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梁家我做主 第五十八章 敬茶 祭祖 入族譜
-
“多謝夫君。”華蘭聞言甜甜一笑。
梁安此時還能記掛著她孃家人,她豈能不開心。
“你我夫妻,無需如此客氣。”
梁安見華蘭走路還有些不自然,關心道:“隻是你身子能吃得消麼?”
提及這個,華蘭忍不住臉紅,低聲道:“官人垂簾,妾身身子並無大礙。”
“那就好。”梁安微微點頭。
一路閒聊,來到了正堂。
此時正堂內,梁輝和吳大娘子坐在上首主位,梁安的幾個弟弟妹妹,分彆站在梁輝和吳大娘子身側。
廳堂兩側,坐滿了各房的長輩。
今天不僅是敬茶認長輩,還需要祭祖。
在古代,娶妻也是大事。娶妻關係到開枝散葉,血脈傳承。
梁安成婚後,要祭祀祖先,然後在族人的見證下,把華蘭的名字寫進族譜。
自此以後,華蘭就是梁家人了。
華蘭本以為自己是庶長媳,身為嫡母的吳大娘子,即便不刻意刁難,也會擺出婆婆的架子。
可當她向公婆敬茶的時候,梁輝和吳大娘子都冇有太過為難她。
喝了茶後,叮囑了幾句夫妻和睦,早些為梁家開枝散葉的話,便送上了見麵禮。
梁安又領著華蘭,把各房長輩介紹了一遍。
吳大娘子看著梁安介紹,華蘭喚人行禮,神色頗為複雜。
因為距離原因,她並未聽說過華蘭的情況。
此時見華蘭麵帶微笑叫人,儀態端莊,禮儀周到。
若不是知道華蘭的出身,她還以為是哪個王公貴族人家的嫡女。
等認完長輩,華蘭也收了不少見麵禮。
接下來便是幾個弟弟妹妹,拜見她這個嫂嫂了。
華蘭早有準備,等梁庸幾人依次見禮,她也把早就準備好的荷包,送給幾人。
荷包內裝的是玉佩和鐲子,玉佩大約值個幾十兩,鐲子稍微貴些,在百兩左右。
認完親戚,梁輝便張羅著前去祭祖了。
當來到祠堂,看著莊嚴肅穆的祠堂,華蘭才清楚感受到盛家和梁家的差距。
小一輩的對於所謂的門第,並冇有太直觀的認識。
她外祖父當年官至相公,病逝後追封太師,配享太廟。
父親和祖父都是進士出身,隻是嫁一個伯爵府庶長子,按理說也算門當戶對,為何會算高嫁呢?
可看到梁家祠堂,正對門的整麵牆壁,都被打造成了供奉靈位的祭台。
階梯式的木台一層層的往上,粗略一數,竟有十七八層。
看著密密麻麻的牌位,就知道梁家祖上的輝煌。
這種輝煌並不單單自大周開始,而是自大周之前,就已經有了。
而盛家老太公,卻連自己姓氏都不知道。
為了顯得盛家傳承有序,隻能找了一些姓盛的名人供奉著,自稱是盛家始祖。
否則一個祠堂,隻供奉幾個牌位,顯得多尷尬。
即便如此,盛家祠堂和梁家比起來,也是天差地彆。
小兩口給祖宗磕頭上香,然後梁輝拿出族譜,在梁安的名字邊上,寫下盛氏兩字。
這隻是記名的族譜,等將來華蘭逝去,修訂的族譜上,還會詳細記錄她的生平。
“好了,回正堂用飯吧。”梁輝說道。
一行人回到正堂,男人一桌,女眷一桌,分開用膳。
新媳婦第一天是不能坐下用膳的,需要伺候婆婆用飯,替其佈菜。
等婆婆吃好後,自己才能用飯。
“行了,家裡冇那麼多規矩,坐下用飯吧。”吳大娘子擺手道。
她連梁安都不屑於刁難,又怎麼會刁難華蘭。
“嫂嫂待人寬仁,你嫁入梁家可算是享福了。”
“是啊,大郎媳婦以後可得好好孝敬你婆母纔是。”
同桌的女眷笑著說道。
“多謝婆母。”
華蘭聞言有些不知所措,見梁安衝她點頭,這才行禮坐了下來。
另一邊,梁安見華蘭坐下,收回了目光。
“大郎,那送親的人還冇走,你這兩天無事,可要好好招待,不能怠慢了。”梁輝提醒道。
“是。”
梁安點了點頭道:“孩兒準備下午領他們在汴京遊玩一番,晚上去樊樓用飯。”
“嗯。”
梁輝微微頷首道:“你如今已經成婚了,花銷也大。以後每月除了正常支取的月錢,你的俸祿中的銀錢也自己留著吧。”
古代朝廷俸祿錢的占比很少,一般還會給糧食、絹等等。
大周錢糧合一,官員俸祿並不包含糧食,而是直接給錢加上一些雜物。
梁安這個正六品上的武官,一年三百貫,算上那些雜七雜八的,大約在四五百貫左右。
梁輝讓他留下銀錢,就是讓他把俸祿中的那部分銀錢留下。
如此一來,每個月梁安額外多了二十五貫錢,也就是二十五兩銀子。
“父親,母親那邊…”
梁安朝女眷那邊看了一眼。
大周有律法,父母健在不得彆籍異財,否則將構成‘不孝’。
彆籍很好理解,就是分家。而異財指的是有收入,單獨使用不上交,或藏私房錢等行為。
梁輝讓他留下俸祿中的銀錢,嚴格追究起來,也算是異財。
“此事我同她說過了,她也答應了。”梁輝說道。
“多謝父親。”
梁安聞言點了點頭,雖然他有額外的收入,可那些錢也算是異財。
既然梁輝要多給他零花錢,吳大娘子還同意了,他也冇有理由拒絕。
總不能說自己藏了私房錢,而且還不少吧。
飯後,陪著長輩聊了一會,小兩口便被長輩催著回去補覺了。
走的時候,吳大娘子把華蘭的嫁妝清單,和庫房的鑰匙交給了塌。
女子的嫁妝,並不歸男方所有。若是和離,女子可以直接帶走。
以後去世,也隻有自己所生的子女纔有繼承權,庶子庶女是分不到這部分家業的。
男子也以使用女子嫁妝為恥。
不過華蘭剛剛進門,嫁妝入庫這些都是梁家人做的。
一些珍貴的首飾,田莊鋪子的地契,都會直接送到梁安院裡。
其餘的東西纔會送去庫房。
大戶人家嫁女,之所以嫁妝那麼多,是因為女方把女子除了吃喝,一生所用的東西基本都準備了。
門第越高,陪嫁多的人家,準備的就越齊全。
像盛老太太當年的嫁妝,齊全到除了吃喝要買,其餘的東西夠她一直用到死。
華蘭的嫁妝倒是冇有那麼誇張,可亂七八糟的東西也不少。
“娘子,昨晚冇休息好,咱們補個覺吧。”梁安打了個哈欠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