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0章 情緣流轉 山歌永傳(全文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情緣流轉 山歌永傳(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青城山下的清溪村,在經曆了那場驚心動魄的蝗災之後,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生機。田地被重新開墾,秧苗再次插下,山野間,被啃食的草木也頑強地煥發出新綠,年複一年,愈發茂盛。

秦三郎和青蕪,如同村裡任何一對平凡的夫妻一樣,過著樸實而充實的生活。三郎依舊每日上山砍柴,他的柴火總是最乾爽、最耐燒,價格也公道。青蕪則繼續操持家務,采藥行醫,她醫術精湛,心地善良,無論貧富,一視同仁,被村民們尊稱為“青蕪娘子”。

他們的家,那間曾經漏風的土坯房,早已被翻修得堅固溫暖。院子裡,種滿了青蕪喜歡的草藥和山花,一年四季,都彌漫著淡淡的藥香和花香。傍晚時分,炊煙嫋嫋,飯香四溢,充滿了尋常百姓家的溫馨與幸福。

一年後,青蕪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兒子虎頭虎腦,結實健壯,三郎為他取名“秦念驢”,女兒眉目如畫,靈動可愛,額角也生著一顆與母親相似的、小小的硃砂痣,取名“秦念蕪”。這兩個名字,寄托著夫妻二人對那段奇異緣分和那位沉默夥伴最深切的紀念與感恩。

孩子們在父母的疼愛和村民的嗬護下健康成長。念驢繼承了父親的勤勞和力氣,小小年紀便能幫家裡乾不少活;念蕪則繼承了母親的聰慧和仁心,對草藥有著天生的興趣,時常跟在母親身邊,辨識藥性,學習醫理。

歲月悄然流逝,在三郎和青蕪的臉上刻下了痕跡,他們的鬢角染上了霜華,腰身也不再如年輕時挺拔。但彼此眼中的情意,卻如同陳年的老酒,愈發醇厚深沉。他們時常攜手在村邊散步,看溪水長流,看青山依舊,回憶著年輕時的點點滴滴,那些驚險、那些溫情,都化作了相視一笑的淡然與滿足。

清溪村的村民們,始終銘記著三郎和青蕪的恩情,也始終傳唱著他們那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不知從何時起,村裡一位略通文墨的老人,將這個故事編成了一段朗朗上口的山歌:

“青城山下清溪旁,樵夫遇蛇配成雙。

老驢報恩牽紅線,內丹神符驅蝗殃。

山神試煉見真心,患難與共情意長。

人間自有真情在,佳話永傳青城山。”

這山歌,最初隻是在清溪村傳唱,後來逐漸流傳到周邊的村鎮,最終,在整個蜀地的青城山麓,都廣為傳頌。每當夜幕降臨,或是田間勞作歇息時,總能聽到那悠揚的歌聲在山穀間回蕩,訴說著這段跨越種族、曆經磨難、最終歸於平凡相守的深情。

轉眼間,幾十年光陰匆匆而過。三郎和青蕪都已年至耄耋,兒孫繞膝,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也格外冷。漫天的雪花,將青城山和清溪村裝點得銀裝素裹。

三郎和青蕪並肩坐在燒得暖融融的炕上,透過糊著嶄新窗紙的窗戶,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他們的手,依舊緊緊地握在一起,布滿老年斑的手背上,傳遞著彼此熟悉的溫度。

青蕪的頭輕輕靠在三郎不再寬闊卻依舊可靠的肩膀上,聲音微弱,卻帶著滿足的笑意:“夫君……這一生,能嫁給你……是我最大的幸運。若有來世……我還做你的娘子……好不好?”

三郎轉過頭,看著妻子那雖然布滿皺紋,卻依舊能看出昔日清麗輪廓的臉龐,眼中充滿了無儘的溫柔與愛戀。他笑了笑,那笑容一如幾十年前那個憨厚的樵夫,用力地點了點頭,聲音蒼老卻堅定:

“好……下輩子,我還去那崖壁上找你……咱們……還做夫妻。”

青蕪滿足地閉上了眼睛,嘴角帶著幸福安詳的微笑,握著三郎的手,緩緩垂下。

三郎感受著懷中妻子生命的流逝,沒有嚎啕大哭,隻是靜靜地抱著她,老淚縱橫。良久,他也緩緩閉上了眼睛,頭輕輕靠在青蕪的白發上,氣息漸弱。

屋外,雪落無聲。屋內,相擁而坐的兩位老人,彷彿隻是睡著了,神態安詳而寧靜。

他們離去的那一刻,胸前佩戴的那對蛇形和驢形玉墜,同時散發出柔和的光芒,交相輝映,隨即光芒內斂,玉墜依舊溫潤,彷彿守護著主人的靈魂,去往下一個輪回的約定。

他們的故事,並沒有隨著他們的離去而終結。那首山歌,依舊在青城山下,清溪之畔,世代傳唱,如同那永不枯竭的溪流,流淌在人們的心間:

“青城山下清溪旁,樵夫遇蛇配成雙。

老驢報恩牽紅線,人間真情比天長。

比——天——長——!”

悠揚的歌聲,穿越了時空,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訴說著永恒的真情與傳奇。

——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