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清算:從派出所民警開始 第123章 戰場緊急救護手法
聽取了近一個小時的彙報,李南站起身:
“好了,情況我大致瞭解了。就不耽誤你們太多時間了,我去各個辦公室轉轉,看看同誌們。”
隨後,在王福林等人的陪同下,李南依次參觀了派出所的接警室、調解室、戶籍室、民警辦公室等。
雖然條件簡陋,但各處都收拾得乾淨整潔,民警和輔警們都在崗位上忙碌著,精神麵貌很好。臨走時,
李南與派出所的民警協警們一一握手告彆,再次肯定了他們的工作,並鼓勵大家繼續堅守崗位,紮實工作,守護好郭鎮這一方的平安。
王福林等人一直將李南送到車邊,目送他的車遠去,才返回辦公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興奮和鼓舞。
這位新來的年輕副局長,沒有架子,懂業務,更理解基層的辛苦,讓他們感到了一種久違的重視和溫暖。
離開郭鎮所,李南的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麵,他為郭鎮所的紮實工作感到欣慰;另一方麵,想到那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九孔橋所,
他的目光再次變得銳利起來。下一個,該去哪裡呢?他看了一眼時間,決定再去一個中等規模的派出所看看。
至於九孔橋,他要放在最後,準備好足夠的“彈藥”,再去會一會那位背景深厚的秦所長。而之前的安濟堂,
就在李南駕車駛向郭鎮派出所的同時,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內,卻是另一番景象。曾遊用左手吃力地插上門閂,
忍著右臂傳來的陣陣鈍痛,額頭上沁出的冷汗還未完全乾透。他拖著腳步,正準備穿過小小的前堂診室,
回到後麵自己休息的小屋,一個蒼老卻異常沉穩的聲音從裡間傳了出來:
“遊兒?回來了?今天怎麼比平時晚了些?”
話音未落,一位身著深灰色中式對襟棉襖、須發皆白卻梳理得一絲不苟、麵容清臒紅潤的老者,
拄著一根光滑的棗木手杖,緩步從裡間走了出來。老者看上去年逾八旬,但腰板挺直,眼神清澈明亮,
沒有絲毫渾濁之感,彷彿能洞察人心。他便是曾遊的爺爺,曾玄清。曾玄清的目光原本帶著慈祥,
但當他的視線落在曾遊那用簡陋竹板和布條固定著的右臂上時,眉頭瞬間蹙緊,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和毫不掩飾的心疼。
“你這胳膊是怎麼回事?!”
曾玄清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長輩的急切和擔憂,幾步就跨到曾遊麵前,也顧不上拄手杖了,伸出枯瘦卻穩健的手,
想要觸碰卻又怕弄疼孫子。曾遊見爺爺擔心,連忙勉強笑了笑,寬慰道:
“爺爺,沒事,您彆擔心。就是回來的路上,不小心被一輛摩托車蹭了一下,胳膊撞地上,有點骨折,我已經處理好了。”
“骨折?!還叫沒事?!”
曾玄清又急又氣,仔細端詳著那固定著的夾板,
“你怎麼處理的?自己弄的?胡哄!傷筋動骨一百天,豈能兒戲!”
他一邊說著,一邊極其小心地、用那雙曾經不知為多少大人物號過脈、施過針的手指,輕輕地、極其專業地觸控檢查著曾遊的傷處周圍。
當他感受到夾板下手臂骨骼已經複位良好,腫脹也被某種藥力遏製住時,眼中的急切稍緩,但隨即又被另一抹更深的好奇和疑惑所取代。
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那包紮的方式和打結的手法。那布條的纏繞角度、壓力點的分佈、以及那個看似簡單卻異常牢固專業的結
這絕非普通鄉下郎中的手法,甚至不同於一般醫院骨科醫生的常規固定方式。這種手法他依稀記得,
在很多很多年前,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他跟著老首長南征北戰時,在那些條件極其簡陋的戰地救護所裡,
見過那些經驗豐富的軍醫和衛生員,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用最簡單材料固定傷員骨折部位,以便快速轉移,所使用的戰場緊急救護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