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姓氏變遷及文化遺產 第493章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非遺—五虎藤牌陣、手工香製作技藝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這片充滿曆史韻味的土地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化的天空。其中,五虎藤牌陣與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作為兩項獨特的非遺專案,不僅承載著井陘縣人民的智慧與情感,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虎藤牌陣:古戰場上的智慧結晶
曆史淵源與傳承脈絡
五虎藤牌陣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戰場的實戰技擊專案。據傳,明末李自成起義失敗後,其部下一名將士隱姓埋名於井陘縣(或鄰近的邢台沙河城十裡鋪村),將藤牌陣傳授給當地村民,用以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這一技藝在井陘縣(或十裡鋪村)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五虎藤牌陣。其“五虎”之名,既暗合陣法中五人一組的戰鬥編組,又象征著勇猛如虎的戰鬥精神。
陣法特點與表演形式
五虎藤牌陣以藤牌為護身盾牌,結合短刀、三齒叉、長矛等武器,形成攻守兼備的戰鬥體係。陣法變化無窮,常見的有一字長蛇陣、雙龍戲水陣、三才定穴陣等,每種陣法都有其獨特的戰術意圖和配合方式。在表演時,五名隊員身著傳統服飾,手持藤牌和武器,按照陣法要求閃展騰挪,輪番打鬥。他們時而結成密集隊形,擎起藤牌作為掩蔽;時而分散為小隊,靈活進退,展現出高超的武術技巧和團隊協作精神。
文化價值與當代意義
五虎藤牌陣不僅是一種武術表演形式,更是古代兵法實戰技術的活態傳承。它反映了井陘縣人民在長期曆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尚武精神和防禦智慧。在當代社會,五虎藤牌陣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有助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通過將五虎藤牌陣與旅遊、教育等領域相結合,還能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指尖上的香道文化
技藝溯源與傳承現狀
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是井陘縣另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技藝以太行山懸崖天然古柏為原料,經過選材、清洗、晾曬、破碎、打粉、精磨、配香、活香、搗麵、醒香、壓香、理香、晾曬、收香、切香、理香、分裝等二十多道流程精心製作而成。這一技藝在井陘縣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傳承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製作方法和工藝流程。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序的加速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也麵臨著傳承的困境。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技藝,井陘縣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包括建立傳承基地、培養年輕傳承人、開展技藝培訓等。
製作工藝與香品特色
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的精髓在於其精細的製作工藝和獨特的香品特色。在選材上,傳承人嚴格挑選太行山懸崖上的天然古柏作為原料,確保香品的品質和香氣。在製作過程中,他們遵循傳統的工藝流程,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力求製作出香氣幽涼、安神定魂的優質香品。這些香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它們被廣泛應用於祭祀、祈福、修身養性等場合,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
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不僅是一種傳統的手工技藝,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井陘縣人民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當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喜愛傳統香道文化。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有助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同時,通過將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與旅遊、文化創意等領域相結合,還能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非遺傳承:創新與發展中的文化堅守
麵對現代文明的衝擊和傳承的困境,井陘縣在五虎藤牌陣與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上采取了“雙軌並行”的策略:
其一,科技賦能活化場景。五虎藤牌陣的傳承人通過拍攝教學視訊、開發線上課程等方式,將陣法動作和戰術要領進行數字化儲存和傳播;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則引入現代檢測裝置,對香品成分進行科學分析,確保品質穩定。
其二,跨界融合拓展價值。五虎藤牌陣與戶外拓展機構合作推出“兵法實戰體驗營”,讓參與者通過模擬戰鬥感受古代兵法的智慧;太行山手工香製作技藝則與香道文化品牌聯名,推出定製香品和香具套裝,提升市場競爭力。
其三,教育浸潤培養認同。井陘縣在中小學開設非遺課程,將五虎藤牌陣和手工香製作技藝納入校本教材;同時組織“非遺進校園”活動,邀請傳承人現場演示和講解,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當五虎藤牌陣的陣法在文旅活動中重現古戰場風雲,當太行山手工香的嫋嫋青煙在都市雅集中飄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傳統技藝的當代重生,更是一個古老民族對文化根脈的深情回望。在井陘縣的青山綠水間,這兩項非遺技藝正以“守正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姿態,訴說著太行兒女“以武立身、以香養性”的生命智慧,更昭示著非遺傳承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自信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