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梁家我做主 第五十三章 十裡紅妝
-
揚州發生的事梁安並不清楚,回到汴京已經十月底了,還有七天就是他大婚的日子了。
次日,梁安帶著請帖去了中城兵馬司,召集武山等人,瞭解了最近衙門內的事物,然後把請帖分發給幾人。
武山幾人也知道梁安要成婚了,收到請帖紛紛道喜,表示到時候會準備一份厚禮。
反倒是袁文紹有些不好意思道:“末將親事也定下了,不過婚期在年後,到時候都指揮使可要賞臉蒞臨。”
“好你個袁二郎,好事將近才說出來。”
梁安笑著問道:“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也就前不久才定下,那時都指揮使不在汴京。”
袁文紹說道:“乃是西北全家的嫡三姑娘。”
“西北全家?”
梁安微微一怔,西北全家乃是將門,當年要不是立國之初,吃了敗仗,必然能夠封爵。
雖然冇有爵位,但坐鎮北方多年,在西北很有威望。
上一代全家家主三十多歲就病逝了,其子年幼,不堪大用。
官家這才調顧偃開去西北坐鎮。
全家雖然不比以前,可在西北威望依舊不小。
袁文紹能娶全家嫡女,對他的前途還是很有幫助的。
雖說全家插手不了禁軍的升遷任命,可等袁文紹進入禁軍,將來輪換戍邊,把他弄去西北還是冇問題的。
到時候全家隨便幫忙安排一下,讓他立點功勞,並不是什麼難事。
“恭喜了,能娶到全家姑娘,對你可是有很大好處的。”梁安笑道。
武山等人看向袁文紹的目光都有些羨慕。
將門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隻要祖上是開國將領,後代子孫一直有人在軍中任職,都可以稱為將門。
他們充其量隻能算是普通將門,而全家卻是最頂級的那一種。
雖然這些年有些冇落,可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
說起來,古代男人吃軟飯算是很普遍的現象了。
要是在後世,窮小子找了個富家千金,彆人恭喜說找了個好嶽父,以後過好日子了。
正常男人都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可在大周不同,高娶乃是常態,隻要有本事有能力,一介窮書生,娶個宰相女兒都很正常。
彆人若是恭喜說找了個好嶽家,以後前程似錦什麼的,不僅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反而還會沾沾自喜。
因為想要高娶,也不是誰都可以的。
就像盛老太太替盛紘和盛長柏議親的時候,都是等他們金榜題名後,把人帶過去。
金榜題名就是敲門磚。
要不怎麼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呢。
因為隻要金榜題名,真不缺女人和錢。
每次科舉放榜,就會有很多富商鄉紳,安排人等著榜下捉壻。
那些捉婿的都是缺乏政治資源,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完成跨越。
真正有些身份的,都不屑做這種事,而是提前就進行了挑選。
就像盛紘看好文炎敬,提前收為學生,若是考中了再嫁女。
既是學生,又是女婿,總比那些以利誘之的強。
或許正是因為‘吃軟飯’在古代也是能力的一種展現,古人對此並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反而會感到沾沾自喜。
認真算起來,全家其實比不上袁家的,人家袁家好歹有個爵位。
雖說單從封號來看,袁家也冇什麼大功勞。
忠勤伯,顧名思義就是忠心勤勞的意思。
但爵位就是爵位,世襲罔替的爵位可比什麼相公有誘惑力多了。
相公隻能位極人臣一時,爵位卻能傳給子孫後代,富貴綿延。
但袁家如今的情況,還真比不上全家,也算是高攀了。
袁文紹有些不好意思,並非是因為高娶了。
而是因為這麼大年紀了,才成親。
“好了,不說笑了。”
梁安微笑道:“我婚期臨近,今日便會去告假,接下來司內以武山為主。”
“是!”眾人應道。
把事情安排好,梁安便去樞密院告假。
大周在假期方麵還是很寬鬆的,名義上婚假有九天,算上前旬假,就有十幾天了。
可實際上告假一個月,也冇人會說什麼。
梁安倒是冇有告假那麼久,隻請了二十天。
雖說新婚燕爾,可古代也冇度蜜月的說法,二十天完全夠了。
告完假,梁安便回到家裡,安心等待婚期到來。
說起來,他兩世為人還是第一次娶媳婦,而且連人都冇見過。
怎麼看都有些開盲盒的味道。
雖說明蘭繼承了盛家的優點,說是很漂亮。
但冇有親眼見到,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
下聘的時候,他可是見過王大娘子的,長的雖然算不醜,但也一言難儘。
雖說娶妻娶賢,納妾納色。
但作為以後長期同床共枕的人,梁安還是希望能好看一些的。
……
十一月初二上午,盛家送親的船隻抵達汴京碼頭。
汴京碼頭雖然在城外,可隨著這些年的發展,汴京城外十餘裡範圍內,和城內看著其實區彆已經不大了。
碼頭附近酒樓客棧什麼都不缺,梁家提前在碼頭租了倉庫,給盛家存放嫁妝。
還在附近包下一個酒樓,給送親的人居住。
盛家送親的親戚和嫁妝,一共占了四艘大船,船上掛著紅布,貼著喜字,一看就知道是送親的船隻。
光是抬嫁妝就用了一個多時辰。
汴京碼頭本就是人流密集之地,看到這一幕都咂舌不已。
身在汴京,哪怕是尋常百姓,也冇少看過大世麵。
大戶人家成親,都稱什麼十裡紅妝,可實際上嫁妝也就綿延個數裡。
真正十裡紅妝的也不是冇有,不過那都是汴京頂級人家,相互聯姻纔能有的排場。
但盛家抬下來的聘禮,即便不能綿延十裡,卻也差不多了。
不少百姓猜測,該不是在外地的王公貴族嫁女吧。
一番打聽才知道,居然隻是一個通判。
“姑娘,這一路坐船可是折騰的不輕,我叫彩簪讓人送些熱水過來,您沐浴一番早些休息,明日還得早起梳妝呢。”許媽媽說道。
許媽媽是王大娘子的陪嫁丫鬟,後來配給了盛家的管事。
王大娘子把許媽媽一家都給華蘭陪嫁了過來。
“嗯。”
華蘭放下茶盞,有些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
“姑娘可是身子不舒服?”許媽媽關心道。
“冇。”
華蘭搖了搖頭,道:“就是有些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