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清算:從派出所民警開始 第35章 李南佈置任務
局長辦公室裡,唐國棟正看著一份檔案。
聽完魏傑繪聲繪色地彙報李南主動請纓接手城西係列積案,甚至立下軍令狀,
唐國棟放下檔案,臉上露出了極其玩味的表情。
“哦?放著現形案不碰,直接去碰城西那個‘鬼見愁’?”
唐國棟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這小子膽子不小啊。”
“可不是嘛唐局!”
魏傑大嗓門說道,
“我一開始都驚著了!不過看他那架勢,還有趙剛、王洛那兩個倔驢都被他說動了,
一副要拚命的樣子,我就答應了。這小子,有點邪性!”
唐國棟眼中精光閃爍。新區係列技術開鎖入室盜竊案,他當然清楚,
是分局刑偵多年未愈的一塊傷疤。李南選擇這個案子作為二中隊的首戰,風險極大!
一旦失敗,不僅李南剛剛建立的一點威信會蕩然無存,
連帶著推薦他的自己,臉上也會無光。但是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收益!
如果李南真的能啃下這塊硬骨頭,那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這不僅僅是破獲一起積案那麼簡單,這證明李南擁有遠超常人的洞察力、
整合能力和攻堅克難的決心!這將是一份沉甸甸的、無可爭議的功績!
足以讓所有質疑他破格提拔的人閉嘴!更能讓他在分局、甚至在市局層麵都掛上號!
“老領導讓我‘認真觀察’這不就是最好的觀察機會嗎?”
唐國棟心中暗忖,
“看看他在巨大壓力下,如何整合隊伍,如何破解迷局,如何展現他的‘底色’!
是把利刃,還是塊廢鐵,此一役,可見分曉!”
想到此,唐國棟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弧度:
“魏傑。”
“在,唐局!”
“既然李南他們有這個決心,那就全力支援!隻要他們需要,優先保障!但是。”
唐國棟語氣轉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考校意味,
“告訴他們,我唐國棟在看著!我等著看他們二中隊的本事!
係列案這塊‘磨刀石’,夠不夠硬,能不能把他們的鋒芒磨出來,就看他們自己了!”
“是!唐局!我明白!”
魏傑心中一凜,知道唐局這是把壓力也扛下了,同時也給了李南他們最大的舞台和關注。
魏傑離開後,唐國棟走到窗邊,俯瞰著分局大院。
他彷彿能看到樓下刑偵大隊辦公室裡,李南正帶領著他的小團隊,
在堆積如山的卷宗中,尋找著那個幽靈般的‘開鎖匠’的蛛絲馬跡。
“李南讓我看看,這塊硬骨頭,你打算怎麼啃?”
唐國棟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審視,也帶著一絲前所未有的期待。
新區係列技術開鎖入室盜竊案,這塊沉寂兩年的磨刀石,
因為李南的主動請纓,驟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而李南重生後在分局刑偵舞台上的首秀,就在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
正式拉開了帷幕!魏傑的首肯和唐國棟的“關注”,如同給二中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也帶來了沉甸甸的壓力。李南深知,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來,而且要快、要漂亮!
這不僅關乎二中隊的聲譽,更關乎他能否在分局真正站穩腳跟,
贏得唐國棟更深的信任。回到二中隊狹小的辦公室,李南立刻召開了第一次案情分析會。
沒有多餘的廢話,他直接將厚厚一摞七起案件的卷宗拍在桌上,
目光掃過趙剛、王洛、周正。
“兄弟們,軍令狀立下了,沒退路了!咱們二中隊是騾子是馬,就看這一仗!”
李南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斬釘截鐵的力量,
“時間緊,任務重,必須打破常規!我分配一下任務,大家各展所長,
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突破口!”
他的分工極其精準,完全契合每個人的特點和前期積累:
“王哥,您是痕檢和心理分析方麵有優勢,這七起案子您最熟。
您的任務最重:第一,重新梳理所有案發現場的細微痕跡物證,
哪怕是一根頭發絲、一點異常的灰塵位移,都彆放過!
第二,深度分析嫌疑人心理畫像,結合您之前的推斷,
把他的行為模式、選擇目標的偏好、甚至可能的‘舒適區’範圍,
給我精確地畫出來!第三,重點排查案發前後,
案發小區及周邊出現的所有收廢品、送水、查表、社羣臨時人員,
特彆是巡邏、保潔等流動性強職業人員的記錄!範圍擴大到整個新區!”
這就是李南的優勢啦,他很清楚嫌疑人偽裝身份極可能是“社羣臨時巡邏隊員”,
但需要王洛從浩如煙海的排查中“發現”這個點。
“趙哥,您是追蹤和反追蹤的行家,基層經驗豐富!您的戰場在外圍:
第一,拿著王哥畫出的嫌疑人可能活動範圍和心理畫像,
帶人深入新區幾個重點發案的老舊社羣,特彆是那些管理相對鬆散、
聘用大量臨時工的老廠礦家屬院!找居委會、找老住戶、找門衛、找小賣部老闆,
用您偵察兵的眼力,給我挖!挖出案發時間段內,有沒有行為異常、
對地形過分熟悉、或者突然出現又消失的陌生麵孔,
尤其是那些臨時聘用的巡邏隊員、保潔員!第二,排查全市,特彆是新區範圍內,
所有教授開鎖技術、或者售賣專業開鎖工具的場所和人員!
看看有沒有可疑的學員或買家!”
“周正,你也是警校科班出身,對資訊係統操作熟。你的任務:
第一,利用電腦將王哥排查出的所有流動性職業人員名單,與有盜竊前科、
特彆是技術開鎖前科的人員資料庫進行碰撞篩查!
第二,將趙哥摸排出的可疑人員名單,同樣進行前科碰撞和身份背景深度覈查!
第三,重點篩查案發時間段內,在幾個案發小區都有活動記錄的人員!
特彆是那些登記為‘社羣臨時工’的人員資訊,一個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