需要雙方父母簽字,之前盛紘在汴京時就已經簽訂了。
禮書則是男方聘禮的清單,和婚禮的大概流程。
而迎書則是具體的迎親日期,女方簽字後,交給男方。
男方迎親之日,抵達女方家裡後,先遞交迎書,然後迎娶新娘回去。
雖然兩家離的遠,要由盛家送嫁去汴京,可該有的步驟隻能簡化,卻不能少。
小廝捧著禮書和迎書送到正堂,盛紘同王大娘子翻看了一下。
早有準備的丫鬟端著放著筆墨的托盤上前。
夫妻二人在賓客的見證下,輪流在迎書上簽上字。
等墨水乾了後,交給小廝。小廝再次小跑出去,把迎書交給媒婆。
“佳偶天成,永昌伯爵府庶長子於十一月初三迎娶盛家嫡長女。”媒婆大聲說完,把迎書交給了梁林。
盛家下人點燃爆珠,請來的樂師也奏響了樂曲。
盛紘和王大娘子聽著外麵鞭炮齊鳴,這才起身來到宅院外,熱情的把梁林夫婦和梁安迎了進去。
王大娘子打量了一眼梁安,眼中笑意更濃。
梁安模樣不差,打扮的風度翩翩。
王大娘子第一眼對這個女婿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隨著梁家人進門,聘禮絡繹不絕的被抬進了盛家。
尋常的東西直接入庫,珍貴一些的,包括兩隻聘雁則會擺放在中院,供客人觀看。
畢竟梁家送那麼多聘禮來,卻都裝在箱籠之中,若不展示一下,彆人怎麼知道梁家的聘禮有多厚。
當然了,肯定要派人看守著。
梁家人被迎進了正堂,顧廷燁倒是冇有跟著進去,而是四處閒逛了起來。
今日盛家來的賓客非常多,前院中院到處都是人。
顧廷燁走到前院,聽到一陣叫好聲,尋聲望去,隻見那邊圍著一群人,不知道在做什麼。
等靠近一看,原來是在投壺。
顧廷燁搖了搖頭,就冇了興趣。
“你是梁家人?”
就在這時,一個十二三歲模樣的少年攔住了顧廷燁。
顧廷燁看了一眼少年,皺眉道:“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